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701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63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5页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docx

房屋建筑楼及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

XX县XX壹號三期B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XX省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年月日

2.工程概括4

4.3.1劳动力配置26

4.3.2周转材料配置27

4.3.3机械设备配置28

5.3.6防水工程.70

5.3.7外架工程81

1编制原则及依据

1.1编制原则

1.1.1.遵循施工工艺规律、技术规律及安全生产规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施工顺序;

1.1.2.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保证重点,优先安排控制工程的关键工程,确保合同工期;

1.1.3.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

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效率;

1.1.4.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尽量减少临时工程,减少施工用地,降低工程成本;

1.1.5.采用流水施工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科学安排冬、雨季项目施工,保证施工能连续地、均衡地、有节奏地进行。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现行的建设安全、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规范及XX省有关法规条例。

1.2.2.国家及XX省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规程。

1.2.3.有关工具性参考资料。

1.2.4.建设单位对该项工程的介绍、期望和要求。

1.2.5.施工现场关资料和数据。

1.2.6.XX县XX壹号三期工程7、8、9、10号楼及地下车库施工设计图纸。

1.3工程使用的主要规范章程

1.3.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3.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1)

1.3.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3.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1.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1.3.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3.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3.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1.3.9、《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1.3.10、《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3.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1.3.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3.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3.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3.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16、《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3.1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3.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1.3.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1.3.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1.3.2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1.3.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2010)

1.3.2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1.3.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254-1996)

1.3.25、《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31-2007)

1.3.2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00)

1.3.2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3.2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

1.3.2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3.3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3.3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3.3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3.33、《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1.3.3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1.3.3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1.3.3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3.37、《施工升降机技术规程》(GB/T10055-2007)

 

2工程概括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名称:

XX县XX壹号三期工程7、8、9、10号楼及地下车库。

2.1.2、建设地点:

XX省XX县。

建筑性质:

7、10号楼为一类高层居住建筑,8、9号楼为多层公共建筑。

2.1.3、设计规模:

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

52273.95M2,其中:

7号楼总建筑面积:

15816M2,8号楼总建筑面积:

2849.96M2,9号楼总建筑面积:

2849.96M2,10号楼总建筑面积:

15816M2,三期地下车库建筑面积:

14924.03M2。

2.1.4、建筑层数:

7、10号楼地上26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78M;8、9号楼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8M。

2.1.5、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防类别:

标准设防(丙)

2.1.6、本工程7、10号楼及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8、9号楼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

2.1.7、结构类型:

7、10号楼为剪力墙结构;8、9号楼及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

2.1.8、人防工程:

异地人防。

2.3.2.2、计划工程总投资:

约万元

2.1.10、计划开工工期:

2014年7月6日(具体以监理下达开工令为准)。

2.1.11、计划竣工日期:

2015年9月21日

2.1.12、工程总工期:

442日历天

2.1.13、合同质量等级:

合格

建设单位:

XX县昌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世纪中天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XX省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XX安信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

XX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表2-1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

项目名称

7#楼

8#楼

耐火等级

一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6度

主要结构形式

剪力墙

框架

建筑层数

28层其中:

地下2层

4层其中:

地下1层

建筑计算高度

78米

18米

总建筑面积

15816㎡

2849.96㎡

墙体

填充墙

填充墙

地面

水泥砂浆铺面及装修层

同左

楼面

钢筋混凝土抹灰及装修面层

同左

屋面

柔性+刚性防水

同左

木质防火门,无框地弹簧玻璃门

同左

钛金色铝合金框、无色玻璃(中空)

同左

顶棚

白色涂料

同左

内墙面

水泥砂浆抹面及防霉腻子+白色涂料

同左

外墙面

详设计

详设计

地下室外墙

防水钢筋混凝土及外防水层

同左

表2-2主要工程量清单

项次

工程名称

单位

7#楼工程量

8#楼工程量

1

基础工程

立方米

2

砌体工程

立方米

3

钢筋用量

4

装饰工程

立方米

2.2施工条件及特点:

2.2.1.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并审核,施工场内无建筑物,施工用水用电能满足供给要求,场地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具备入场施工条件。

2.2.2.工程量较大,施工技术复杂、相对投入集中、量大。

2.2.3.工程施工场地紧凑,可利用场地有限,需要精心安排、合理布置施工平面。

2.2.4.多家单位同时施工,各方面协调工作尤其重要。

2.2.5.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要求高,必须严格按照各项要求组织施工。

3施工部署

3.1施工总体目标

3.1.1质量目标

3.1.1.1.严格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施工,严格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13),检评各分部分项工程,确保工程质量:

合格,

3.1.1.2.严格执行ISO9001:

2000系列标准,加强工程质量过程控制,确保各施工过程,施工工序受到严密监控。

3.1.1.3.保证圆满实现本工程的所有各项使用功能,并加强对主要分部的质量控制。

真正做到:

让用户对结构安全放心,对使用功能舒心,对观感质量满意。

本工程结合现场施工场地的条件及工程实际工期情况,以满足业主要求为核心。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工程标准。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特制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实现工程质量目标预控管理,以保证工程总的施工质量目标计划的实现。

工程质量目标为:

分项工程合格率:

100%

单位工程合格率:

100%

3.1.2工期目标

总工442天。

详见施工总进度计划。

3.1.2.工期保证措施

3.1.2.1施工工期安排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该工程开工日暂定为2014年5月6日(以监理下达开工令为准),施工总工期442日历天。

我公司就上述工期节点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本工程施工计划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我们完全有能力在甲方指定的工期内顺利完成本工程。

3.1.2.2施工进度具体保证措施

3.1.2.2.1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3.1.2.2.1.1、组织机构措施:

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我公司制定有具体而严格的《项目法施工管理实施细则》,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是对项目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有严格的进度计划目标保证调整措施和奖励政策。

工程施工前,项目经理须与公司签订“责任书”,项目部各级主要管理负责人,也要按其职责划分,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项目部各级人员的职责。

加强管理考核,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从组织上管理制度上来确保工程进度按计划完成。

3.1.2.2.1.2、工期管理措施:

3.1.2.2.1.2.1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根据施工招标书的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并在对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合同规定工期要求等问题,进行认真细致论证。

3.1.2.2.1.2.2坚持施工班组抓工序计划目标,各工区抓日计划目标,项目部抓周计划目标。

3.1.2.2.1.2.3坚持会议协调制度。

坚持每日现场例会、每周生产调度会、每旬生产检查会、每月计划会、每季度、每年度动员会。

3.1.2.2.1.2.4加强现场调度施工组织、协调、检查、反馈及快速反应的作用。

3.1.2.2.1.2.5对各节点进度实行目标考核,建立进度目标奖励基金,对进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奖惩。

3.1.2.2.1.2.6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监理组织的各种协调会,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和监理。

协调与各参建单位及有关社会主管部门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以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3.1.2.2.1.2.7当由于在工程地质条件、自然灾害等重大原因造成原目标工程不可能实现或施工方案的重大改变,导致较多的作业培养、施工关系改变时,现行工程与目标工程已不能作出比较,需将目标工程进行维护和更新。

在参建各方协调一致认可后,按更新后的目标工程进行实施。

3.1.2.2.1.2.8坚持项目领导和技术人员现场24h值班制度,及时协调、处理、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每月驻守工地不少于28d,且两人不得同时离开工地。

3.1.2.2.1.2.9采取目标管理、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使施工组织更加全面和严谨。

在施工中要对实施性施工组织中的有关工序衔接、劳动组织、工期安排上适时调整不断优化,使其更加完善、可行。

3.1.2.2.2确保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3.1.2.2.2.1、编制合理详细的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动态管理,实际施工过程中,将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计划,建立目标工期计划,对软基、路面等重点影响本工程进度的关键线路进行控制,根据每天完成的工程项目及工程量,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按当前施工进度继续施工将对目标工期造成的影响,从而及时对现行计划和资源投入进行调整,达到本工程动态控制管理目标,最终实现预期的工程进度计划。

3.1.2.2.2.2、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

根据进度计划,制定与本工程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各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中随时跟踪进度实施情况,如有比计划滞后情况发生,及时分析原因及影响,并对计划予以调整,同时修订施工方案和有关技术措施,以保证总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

3.1.2.2.2.3、根据施工方案的作业面布置和施工队的配置,将工程进度计划按作业再分解,制定各专业施工队的作业进度计划,使各作业施工班组都有明确的进度计划目标。

3.1.2.2.2.4、搞好整体工程的施工顺序和现场管理工作,使整个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出现混乱现象。

3.1.2.2.2.5、做好施工场地布置,做好便道和施工场地的硬化,尽量减少雨季施工的影响。

3.1.2.2.2.6、做好施工测量服务指导工作,及时进行测量放样,检测和验收工作,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的测量服务。

加强技术人员的现场巡查,尤其是质量检测人员要全过程跟踪、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处理措施。

对于试验检测项目,及时进行检测并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指导施工,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1.2.2.2.7、做好土石方运输工作,土方运输的组织是否合理,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3.1.2.2.2.8、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1.2.2.2.9、充分考虑雨季施工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抓住施工的黄金季节,力争实现工程提前完成:

3.1.2.2.2.9.1、地下工程施工时,现场应有组织排水,排水通道畅通,保证场区不积水。

3.1.2.2.2.9.2、储备水泵、铅丝、遮雨篷布、塑料薄膜、雨衣、水鞋等备用。

如遇小雨,且经现场技术负责人与其它人员协商后,如果觉得对工程质量不会造成影响时,人员应穿雨衣及水鞋进行施工,以确保各节点工期。

3.1.2.2.2.9.3、定期检查各类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3.1.2.2.2.9.4、及时检查机械防雷接地装臵是否良好,各类机械设备的电气开关应做好防雨准备,以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

3.1.2.2.2.9.5、由于雨天雨水降低了土壤的摩擦力,容易造成沟槽塌方等情况,遇雨时,应密切注意边坡情况,及时采取边坡支护等防护措施。

3.1.2.2.2.9.6、正常工作日如遇雷雨天气,施工人员应集结待命,一旦天晴,立即组织施工,杜绝“下雨一时,休息一天”的懒散情况出现。

3.1.2.2.2.9.7、设计变更因素:

是进度执行中最大干扰因素,其中包括改变部分工程的功能引起大量变更施工工作量,以及因设计图纸本身欠缺而变更或补充造成增量、返工,打乱施工流水节奏,致使施工减速、延期甚至停顿。

针对这些现象,项目经理部要通过理解图纸与业主意图,进行自审、会审和与设计院交流,采取主动姿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事前预控,把影响降到最低。

3.1.2.2.3人员保证措施:

3.1.2.2.3.1、我公司计划抽调精干的管理人员,业务熟练的技术骨干和有过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来组织项目部。

配足各专业、各工种的技术工人数量,以使项目部人员精干,业务熟悉。

从人员素质上来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

3.1.2.2.3.2、根据进度计划的安排,合理组织劳动力进场,确保施工高峰期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本工程施工。

3.1.2.2.3.3、投入本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持有相应的上岗作业证书,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3.1.2.2.4设备保证措施:

3.1.2.2.4.1、本工程需要投入的施工机械数量大且种类多,必须统一组织,统一调度,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各种机械的最佳效益。

3.1.2.2.4.2、根据施工需要组织数量足够、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设备,凡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在进场前均需进行维护、保养,并经公司机械设备部验收后方可调遣,以确保所有进场设备的完好,保证设备在本工程施工中的正常运行使用。

3.1.2.2.4.3、配备数量足够、技术全面、工种齐全的修理力量,加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各类机械设备均实行机长负责制,并制定奖惩措施,以保证机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

3.1.2.2.4.4、对一些采购困难、采购周期长的设备配件预先准备一定数量存放在现场,一旦修理需要能够立即配备。

3.1.2.2.5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3.1.2.2.5.1、进场后,项目物资部采购人员到各种材料的生产地做伸入调查,彻底摸清材料的质量情况、生产能力、运输供应能力等。

3.1.2.2.5.2、对材料进场道路进行勘察,发现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确保进场道路畅通。

3.1.2.2.5.3、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提前编制各种施工材料的年、季、月、周需求计划,如各种水泥、砂、碎石、钢筋、模板等主要材料需求量。

3.1.2.2.5.4、项目物资部采购人员根据材料计划及时与生产商、供应商签订生产合同、供货合同,严格按质量标准订货,确保工程材料供应不影响施工进度。

3.1.2.2.5.5、对于大宗材料,如水泥,砂、碎石等,项目部必须派专人在料场监督装车,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

3.1.2.2.6影响工期因素的应急回补措施:

3.1.2.2.6.1、劳动力不足的纠偏应急措施:

如果项目某一工种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不论是总包自行组织分包还是指定分包,都可以借助公司总部,协力从其他项目进行调配。

3.1.2.2.6.2、交通管制影响材料、设备进出场的纠偏及应急措施:

本工程地理位置决定工期间不可避免受到交通管制的影响,为解决材料进出场,应保证组织具有抢险救急的运输公司来保证材料进场。

3.1.2.2.6.3、电力影响纠偏及应急措施:

为避免突发电力中断造成停工,项目部将随时保证两台发电机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停电,立即投入使用,保证施工现场正常工作。

3.1.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本工程安全施工目标定为县优良级,做到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并严格控制一般事故。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1.3.1建立健全安全体系,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严格按照“一标三规范”组织施工检查,公司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安全员,配带袖标上岗值勤,检查采取“三定”措施,定人、定时、定措施,奖优罚劣以促进安全工作。

3.1.3.2按规定编制临电施工组织设计及重要安全措施,施工前按分部分项工程和工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的签字时间必须明确。

3.1.3.3安全教育,要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在职工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宣传力度,每天开安全会,警钟长鸣,被教育人花名册要有被教育人签字,原则上“来一个教育一个,来一批教育一批”。

工地设立各种安全标牌标语,警示牌每2000平方米不少于8块。

3.1.3.4“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严格按规定执行

3.1.3.5进入工地须带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安全带,并高挂低用,脚手架及安全网或其它围挡必须由专职架工按方案规定搭设,必须挂通网,搭设完毕办理验收手续方可使用。

3.1.3.6楼梯口必须设临时防护栏杆,大于25cm的洞口必须设防护栏杆,建筑物四周人行道口要设防护走廊。

3.1.3.7阳台、屋面、斜道两侧均设防护栏杆。

3.1.3.8少数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塔吊等施工机械由专人操作和正常维修,夜班操作要求足够的照明设施,塔吊使用要有专人指挥,吊下不得有人,高空作业不得向下乱抛物品。

3.1.3.9现场设消火栓、消防水桶、砂、铁锨等灭火物,各种材料堆放整齐,道路要畅通,易燃物质及时进行清理,施工区域内禁止擅自动用明火。

3.1.3.10现场文明施工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任何单位未经批准,不得乱建房,乱占场地。

3.1.3.11堆放大宗材料、半成品、机具设备必须整齐,施工道路和现场派专人随时清扫,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

操作班组必须做到操作面洁净,随做随清。

3.1.3.12工地食堂卫生管理要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生熟食分开,设防蝇网、鼠网等。

男女厕所分开设置,采用水冲式,落实专人管理,每日冲刷,打药,做到无味,无蝇清洁。

3.1.3.13生活区、办公区要注意精神文明,加强组织和宣传,建立绿化美化区。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3.1.313.1专业人员管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由专人负责现场,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箱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

各类用电人员注意以下内容:

  3.1.313.1.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性能;

  3.1.3131.2、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带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3.1.3131.3、停运的设备必须及时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3.1.3131.4、保护所有设备的负荷线、零线和开关箱,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3.1.3131.5、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

  3.1.3131.6、不许带电作业;

  3.1.3131.7、设备维修断电时,必须在相应开关箱、配电箱内控制开关上挂明显的维修停电标志牌。

考试吧

  3.1.313.2配电箱及开关箱

  3.1.313.2.1、现场配电箱及开关箱应采用推荐产品。

  3.1.313.2.2、配电箱及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易受外力撞击、强烈震动和热源的地方,室外配电箱设防雨棚。

  3.1.313.2.3、固定式配电箱及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其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4M;移动式配电箱及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其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大于0.6M,小于1.5M。

  3.1.313.2.4、配电箱及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

  3.1.313.2.5、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3.1.313.2.6、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

  3.1.313.2.7、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

  3.1.313.2.8、所有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及开关箱由专人负责,每月由专业电工进行检查维修一次,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严禁带电作业。

  3.1.313.2.9、所有配电箱及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下述操作顺序:

  3.1.313.2.9.1、送电操作顺序为:

总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