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320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塘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综合说明1

1.1工程概况2

1.2山塘综合整治的必要性2

1.3整治的主要内容2

1.4投资与工程效益3

1.5结论及建议3

1.6工程特性表3

2工程现状与综合整治的必要性06

2.1工程基本情况6

2.2工程水文6

2.3防洪安全性状分析10

2.4山塘存在的主要问题15

2.5山塘综合整治的必要性15

3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16

3.1工程规模16

3.2工程建设任务16

3.3工程总体布置16

3.4综合整治设计方案17

3.5工程量汇总19

4施工组织设计19

4.1施工条件21

4.2施工方案21

4.3主要施工方法21

5投资估算26

5.1编制26

5.2工程投资估算29

5.3资金筹措方法29

5.4投资估算表29

6工程效益分析34

7建设管理与建后维护35

7.1建设管理35

7.2山塘建后管护35

8附图36

 

1前言

……山塘位于胡陈乡山洋村,为宁波市试点工程,初步设计于2009年11月24日完成,并于11月25日进行初步设计评审会。

参加会议的有宁波市、水利局专家及设计院总工室,并对……山塘初步设计提出了如下修改意见,现分述如下:

(1)、大坝两岸防渗处理,初步设计方案为灌浆,现改为套井方案,套井断面为大坝断面0-005~0+020和0+075~0+096断面。

套井孔直径1.10m,间距0.75m。

共计套井65孔,套井总长度706.19m;具体设计见第三章第3节;

(2)、新建隧道出口离大坝下游坝脚太近,需外移,现做调整后,隧洞总长59.4m,距离下游坝脚约10m;具体设计见第三章第3节;

(3)、溢洪道挡墙可能存在漏水隐患,将坝轴线以上位置及溢洪道0+00~0+007断面挡墙拆除重建,并在0+007断面修建C25砼齿墙;具体设计见第三章第3节;

(4)、对大坝内、外坝坡进行干砌块石翻砌,现设计内坝坡坡比1:

1.75,外坝坡坡比1:

2.0。

并在上下游坝脚修建地梁;具体设计见第三章第3节;

(5)、大坝断面图,需标明正常、设计、校核水位,上、下游做一下调整;

(6)、涵管封堵,出口处开挖粘土填筑取消;具体设计见第三章第3节;

(7)、坝顶防浪墙拆除重建,采用M7.5浆砌块石,防浪墙高0.8m,顶部高程设为32.90m,并接长至新建启闭机房;具体设计见第三章第3节;

(8)、为了达到综合整治“安全、高效、美丽”的要求,坝顶铺设彩砖路面;具体设计见第三章第3节;

(9)、在左坝段合适位置设立山塘图标(包括名称、坝高、坝长、库容等信息)。

见第七章第1节。

1.1工程概况

……山塘位于胡陈乡山洋村,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0.180km2,总容积7.98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山型山塘。

其下游有山洋村庄,公路、通讯及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

……山塘始建于60年代,工程枢纽由大坝、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心墙坝,最大坝高10.10m,坝顶高程32.10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坝顶宽4.60m,坝长102.0m。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为开敞式正槽溢洪道,控制段堰顶宽度4.40m,堰顶高程30.14m。

根据我省“强塘固房”的要求,我院在对本山塘历史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和现场安全检查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山塘导则》)的规定,按照《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的要求编制本报告。

1.2山塘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山塘60年代建成将近50年来,作为山洋村的灌溉水源之一,发挥了一定的工程效益。

但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虽经过整修,但经多年运行后,目前山塘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外坝坝顶凌乱,放水设施年久失修;大坝两端有漏水现象;启闭机房年久失修,防浪墙长度不够,外坝左端未砌石。

……山塘自60年代建成运行以来,一直带病运行,一旦失事,还将会给下游地区的公路、农田、通讯及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因此,为保证……山塘的安全运行,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对……山塘进行综合整治是十分必要的。

1.3整治的主要内容

针对上述主要的问题,并通过水利总站、总工室及设计人员现场踏勘和向村里了解了该山塘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而制定了该山塘的初步设计方案,本次山塘维修加固主要内容为:

1、对溢洪道进行水文计算复核;

2、坝内涵管进行封堵,在左坝端进行新开隧洞;

3、两坝端漏水进行套井处理(右外坝脚右10m至溢洪道,涵管右5m至坝顶与山交接;4、防浪墙接至新启闭机房;

5、外坝坡砌石进行压顶,外坝左端未砌石处进行砌石。

1.4投资与工程效益

本工程总投资为76.5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50.88万元,临时工程费2.0万元,独立费用17.80万元,基本预备费3.53万元。

按照国家补助与群众共同负担原则,除受益群众自筹政策处理费用外,其余资金要求国家给予补助。

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提高了山塘运行安全度,保障了下游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提高了村民农业灌溉用水的保证率,受益农田20多亩。

另外,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后,还直接保护了山塘下游地区公路、通讯及输变电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综合整治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1.5结论及建议

对……山塘进行综合整治是十分必要的。

……山塘综合整治工程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本工程总投资为76.54万元,单方水工程投资为9.59元/m3,经济合理:

对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因此,对……山塘进行综合整治是可行的。

建议及早对……山塘进行综合整治,发挥工程应有的效益。

为保证山塘综合整治的效果,建议补充必要的地质勘察工作。

1.6工程特性表

……山塘整治前后的工程特性,列于表1.6-1

表1.6-1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整治前

整治后

备注

一、水文

集雨面积

km2

0.1801

0.1801

主流长度

km

0.576

0.576

主流平均坡降

211.433

211.433

校核洪峰流量

m3/s

9.31

9.31

P=1%

设计洪峰流量

m3/s

6.94

6.94

P=5%

二、特征水位及容积

校核洪水位

m

31.40

31.40

P=1%

设计洪水位

m

31.17

31.17

P=5%

正常蓄水位

m

30.14

30.14

总容积

万m3

7.98

7.98

正常容积

万m3

5.32

5.32

三、工程效益

保护人口

/

/

灌溉面积

/

/

供水规模

m3/d

/

/

供水人口

/

/

受益村庄

1

1

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大坝

坝型

心墙坝

坝顶高程

m

31.94~32.21

32.10

防浪墙顶高程

m

32.59

32.59

最大坝高

m

8.40

10.10

坝顶长度

m

96

101

坝顶宽度

m

4.4~5.3

4.60

2.泄洪建筑物

型式

开敞式正槽溢洪道

堰顶高程

m

30.14

30.14

溢流宽度

m

4.40

4.40

校核泄洪流量

m3/s

9.31

9.31

P=1%

设计泄洪流量

m3/s

6.94

6.94

P=5%

2工程现状与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2.1工程基本情况

……山塘位于胡陈乡山洋村,该山塘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0.1801km2,总容积7.98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山型山塘。

其下游有山洋村庄,公路、通讯及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

……山塘始建于60年代,工程枢纽由大坝、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一粘土心墙坝坝,最大坝高10.10m,坝顶高程32.10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坝顶宽4.0m,坝长102.0m。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为开敞式正槽溢洪道,控制段堰顶宽度4.40m,堰顶高程30.14m。

本次现场踏勘发现该山塘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是:

外坝坝顶凌乱,放水设施年久失修;大坝两端有漏水现象;启闭机房年久失修,防浪墙长度不够,外坝左端未砌石。

针对上述主要的问题,本次山塘维修加固主要内容为:

对溢洪道进行水文计算复核;坝内涵管进行封堵,在左坝端进行新开隧洞;两坝端漏水进行套井处理(右外坝脚右10m至溢洪道,涵管右5m至坝顶与山交接;防浪墙接至新启闭机房;外坝坡砌石进行压顶,外坝左端未砌石处进行砌石。

2.2工程水文

该区域地处浙江省中部,东濒东海,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受大陆和海洋气团交替控制,具有雨水充沛,温暖湿润,日照适宜的特点。

气温的月变化呈单峰型。

2~7月逐月升高,8月至翌年1月逐月降低。

多年平均气温为16.2ºC,7月最热,平均气温28ºC,极端最高气温为40.1ºC。

1月最冷,平均气温5.5ºC,最低气温为-9.3ºC。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5%。

本次设计暴雨根据浙江省水文勘测局2003年颁发的《浙江省短历时暴雨》,采用水文图集法计算库区流域设计暴雨。

山塘集水面积、主河长度、河道平均比降等流域特征值,均采用万分之一地形图(浙江省测绘局1996年版)。

主河道平均比降J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Li,Li-1—主河道与等高线Hi、Hi-1的交叉点之间的分段河长。

表2.1.2-1主河道比降量算表

水文计算公式:

推理公式法求设计洪水的参数求解

工程名称:

 

 

 

一、至坝址断面处

1、流域面积F(平方公里)

0.180

2、河道主流长度L(m)

576

3、河道平均坡度量算表

 

编号

高程

(Hi+1+Hi)

各河段长Li

累积河长ΣLi

(Hi+Hi+1)Li

 

m

m

m

m

m.m

1

20.00

20

0

0

0

2

25.00

45

107

107

4837

3

30.00

55

54

161

2950

4

35.00

65

47

208

3079

5

50.00

85

57

265

4829

6

65.00

115

29

294

3338

7

75.00

140

29

324

4119

8

85.00

160

25

348

3923.68

9

100.00

185

30

378

5576.64

10

125.00

225

32

410.66

7255.125

11

135.00

260

25

435.59

6482.32

12

150.00

285

39

474.42

11065.125

13

175.00

325

44

518.07

14187.225

14

185.00

360

26

544.51

9516.24

15

196.00

381

32

576.32

12121.134

合计

 

 

 

 

93279.029

4、平均坡度J(‰)

211.433

2H0*L=

23052.760

 

设计暴雨量

山塘流域面积0.1801km2,直接用各历时平均点雨量参数代表面雨量,即各历时平均点雨量即为面雨量,平均点雨量Cv值即为面雨量Cv值,Cs/Cv采用3.5。

根据……山塘所在地理位置查图集得坝址处流域各历时(60min、6hr、24hr、3d)点雨量均值

及Cv值,各频率设计暴雨量计算成果见表2.1.2-2。

……山塘坝址设计暴雨量计算成果表

项目

历时

10min

60min

6hr

24hr

3d

平均点雨量

18.5

49.0

90.0

139.5

170.0

H(mm)

Cv

0.359

0.475

0.533

0.547

0.550

Cs/Cv

3.5

K5.00%

1.689

1.935

2.059

2.089

2.095

K1.00%

2.143

2.626

2.884

2.948

2.961

设计暴雨量(mm)

5.00%

31.25

94.82

185.31

291.42

356.15

1.00%

39.65

128.67

259.56

411.25

503.37

暴雨衰减指数

各时段暴雨衰减指数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当ti在10min~1hr之间,

当ti在1hr~6hr之间,

当ti在6hr~24hr之间,

暴雨衰减指数n值计算成果见表2.1.2-3。

……山塘暴雨衰减指数计算成果表

频率

暴雨衰减指数n

(%)

n10,60

n1,6

n6,24

5.00%

0.381

0.626

0.673

1.00%

0.349

0.558

0.654

本次设计洪水产流采用扣损法,汇流计算采用推理公式法。

设计洪峰流量Qm及汇流历时τ计算

设计洪峰流量Qm及汇流历时τ按推理公式计算:

式中:

Qm—洪峰流量,m3/s;

h—相应于τ时段的最大净雨,mm;

τ—汇流历时,h;

m—汇流参数;

L—主河道长,km;

J—主河道平均比降;

(1)设计净雨h计算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采用扣损法,初损扣20mm,后损按1mm/h扣。

设计条件下,成峰暴雨形成时初损已满足,因此只需扣除后损。

经初步估算

<1.0hr,h按下式计算:

式中:

n—暴雨衰减指数,取相应频率的n10,60;

H60p—60min设计暴雨量,mm。

(2)汇流参数m计算

根据坝址以上流域具体情况,……山塘流域下垫面用Ⅲ类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见表2.3-1

设计频率P

最大60min

设计雨量H60p

洪峰流量Qm

汇流时间τ

(%)

(mm)

(m3/s)

(h)

5

94.82

2.56

0.463

1

128.67

3.47

0.429

备注

流域下垫面类型:

Ⅲ类;

F=0.1801km2;L=0.576km;J=0.211433

θ=0.97;np=5%=0.381,np=1%=0.343

经洪水复核,……山塘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6.94m3/s,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9.31m3/s。

2.3防洪安全性状分析

2.3.1洪水位的计算

根据《山塘导则》规定,本工程规模小,无调蓄能力,故采用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行,洪水位计算以设计、校核的洪峰流量作为下泄流量,求得溢洪道的溢流水深,根据溢流水深求得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溢洪道顶高程+设计洪峰流量下泄溢洪道堰顶溢流水深;

校核洪水位=溢洪道顶高程+校核洪峰流量下泄溢洪道堰顶溢流水深。

(1)原溢洪道尺寸:

控制断面桩号0+007,宽4.4m。

溢流堰堰型为WES型实用堰形式,堰进口控制宽取4.4m。

堰泄流量按公式:

计算。

式中:

Q—溢洪道下泄流量,m3/s;

ε—侧收缩系数,取1.0

mz—流量系数,取0.334;

B—堰顶宽度,4.4m;

Hz—堰顶水头,m;σm—淹没系数1.0。

溢洪道下泄流量计算表B=4.4m

 

水库下泄流量计算表

水位

(m)

堰上水头

m

下泄流量

(m3/s)

30.14

0

0.00

30.24

0.1

0.21

30.34

0.2

0.59

30.44

0.3

1.08

30.54

0.4

1.67

30.64

0.5

2.33

30.74

0.6

3.07

30.84

0.7

3.87

30.94

0.8

4.72

31.04

0.9

5.64

31.17

1.034

6.94

31.24

1.1

7.61

31.34

1.200

8.68

31.40

1.258

9.31

 

经过计算,当溢洪道底宽为4.4m时,设计水深为1.034m,校核水深为1.258m;设计洪水位为31.170m,校核洪水位为31.40m,正常蓄水位为30.14m。

2.3.2坝顶安全超高的计算

坝顶在静水位以上的超高按《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推荐公式:

Y=R+A

式中:

R-波浪爬高,m;

A-安全加高,设计标准下取0.5m,校核标准下取0.3m。

(1)风速风况

根据……县气象局提供资料,最后各工况下风浪计算风速为:

(2)吹程:

由于沿N-NNW风向两侧水域较狭窄,本次风区长度采用等效风区长度,依据规范按以下公式计算:

D=(∑Di.cos2ai)/(∑cosai)

由坝轴线中点向各方向上的吹程,在设计和校核情况下,量取水域范围,在1/1000库区地形图上量测计算。

得设计情况下……水库的等效风区长度是101m,校核情况下的等效风区长度是102m。

(3)水深

水域平均深度

在1/1000库区地形图上沿计算风作剖面图求得。

(4)波浪爬高计算

波浪的平均波高……均波周期:

采用土坝设计规范推荐的蒲田试验站公式计算:

Tm=4.438hm0.5

式中:

hm—平均波高,m;Tm—平均波周期,s;

W—计算风速,m/s;D—风区长度,m;

Hm—水域平均水深,m;g—重力加速度,取9.80m/s2;

H—坝前水深,m。

平均波浪爬高

式中:

Rm—平均波浪爬高,m;m—单坡的坡度系数;

Kc—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Kw—经验系数;

Lm—平均波长,m;

波浪爬高计算成果见表2-3。

坝顶高程等于山塘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设计及校核情况下的计算坝顶高程列表2-3

从表中可以看出,设计情况下坝顶高程应满足32.10m,校核情况下坝顶高程应满足31.95m.

现有坝体高程为32.10m,大坝防洪能力基本满足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本次设计保持坝顶原高程,对坝顶整平即可,原坝顶设有防浪墙,高度能满足要求,但是大坝左岸防浪墙长度不够,需新建防浪墙接至新建启闭机房处,新建防浪墙长20m。

 

波浪爬高及超高计算成果表

计算情况

水位

坝前水深

H

平均水深

Hm

风速

W

风向

波向

与坝

线夹

角β

风区

长度

D

综合摩阻系数

风雍高度e=KW2Dcosβ/2ghm(M)

w/(g*H)^0.5

经验

系数

kw

Tm

波长

Lm

波高

hm

边坡系数m

斜坡糙率渗透系数Kc

波浪爬高

Rp

超高

Y

计算

坝顶

高程

m

m

m

m/s

m

s

m

m

m

m

m

设计

情况

31.17

7.57

6.57

21.90

N-NNE

60.00

101

3.60E-06

0.0007

2.54

1.17

1.55

3.74

0.12

2.00

0.75

0.43

0.50

32.10

校核

情况

31.40

7.80

6.80

14.60

N-NNE

60.00

102

0.0003

1.67

1.05

1.24

2.41

0.08

2.00

0.75

0.25

0.30

31.95

2.4山塘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塘始建于1960年,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经多年运行后,目前山塘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主要问题是:

外坝坝顶凌乱,放水设施年久失修;大坝两端有漏水现象;启闭机房年久失修,防浪墙长度不够,外坝左端未砌石。

2.5山塘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山塘60年代建成运行将近50年来,作为山洋村的灌溉水源水源,发挥了一定的工程效益。

目前,……山塘防洪安全不满足《山塘导则》的要求;大坝、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等建筑物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山塘一直带病运行,给农业灌溉带来一定的损失,对农业增收及农民的增效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旦失事,还将会给下游地区的农田、通讯及输电线路等设施遭受破环。

因此,为保证……山塘的安全运行,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对……山塘整治是十分必要的。

 

3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

3.1工程规模

……山塘总容积7.14万m3,根据《山塘导则》规定,工程规模为山型。

……山塘大坝为心墙坝。

根据《山塘导则》的规定,大坝、溢洪道和放水涵管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7级,相应的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年一遇,由于……山塘属于病危山塘,故校核洪水标准采用100年一遇。

3.2工程建设任务

根据山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山塘综合整治的主要项目内容是:

1、对溢洪道进行水文计算复核;

2、坝内涵管进行封堵,在左坝端进行新开隧洞;

3、两坝端漏水进行套井处理(右外坝脚右10m至溢洪道,涵管右5m至坝顶与山交接;

4、防浪墙接至新启闭机房;

5、外坝坡砌石进行压顶,外坝左端未砌石处进行砌石。

3.3工程总体布置

本次综合整治针对工程存在的问题,原则上保持各枢纽建筑物总体布置不变,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整治设计。

综合整治后的枢纽建筑物由大坝、溢洪道和放水隧洞等组成。

3.3.1大坝

本次设计对大坝以下几项进行处理,坝顶整理,左岸下游干砌石护坡,大坝2岸帷幕套井,涵管封堵。

3.3.2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位于大坝左坝端,自山体开挖而成,为开敞式的正槽溢洪道,底部有砼护砌,溢流堰为实用堰,进口高程30.14m,溢洪道上宽下窄,上游段平均宽度为4.4m,下游陡槽段宽度为2.5m,本次设计对原溢洪道进行水文复核,溢洪道过洪能力满足泄洪要求,坝顶高程也能满足要求,因此无需拓宽溢洪道,由于溢洪道边墙有漏水现象,在坝轴线以上位置需要拆除重建,下游部分保持原样即可。

3.3.3放水隧洞

原坝图内涵管漏水,将涵管封堵,在大坝左岸新开挖放水隧洞,左岸山体岩石较好,山体也叫厚实,且交通便利,有利于管理和维护。

新开隧道采用城门洞型,宽2.0m,高2.0m,长59.4m。

3.4综合整治设计方案

3.4.1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

3.4.1.1坝顶高程复核

根据溢洪道维修加固维持控制的规模不变,故保持设计洪水位为31.17m,校核洪水位为31.40m,大坝上游坝上部坡比为1:

1.5,坝顶高程为32.10m。

按《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试行)》查算风浪爬高并加上安全超高,坝顶超高设计、校核工况分别为0.93m、0.55m,满足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试行)》要求。

3.4.1.2大坝整治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