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307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直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厘清责任,制定整改措施,提出责任人处理意见并上报厅领导审定。

第三步,督促整改落实。

按厅里意见,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到位,消除污染。

第四步,及时反馈信息。

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投诉人,并持续跟进后续。

(149字)

2、材料:

10月9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联合召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情况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介绍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情况并宣布“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正式开展,省文化厅巡视员徐琳琳介绍考古发掘的成效及考古获得的满堂红荣誉情况,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通报考古发掘理念,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局长彭印介绍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项目情况,省博物馆副馆长李荣华介绍“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筹备情况,南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龙和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主持发布会。

池红指出,历经五年多时间,对集帝、王、侯于一身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受到全国瞩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考古领域奖项满堂红。

10月11日,“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将在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池红介绍,近五年来,在国家文物局“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的总思路指导下,考古人员勘探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不断认识到一个以紫禁城为核心的汉代海昏侯侯国都邑及其遗存。

这一系列重要迹象,不但印证了文献关于海昏侯国记载的史实,而且集中展示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历史风貌,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最核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价值。

有重大价值的发现或发掘有三:

一是发现了以海昏侯刘贺墓为核心、包含历代海昏侯的墓园、面积3.6平方公里的紫金城城址构成的海昏侯国大遗址单元,它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二是发掘了以海昏侯刘贺和侯夫人墓为中心的祠堂、寝、便殿、厢房和墓园墙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各类地面建筑基址,它们构成了我国迄今发现文物保存最好、布局最完整、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三是发掘了海昏侯刘贺墓。

它是一个保存接近完整的墓葬。

高大的覆斗状封土、甲字形墓穴、回字形椁室以及回廊形藏閤内清晰的功能区划,是迄今我国发掘的结构保存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呈现了“事死如事生”的古代帝王丧葬习俗,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

海昏侯刘贺墓迄今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套),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均创我国汉墓考古之最。

这些文物代表了汉代最高的科技、工艺水平,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的高等级贵族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

发布会上提出准备在全省范围内征求海昏侯墓的开发保护工作的建议。

你作为省厅文物局办公室主任科员,局领导让你提几条建议,你提什么建议?

(不超过300字,15分)

海昏侯墓群的保护利用要遵循“科学保护、综合开发、有序利用”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理念要“新”。

面向全球招投标,建设集科教、文化旅游、探秘访古、休闲服务为一体,展示汉文化、汉文明及滨湖生态特色,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文化公园。

二是规划要“和”。

将遗址保护设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原有城市一体设计统一布局。

三是制度要“严”。

尽快制定遗址保护法规,划定核心保护区,对红线范围的建房、种树等行为进行严格控制。

四是技术要“专”。

成立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引进高端人才,开展深入研究。

五是宣传要“活”。

推出海昏侯及西汉历史文化题材的作品,启动相关影视剧的改编制作,充分挖掘海昏侯墓的文化价值链。

(290字)

第二题

材料: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

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

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

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

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

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

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

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

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

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自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关于扶贫的讲话发表一个月多来,已有16个省份的省委书记陆续对扶贫工作表态,强调要深刻认识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落实“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谋划好“十三五”扶贫攻坚工作。

“精准扶贫”成为各省份书记的表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述之一,据统计,“精准”一词在16名书记的讲话中共出现107次。

刘永富认为,“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

总书记2012年底到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讲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到了2013年10月,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

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

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1、请分析我国前期扶贫工作不力问题出现的原因?

(不超过300字。

10分)

过去我国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扶贫理念不更新。

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不正确,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造血功能”难以增强。

二是对象识别不精准。

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导致扶贫措施落实不到户。

三是扶贫措施不到位。

不少扶贫项目粗放“大水漫灌”,没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扶贫效果得不到保障。

四是资金安排不给力。

扶贫资金“天女散花”,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现象,甚至滋生腐败。

五是调查核实不科学。

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真正的一些贫困户没有得到帮扶。

六是监管问责不过硬。

对扶贫资金使用、项目安排、扶贫成效保障方面缺乏相应的监督问责。

(299字)

2、联系江西实际,针对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请列出对策建议提纲?

(不超过500字,15分)

做好当前扶贫工作,要做好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施策、精准管理,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一要瞄准对象,精准识别。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贫困识别系统。

通过群众评议、入户调查的方式,建立贫困户档案,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

另一方面实施信息动态管理,定期走访扶贫对象,要完善和规范贫困退出机制。

二要因地制宜,精准规划。

细化“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等“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因地制宜,整体规划。

三要制定方案,精准施策。

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意向与政策相结合,针对每一户,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脱贫方案。

四要整合资源,精准发力。

整合人力,整合村干部、帮扶干部、养种植合作社、爱心慈善机构等多方资源和力量,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整合资金,将各级专项资金整合,有针对性的投入。

五要科学考核,精准管理。

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列入考核办法,真实掌握群众对政策实施的满意度。

加大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力度,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干部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完善考核奖罚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496字)

第三题

1、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

青年干部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热情高,有闯劲,但也有许多短处。

在成长过程中应扬长避短,特别要注意四忌:

一忌急于求成。

许多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有一股狠狠砍几“板斧”,扭转一下局面的虎劲。

这种工作热情和想获得社会承认的动机是好的。

但如果在情况不明、心中无数的时候,求成心切,操之过急,也容易违背科学,脱离实际。

“治乱绳,不可急”,急于求成本身就孕育着失败的危险。

二忌自以为是。

现在的青年干部基本都受过中、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书本知识,但涉世未深,磨炼不足,缺乏经验,容易产生“世人皆睡,唯我独醒”的错觉,以及轻视历史经验的倾向。

归根到底,书本知识只是一种间接的知识,来源于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

瞧不起历史经验,就是瞧不起群众。

脱离群众,孤家寡人,你就一事无成。

三忌朝令夕改。

青年干部初到任上,无论干好干坏,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听到各式议论:

赞颂、肯定者有之,怀疑、反对者有之。

尤其是处理那种大众瞩目的热点问题或处理那种个人负责占主导位置的急迫问题时,种种议论尤盛。

青年干部由于缺乏从政经验,容易听风即雨:

赞颂、肯定,则喜形于色,坚定办事信念;

怀疑、反对,则受挫于心,甚至对自己处理问题的办法疑虑起来,尤其是当议论来自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权威部门的人、名流学者,来自老同学、老同事、老战友、老乡亲,来自对自己提携扶持的老领导时,有些青年干部就无所适从,失去主见了。

所以,有些青年干部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早晨一种考虑,晚上一种意见,朝令夕改,自己难为自己。

(节选自习近平《从政杂谈》,一九九○年三月)

2、近年来,一些地方选拔干部“唯年龄”“唯结构”,简单片面理解年轻化,年轻化异化成了低龄化。

比如,有的简单地卡“年龄杠杠”、唯年龄是从,唯年轻是举,只论年龄不及其余;

有的机械配年龄结构,不管是否合适、不论能否适应,硬性配备年轻干部;

有的规则让位于人情、程序让位于私利,借年轻之名行违规之实……凡此种种,说到底就是为年龄而拔苗助长,选出的年轻干部难免泥沙俱下,有的经不住考验、经不起质疑。

过度追求年龄、忽视能力,不仅容易造成选人用人失误,而且极易挫伤其他年龄段干部积极性。

3、坚持“严字当头”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也是一种作风的陶冶、党性的锤炼,就是要明确“升官发财应两道”的为政之道,树立“干部就是要干事”的职业追求

4、习近平: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

结合材料,以“青年干部成长”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1500字的策论文(50分)。

要求:

对策要重点阐述,要切实可行,行文流畅。

【参考范文】

青年干部要在基层中“扬长补短”

有浑身是胆的闯劲却屡战屡败,有满腹经纶的才华却难施抱负,有旭日东升的朝气却未老先衰……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生力军”的青年干部,如何突破诸类发展困局,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改革开拓者呢?

我认为,还是要让青年干部在基层的大熔炉中摸爬滚打,学会“扬长补短”。

在基层中“扬长补短”,就是要求青年干部以高涨的工作热情和较强的工作闯劲,积极进取,攻坚克难,诠释激情,释放活力;

就是要求青年干部以老实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民生情怀,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踏实学习,补齐能力。

青年干部要在基层中扬“活力”补“耐力”。

“最赋英气是青年”。

青年干部要保持自我青春的活力和激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以“为官不为耻为官”的信念,增强自身工作的闯劲、干劲和虎劲,做到始终保持“进取精神”。

同时,要力戒浮躁,避免急于求成,要在明确形势和方向的前提下,以“持之以恒”的耐力始终保持工作的活力,增强自身沉稳的工作能力。

进而确保自己越走越顺、越走越稳、越走越远,在踏实工作、为民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青年干部要在基层中扬“秀气”补“地气”。

青年干部,大多带有书香气,基本都学习了一定的书本知识,受过较高的教育,满腹诗书才气、科技知识和先进技能。

因此,青年干部要发挥好这个优点和长处,在自我岗位上灵活运用学习到的书本知识。

同时,还要多补充“地气”,青年干部要尊重历史经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多到群众中汲取养分,多到农村中解决问题,补齐自身实践短板,弥补自己阅历浅、经验少的不足,磨炼意志,增长经验,以能力的提升获得强大的自信。

青年干部要在基层中扬“主见”补“远见”。

青年干部要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要对赞颂、肯定,怀疑、反对者的评论形成自己的主见,不能因议论来自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权威部门的人、名流学者,来自老同学、老同事、老战友、老乡亲,来自对自己提携扶持的老领导时,就无所适从,失去主见,听风即雨,人云亦云。

要提升自己看问题的能力,在作出决定时,不但要考虑到现阶段的情况,还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情况,在科学的论证和考量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实现从“主见”到“远见”的升华,做到不“朝令夕改”。

青年干部要在基层中扬“雄心”补“实心”。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青年干部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凌云之志,树立为民务实的远大信念,成为一名有“雄心”干部。

同时,青年干部要不能“总想当大官”,要多想想如何“做大事”。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青年干部要有一种务实的态度,要甘于做平凡的事、普通的事,要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通过“小处着眼、细处着手”的务实情怀,不断地积累经验,获得社会的认可,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不平凡的成就,改掉眼高手低的坏习惯。

“国无恒强无恒弱,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弱则国弱”。

因此,青年干部要主动在基层中扬活力补耐力,扬秀气补地气,扬主见补远见,扬雄心补实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绘好“十三五”改革的蓝图,打赢脱贫攻坚的硬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245字)

10月23日,江西省直遴选在四个考点分别展开。

笔试结束,学员纷纷对今年考题发表看法。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省直遴选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题量趋于适中。

近三年江西省直遴选,除2013年题量少一点外,2014年、2015年江西省直遴选都是六个大题,材料也很多。

前面多属案例题或材料分析题,最后一题一般属于综合写作题,类似申论考试形式。

要在三个小时内顺利把题做完,对考生而言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果不是平时训练有素或有相当的积累,想拿高分实属不易。

但今年考题数量减少,三个大题一个大题含两个案例分析,一个材料分析题,一个综合写作题,总体上看,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有难度但不会象去年一样紧张。

(二)写作占比特重。

江西省直遴选写作部分所占比重相当大,每年均在50/100以上比例。

主要涉及法定公文如通知、意见等,但更大量的还是非法定公文即事务性文书材料的写作,如调研报告、讲话稿、工作方案、网上回帖,以及议论文、策论文等。

今年写作最后一个大题策论文50分,占一半分值。

2015年10月24日江西省直机关遴选笔试题写作占了70分左右,其中有两题是要求拟定工作思路或工作方法,有一题要求草拟一个会议筹备方案和写一篇关于落实旅游整改的讲话提纲,最后一题综合写作要求写一篇关于农村社会治理调研报告其中两个部分的提纲。

2014年江西省直遴选写作占50多分,有要求拟一个整治“为官不为”工作方案的,有要求拟一个发文通知的,有要求撰写一个网上回贴的,还有一个要求写一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议论文。

2013年江西省直遴选写作占65分,涉及两个大题:

一个要求拟一个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生营养工作的意见,还涉及写作步骤;

一个要求写一篇关于创新方式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论文章。

可见写作在江西省直遴选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三)案例仍然必考。

2016年到2013年江西省直机关遴选考试全部有案例分析题。

今年三个大题前面两个大题四问都属于案例分析考试形式,占一半分值,涉及工作思路工作建议拟定,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等。

2015年江西省直遴选全部是案例分析题,涉及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会议方案的拟定,出租车管理的评析以及农村社会治理调研报告的写作等。

2014年江西省直遴选考了两个案例,共40分:

一个是评议护士被打事件的应急处置题;

一个是讨论政策限车子牌照的政策如何出台的问题。

另外一个关于环境污染的材料分析题实际上也是案例分析题性质。

2013年江西省直遴选考了三个案例分析题,50分。

一个是关于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的事前风险稳控评价,要求谈认识、谈启示;

一个是就云南昭通2013年“1.11泥石流滑坡事故”后续工作处理进行评价;

三是关于加强义务阶段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等的文件起草工作。

(四)紧扣当前热点时政。

考试内容紧扣当前时事热点,今年分别涉及精准扶贫、青年干部成长等全国关注的热点以及海昏侯墓的挖掘与保护等江西重大热点事件。

2015年以前考题涉及党建类的就有群众路线教育、为官不为整治、作风建设。

政府公共治理问题是重点中的重点,涉及风景区及旅游管理、车子限牌、网约车出租车管理等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问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营养问题,泥石流滑坡事故及护士被打等应急突发事件的公共危机处置、媒体应对,农村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污泥治理等均在考试中频繁出现。

(五)客观题不考。

江西省直遴选近几年均没有出现单选、多选、判断等客观题。

今年仍然没有客观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