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306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3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

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

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课时安排

一、混合运算………………………………………………6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

三、加与减…………………………………………………8课时

四、乘与除…………………………………………………6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五、周长……………………………………………………5课时

六、乘法……………………………………………………13课时

七、年、月、日……………………………………………5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八、认识小数………………………………………………8课时

总复习………………………………………………………4课时

 

接待听课统计表(教研组专用表)

时间

地点

讲课人

学科

课题

接待

级别

学科

领导

备注

公开课、示范课、教研活动统计表(教研组专用)

时间

地点

讲课人

类别

学科

课题

参与人数

讲课教师签字

学科领导签字

公开课、示范课、教研活动统计表(教研组专用)

时间

地点

讲课人

类别

学科

课题

参与人数

讲课教师签字

学科领导签字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小熊购物

2

2

买文具过河

4

3

练习一观察物体捐书活动

4

4

运白菜节余多少钱里程表

(一)

4

5

里程表

(二)练习二阶段性复习

4

6

乘与除

4

7

练习三整理与复习

4

8

周长

4

9

蚂蚁做操去游乐园乘火车去奶奶家

4

10

复习期中测试

4

11

0×5=?

买矿泉水练习五

4

12

年月日

4

13

数学好玩搭配中的学问时间与数学

4

14

文具店货比三家存零用钱寄书

4

15

能通过吗练习六

4

16

整理与复习: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4

17

总复习

4

18

总复习

4

19

总复习

4

20

考试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1.以丰富的情景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混合算式的意义,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本册教材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通过画图方式呈现、筛选有用信息,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在观察、解释和比较中体会“化繁为简”的过程,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课题

小熊购物

课时

1

总课时

1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罗玉芬

二备情况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时间分配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巩固练习

 

综合练习

 

第一课时

  一、切入新课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平台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

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三、学中做

  1、做一做。

  

(1)大家真聪明。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指名汇报。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四、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

(1)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

(2)题。

  2、全课总结。

提问: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做题

 

指名汇报。

 

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说运算顺序。

 

做一做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小熊购物

课时

2

总课时

2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罗玉芬

二备情况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继续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合理性。

2.能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顺序进行正确计算。

3.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顺序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时间分配

 

复习旧知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运算顺序

2、练一练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

  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试一试

  

(1)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找回多少钱?

  

(2)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3×4+6或20-3×4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20-3×4=

提问: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讨论: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计算的分步式题,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1)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

总结:

在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中,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三、课堂延伸(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

2、说一说,下面各题要先算什么?

然后再解答。

50-4×5=7+6×2=

7×3+4=6×9-7

学生练习本中完成解答。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强调书写格式。

3、第4页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1、提问: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计算题时,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且还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我们把它也叫做“混合运算”(板书:

混合运算)

五、布置作业。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3)说一说。

 

做一做

 

独立解答后交流

 

解答后交流、汇报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买文具

课时

1

总课时

3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罗玉芬

二备情况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3.解决问题。

列算式:

(1)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18÷3+4

(2)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

3-10÷5(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

3-10÷5表示的意思。

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本算术本10元,“10÷5”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

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

(4)引导学生发现:

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

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

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5说一说

2.P6“练一练”。

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

四、总结

五、作业布置

 

抢答

 

汇报

 

说一说图中信息

 

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

 

独立解答。

 

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买文具

课时

1

总课时

4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罗玉芬

二备情况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时间分配

 

复习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8÷835÷7

36÷424÷663÷932÷4

2.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

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

16÷2-7表示的意思。

算式“16÷2-7”中的“16”表示上次花了16元,“16÷2”表示原来1支钢笔多少元。

所以“16÷2-7”表示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

因此计算“16÷2-7”的时候,应先算16÷2=8,再算8-7=1,用脱式计算。

(3)引导学生发现:

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P6结合情境图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

3×7+125-12÷4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

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7第3题和第6题。

先说题意和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2.P7第4题和第5题。

四、总结

五、作业布置

 

 

抢答

 

回答

 

独立完成

 

小组内练习说一说,全班交流

 

说题意和运算顺序,然后独立计算。

 

独立计算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课题

过河

课时

1

总课时

5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罗玉芬

二备情况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二备教师

二备时间

月日

上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时间分配

 

复习巩固

 

解决新知

 

体验知识,形成模块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一、复习巩固

1、口算

6×9=30+15=42÷6=

2、脱式计算

7×2+3046-6×463÷9+7

  二、解决新知

  1.合作探究数学问题。

  例如:

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2.展示思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思维:

总人数----限乘客人数----需要多少条船

  分步计算:

  29+25=54(人)

  54÷9=6(人)

  综合算式:

29+25÷9

  思考:

这样列式就要依照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方法来计算,计算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分步计算结果不一样。

  你有怎样的办法呢?

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

  引入:

“()”----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法。

  看看这样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

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

  (29+25)÷9

  =54÷9

  =6(条)

  答:

至少需要6条船。

  一句话:

有小括号真好!

  理论,记忆理解: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分段理解,记忆)

  三、体验知识,形成模块

  完成P9中的“练一练”第2题。

 5×(36-29)

(83-35)÷694-(25+19)

  完成之后,再次体验: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注意:

做完括号里的运算之后,不再要括号了。

  四、课堂小结

  1.知道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

  2.完整把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数学符号要正确书写。

  五、作业设计

  1.记忆: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板演

 

小组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自行编写完整的数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