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4767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docx

前提方案检查表资料

内部审核检查表(前提方案)

编号:

FDHGS-JL-105-20152015年2月

审核要素

检查情况描述

一、厂区环境卫生

1、企业的选址是否远离污染源,与居民区的距离如何;

2、生产区与生活区是否严格分开,生产区内的各个管理区是否采用必要的隔离设施加以界定;

3、不同区域的人员和物品是否有交叉流动;

4、原料和成品的运送是否分别设置专用的通道;

5、厂区道路是否全部采用水泥和沥青硬化路面,路面是否平坦、无积水、无尘土飞扬;

6、厂区是否进行了立体绿化

7、生产废料和垃圾放置的位置、生产废水处理区、厂区卫生间是否远离加工区,上述设施是否位于加工区的上风口;

8、生产废料和垃圾是否用带盖的容器存放,并当日清理出厂

9、加工车间是否与厂外公路至少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通过植树和建墙等方式进行隔离;

10、厂区是否兼营、生产和存放影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1、现场查看,公司建于村庄西部,周围为农田,无污染源,与居民区距离间隔有公路。

2、厂区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生产区内管理区采用实体墙分开。

3、现场查扯,不同区域的人员和物品无交叉流动。

4、原料和成品的运送分别设置专用通道。

5、厂区道路全部采用水泥进行硬化,路面平坦、无积水、无尘土飞扬。

6、厂区空地处,进行了立体绿化。

7、生产废料和垃圾放置的位置、生产废水处理区及厂区卫生间的位置远离加工区,且都处于加工区的上风口。

8、生产废料当天用拖拉机拉出去进行填埋,生产垃圾及时倒至厂外的垃圾箱内。

9、加工车间距离公路大约有30米左右,并有墙进行隔离。

10、厂内无兼营、生产和存放影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审核要素

检查情况描述

二、生产车间的卫生要求

1、车间面积是否与生产相适应(面积和高度),布局是否合理,排水是否通畅;

2、车间地面是否采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建筑材料修建,且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

3、车间出口及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是否装有防鼠、防蝇、防虫设备;

4、车间内的墙壁、天花板和门窗是否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

5、车间内的操作台、传送带、运输车辆、工器具是否采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

6、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洗手消毒设施

7、车间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食品加工过程是从原料、半成品到成品的过程

8、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之间是否采取了隔离措施,以控制不同洁净度区域间的人流和物流,避免交叉污染

9、加工品是否采取传递窗进行输送

10、在车间适当的位置是否设置了工器具清洗槽、消毒槽和漂洗槽

11、车间的供水管道的用材、供水方向是否符合要求

12、冷水管是否从操作台上经过

13、车间排水的地漏是否有防止固形物进入的措施

14、排水沟的出口是否有防鼠网罩

15、车间的地漏或排水沟的出口是否使用U形或P形、S形的存水弯的水封,以便防虫、防臭

16、车间通风状况是否良好

17、车间的照明状况是否良好,灯具是否装有防护罩

18、车间的温度是否满足生的的需要

19、加工用的机械设备、操作台、输送带、管道、托盘、刀具的制作材料是否符合无毒、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耐腐蚀、不易生锈、不易老化变形、易于清洗消毒等要求

20、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结构是否便于日常清洗、消毒和检查、维护。

槽罐设备是否能保证排空。

大型设备在安装时是否使之与墙壁与天花板之间保留一定距离,以方便设备维护人员和清洁人员出入

21、车间是否设置了与加工人员数量相适宜的更衣室,是否为在不同洁净区作业的员工分别设置了更衣室

22、个人衣物、鞋是否与工作服、靴分开放置,挂衣架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

23、更衣室是否保持了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24、是否设置了与加工人员人数相匹配的淋浴间,淋浴间的通风、排水和供水状况是否良好,淋浴间的地面、墙面建筑材料是否满足要求

25、原、辅料库房是否能保证为生产加工所准备的原料和辅料在储存过程中,品质不会出现影响生产使用的变化和产生新的安全卫生危害

26、原、辅料库房是否有完备的防虫、防鼠设施

27、包装材料的储存是否有专用库房,内、外包装材料是否分开放置,材料堆垛与地面、墙面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包装材料表面是否加盖防尘罩;

28、成品库的规模、设置、容量是否与企业生产相适应,是否安装了防虫、防鼠等设备;

29、恒温库的建筑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是否安装自动温度记录仪

1、车间面积与生产相应,布局合理,排水通畅。

2、车间地面为水泥地面,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平坦,无积水,并且比较清洁。

3、现场查看,排水口处有防鼠网,车间入口处有挡鼠板、蚊蝇灯。

4、现场查看,车间内的墙壁、天花板和门窗符合以上标准的求。

5、车间的操作台、设备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工器具有塑料制成,均为无毒、而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

6、现场查看,车间内设有洗手消毒设施。

7、现场查看,布局合理。

8、采取了分离措施。

9、车间相应位置设置了传递窗口进行输送。

10、车间内部有工器具清洗、消毒池。

11、供水管道的用材为食品级的PVC管材和不锈钢管件,符合要求。

12、冷水管不从操作台上经过

13、车间排水的地漏有防护网。

14、排水沟的出口处有防鼠网罩。

15、车间的地漏或排水沟出口能防虫、防臭。

16、车间内窗户明亮,能保持通风良好。

17、车间的照明设备有防护罩。

18、现场查看,车间温度能满足要求。

19、车间的加工机械设备、操作台、输送带、管道、托盘等制作材料无毒、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耐腐蚀、不易生锈,不易老化变形,易于清洗消毒。

20、设备和工器具按照便于日常清洗、消毒和检查、维护,方便人员出入。

 

21、车间更衣室满足要求(分为女更衣室、男更衣室及外来人员更衣室)。

22、个人衣物、鞋及工作服、靴分开放置。

23、挂衣架位置合理。

更衣室内通风、采光良好。

24、淋浴间通风、排水及供水情况良好,沐浴间地面、墙面建筑材料满足要求。

25、原辅料库房保证存储过程中不会产生变化,影响生产使用。

 

26、原辅料库房有完备的防虫、防鼠设施。

27、内、外包装材料分开存放,库房码垛整齐,离地、离墙。

 

28、成品库大小合适,有防虫、防鼠设备。

29、恒温库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是否安装自动温度记录仪

 

三、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

1、原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分别存放

2、废弃物是否设有专用的容器、该类容器、工器具是否及时分别消毒

3、不合格产品及落地产品是否设置固定地点分别收集处理

4、班前班后是否进行、如何进行卫生清洁及消毒工作

5、存放包装材料的库房是否定期消毒

6、与产品接触的容器是否直接与地面接触

7、不同工序、不同用途的器具是否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8、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日常清洗和消毒工作是否能够满足安全卫生需要

9、加工产品的设备、工器具是否在加工过程中定时进行清洗、消毒

10、车间的天花板、门窗、通风排气孔道上网罩是否定期清洁

11、车间空气如何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消毒药品及其浓度的选择是否适当

12、生产加工相互串味的产品、原料与成品是否在同一库房中储存

13、存储食品的库房堆垛是否整齐、批次清楚,堆垛与地面、墙面和天花板之间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14、各堆垛是否进行了表示,例如:

品名、规格、产期、批号、数量等

15、恒温库的自动温度记录仪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16、食品运输用的车是否保持了良好的清洁卫生装况,是否为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配备了必要的场地、设施和设备

17、冷冻产品运输工具制冷和保温是否符合要求

1、原料、成品均有单独存放库。

2、现场查看,废弃物主要是各种蔬菜的下脚料,下脚料出罐时,直接排放至运输车辆上,当天直接清理出厂,无需进行空中存放。

3、现场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4、交接班时,对地面、设备外进行冲洗,符合公司前提方案与操作性前提方案的要求。

5、包装材料库房定期消毒。

6、与产品接触的容器无直接与地面接触现象。

7、不同工序有明显的分区线分割

8、车间的空气采用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

可以满足要求。

9、加工产品的设备、工器具在加工过程中定时进行清洗、消毒。

10、车间的天花板、门窗、通风排气孔道上网罩定期清洁。

11、车间空气如何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消毒药品及其浓度的选择适当。

12、生产加工过程中无串味的产品、原料与成品混放的现象出现。

13、现场查看,成品库产品排放整齐,批次清楚,堆垛与地面、墙面和开花板之间距离符合要求。

14、现场查看成品库产品标识情况,现场产品未标明产品品名、规格、产期、批号和数量等相关的产品信息。

15、抽查恒温库的温度控制设备,有自动温度控制装置,安装位置合理。

16、产品运输主要以集装箱为主,集装箱为码头调车,所有产品均有严密的外装,运输前将箱体内清扫干净不会再造成对产品的污染。

17、本公司无冷却产品。

 

四、人员的卫生控制

1、食品加工检验人员是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2、新员工入厂是否必须进行体检才上岗

3、如何对生产、检验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

4、工作服是否符合要求

5、工作服如何进行日常的卫生管理

1、员工每年定期体检一次,提供了“员工健康”证明:

姓名性别健康证号发证日期

展亚倩女NOBE-0626414年9月12月

刘晓波女NOBE-1078414年9月12月

秦银萍女NOBE-1164414年9月12月

发证机构:

疾病控制中心

证明在有效期内。

2、公司员工比较固定,最近无新入厂职工。

3、对生产及检验人员每年定期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

4、工作服符合要求。

5、工作服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现场提供了“工作服清洗消毒记录”

内审员:

日期:

内部审核检查表(操作性前提方案)

编号:

FDHGS-JL-106-2015

审核要素

检查情况描述

一、加工用水安全

1、如果使用的是公共用水,每年应经国家相关部门测试,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

2、如果使用的是自备水,应审核:

(1)自备加工用水,每半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测试,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

(2)自备用水的周围环境、保护性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3)自备加工用水由专人管理,安全卫生。

(4)自备水的储存设施、设备是否能够保证用水安全。

(5)自备水的储存设施、设备是否按要求正确清洗、消毒。

3、加工用水是否充足,温度、压力是否适宜,软水管是否在使用时有被拖到地下的情况出现。

4、清洁水与污水的输水管道是否形成交叉污染,并且标志区分清楚,是否备有防虹吸和防水倒流的装置,

5、车间排水沟的建筑材料、结构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防虫、防鼠装置;车间污水是否被直接导入下水道,排放通畅,并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动。

6、厂区污水排放是否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并保证排放通畅。

7、如果生产中需要冰作原料,制冰用水是否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

公司加工用水为公共用水。

现场查看,各种水水管区分清楚,不防虹吸和防水倒流的装置。

车间排水沟的建筑材料、结构的使用符合要求,有防虫、防鼠装置,车间污水直接被导入下水道,排放畅通,并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动。

查污水排放情况,现场无法提供证明公司污水排放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的证据。

公司生产不需冰做原料。

二、接触面的条件和清洁,包括设备、工具、用具等

1、食品接触面是否平滑且容易清洗

2、食品接触面所采用的材料是否平滑无毒、耐磨、耐腐蚀

3、大型设备如何清洗

4、特殊工器具如何进行清洗

5、一般工器具生产前是否清洗、消毒食品接触面,清洗和消毒方法、频率,消毒和清洗剂的使用是否正确

6、一般工器具生产后是否清洗、消毒食品接触面、清洗和消毒方法、频率,消毒和清洗剂的使用是否正确

7、加工用手套是否使用浅色、防水、耐磨、易清洗的材料制成

8、工作衣、帽、鞋是否保持清洁卫生,如何进行日常的卫生管理

 

与食品接触面无为不锈钢材料制成,表面平滑、无毒、耐磨、耐腐蚀。

易于清洗。

提供了“消毒计划”(编号:

FDHGS-ZD-12-2015),该文件中规定了手、车间环境、设备、工器具、小型工器具、管道、包装桶的清洗消毒的方法、频次、消毒剂的名称及种类、浓度,规定合理。

三、防止交叉污染

1、个人卫生,应审核以下方面:

(1)是否制定并公布明确的个人卫生制度;

(2)员工是否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

(3)员工是否在工作期间化妆、佩戴首饰或易脱落的其他饰物

(4)员工是否在操作期间根据生产需要穿着适合作业的清洁外套、戴帽子、口罩

(5)员工或其他进入食品加工区的人员是否在暴露的食品或设备附近饮食或吸烟

2、食品加工场所是否存放个人物品

3、生产前及生产后或被污染时,生产人员的手(手套)是否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如何在生产中实施并监督

4、生、熟产品在加工、包装、储存过程中是否严格分离

5、车间内使用的工器具、设备是否及时清洗,如何针对其卫生状态进行标志

6、如何防止原料、辅料及污染物与成品一起存放,污染成品

7、如何保证不使用不清洁的包装材料;内包装材料是否进行必要的消毒

8、重复使用的用于清洗原料或半成品的水、重复使用的接触半成品或成品的冷却水是否及时更换。

9、生产车间应有严密和防蝇、防虫、防鼠、防尘设施,防止外来污染

10、是否在各个不同的场所及关键卫生控制步骤,设有警示牌

11、加工人员是否进行食品加工技术及食品加工卫生操作知识的培训

制定了《操作性前提方案——防止交叉污染控制程序》,该程序中对个人卫生做出要求。

现场查看,员工没有化妆、佩戴首饰的现象发生。

在岗职工穿着整洁。

现场未发现在附近饮食和吸烟的现象。

 

在萃取车间个别地方现场发现挂有工作服。

现场提供了“每日卫生检查记录”,对员工的手清洗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提供了“设备/设施清洗、消毒记录”,记录了对设备定期清洗消毒的情况。

对每批包装物料进厂时进行检验与验收,内包装袋需进行微生物检验,现场提供了“内包装袋微生物检验记录”。

对包装桶在用之前进行清洗消毒,现场提供了“”,记录了对包装桶的清洗消毒情况。

无此现象发生。

车间入品处设有防鼠板,门口挂风帘,挂有蚊蝇灯,车间窗户有纱窗,以上措施可以防止外来污染及虫、鼠害。

每年通过公司的内部培训,对员工进行技术的培训,每年外出培训卫生知识,提供了“培训情况记录表”、“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四、洗手、消毒及卫生间设施的清洁与维护

1、洗手消毒,应审核以下方面:

(1)车间内、车间入口处,卫生间等处是否设有洗手、消毒设施,洗手设施是否与加工人员的人数相匹配。

(2)洗手设施是否使用非手动开关

(3)洗手、消毒水温度是否适宜,是否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4)是否有适宜的干手设施或设备

2、卫生间,应审核以下方面:

(1)卫生间的位置是否适宜

(2)卫生设施包括配套设施如冲水装置、手纸、纸篓、洗手设备和干手设备是否与加工人员的人数相匹配,是否清洁、齐全。

(3)地面是否干燥,光线充足,有防虫和防鼠设施

(4)卫生间是否是水冲式,污水排放是否畅通

(5)与车间相连的卫生间的门是否直接开向食品加工区域

(6)是否安装自动关闭的门

(7)卫生间是否有良好的排气装置,其空气是否排向车间

车间入口处有洗手水笼头(为脚踏式),消毒液、烘干手设备,数量满足工人人数要求。

 

车间卫生间产位于车间外,距车间大约有50米左右,卫生间内设备齐全。

为冲水式,污水排放畅通,卫生间内清洁、地面干燥、光线充足,排气良好。

五、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包括:

润滑剂、燃料、杀虫剂、清洁剂、消毒剂、冷凝剂,其他化学、物理、生物掺杂物等

1、是否具有防止掺杂物污染厂区、车间、储存库的措施,效果如果。

2、是否采取防止掺杂物污染加工设施、设备

3、是否具有防止掺杂物污染原料、辅料的措施,效果如何

4、固定装置、输送管道的水滴或冷凝水,是否存在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包装材料的隐患

5、是否对压缩空气或其他机械引入的气体进行了处理,以防止污染食品

6、是否采取措施防止其他类型的掺杂物污染食品

 

制订了《操作性前提方案——防止交叉污染控制程序》,该程序中对防止掺杂物污染厂区、车间、储存库的措施,效果良好。

提供了“每日卫生检查记录”,对车间防止交叉污染情况进行了记录。

对车间空气采用臭氧发生器进行处理。

六、有毒化合物的标记、储存及使用

1、是否制定并公布有毒化合物验收、使用、储存、标记、包装容器回收的规章制度

2、是否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3、购置、使用的有毒化合物是否具有供货商担保或合格证明书,或通过化验证明这些物质合格无污染

4、有毒化合物的使用、储存、标记是否由专人管理

5、是否有专门场所、固定容器储存有毒化合物并配有带锁的柜子。

6、对清洁剂、消毒剂和杀虫剂是否进行标志、登记、列明名称、毒性、生产厂名、生产日期、批准文号等

7、使用杀虫剂,如何确保不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和包装材料

8、建立化学物品入库记录、领用、核销、使用登记、验收记录制度

制定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识、储存和使用控制程序》,对有毒化合物的验收、使用、储存、标记和包装容器回收进行了规定。

现场提供了酒精供货厂家的证明材料。

现场提供了“有毒化学药品一览表”,对有毒有害化合物进行了登记。

公司通过“化学药品出入库登记记录表”对化学物品的出入库情况进行了登记。

七、员工健康状况的控制

1、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

2、是否教育员工发现患有疾病或可能患有疾病的人及时向车间负责报告

3、是否将患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开放性损伤的人员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4、员工是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是否制定卫生培训计划,定期对加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记录存档

 

员工每年定期体检一次,提供了“员工健康”证明:

姓名性别健康证号发证日期

展亚倩女NOBE-0626414年9月12月

刘晓波女NOBE-1078414年9月12月

秦银萍女NOBE-1164414年9月12月

发证机构:

莱西市疾病控制中心

证明在有效期内。

公司员工比较固定,最近无新入厂职工。

对生产及检验人员每年定期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

八、虫害、鼠害的防治

1、是否制定了可行的虫害、鼠害防治计划

2、是否采取适当措施,使厂的苍蝇、蚊子、老鼠降到最低水平

3、是否对虫、鼠害滋生地如杂草、灌木、垃圾积水等进行了清除

4、是否采用风幕、水幕、纱窗、黄色门帘、挡鼠板和翻水弯进行防虫、防鼠

5、车间、储存库是否无苍蝇、蚊子、老鼠等虫害

6、卫生间是否无苍蝇、蚊子、老鼠等虫害

7、其他区域是否无苍蝇、蚊子、老鼠等虫害

8、是否正确使用杀虫剂,强何对不同性质的杀虫剂进行区别管理

 

公司制订了《防虫计划》和《防鼠计划》。

公司车间内部采用蚊蝇灯、纱窗、风帘进行防蚊虫,下水道出口处设有防鼠网,车间仓库等入口设有挡鼠板等相关措施进行防虫防鼠,办公区与生活区定期喷洒灭虫剂,贴有粘虫纸进行来虫。

现场审查,提供了防鼠记录与杀虫记录。

现场查看,厂区无杂草、灌木、垃圾积水等。

车间与储存库无苍蝇、蚊子、老鼠等虫害。

卫生间虫鼠害防治措施得当,无虫鼠害发生。

其他区域也未见虫鼠害的发生。

公司内部只有办公区域与生活区域使用杀虫剂,只使用一种雾剂,管理符合要求。

内审员:

日期:

 

内部审核检查表(HACCP计划)

编号:

FDHGS-JL-107-2015

审核要素

检查情况描述

是否备有完整的危害分析及控制计划书(HACCP)

有完成的危害分析及控制计划书

是否已确认所有关键控制点(CCP)

已确认所有的关键控制点

CCP的标准程序(SOP)是否备齐

CCP标准程序齐全

是否包含产品说明和用途说明

有产品说明书和用途说明书

是否包含生产工艺流程图

包含生产工艺流程图

是否包含产品的危害评估

包含产品的危害评估

是否建立关键控制点的极限值

建立关键控制点的极限值

是否包含各关键点的控制方法及控制频率

包含各关键控制点方法及控制频率

是否包括各关键点的极限值

包括关键点的极限值

是否包含各关键点的记录保持及责任人

包含关键点的记录保持及责任人

厂内是否已成立一个食品安全小组

成立食品安全小组

是否指派专人领导该小组活动

设立小组,并指派李进超为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内审员: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