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读后感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907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受戒读后感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受戒读后感1.docx

《受戒读后感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受戒读后感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受戒读后感1.docx

受戒读后感1

受戒读后感

  【篇一:

《受戒》读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美的故事,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孔子眼中的大同世界,是唐玄奘心中的极乐世界。

那是一片理想的乐土,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原始的乌托邦,在庵赵庄人们的心中,和尚和种地,织席,箍桶,画画等行当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自由平等的职业人,与世道的艰辛,人生的苦涩都无关。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亩亩良田,一座座青山,一个个人家,而不是险恶的人心,利益熏心的村民。

这儿有一座小小的寺庙,和尚不用受清规戒律,可以喝酒吃肉,可以娶妻生子,活似神仙。

仿佛到现在,我还能看到舟山的英子和明子,听见山间英子优美的歌声。

村民之间相处融洽,而不是如今的近邻不识;人们互相帮助,而不是如今的冷眼旁观别人的悲惨;人们之间无私奉献,而不是如今的追名逐利。

在这里,我看到了人性,久违的人性之美,陌生的人性光辉。

  《受戒》并不是倾诉和尚苦行的载体,也不是道明受戒苦旅的读本。

明海已经出家四年了,使我不禁以为这呗世人推崇的名篇不过是和尚枯乏生活的絮絮念叨。

我怀着闲读的心情往下看,不知不觉被其中的字眼所吸引。

恬静闲适的村庄,朴实憨厚的村民,美丽纯朴的英子,助人为乐的明子,构成了一幅最为和谐的景图。

  纵观整部作品,汪曾祺有他独到的视角,还有那清新的笔触。

读着读着,仿佛有《边城》的味道,一副清新隽永的风景画里有的是快乐善良的人民,美不胜收淡雅古朴的山水,但与沈从文截然不同的是,一个是用带有点点悲伤的结尾结束勾勒,而另外一个则是一种明快的语调告诉给我们美好的结局。

但两者多多少少还是都拥有一些神秘的色彩,让人意犹未尽,不想拔出,就像我在品味一个脱离尘世烟火的人们都未曾见过的美食,吃过一口,还会惦记第二口,但是每一口却还有与上一次不同的味道,我想,这样的作品才是大家的作品。

留恋忘返,涟漪泛起。

如果,让我再从深点的层次挖掘这篇文章的亮点,应该是作家的写作手法吧!

我个人认为汪曾祺是借用了西方作家比较擅长的反讽手法,用这种点睛的笔调表现下的美好其实是不存在的,不现实的,不能被世俗世界接受的,这不仅违背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学的道德观,更是对在中国如此盛行的佛教的讽刺与反观。

讽刺,讽于外,更讽于内,很难想象,那代表清心寡欲的戒疤,可以在瞬间变得毫无意义,很难理解,那灭人欲的时代竟有如此自由美好的爱恋。

在这里,当和尚并不是为了信仰,而只是一种合理的谋生手段。

有时候,我会想,现在的旅游景点,供养着很多和尚道姑,他们的谋生想法是不是受了这本书的影响,这只是我的滑稽之谈罢了,只是,还是感觉有点可悲的,虽然,《受戒》中有的是这样的和尚,但是至少他们拥有纯真的心,可是,现在的假和尚早以丧失了人的本性,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赚钱,甚至可以不折手段,不禁心生悲凉。

很显然,我们世俗的社会很难再拥有这么淳朴的感情了,说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阻断了我们的情也好,说是现代化的理念西方思想的渗透埋葬了我们的灵魂也好,总之,人,要想活的逍遥,活的无拘无束,活的自由灿烂,并没有那么容易,我们需要解答灵魂深处的问题,寻求内心的安宁,需要一颗明朗的心。

  读了一篇好的文章,就犹如和智者进行过一次对话,一篇《受戒》,虽然简短,但是意味深长,人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类能够超越功利与得失,懂得悲悯、敬重和宽容。

  【篇二:

《受戒》读后感】

  在我的印象中,和尚——守着孤灯寡影,清规严律,敲度一生,和尚的世界里,万物皆空。

虽说落地生根,逢根生源,但何尝不是如浮萍般漂浮于空暝之中,生于尘世之间,却又苦苦追寻境界,是真忘我还是假忘我?

真亦假时假亦真,吃斋念佛,岂不是虚度光阴?

  《受戒》并不是倾诉和尚苦行的载体,也不是道明受戒苦旅的读本。

明海已经出家四年了,使我不禁以为这呗世人推崇的名篇不过是和尚枯乏生活的絮絮念叨。

我怀着闲读的心情往下看,不知不觉被其中的字眼所吸引。

恬静闲适的村庄,朴实憨厚的村民,美丽纯朴的英子,助人为乐的明子,构成了一幅最为和谐的景图。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美的故事,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孔子眼中的大同世界,是唐玄奘心中的极乐世界。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亩亩良田,一座座青山,一个个人家,而不是险恶的人心,利益熏心的村民。

这儿有一座小小的寺庙,和尚不用受清规戒律,可以喝酒吃肉,可以娶妻生子,活似神仙。

仿佛到现在,我还能看到舟山的英子和明子,听见山间英子优美的歌声。

村民之间相处融洽,而不是如今的近邻不识;人们互相帮助,而不是如今的冷眼旁观别人的悲惨;人们之间无私奉献,而不是如今的追名逐利。

在这里,我看到了人性,久违的人性之美,陌生的人性光辉。

  其作者汪曾祺将这个爱情故事谱写得淋漓尽致。

他的文字并不华丽,却尽显文致。

他的语言美,但不是矫饰。

他写的爱情纯,干净的如溪水一般,并不像外国多数作家那样露骨,明子与英子并没有经历什么风吹雨打,却让人刻骨铭心。

他们的爱情不像是张爱玲说的,经得起挫折却经不起平凡。

他们的故事是那些在一起以及不在一起的时光,他们的故事在我们的眼里,在他们的心里。

那份淡淡的却又浓厚的爱,沉淀在文中的每个字里,在那小舟上方升华。

  再看现在,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纱,彼此看不清,识不透。

再看社会,处处宣传构造和谐社会,可是食物毒加工,贪官污吏,打砸抢烧的现象屡见不鲜。

社会不和谐,是人心乱啊!

正如韩寒所说,社会不和谐就是两种人给闹的,一种是吃不饱饿的,一种是吃饱撑的。

人人都在道和谐,但还有多少人不明白和谐也是需要从身边做起的道理。

政府时时倡导和谐,人民盼着和谐。

政府出台政策,是靠人民去构造和谐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只能尽微薄之力,真正的力量在于人民。

和谐也是一种人性美。

  人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类能够超越功利与得失,懂得悲悯、敬重和宽容。

  【篇三:

受戒读后感作文】

  7岁,一个多么美好的年龄,也正是一个对于人生、爱情有了F懂的认识和向往的年龄,难怪,只在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小脚印后,便会心乱了。

但他的天生的羞涩却使他不敢表白,这份朦胧的爱只好在他的心里孕育、成熟,他的心还是纯真和美好的。

他虽始终只是在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初恋的到来,但他坚定地相信自己对小英子的爱的小英子对自己的爱。

于是,在他等到了爱狂风暴雨般来袭时,他大声说出了心里话,虽然,这还是小英子的鼓动下,而这一次,他的勇敢已战胜了怯懦。

复苏的人性让他把幸福紧紧攥在了自己手中。

  相比之下,小英子更直白,更大胆。

她毫无顾忌地坦露心迹,但她并不鲁莽。

她是在确定了明海的心后才以身相许的。

她很直白,但很真诚;她很大胆,但很谨慎。

她深信自己的可爱灵巧一定可以打动明海,她也清楚自己早已对那个漂亮温顺的少年暗暗倾心,于是她把这种爱表达出来,释放出来。

正是这种主动的交流和呼唤,才让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

有时候,人与人心灵的交汇就在那么一刹那,错过了那一刹那,恐怕两个人的手永远也不会牵在一起。

聪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她身上蕴含着的那份至真至纯的人性之善让她获得了生命中最珍贵、最美好的幸福。

  小说虽是描写一派纯美宁静和谐舒淡的乡野风情,但其中也隐藏着淡淡的忧伤,如明海为什么出家,明海与小英子之间似爱非爱的纯美情感能保持多久。

这些都隐含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汪曾祺的作品恬淡闲适,自由灵畅,可见作者自然通脱的生活追求,平淡的结尾往往蕴含着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让人有一种隐隐的悸动。

  【篇四:

受戒读后感】

  浸染于世俗,被琐事缠绕,为现实所伤,突然读到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一种似曾相识、久违的感动始终萦绕在心头,难以释怀,是啊,我们美好的童年已经逝去太久,我们平静的村庄已经变得喧闹,我们原本宁静、被梦想充盈的心也因为成长而变得世故。

幽静的乡村,淳朴的风俗,不谙世事的年纪,飘着芦苇香的沼地,读汪曾祺的小说仿佛故地重游,而那心中沉睡已久的梦想也似乎被悄悄唤醒。

  《受戒》恣意渲染着民情风俗,醉心于那独到的风光和那群不被世俗束缚的人。

在英子把船划进了芦花荡时,小说接着写到:

  "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青浮萍,紫浮萍。

长脚蚊子,水蜘蛛。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檫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

  恍若梦境的田园风光,虽常见于乡下故土,然从作者笔下流淌出来,却令人神往。

  小说虽名为《受戒》,却张扬着自由。

无拘无束的和尚,和善的村民,充满趣味的仪式,还有一段朦胧的爱情,在浓郁的乡土风情里,作者欢喜那自由的人性和朴实的宁静,欢喜那真性情的人和若有若无的感觉。

整篇文章清淡委婉、浑朴自然,读后却让人欲罢不能,久久回味于那梦里桃源。

  汪曾祺学贯古今,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哲学,其叙事娓娓道来,漫不经心、却不乏生花之妙笔,《受戒》是一篇散文化诗意化的小说,平淡却直逼人的内心,以人之共性引人共鸣,如春雨润物悄悄地触动人内心的软处,平淡,却绚丽,动人心弦却不着痕迹。

  《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也集中体现了汪曾祺的创作理念,他力求淡然,努力构建起自己的艺术世界,读汪曾祺的小说,你不要奢求会惊心动魄,但就是那种平淡把所有的震撼都比了下去。

惊涛骇浪都只是瞬时,汪曾祺的小说却像炊烟或是淡香一样隽永悠长。

汪曾祺说,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

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中国的小说从诞生到汪曾祺为止,都只是在半边的天地里轰轰烈烈,汪曾祺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

可以毫不吝啬地说,汪曾祺是划时代的,因为他,我们的小说世界才完整。

  【篇五:

受戒读后感】

  文章开篇就用缓慢的文笔描述了一个独特的世外桃源,与其说独特更不如说荒诞。

庵赵庄的人们太宽容了,在他们心中,和尚就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像是郎中,书生,当铺,商人之类的职业,没有区别。

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可以还俗,可以近女色,唱淫歌,可以赌博打牌。

  和尚不用守清规还是和尚吗?

——这样光怪陆离的生活,和人生的苦涩全然无关,完全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观念。

  再说小英子一家,赵大伯是田场上样样精通的好把式,不仅脾气好,身体也结实的像一颗榆树;赵大妈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仅家乡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样子也是众家嫁闺女的稀罕物;两个宝贝女儿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静,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泼,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鹊。

由此村庄独特的幸福生活可见一斑。

  汪曾祺淡淡的文笔描述了这样一个地方,没有苦涩,没有勾心斗角,可以不包容一切原始欲望的世外桃源。

荸荠庵里,二师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还把他老婆接来避暑纳凉;三师父更是人不仅漂亮,有一手“飞铙”的绝活,甚至每场法事之后,村里就会有大姑娘或小媳妇蓦然失踪。

然而却没有人指责,这一切的荒诞在村庄里是如此和谐。

  我并不赞同网络上大部分人所说,这是对人性最原始的复苏的赞美。

更有甚者,说这是对人类原始的爱的赞扬。

  设身处地地想,《受戒》原文来说,“一场大焰口过后,也就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会有一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

”这是爱吗?

与其说这是自由恋爱,还不如说打着和尚的幌子诱拐良家妇女。

那家人的父母知道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又会作何感想?

  另外,文章中关于和尚杀猪的描写也让我不舒服。

不杀生,本身就是和尚的戒律,然文中的和尚杀了,“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只不过在猪临升天时假惺惺地多了一道“往生咒”。

恶心!

有这种伪善的和尚在身边,这里还是“桃花源”吗?

  在我看来,和尚本身不是一种职业,守清规也并不是对人性的压抑。

对于那些看破红尘的人来说,选择出家反倒是解脱。

给心灵困惑的人们一个远离尘世的机会。

而文章中,和尚变成职业,用来赚钱,是对佛教信仰的侮辱。

  再说全文的主线,明海和小英子,二人两小无猜的感情倒是让人动容。

也只有在庵赵庄这样宽容的环境里才有可能成长发芽的恋情。

这也是全文唯一让我觉得像世外桃源的地方。

  文章题目是受戒,而受戒却放在结尾,被浅浅一带而过。

作者是故意让人错觉离题,然后再体味作者的用心良苦。

“受戒”后,和尚本身就应该是过着平淡的清修生活的,可是他们“不正经”,于是题目与正文便产生了反差效果,而这种反差效果恰恰是表达了作者心中想讽刺的现象。

  【篇六:

读《受戒》有感】

  “我与我周旋,宁做我,我与我比我第一。

”这是汪曾祺晚年时说过的一句话。

  汪老先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老人,喜欢汪老文字中流露出来的一派天真,喜欢他对世间寻常万物的怜惜珍爱之情。

他的文字很淡,所写的小说不大有跌宕曲折的情节,但有的是意境之美,如青橄榄,如芦花荡,十分耐嚼,回味甘甜绵长。

读他的文字,时常会激起我对平凡世俗烟火生活的感激欣赏之心,是一遍一遍重读亦不觉厌倦的好文字。

  曾经,不止一次地置身于汪老先生《受戒》中的桃花源,在这里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原始的乌托邦,一个宁静美妙的世外桃源,那是一片理想的乐土。

  小说的标题叫《受戒》,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读者一开始就会以为这是一篇写佛门生活的作品。

它也确实描述的是出家人的故事。

只是读着读着,你会渐渐觉得小说中的人与事虽然未离佛门,但读者感受到的并非佛寺的森严和佛徒生活的单调与清冷,而是与之相反的浓郁的世俗生活的情致与意趣。

  人们实在看不出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明海在这里到底受了什么戒,反倒是他和他的老小伙伴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日常世俗日子的温馨与快乐。

与其他职业相比,当和尚的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二是可以攒钱。

因此,明海之所以去当和尚并且还有望当一个好和尚,就是非常好理解的事情了。

他不仅嗓子好,而且记性好、相貌也好。

更值得提及的是,他出家以后连名字也不用改,还叫“明海”。

出家了的明海被大家喜欢着,但似乎从来不因为他当和尚的“本职工作”做得好,而是因为会画画、会唱歌、帮人干农活。

“念经,一要板眼准,二要合工尺。

”说的都是不关内容的形式方面的要求,因此小明海念经又怎么会去关心经文本身的涵义?

值得注意的,倒是他看见小英子的脚印,“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觉得心里痒痒的。

”那每天本来就出于应付而不得不敷衍的经文恐怕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小说的最后,作者是把这种日常生活的诗情和温馨渲染到了极致,那就是明海和小英子的恋情在回家途中的瓜熟蒂落,那一段优美的文字令所有的读者读后无不悠然神往。

本来,明海刚刚受了戒,等于在出家人的人生中完成了一个重要仪式,沙弥头、沙弥尾的前景开始在他的眼前浮现。

殊不料小英子对所谓的沙弥头、沙弥尾毫无兴趣,她所想的,是给明海当老婆,而且要他马上回答要不要。

明海头上的戒疤余痛未消,此刻却要马上回答这样的问题。

但明海似乎很快就被小英子给俘虏了,回答了“要”以后,两人的小船就划进了既充满诗意、又引起人不尽联想的芦荡,小和尚这会儿头上的戒疤恐怕是什么感觉也没有了吧。

  作者在小说结尾说,这是“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可见从那时起,汪曾祺对于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就已显现这样的特征。

在许多曾经大红大紫的应景之作被人渐渐遗忘的今天,汪曾祺的小说却以它特有的个性和魅力依然受到读者的青睐,我们现在这样饶有兴趣地欣赏和品味《受戒》不就是一个证明吗?

  【篇七:

读汪曾祺《受戒》有感】

  近来读书颇多,主要以散文为主,也兼读些小说。

因为工作和家庭各方面的压力渐长,即使小说也只看了些篇幅不长的。

其中汪曾祺先生的《受戒》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受戒》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如同品了一杯淡淡的清茶,口有余香。

总体来说,无论文笔还是故事都写得很美,有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感觉。

小说里世界仿佛梦里桃源,只是里面人并非为了避世,而是本来就生长在那里,俗世中人有的他们都有,甚至比俗世中人更自由,更快活。

  文章采用的是回忆式开头: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与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开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

”颇为神似。

不知道汪曾祺先生创作此篇时是否受到了这位法国文豪的启发。

如果是,那么此作可以说既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又有西方意识流的不拘一格,堪称是一篇中西合璧的文学佳作。

  在《受戒》中,明海的家乡管“出家”叫“当和尚”,感觉就像我们今天去“当老师”、“当记者”、“当编辑”似的。

只是一种可以赚钱的职业,并没有太多神圣的味道。

而且明海出家是早就计划好了的,因为他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

于是在他七岁那年,家里人便决定让他当和尚。

当和尚也是靠他舅舅的关系。

文中说道:

“当和尚有很多好处。

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

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

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

”换做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包吃包住,收入不菲,工作不累。

”这样好的工作,就连明海自己也觉得在情在理。

这是小说的第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受戒”的缘起。

  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女主角登场了,文章写道:

“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

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

明子和舅舅坐到船里,船就开了。

”这个女孩子就是小说中的女主角,这一段描写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边城》中那只渡船上的老爷爷与翠翠。

也许这篇小说起初就是汪曾祺向其恩师沈从文的敬礼之作吧。

  在船上,女孩问明海是要去当和尚吗?

明海点头。

女孩问明海当和尚要烧戒疤,怕不怕?

明海含糊地摇了摇头。

女孩又问,你叫什么?

明海。

在家呢?

明子。

小明子,我叫小英子!

我们是邻居。

我家挨着菩提庵。

——给你!

小英子就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

这就是小明子与小英子的第一次邂逅。

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小女孩的懵懂爱情就此泛起了涟漪。

  汪曾祺后来在关于《受戒》的感言中写道:

“因为我的老师沈从文要编他的小说集,我又一次比较集中,比较系统的读了他的小说。

我认为,他的小说,他的小说里的人物,特别是他笔下的那些农村少女,三三、夭夭、翠翠。

是推动我产生小英子这样一个形象的一种很潜在的因素。

这一点,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

在写作过程中,一点也没有察觉。

大概是有关系的。

我是沈先生的学生,我曾问过自己:

这篇小说像什么?

我觉得,有点像《边城》。

  但是我觉得,《受戒》虽然脱胎于《边城》,但却比《边城》更贴近现实的生活,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边城》里的世界几乎完全是如诗如画的,是脱离了现实世界的另外一个世界,里面无论人物还是景物都是那么唯美。

而《受戒》里的人即使入了佛门,也根本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打纸牌、吃水烟,吃肉不瞒人,年下还杀猪,杀猪就在大殿上,只是杀猪时多了一道仪式,要给即将升天的猪念一道“往生咒”,并且总是老师叔念,神情很庄重:

“……一切胎生、卵生、息生,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再世,皆当欢喜。

南无阿弥陀佛!

”这是当和尚吗?

拿着善男信女的钱,却做着吃喝玩乐的事。

难道是作者在小说中孕育着莫大的讽刺吗?

我不敢想,又不能不想,经历不同则感受不同,也许每个读过这篇小说的读者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番认识吧。

  小说的第三部分,明子要去“受戒”了,英子问他:

“你真的要去烧戒疤呀?

”“真的”“受了戒有啥好处?

”“受了戒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搭。

”“什么叫‘挂搭’?

”“就是在庙里住。

有斋就吃。

”“不把钱?

”“不把钱。

有法事,还得先尽外来的师父”“还要有一份戒牒。

”“闹半天,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呀!

”当和尚也要文凭,有了这文凭,不仅在本寺,到外面寺庙混饭更容易,明子当然要去搏一搏,同时也为了完成家里人的期望。

  小说的最后,小明子“受戒”归来,小英子划船去接他,这一段写得极美:

他们一人一把桨。

小英子在中舱,明子扳艄,在船尾……划了一气,小英子说:

“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苇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

“嗯。

”“什么叫‘嗯’呀!

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

“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

“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青浮萍,紫浮萍。

长脚蚊子,水蜘蛛。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噜噜飞远了……”

  小说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

“一九八零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原来这都是作者的一个梦啊,怪不得写得那么美,只是这梦后来怎样了,明子会为了娶英子,刚“受了戒”又马上去“破戒”吗?

抑或这个结尾还蕴含着更深远的寓意?

作者没有再写下去,对比《边城》的结尾: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索空间。

  【篇八:

《受戒》读后感】

  初闻汪曾祺,是在郭沫若的《白鹭》中,有这么个评价:

恬谈纯净。

再识汪曾祺,便是读了《受戒》。

  《受戒》就像是蒙蒙的薄雾,给人以不可触及的朦胧之感。

但它却又显得那么真实,芦苇荡漾着的清香,两个少年青涩却又温馨的情感,使人变得纯粹起来。

  有句话说,艺术是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而《受戒》却似乎把一切都推翻了。

  寺庙是清规重地,但和尚们的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的世俗气。

荸荠庵里的和尚不用做早课、晚课,吃喝玩乐一样不耽误,甚至连二师父仁海都有一个老婆。

如此看来,这些和尚是与常人无异了。

更有甚的是善因寺的方丈绣花功夫讲究,还有个19岁的小老婆。

作者用一种不以为然的笔调叙述了这些有悖常理的事,给人的心理创造了不大不小的冲击,在潜移默化中让人融入这个背景中去,随后便是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了。

小明子天生的羞涩,如同一杯淡雅的清茶,氤氲下咽,口留余香;小英子则像是一撙香醇的米酒,直入心脾,畅快不已。

他们一同玩耍,一同作画,一同划过芦苇荡,在17岁这个懵懂的年龄,对一切都有着美好的向往。

春去秋来,他们的爱情日铸走向成熟。

这本是世间一对普通少年的情愫,却被作者描述得异常纯朴,本是有悖常理、该被世俗摒弃的事,读来却让人想要祝福它。

  也许是因为汪曾祺把它描绘得太美好了吧。

在那种和谐温婉的环境中,小明子和小英子身上那份至真至纯的人性之善显得太美好、太过真实。

  汪曾祺的妙笔不仅表现在他对故事情节的结构上,更表现在他在描写上的鬼斧神工。

当小明子最终敞开心扉,大声喊出“要”时,作者便把情景设置在了芦花荡中:

“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青浮萍,紫浮萍。

长脚蚊子,水蜘蛛。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这样的结尾洋溢着自然、纯朴的民俗气息。

这种地域风情能够让人释放压抑的人性,放松紧绷已久的神经。

不仅如此,作者用他清丽的笔触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比如作者介绍小英子姐妹的外貌:

“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

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

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

这两上丫头,这一头的好头发!

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

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只是几个简洁的短句,使热情活泼、纯真质朴的农家女跃然纸上,疏朗清淡,耐人回味。

  就是在这种平淡和谐的氛围中,纯朴善良的人们构成了一幅脱离物质和伦理道德束缚的净化画面。

对于那些习惯了城市灯红酒绿的人们来说,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不同的面具,厌倦了糜烂空虚的生活,被琐碎围绕着,就像是被罩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不停做着困兽之斗,只有面对澄澈的天空时,才会唱出最动听的自由之歌。

人也是一样,只有置身于最淳朴的乡野,摆脱一切物质的层次,才能激发出最原始的人性,重新拥有追求幸福的勇气。

这就是对人性的净化。

读汪曾祺的《受戒》就是如此,他的文字似乎就有这种魔力,让人在不觉中得到沐浴。

  正如作者所说的:

“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