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232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docx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届心理知识竞赛辅助资料

资料

(一)

1、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

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把思想和感情叫做“心”,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

心理就是心思、思想、感情的总称,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

也就是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当前,心理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2、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2007年10月10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其主题是“提倡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

3、你知道“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来历吗?

2000年5月,在北师大心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的倡议下,北京团市委将每年的5月25日确立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200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向中国大中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谐音“我爱我”)确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

倡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珍爱自我、追求更高生活质量。

4、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有哪些特征?

心理咨询是指,在心理方面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劝告、教导的过程。

心理咨询这个商品有其特殊性,要求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一起制造这个商品,在这个安静温馨保密的地方,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来访者没有顾虑的倾诉,他们之间是平等的。

心理问题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经历.与咨询者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就像一坐冰山积封已久,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难以冰雪消融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心理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是批评教育,需要的是咨询双方共同努力去战胜心理困扰.经过双方探讨找到问题根源.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具有潜在力量。

心理咨询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主要针对正常人

(2)为人的一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3)强调个人力量和价值

(4)强调认知因素,尤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

(5)研究个人在制定总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个性差异

(6)充分考虑情景和环境因素,强调人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以及必要时的改变

(7)解决心理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因此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自然而长期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次咨询就解决问题.

5、哪些问题需要心理咨询?

心理问题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

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通常情况下后两者需要进行心理咨询。

一、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

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人群格格不入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

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

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

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

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

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

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

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

如:

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

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

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

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

如:

社交焦虑(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强迫及抑郁等。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

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

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  

(3)损害大:

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6、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治疗吗?

相同之处:

(1)二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

即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上没有明确的界限。

(2)二者进行的工作对象常常是相似的,即在病与非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3)在强调帮助求助者成长和心理改变方面,两者是相似的。

(4)两者都注重建立施治者与求助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不同之处:

(1)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康复的人。

(2)心理咨询着重处理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3)心理咨询用时较短,一般咨询三、五次即可。

(4)心理咨询在意识层次上进行,更重视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

(5)心理咨询工作是为直接的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目标而进行的。

7、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

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

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心理。

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

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8、怎样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专家说:

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承受来自各方的精神压力,压力得不到缓解就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因此,日常的心理保健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以下七种方法可以帮助你自我疏导,缓解压力,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精神胜利法

这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而伤感时,当利益上得不到合理的对待而郁闷时,当因为生理缺陷遭到别人嘲笑而自卑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自己失衡的心理,从而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

(2)难得糊涂法

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

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上适当“糊涂”一下,无疑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

(3)随遇而安法

这是心理防卫机制中一种心理的合理反应,能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都会不期而至,用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4)幽默人生法

这是心理环境的“空调器”。

当你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尝试运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稳。

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5)宣泄积郁法

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当你感到悲伤忧郁时不妨找知心朋友倾诉一下,也可以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或在空旷的原野上大声喊叫,这样做既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又能将内心的积郁宣泄出来。

(6)音乐冥想法

当你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着做一次音乐心理“按摩”,在音乐中逛逛“维也纳森林”、坐坐“邮递马车”……这样做能帮助你平息焦虑等情绪。

(7)“加减乘除”法

加法: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发展自己的兴趣,拓展生活圈子。

任何项目的体育活动都能使人感到放松惬意,但要控制运动量。

另外,与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械,不如到公园散步,同朋友踢球或者登山、游泳。

结交新朋友,接受新信息,开阔视野。

减法:

降低生活标准,接受别人帮助。

对生活有过高标准的人,应该学会适度放松,不要总认为自己能做好一切事情。

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最好能请别人帮忙。

乘法:

要学会多留些时间给自己。

一个人如果总是忙忙碌碌,会使周围人的情绪也随之紧张。

如果感到累了,一定要停下工作休息一会儿。

除法:

不要认为自己能同时做好几件事。

与其同时忙碌好几件事情,不如考虑如何提高效率,比如把家务分成几块:

今天整理浴室,明天除尘,后天擦窗户。

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家务劳动会给人带来愉快的情绪。

9、什么是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

心理测验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为人的行为确定一种数量化的值。

心理测验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

人的心理特性是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而且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但是任何一种心理特性总会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测验就是让人们在测验时产生某些行为,即个体对测验题目的反应,并根据这些行为反应来推论其相应的心理特性。

心理测验在理论和方法上目前还不很成熟,测验的结果也不能简单地作为衡量智力和人格的指标。

但是,心理测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并从中得到帮助。

在现实生活领域,心理测验可以用于对各种智能缺陷、精神疾病和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心理测验可以帮助评价个人的智力水平和了解个性特征;心理测验可以为特殊人才的选拔提供参考;心理测验结合心理咨询有助于消除情绪困扰和人格障碍,提高生活品质。

10、健全自我的八大特征

一个人的自我认识,不单影响着对自己的接纳和认识,也几乎影响到他生活的各个层面。

我们的生活目标会随着对自己的了解与肯定的程度而定,而生活的目标又直接影响到生活的方式及对生涯的规划。

一个能肯定自己价值的人有下列八项特征:

(1)有一个均衡的生活内容;

(2)会选择并投入自己真正喜爱的学习和工作;

(3)工作很努力但却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4)愿意尝试新事物及冒险;

(5)不低估也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6)与自己而非与别人竞争;

(7)在解决困难之前会先思考;

(8)一个能肯定自己价值的人也能肯定他人的价值。

11、什么是成就动机?

高成就动机的人有哪些明显的表现?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某种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境界的内在推动力,它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动机。

高成就动机强者的心理行为表现为如下特点:

(1)、乐意选择有难度、有把握的目标。

对人人都能取胜的目标不屑为之。

(2)、有冒险精神,对学习、工作全力以赴,为了成功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希望得到公正的评价。

(3)、在失败面前不低头,乐观地对待挫折,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成功有自豪感。

(4)、工作效率高,能科学地运筹时间,不轻易浪费时间,珍惜时间。

(5)、能抓住机遇,创造机遇,获得成功。

12、成就动机越高学习成绩就越好吗?

心理学家巴顿(K.Borton,1972)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有正相关关系。

在智力水平相等的条件下,成就动机和志向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但是,需指出的是,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并非完全成正比例关系。

这是因为,一方面,成就动机的强弱对学习效果有不同影响。

过弱的成就动机当然无助于学习,但过强的成就动机也会造成大脑皮质的过度紧张,抑制大脑相应部位的活动,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所以,根据耶尔克斯一多德逊定律(Yerkes-Dodsonlaw),适度(中等强度)的成就动机对学习才是有益的。

13、什么是考试焦虑?

为什么会考试焦虑?

学习焦虑,是指担心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和未能克服学习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而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与恐惧的情绪状态。

学习焦虑的突出表现是考试焦虑,即在临考前或临考时产生紧张与恐惧的情绪状态。

考试焦虑表现在临考前神情紧张、忧虑,在临考时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手足发凉、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僵化、记忆力力下降,原本熟悉的材料这时也因过度紧张而回忆不起来,严重时还会出现“晕场”的现象。

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一是对考试的意义估价过高。

认为考试成绩不好,一是影响个人在班级的威信,脸上无光、影响教师对自己的看法与信任;影响毕业时择业的条件;等等。

二是对考试的结果期望值过高,提心吊胆,害怕失败。

三是有的学生神经过程较弱,承受不了风险刺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14、什么是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有哪几种?

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着人们心理距离的大小。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它是以情感为纽带,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以交往为手段,以自我暴露为标志的一种心理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主要有:

血缘型:

它是大学生的一种天然的人际关系,如与父母、兄弟等的关系。

地缘型:

主要指大学生因地域相同的缘故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如同乡会等。

业缘型:

指大学生以所学专业为纽带形成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

趣缘型:

指大学生以兴趣为主而结成的人际关系,专业兴趣所造成的业缘人际关系也属此类,如话剧社,剧团等。

情缘性:

指男女大学生为满足爱情的需要,通过与异性交往而建立的人际关系,情缘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强度较大的一种。

15、人为什么会害羞?

害羞对人际交往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害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先天素质起了很大的作用。

有些人性格内向,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常怀有一种胆怯心理。

同时,教育也是害羞的一个原因,在童年早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到青春期,随着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使青少年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变得胆怯、拘谨。

缺乏自信是另一个原因。

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没有迷人的外表,没有过人的本领,属平庸之辈。

这种状况不仅使他们长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更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低估自己的认知偏差常常是导致害羞的最为重要的后天原因。

害羞这一交往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直接危害是使交往者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常常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使交往以失败而告终;其间接危害则是会导致交往者情绪与性格的不良变化,使人交往后产生沮丧、焦虑与孤独感,进而导致性格变得软弱、退缩和冷漠。

16、怎样克服交往中的害羞心理?

首先要在思想上抛弃一切顾虑,即不要怕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要认定说错了虽不能收回,但可以改正;做错了,只要吸取教训,能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失败并不等于无能。

这样,在行动之前就不会只想到失败,他们就会走出自我否定和自我暗示的阴影。

其次要树立自信,要肯定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而不是只看到自身的不足,这样有助于在交往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最终有所成功,并在成功体验下对自己重新评价,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再有第二、第三次的成功,害羞者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自我肯定认识,害羞心理就会悄悄地从他们身边走开。

另外,学会交往也是克服害羞的有效方法。

害羞者可以在与人交往中观察别人是怎样交往的,特别是要观察两类人:

一是观察交往成功者,看看他们为什么总是交往的中心,为什么能将各种复杂交往方法运用的得心应手;二是观察从害羞中走出来的那些人,并向他们学习。

17、什么是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有那些心理和行为表现?

社交焦虑是对一般人际交往极端恐惧,并极力回避的心理障碍。

社交焦虑对于人们的职业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影响。

社交焦虑症患者害怕很多社交场合,害怕自己会丢脸、会在别人面前表现不好,担心在别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焦虑症状。

他们害怕当众讲话,害怕在别人面前做一些事情,如吃饭、写字、演奏乐器等等。

社交焦虑是一种交往心理障碍,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

18、什么是个性?

心理学上所谓的个性(又称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心理由两方面组成:

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人的行为的潜在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不尽源泉。

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它比较稳定地反映了个体的特色风貌。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人的性情或脾气。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稳定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19、怎样优化自己的个性?

优化个性的基础是丰富和充实自己,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关键是把握适度。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对自己和生活的世界有积极的看法;

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和对人信任;

有时间冷静地独处和反省;

在社会性、智力以及职业的各种技能方面取得成功;

接触新思想、新知识以及与有独特见解的人交往;

找出能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有兴趣爱好;

经常提高独立的程度,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关爱他人,支持和扶助他人。

20、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

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

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出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21、人的气质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可以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经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多血质,这种人感情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粘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比较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22、什么是情绪?

情绪对人有什么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健康情绪是指人能表现出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情绪反应。

这种情绪反应不仅要符合当时的场合、氛围,还要符合人的年龄、身份、文化特点。

情绪的作用有:

(1)影响、调节学习过程;

(2)可以协调人际关系;(3)影响个性的发展;(4)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23、情绪健康与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健康情绪的六个特征:

(1)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

(2)有清醒的理智;(3)适度的欲望;(4)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感情;(5)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感;(6)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

24、如何调节自己的消极心境?

(1)认识到消极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

人的情绪以需要为基础,需要得到满足,人就愉快;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不愉快。

人生一世,总是如愿以偿的时候少,而不如意的时候多,人不如意,就会有忧愁、悲伤、怨恨和愤怒等消极情绪产生。

可见,消极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要为消极情绪所支配,而要积极地克服消极情绪。

(2)对引起消极情绪的事物进行积极评价。

消极情绪并非由事物本身引起,而是由人对事物的评价引起的,对引起消极情绪的事物重新评价,改变原有的认识,就可以使消极情绪得到化解。

(3)主动创设情境调节心境。

当心境不好时,要主动创设一定的情境调节心境。

如旅游观光和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便是一种调节心境的有效途径。

(4)合理发泄。

当消极情绪郁积心中时,必然影响心境,危害健康,而采取合理的形式进行发泄。

如通过朗诵诗歌而抒发情怀,通过唱歌、唱戏而消除愁闷,通过日记或书信尽情释放心中的怒气和怨气,都有利于心境趋于平静,保持乐观稳定。

25、大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消极激情?

(1)自我提醒。

容易激动的人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生来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平衡,兴奋过程占优势,一遇到问题就容易激动;另一种是由于自幼缺乏控制自己激情的教育和训练,一遇到问题就激动,而没有学会如何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激情。

这些人应该主动警惕自己激情的产生,并学会有意识地控制激情。

(2)冷却处理。

当激情产生后,不要急于去解决那些引发激情的问题,而要采取冷静的态度,将问题暂时地搁置,留待以后再行处理。

(3)脱离引发激情的环境。

当争执双方怒气冲冲、激情发作时,要立即主动地(或被动地)离开争执的现场,以利于双方冷静下来,避免激情继续高涨而引发更强烈的冲突。

(4)以超脱或幽默的态度对待引发激情的人和事。

(5)加强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激情发生时,意识对行为的控制受到削弱,并不是没有意识,所以,在激情爆发到了顶点之前,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设法控制自己的激情。

当人们养成了控制激情的方法与习惯后,激情是可以被控制的。

26、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怎样保持冷静?

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

应激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但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会给人的身心带来负面的影响。

在紧急的状况下保持冷静,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1)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应激的思想准备。

就是要对自然界与社会发展变化保持关注,并经常关注身边人和事的变化,对意外事变的发生抱有警戒的态度,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对危急情况的发生做出应激反应。

(2)防止人际关系矛盾的激化引发冲突。

与人相处,要严于律己,宽厚待人,避免造成大的矛盾;有了矛盾以后,如属非原则性的矛盾,要主动退让或加以回避。

对原则性的矛盾也要讲究方式方法,采取有理、有节的合法途径来解决,不能动辄争闹不休,引发冲突。

(3)把消极的紧张变为积极的紧张。

研究应激问题的学者汉斯•塞利曾说,人不能完全避免紧张,而要学会把消极的紧张变为积极的紧张。

如果人们是在被迫无奈的条件下工作,就会苦不堪言,这种紧张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如果是以此作为对社会、对人民的奉献而感到欣慰,就会苦中有乐,这种积极的紧张就不会造成身心的损害。

(4)、加强心理修养,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