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3626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docx

江苏省如东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如东县2014届高三第一次学情调研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12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5题,共55分)、非选择题(第26~33题,共65分)。

本次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答题时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图,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不能被水解的是

A.纤维素B.核糖C.脂肪D.ATP

2.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

“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

由此推知高尔基体

A.加快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B.促进了限制酶的合成

C.参与了肽链的剪切加工D.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3.核仁是形成核糖体RNA的场所,推测以下人体细胞中核仁最大的是

A.胰岛B细胞B.成熟的红细胞

C.性腺细胞D.衰老的皮肤细胞

4.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5.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结果产生

A.一分子AMP和一分子ADPB.两分子ADP

C.一分子ATP和一分子ADPD.一分子ADP

6.某同学欲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滤纸片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2来表示

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

7.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

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下的坐标图。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8∶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3h和第0h开始进行厌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8.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

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淋巴细胞核DNA处于右图所示的

A.Ⅰ阶段B.Ⅱ阶段

C.Ⅲ阶段D.Ⅳ阶段

9.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长,使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10.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C.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

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

11.下图为同一种生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图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三个图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可观察到甲、乙、丙

D.乙细胞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内一定没有等位基因

12.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Ⅰ、Ⅱ、Ⅲ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Ⅱ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Ⅱ型菌。

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未死亡。

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A.SⅢ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B.SⅢ型菌是由RⅡ型菌突变形成的

C.RⅡ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D.加热后SⅢ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

13.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

A.图甲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B.青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②③④⑤

14.右图为tRNA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tRNA是由三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单链分子

B.每种tRNA在a处只可以携带一种氨基酸

C.图中b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表示磷酸二酯键

D.c处表示密码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

15.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出来的蔬菜,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A.两者均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B.叶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

C.环境因素影响了基因的表达D.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6.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

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

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17.某课题小组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家系遗传状况时,发现某地区人群中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女儿全部患病,儿子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

下列对此调查结果较准确的解释是

A.先天性肾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B.先天性肾炎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C.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约占2/3D.被调查的家庭数过少难于下结论

18.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右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家兔的体色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对F1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3种,比例为1∶1∶2

C.F2灰色家兔中基因型有3种

D.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1/4

19.控制人体肤色遗传的基因主要有3对,它们分别位于3对染色体上,且基因A、B、E的效应相同,肤色深浅随显性基因数的多少而叠加。

某人的父亲的肤色基因型为AaBbEe,母亲肤色的基因型是Aabbee,则该人与父亲肤色相同的概率为

A.1/8B.3/16C.1/4D.1/2

20.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有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用于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SiO2可使研磨更充分

C.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用低倍镜即可

D.甘蔗不适于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是因为其细胞中不含还原糖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没有DNA的生物不能完成性状遗传D.没有核糖体的生物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22.科学家在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过程中,发现囊泡膜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识别蛋白,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识别蛋白属于糖蛋白

B.生物膜之间的囊泡运输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C.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D.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23.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

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

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温度

气体变化值

(相对值/mg•h)

t1

t2

t3

t4

光照下O2的增加值

2.7

6.0

12.5

12.0

黑暗下O2的消耗值

2.0

4.0

8.0

12.0

A.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3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

C.光照相同时间后,t4温度下装置内O2的增加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

D.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

24.20世纪90年代,Cuenoud等发现DNA也有酶催化活性。

他们根据共有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由47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E47,它可以催化两个DNA片段间的连接。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DNA-E47中,嘌呤碱基数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

B.在DNA-E47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DNA-E47作用的底物和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不相同的

D.在DNA-E47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含N碱基

25.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的内容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第Ⅱ卷 (非选择题 65分)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8分)下图A、B分别是洋葱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的放大图,图C是表示洋葱根尖在不同的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水分进入图A细胞的方式是▲,与洋葱叶肉细胞相比,此细胞内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2)图B中的▲(填序号)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③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位于①和④时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比值为▲。

(3)在图C中,当氧浓度为a时,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与氧浓度为a相比,在氧浓度为c时,CO2释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当氧浓度为d时,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化学反应式是▲。

27.(8分)下图表示动物干细胞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填数字号),①过程中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2)③过程表示▲,其实质是▲。

(3)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他们将3H标记的▲注射到细胞内,发现带有3H的物质依次出现在▲等细胞器中。

(4)细胞膜能将分泌物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

(5)若将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

 

28.(9分)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

为研究金山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对弱光照的耐受能力,研究者完成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1)研究者利用遮荫网控制不同组别的透光程度,对照组应采取的处理是▲。

各处理条件下,图中所示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刻是▲。

(2)处理条件为▲时,两种绣线菊光合速率在全天只出现一次高峰,此条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阶段。

(3)恢复处理是指撤掉遮荫网,常规条件培养15天后测定的指标。

从图中两种绣线菊恢复处理的曲线可知,对弱光耐受能力更强的是▲绣线菊,理由是▲。

(4)本实验每种处理条件几乎都在12:

00左右出现“低谷”,此时细胞间隙中的▲不足,直接产物▲下降。

(5)若想进一步研究不同透光处理是否影响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实验操作步骤应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a.称取等量各组叶片分别加入等量无水乙醇,用研磨过滤法获取色素提取液

b.制作各组叶片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c.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色素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

d.利用毛细吸管反复多次向滤纸条上转移色素提取液

e.利用移液管在无菌条件下向滤纸条上转移色素提取液

f.将带有色素提取液的滤纸条底端浸于层析液中一段时间

g.比较各组滤纸条上色素条带的数量、宽度和颜色差异

29.(7分)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2)图1中的C组细胞并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理由是▲。

(3)图2中,属于精细胞的是▲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

F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段。

(4)要获得图2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研究对象比用卵巢所得的结果更可靠,主要的原因是▲。

30.(8分)图l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

(2)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其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3)科学家在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

在DNA复制过程中作用于b点的酶是▲。

(4)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1.(8分)野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等位基因A1、A2、A3分别决定灰色、褐色、白色,它们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甲对乙显性、乙对丙显性,则甲对丙也显性,可表示为甲>乙>丙),根据遗传系谱图回答问题:

(1)已知A2对A1显性,根据系谱图可确定A1、A2、A3的显性顺序是▲(用字母和符号表示)。

(2)I2的基因型为▲。

Ⅲ1与Ⅲ5交配产生灰毛子代的概率为▲。

(3)野兔有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

将Pelger异常的雌雄野兔杂交,后代结果如下:

正常雌兔58个,Pelger异常雌兔117个,正常雄兔60个,Pelger异常雄兔119个。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4)欲探究野兔毛色基因与Pelger。

异常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设计实验如下:

取Pelger异常的纯种灰毛雄免与正常的白毛雌兔作为亲本杂交,得F1再用F1中Pelger异常的灰毛雌雄兔相互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灰毛兔与白毛兔之比为▲,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2.(8分)某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花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

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

回答以下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若花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下图。

①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②该植株花色为▲,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

③该植株进行测交时,应对母本如何操作▲。

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红色植株占▲。

(3)假设茎的性状由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

那么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3.(9分)科学家研究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镉、铜处理河蚬一段时间后,测得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如下表所示。

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毒物

空白对照组

a

镉+铜

质量浓度(μg·L-1)

0

50

b

150

50

b

150

50

b

150

酶活性(U·mg-1)

433

582

455

387

488

426

380

315

275

13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应是▲,b为▲。

(2)列举本实验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

(3)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可以过氧化氢为底物,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的▲来表示。

(4)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河蚬的新鲜的软体组织制成研磨液,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研磨河蚬软体组织的目的是▲。

能否用河蚬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为什么?

▲。

(5)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②▲。

 

如东县2014届高三第一次学情调研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2.C3.A4.A5.B6.B7.A8.C9.A10.B11.B12.C13.D

14.B15.C16.D17.C18.C19.C20.D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AD22.ACD23.ACD24.AD25.ABD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8分)

(1)自由扩散叶绿体

(2)④(解开螺旋)变成染色质(丝)1:

2(3)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有氧呼吸弱

27.(8分)

(1)①②

(2)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氨基酸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4)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5)差速离心法

28.(9分)

(1)自然光照(或:

完全不遮荫)16:

00

(2)透光20%~25%光反应

(3)金焰透光20%~25%条件处理的金焰绣线菊恢复处理后,在(8:

00)光照较弱的条件下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合理给分)(4)CO2C3(或:

三碳化合物)(5)a、d、f、g

29.(7分)

(1)甲~乙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 

(3)D 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乙~丙 

(4)哺乳动物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且能统计到的各个时期细胞的数目较多

30.(8分)

(1)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2分)

(2)转录A—U(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1/8DNA解旋酶

(4)124

31.(8分)

(1)A2>A1>A3

(2)A2A15/6(3)致病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4)①2:

1(2分)②3:

1(2分)

32.(8分)

(1)红色∶白色=2∶1

(2)①分离 ②红色 同源染色体

③花未成熟前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白色 1/2

(3)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33.(9分)

(1)镉100

(2)河蚬只数、河蚬生理状况、加入物质的量、培养时间等(或其他合理答案)

(3)氧气的生成量(过氧化氢的减少量)

(4)使酶从软体组织内释放出来,增大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分子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不能(1分),高温会使过氧化氢自行分解(1分)

(5)河蚬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随镉、铜质量浓度的增高而降低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要比镉、铜单独的影响要大(合理即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