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481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Word下载.docx

组织孩子参观慰问敬老院,少年宫交规游戏竞赛,艺术小人才的宣传组织,圣诞亲子活动都圆满成功。

二、本学期的各项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教育内容还是学前班教材《幼儿用书》内容。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学期的拼音教学内容。

这学期拼音学习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再加一些简单的识字教学。

重点练习音节的拼读和书写。

要指导孩子开始拼音阅读幼儿文学书籍,每月计划我们将根据幼儿园的统一安排,按部就班的完成,具体活动请大家关注一日活动内容栏目。

三、关于幼小衔接的有关问题。

大班下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在这个学期,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在休息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附近小学去参观,介绍相关的小学生活,让孩子产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幼儿园的生活是游戏型的,而上小学以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育,课间休息时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因此,学习生活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自己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培养准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

学龄前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

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

在小学里,许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比如:

自己记作业,鞋带开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自己背书包,按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这些事情小学老师是很少过问的,也不会去教孩子,都需要孩子在入学前就具有一定的自我服务的能力。

加强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要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整理书包。

要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上学后每堂课有40分钟时间,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讲,现在需要家长多培养孩子安静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

培养孩子生活规律化。

要让孩子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做好;

什么时间不能做什么事,就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

要让孩子学会承受挫折,学会忍耐,学会与小朋友分享。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进步成长不单单只是老师或者你们家长来教育培养的,他是要靠我们共同努力配合来实现的。

现在我把你们家长需要配合我们老师做的一些工作简单说明一下,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得到你们的积极配合和理解。

1、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

晚上,规定孩子应在9:

00——9:

30之间睡觉;

早上,家长要按时把孩子叫醒。

起床后应要求孩子迅速穿好衣服,洗脸、刷牙、梳头等等,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孩子做事不拖拉、不磨蹭的好习惯。

还要教育孩子保持仪表整洁,爱护玩具用品,学会整理书包,等入小学后就容易养成这种爱护书籍、文具,保持作业清洁的好习惯了,那时候当你们在带孩子时就会觉得很轻松了。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要经常有意识地同孩子交谈,多给孩子讲讲故事,陪孩子一起画画、听音乐、看图书、多带孩子到外面去散步、参观、游览,重点要指导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姓名,知道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等等,(这些是大班每个孩子都要求做到的),从中就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以及注意听、仔细看、认真思考、积极发问、做事认真、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其实我们平时一直都在努力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如值日生、小班长、小组长等。

等孩子上小学以后,就要独立记住许多东西,特别是今天的任务是什么?

明天有没有一些老师交代的东西要带的呢等等?

要想让孩子记住老师交待的一些事,就得提前训练他们,其实在幼儿园我们就已经在无形中训练培养他们了,比如回家让孩子画张画,讲讲今天所教的的故事内容,或者交代孩子回去跟爸爸妈妈说明今天老师交代的一些事情,要带的东西等等,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要包办代替,但是可以适当提醒,让他记住老师交待的任务是自已的事,应该自已完成,常常忘记老师要求做的事情,这一点,如果一直带到小学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现在在幼儿园可能只是忘记了老师说的要带来的什么东西,到小学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多了,那么孩子就常常会因为贪玩不做作业。

因此,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这样他在听老师讲话和做事方面就会认真多。

4、现在幼儿已经是处于大班下学期了,班级的学习内容很多、而且活动也特别的多,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请你让孩子坚持每天上幼儿园,不迟到也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来园,请您及时的和班级、老师请假,我们好清楚你的孩子是什么原因没有来园。

5、使孩子顺利地从幼儿园的小朋友转变为小学生

幼儿园和家长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培养。

为此,幼儿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与小学的沟通联系工作。

在本学期中,还将组织幼儿开展三八爱妈妈活动,清明节参观烈士凭吊活动,春游活动,走进消防队,参加小学,熟悉小学环境,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并因势利导组织幼儿讨论,开展“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模拟做一名小学生,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和兴趣。

2)逐渐改变幼儿生活学习作息时间。

小学生每节课需上40—45分钟,要求有意注意的时间较长。

根据这点,在大班第二学期幼儿每次学习活动的时间增长到30—35分钟,并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3)帮助幼儿掌握初浅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大班的一日学习生活中,我们作为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幼儿适应小学学习作准备。

四、需要家长配合的若干事宜。

1、早晨入园、下午离园一定要按时,为让幼儿能参加晨间活动和不耽误正常的教学活动,希望各位家长按时来园。

尽量让孩子在8:

50前到园。

如有特殊情况老师发短信。

2、注意收费时间

3、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班上有一些年龄偏小幼儿

4、如果你的电话号码有变动也请及时告诉我们,以免有急事时联系不上。

5、幼小衔接

 

我们老师面对的是全班孩子,很多东西我们都只能给予引导,所以家长们的辅导是很重要的,如:

孩子的书写、阅读、计算这些家长完全可以给予督促的。

幼小衔接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而非超前学习。

超前学习的确会影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新生暴露出的问题,其实多数是学习习惯问题,这并不是超前学习就能解决的。

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仅剩这短短的几个月。

孩子能否顺利地进入小学,这几个月起着关键的作用。

希望各位家长,在这几个月内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督促。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四、其他要求。

1.交一张与妈妈的合影。

2.准备一个跳绳(放在书包里),自带棋类或牌类(幼儿所有的物品做上记号)

3.特色班收费报名安排

5.幼儿座位和床位安排,特别是轮换午睡的事

6、书本费67元。

本次会议主要内容:

1、简单总结前期工作

2、关于幼小衔接

3、关于博客、论坛

4、关于书费(班车)

前期工作小结:

大部分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

1、自理能力的提高:

穿衣、叠被、整理物品、自觉取放教室里的学习用具和材料等。

2、在家也开始学会整理物品,同时还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

3、平时大家都会用日常礼貌用语;

在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到自己的行动尽量不要影响别人;

不乱翻别人的东西;

4、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洗手。

5、大班的教学内容比以前有了一定的难度,但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6、大部分幼儿学习认真,思维很灵活,能动脑筋。

语言表达方面,能顺畅流利的表达心中所想,并且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突出,有时让我们佩服。

等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家长的积极配合协作是分不开的,在此期间也有很多家长协助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克服了不少困难,在此表示感谢!

需要克服的小问题:

1、希望在家的教育要与幼儿园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不应该做。

2、孩子都已进入大班,生活自理方面的是希望不要包办,这样会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3、现在幼儿已经处于大班下学期,马上就要升入小学,班级的学习内容很多、而且活动也特别的多,所以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请你坚持每天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来园,请您及时的跟班级老师请假,我们好清楚你的孩子是什么原因没有来园。

4、收起自己的主观的、老化的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成长空间。

一个故事的启示……

“有两个人,都在一片荒漠上栽了一片胡杨林苗,苗子成活后,其中一个人隔三差五就要给他的树苗浇水,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飞沙走石;

而另外一个人则不然,树苗成活后,他就很少去侍弄,偶尔过去一次,也不过是把被风吹倒的树苗顺手扶一把,不浇一点水,也不多培土。

人们都预测,这片树木指定不能成林。

两年之后,忽然有一夜,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肆虐了一整夜。

第二天风停的时候,人们到两片幼林去看,感到十分惊讶:

辛勤浇水的那个人的树几乎被暴风连根拔起,有的摔折了,有的被拔出了根须,惨不忍睹。

而那个悠闲的人种的树,除了一些被风撕掉的树叶和一些被折断的树枝,几乎没有一棵被风吹倒吹歪。

故事讲完了,事态的发展不难分析:

人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植树和育人是同样的道理,对之太殷勤,就助长了惰性,树根不往泥土深处扎,只在表浅盘回,怎能经得起风雨呢!

而那些被“忽略”的树木幼苗,却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寻生命的源泉,根深蒂固的生命是很难被摧毁的。

所以,别给生命以适合的温床,人无逆境不立!

关于幼小衔接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他在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关口,这一关如果过不好,将影响到他日后的学习生活。

但在幼小衔接的准备过程中,大多家长只注重孩子上学前的物质准备,有的给孩子买了漂亮衣服;

有的早早拿到一年级课本,给孩子在家提前“热身”……只有做好孩子的入学心理准备才是最重要的。

从孩子的身心发展来看,小学一年级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

处理不好就会使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学习障碍。

德国教育专家哈克教授总结,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面临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师生关系的断层:

“幼儿园老师像妈妈”,这是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学的一句歌词。

而孩子到了小学,要接受严肃的小学老师,心理会对新老师缺乏认同。

有的孩子甚至会问:

一个班里有这么多和我一样的学生,老师会不会喜欢我呀?

此时聪明的家长就应该告诉孩子,老师最喜欢爱学习的孩子!

这样,孩子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希望。

2、学习方式的断层:

幼儿园的学习以游戏为主,而小学是以学为主的系统学习阶段,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不能乱动,让孩子感到学习是很不好玩的一件事情。

如果此时家长了解不到孩子的心理不适应,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孩子长期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身心疲惫,到成年时会显现出隐性心理疾病。

3、行为规范的断层:

在幼儿园,孩子可以迟到早退,行为规范比较自由;

而在小学,行为规范比较严格和制度化、秩序化。

孩子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

4、社会结构的断层:

入小学后,孩子要与幼儿园原来熟悉的小朋友分离,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新的班集体里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5、期望水平的断层:

在幼儿园,家长和老师对幼儿都是以维护快乐和兴趣为主,没有硬性的学习要求。

而对小学生来说,则有一定的学习目标,自由玩耍的时间少了,孩子会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此时孩子会感到压力和约束。

6、学习环境的断层:

幼儿园孩子是在活泼、自由、轻松的环境下自发学习;

而到了小学,却是在老师的支配和家长的监督下学习,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

孩子进入小学后四大心理问题

1、厌学和逃学。

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还不能认识到学习是他们的任务,很多孩子不能按照老师的指示学习。

因此开学后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习惯的形成主要是依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这个养成过程大约需要21天。

此时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用赞赏的眼光欣赏孩子。

刚上学的前几天,家长可先陪孩子整理书包、完成作业、温习功课,之后慢慢放手,直至孩子自理。

2、注意力缺陷障碍。

很多小学生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如做作业慢,书写和阅读中丢三落四。

很多家长和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无论是耐心教育还是表扬鼓励都无济于事。

家长和老师如果遇到这种孩子,首先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坏孩子、差等生”的标签。

家长一定要带孩子找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给孩子做注意力检测,看孩子是不是出现了注意力缺陷障碍,在我国很多医学机构把它称

3、人际交往。

美国成功大师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的是专业知识,85%靠的是能力和人际关系。

所以说,为人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就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考试分数,更应该关心和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要帮助孩子尽快在新的环境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比如鼓励孩子进入新环境主动与人打招呼,真诚地去关心和帮助新同学。

4、过度依赖问题。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常把孩子视为小公主、小皇帝。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

“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都不要管!

”因此,进入小学,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度保护,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发展各种认知能力。

孩子需要什么?

许多父母给了孩子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却不知道孩子内心世界究竟最需要什么?

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是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条件好了,这个需要肯定都能满足孩子,果真如此吗?

双休日的兴趣班遍地开花,孩子们忙碌地奔波于各个兴趣班。

当我们看到孩子疲惫的眼神时,不禁会感慨,孩子连基本的生理需要——休息都得不到满足,怎么会有充沛的精力和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呢?

2、 

安全的需要是在心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

孩子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陌生的校园环境、陌生的老师同学都会使孩子的安全感受到一定的影响,心理上都会产生不适应。

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引导孩子顺利度过不适应期。

3、爱和归属的需要。

孩子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比如鼓励孩子带新同学来家里做客,让孩子重新建立起新的亲密伙伴关系,孩子的归属感就能获得满足。

许多人认为,如今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爱别人。

其实不然,爱与被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如果家长不善于表达自己,可以用写信的方式来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在信中多表达孩子带给你的快乐与幸福,把爱传递给孩子。

4、尊重的需要。

有的家长专门在外人面前指责自己孩子的不是,目的是为了刺激孩子,而这恰恰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孩子也希望获得尊重,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这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孩子会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孩子会随着这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孩子们的心声

1、父母不要吵架。

2、大人说话要守信用。

3、爸爸妈妈要彼此谦让,不要彼此责怪。

4、爸爸妈妈要维护我们的自尊心。

5、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6、有适当的文娱活动;

希望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玩。

7、爸爸妈妈言行不对时,要接受我们的批评。

简单说明博客、论坛等的登陆、评论、发帖、建立方法(从长远考虑,掌握电脑简单基础的方法是家长应该具备的)

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这让我感受到了你们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孩子的一种关心,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在此,我真诚地对你们说一声:

谢谢,真诚地谢谢你们的热情支持。

同时,更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与支持我们的工作。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介绍。

我们两位老师,配合默契,共同商讨教学内容,制作教玩具,真正地全心全意地投入幼教事业,努力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本着对每一位幼儿负责,每一位家长负责的宗旨,使孩子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

在平时的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在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方面有新的进步。

2、本班现有幼儿44名,男孩25名,女孩19名。

其中有3名幼儿是这学期的新生。

这群幼儿聪明活泼,非常讨人喜爱,原班幼儿从四岁来到幼儿园,今年已是第四三年的开始了。

这群幼儿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有很大进步,如:

男女生都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得积极踊跃,动作灵活、反应敏捷;

在活动中积极性逐步增强了,对创造性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女孩子更加喜爱唱歌、舞蹈等艺术活动;

学习中积极动脑、好发问,喜欢参加科学探索活动;

多数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较好。

但班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薄弱环节:

有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欺侮同伴的现象,且不能友好相处,碰撞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我们还发现,他们倾听的习惯需要加强,孩子们之间相互学习、自主性、决策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培养,注意力及相互间的情感教育需要重点指导。

本学期,我们把幼儿入学准备工作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加强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训练,将学前的准备工作与主题探究活动、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二、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1、学前思想准备:

提高孩子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的集体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

他们常常以自己是大哥哥大姐姐而自豪,也常常以为自己的班集体取得的胜利而欢呼跳跃。

集体主义情感是一种积极而强大的道德力量,他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集体意识的培养也成了本学期的教育培养重点之一。

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

在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时,首先教孩子掌握合作的技能,学会处理合作时出现的问题。

班上的孩子已有了合作的意识,但缺乏合作的技能。

合作水平较差,常常会出现不欢而散的情况。

因此,我们将与孩子一起讨论,协商如何开展合作活动;

在合作中出现问题应如何解决?

我们还将增加合作性游戏,让孩子更好地学会与同伴合作。

通过参观小学,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1)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

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

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幼儿园里每周都会安排玩大型玩具、玩沙、进行构建活动等等,所以放学以后要要求孩子及时回家,不在幼儿园内逗留,玩大型玩具等,请大家回去后一定要转告各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另外我们也会督促孩子,避免事故的发生。

为安全起见,请家长不要让孩子携带贵重物品、危险物品入园。

幼儿来园前家长应注意查看幼儿的口袋,如发现有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铁钉、小颗粒物、钉锥、弹子、碎玻璃等危险品)应立即取出,并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

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幼儿园的生活是松散型的,而上小学以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育,课间休息时是充分自由的,要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3)培养准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

4、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

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

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