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5014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发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发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发明.docx

《小发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发明.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发明.docx

小发明

 小发明

 1、水管跷跷板

  1.材料粗细均匀、直径3厘米、长度40厘米的硬塑料管一根;粗细与塑料管相当,长度5厘米的软木棍一根;软木塞两个;薄铁片两块;缝衣针一根。

2.制作工具小钢锯、剪刀、锥子、刀子各一把。

3.制作步骤①把塑料管从中间截开,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并在每段管的上下各钻一个小孔。

然后用5厘米长的软木棍把两段管连起来,用缝衣针从软木棍中部穿过。

②用薄铁片剪成两个支架和两个小人,将小人固定在塑料管两边,③向管内注满水并用软木塞塞住,将缝衣针放在支架上,调节此管在支架上平衡。

此时水从管下面小孔有节奏地流出。

这时候,只要按下跷跷板的一端,跷跷板就会自动地翘起落下,两边的水轮流地滴出来,直到水全部滴完为止。

注意,请把它放在一个盆里,以免水弄湿桌子。

想一想它为什么会自动地翘起落下。

  2、爬楼梯车

  搬运重物上楼十分吃力,我看到小狗上楼梯的动作,受到启发,设计了可以运重物上楼梯的小车。

  运重物上楼时,先把小车前轮推近楼梯,压下扶手,前轮悬空,被橡筋

  拉起,再推小车,使前轮搭在上面的楼梯上;再提起扶手,后轮悬空,后轮被橡筋拉起,稍向前推,使后轮搭在上一级楼梯上?

?

这样一级一级地爬,小车就爬上楼去了。

  3、自动抽水的塞

  养金鱼的同学也许有体会,在利用虹吸管的原理给鱼缸换水的时候,为了赶走管里的空气,不是先往换水管注满水,就是用嘴含住换水管的一端吸。

这样既不卫生又不方便。

  找一只与换水管(一般都是橡皮管)内径差不多大小的胶塞子。

穿过胶塞中心系一根结实的线,线的另一端系一个小重物。

  换水前,把系上线的小重物,从换水管的一端放进去,另一端取出来。

这样,线从换水管中穿过,胶塞子塞住换水管的一端。

换水的时候,把带有胶塞子的一端放入水底。

用手拉小重物,将胶塞子从换水管中拉出来,同时也就把管里的空气赶跑了,水也就顺着管子不断地流了出来。

家里用水缸盛水的,也可以用这种办法把缸底的沉淀物抽出来。

  4、巧画角平分线

  在透明三角板上的空白处画一个直径1cm左右的圆,用烧热的铁丝在圆心处穿一个孔,孔的大小要能插进铅笔尖。

  使用时,将三角板上的圆与角的两边相切,在圆心处点上一点。

角的顶

  点和这个点的连线,就是角平分线。

  5、旋转电铃

  用一只玩具电机,一个车铃盖和一根两头焊上小锤的弹簧,就可以组装一套图示的新式电铃。

只要一接通电源,电铃就会清脆地响起来。

  6、简单显微镜

  这个显微镜非常简单,用两个火柴盒平放在桌子上,把塑料薄膜放在火柴盒上,使薄膜距离桌面15毫米。

  往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直径大约5毫米。

在薄膜下面的桌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画一个极小的箭头,作为观察的

  标准。

透过这个水滴,应该看到一个和原来方向相反放大了的箭头。

这时,距离最适当。

  在白纸上放着要观察的东西,再用放大镜观察水滴,刚开始,你可能什么也看不清,慢慢改变放大镜的高度,就能看到观察物。

  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

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

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

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

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

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

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

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

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

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

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

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

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

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

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

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

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

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

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

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自制彩色蜡烛

  材料:

彩色蜡笔、蜡

  制作方法: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

最好用开水。

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

不要倒得太多哟。

至于原因嘛,往下看。

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

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7、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

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法:

  1.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8、自制蟑螂捕捉盒

  取一张220×150(mm)的硬纸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

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

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

粘合剂有两个作用:

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

引诱剂的调制:

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

粘合剂是20克松香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

  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

  由于松香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

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

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

 光碟变笔筒

  工具:

白乳胶,光碟4张。

  制作:

1.将一张光碟用白乳胶垂直粘在另一张光碟的四分之一处【只要在碟边到中孔间即可】。

2.如此粘贴成正方形。

  延伸:

如想要底,可把第5张光碟粘在正方形的下面。

  用法:

笔可从任意地方插入。

  盒子做CD架

  工具:

白乳胶,盒子[只要比CD大就可以了].

  制作:

1.把每个盒子的侧面[宽度要大于CD]减掉.2.用白乳胶粘在一起.

  延伸:

1.可组成正方型或其他形状.2.做得太小会不够力去支持CD,可把盒子压扁,剪成模型侧面的大小再粘上去,以增加侧面重力.3.也可在外面包一张包书纸,以增加美观性.

  用法:

把CD放进去即可.

  卷纸芯做笔筒

  工具:

白乳胶,剪刀,卷纸芯1个,硬纸板(硬度大于或等于0.1cm).

  制作:

1.用剪刀在硬纸板上剪下一块比卷纸芯大的纸板出来.2.用白乳胶把卷纸芯粘在纸板上.

  延伸:

1.可把多个不同高度的卷纸芯并排粘在硬纸板上.2.可把卷纸芯打横粘.3.可把单面胶的芯粘在打横放的卷纸芯上.但要在单面胶芯的下面粘一块纸板.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铅笔-小弓箭

材料:

1支原子笔,4支完整的铅笔,7根皮筋,胶带还有木棒或竹签

首先,需要将铅笔以两支为一组,用皮筋将其首尾固定好,注意保证两组铅笔的固定位置相同

其次,将其中一组铅笔固定在另一组的中央,呈十字架形状;

将原子笔拆解,仅留下中间的笔管部分;

用透明胶带将拆解下来的笔管固定在十字架竖杠上;

将两支皮筋套在十字架横杠铅笔上,夹在两支铅笔中间即可;

将两支皮筋拉伸至笔管后侧,然后使用胶带将两段皮筋连结、固定起来,最好稍加处理,将其制成箭尾安置处;

OK弓箭已经制作完成,只要将箭(木棒或竹签)准备好,就可以开始玩了。

谈谈小学生的科学小发明、小创造

一、什么是科学小发明

一提到"发明"二字,有些同学就害怕了,那有多难啊!

其实创造发明并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学生的发明,都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

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所以称为"小发明"。

二、好的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所具备的特点:

1、科学小发明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

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防虫树裙 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

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

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

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

2、科学小发明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

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

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

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3、科学小发明的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你在完成这个小发明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同样内容或技术的产品。

也就是说,你既在街上的商店里买不到同样的产品,也没有在书刊、广播电视中看或听到过介绍;同样的发明,既没有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专利申请文件中,也没有由他人申报参加各级发明创造比赛。

但是,如果你在别的发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将原有的几件物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个体,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颖性。

三、尝试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方法:

1、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移植法

把大家已经知道的原理,已有的物品或方法等,移植运用到自己的发明上,得到一项新的发明,这种方法叫做移植法。

这种技术性移植是发明创造的一条重要途径。

好客鞋",就是作者将已有的发明"尼龙搭扣"移植到拖鞋上发明的。

好客鞋 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

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

换鞋吧,脚又有臭味。

回家后,魏强就想:

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

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

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

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

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

2、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组合法

   如果你细心观察和思考,就可以发现你周围的许多东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组合而成的。

如带橡皮的铅笔是由橡皮和铅笔组合而成,电水壶是由电热器与炊壶组合而成。

带日历的手表,带温度计的台历架,带有圆珠笔的钢笔等,都是由两种东西组合而成的一种新东西。

像这样将已有的两种或多种物品或部件进行巧妙地组合,构成新的更好的物品的发明方法称为组合法。

  自行车刹车铃 我刚学会骑自行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刹车还要按铃,有时反应慢,就慌张起来。

我想能否在左手刹车时,右手微微捏一下,铃就响,有多好呢!

这样就不用把右手松开去按铃了。

我去商店买了开关和电铃、二节电池,将电池作为电源,把铃安在车把上。

利用稍微刹车时的力打开开关就能带动电铃,当手一松,铃声就停,不间断地捏,铃声不断。

这个刹车铃就做成了。

我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铃有些问题,一是怕雨天,一下雨,车铃和所有装置会挨雨淋,虽然我把电池盒装在车座下面,但仍然容易受潮;二是电池用完后要更换,花费大。

我要进一步改进这个刹车铃,要把电能带动改为机械传动。

我反复握着车把捏来捏去地思索,能不能利用捏刹车直接带动车铃呢?

于是,我在刹车杆上装了一个自制的拉杆,另一头连接自行车铃,在铃的摇柄上钻了一个小孔,在拉杆和摇柄的中间安上一根结实的线,这样,通过拉杆和线的作用就会带动铃响了。

第二个刹车铃它结构非常简单,制作起来容易,使用方便。

(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二等奖)

3、小发明创造技法之联想法

联想是一种科学的、丰富的想象过程,是由一事物的表象、词语或动作想到另一事物的表象、词语或动作。

比如你见到意志坚强的人就联想到钢铁,见到凶狠的人就联想到豺狼。

   当你研究一个发明对象时,把你已经知道的物品或曾经看到的某种现象同研究的对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从中受到启发,或者是对某种技术的模仿和借鉴,从而打开思路,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这种小发明的方法称为联想法。

 双尖绣花针  一天,武汉市的王帆同学去姑姑家,看见姑姑正忙着绣花。

只见姑姑绣花时,总要先把针尖朝下一扎,拉直绣线,然后翻转手腕,使针尖朝上,再朝上扎出来,手就这样一针上一针下来回不停地动着。

王帆问姑姑:

"这样上下翻转不累吗?

"姑姑说:

"累。

绣一天花,手腕又酸又痛!

"王帆看着姑姑劳累的样子,便想能不能改进一下这种传统的绣花方法呢?

  

  有一天,王帆在电视上看到渔民织网的情景,渔民拿着两头尖尖的梭子直着穿过来,直着穿过去,就把网织好了,根本不用翻转手腕。

王帆马上联想到:

把绣花针也制成跟织网梭一样两头带尖、中间开孔的样子,不就解决了翻转手腕的问题吗?

于是,他请在机械厂做工的姑父作了一根两头有尖,把针鼻挪到针中间的绣花针。

姑姑一试,果然省力,手腕不再酸痛,而且因为减去了翻转手腕的动作,还提高了效率。

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

4、小发明创造技法之形态改变法

现有的一些物品和方法,换一种方式看:

改变现有东西的形状,改变制作工艺,改变物品的结构,如把原来方形的改成圆形的,把直的改成弯的,把红色的改成蓝色的,把无香味改成有香味的……你也许会觉得比原来的更方便些。

这种发明技法叫做形态改变法。

 多功能墨汁杭州的秦路同学见老师用墨汁在红纸上写字时,由于纸上有油脂,墨汁不易吸附,书写起来很困难。

他经过多次试验,对现有墨汁的配方进行了一些改进,增加了去掉油腻作用的原料--洗洁净或洗发精,一种新型的多用途墨汁问世了。

这种墨汁既能在红纸上书写,还可以在塑料制品、陶瓷上直接书写。

这项发明在全国第二届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5、小发明创造技法之扩大增加法

"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

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新式邮筒  一般的邮筒只有一个或二个投递口,信投进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拣后分,费时又费力。

上海的李文彪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式邮筒。

这个邮筒有三个投递口,分别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邮件。

邮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转。

这样,邮递员开门取信时,只要转内格,就可以按类取信了。

由于收信后不用再拣,就省事多了。

这个小发明就是从增加投递口的个数入手设计的,它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6、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运用缩小、缩短、减少、减轻、分解、折叠、卷曲、删减等手段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叫做缩小省略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缩一缩"、"减一减"方法。

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发明思路。

四、科学小发明、小创造说明书如何写:

说明内容有:

1、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

☆2、这发明是怎样设计的(原理);

3、小发明的制作过程;

☆4、这项发明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体现在哪;

5、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

☆6、写上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

7、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

我在家里,洗碗、拖地、抹桌子等只要我能做的事,我总是主动去做。

我最害怕做的事是拖地,几间房子拖下来手就磨出了血泡,柜子、桌子等窄小地方不容易拖,还拖不干净。

一次,我边拖边想,要是有一双拖把鞋,穿在脚上拖地那该多好呀!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既轻便、又不弯腰的拖地工具——鞋拖。

 

制作方法:

1、鞋拖要比自己平时穿的鞋子大一些,便于套穿在鞋子上。

 

2、用碎布条作鞋底上的拖把条,拖把条上面钉一层较厚的塑料底,既防水又耐用。

 

3、用布壳和防水布做成鞋帮,鞋帮的后根安上一条拉链,穿脱方便。

把鞋帮和鞋底连起来,鞋拖就做成了。

科技小发明创意案例

要求:

1、请同学年看以下科技发明、制作的创意,在看下面案例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好的灵感和创意,就立即记录下来并修改完善。

利用星期天时间作成一件实物小发明作品,下一个获奖(保送)的人就是你。

2、每个同学星期一至少带来一件创新发明作品。

看这些创意并不是很难,相信我们完成能超过他们。

提供以下几个创意,供同学们参考:

注意,如果同学都选择了这几个创意来设计,那么获奖的机会就很小。

提倡自己发现总是,找出创意,制作作品,修改完善。

创意一:

课程表做成一种魔方形式,作用:

修改课程表时只要把四面贴有课程的小方块转动即可。

创意二:

氯化钠导线。

作用:

用铜丝作为导线太浪费,用食盐容液(用皮管装好)作为导线是否可行,当然线的两端最好要用金属丝来做。

创意三:

地上头发——静电扫帚

创意四:

婴儿喝水温度太高容易烫伤,有没有测量温度的杯子。

案例一:

好客鞋

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

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

换鞋吧,脚又有臭味。

回家后,魏强就想:

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

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

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

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

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

案例二:

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

天津的范平同海陆空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

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

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案例三:

防虫树裙

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

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雌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

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

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家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

案例四:

墨水瓶的改进

首先要找出它存在哪些缺点。

如有钢笔吸墨水,笔管上、笔尖上会沾上不少墨水。

这样既型脏笔管,又浪费墨水。

又如不小心打翻墨水瓶,墨水会众开着的瓶口流出来,型脏衣服、书本。

如果在墨水瓶口安一块海绵,在海绵中央打一个孔将钢笔从小孔中插进去吸墨水,抽出钢笔时海绵能把沾在笔管上的墨水吸干。

如果在墨水瓶口套一内塑料管,在瓶内盛不超1/3的墨水,塑料管不接触墨水,这样的装置不管墨水瓶怎么倒墨水也不会洒出来。

案例五:

四用防触电插座

电源插座几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触电,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危险,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烦。

上海的徐琛同学解剖了几种传统的电源插座,设计了一种“四用防触电插座”,这种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装了两道绝缘的活门,只有插头同时插入两个插孔时,才能接通电源。

这样,当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铁钉等插入任一插孔时,由于两道门挡着,也就不会触电了。

这项小发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

案例六:

防摔钢笔

使用钢笔时还有一个缺点,这就是钢笔摔在水泥地板或其他硬物上时,笔尖容易被摔坏。

海南的黎文同学根据这个缺点,对钢笔做了一些改进,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将笔尖内套尾部凸出和笔胆连接的部分挫掉,中间插进一段弹簧。

经试验,将钢笔的笔尖朝着水泥地板掉下来,笔尖一点也不会损坏,拿起照样写字。

这项“防摔铅笔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二等奖。

案例七:

针尖墨水笔防干笔帽

福建的王珏同学看见爸爸每交用针管笔绘完图后总要细心地把笔内的墨水洗干净,既浪费了墨水,又多花了时间。

但是为了防止针管状的笔尖里的墨水干结堵住针管,只得如此。

王珏同学将这一缺点作为发明对象,进行研究,经过多次探索,终于发明了“防干笔帽“,即在笔帽内上端装上一个眼药水瓶橡胶盖。

这样把笔插入笔帽后,胶盖刚好堵住笔尖口,很好地起到了防干防堵的作用。

这项巧妙实用的发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案例八:

柄不入液的舀液瓢

一次湖南的骆剑舞同学无意中将塑料水瓢碰落到水缸里了,正当他要从水缸里捞瓢的时候,他发现水瓢虽浮在水面上,柄却插在水里了,想拿出瓢就必须把手伸进水里,这多不卫生啊!

他突然想起姥姥讲过的一件事:

村晨的一位老大爷收藏配过农药的塑料瓢,由于他的孙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