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5831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docx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

《道德经》读后感(精选6篇)

《道德经》读后感1

  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

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

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

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

人们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

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

特别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

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

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

如:

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

右边?

中间?

不好说?

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

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

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运行,所以,——物极必反。

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

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

没有!

也决不可能有!

  “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

大家知道:

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

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

近代科学研究发现:

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近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

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失衡是永恒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暂时的。

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

放眼世界:

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政局乃至国际形势,概莫能外。

  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水的一条自然规律。

也是水在常态下的一种运动形式。

但也有例外,如:

水受热就会变成气体,会往高处跑;再如:

水在太空可以悬浮,这是由于水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所致。

上述两种现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规律所能涵盖的。

由此可见:

自然规律也是有条件的。

同一件事物,时、空及环境改变了,规律也会随之而改变。

这就是“规律”的规律了。

  老子云:

“道可道,非常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之“正道”。

《道德经》读后感2

  世界上的各种文明都有自身一脉相传的文化传统,而每一种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经典,这些经典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凝聚了文化的精华,形成了思维的范式,并在历史的时空中长久传承,积淀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书写下厚重的一页。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道德经》就是这样一部重要经典。

  《道德经》形成于中华文明的“轴心时期”即春秋战国时代,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后来在汉代被奉为中国本土文化孕育产生的宗教——道教的经典。

它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另外一部重要经典《易经》一样,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其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经济、养生等各个方面,言简意赅,含义深邃,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杰出智慧。

关于《道德经》的产生和形成,长期以来有着众多的记载和传说,但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大体应以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为坐标,即“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如此较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即使是后来考古发掘出来的汉墓帛书本和战国楚简本的文字与传世本略有出入,应该说也大体与太史公记载的老子思想主旨相去未远。

  《道德经》虽然仅有五千多言,而两千多年以来的注疏诠释文本则多达千种以上,文字超过数千万言。

近代西风东渐,东西方两种文明发生碰撞和交流以后,《道德经》又被翻译为多种外国文字,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

这本简短的中华文明经典,为何有着如此广泛的影响以及历久弥新的历史魅力?

它的思想内涵与价值意义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诠释?

它对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又对近现代以来人类文明产生的诸多难题有着怎样的启示?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这里,笔者仅就人类文明与宗教经典的关系,探讨和发掘《道德经》中“和谐”思想的`内涵与价值,以寻求其对当代社会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一、以“道”为核心的大战略思想

  1、老子“道”的核心涵义

  “道”是《道德经》中最核心的概念。

现代人一般根据西方哲学的概念,把“道”解释为“物质”、“精神”或“规律”。

然而这些解释都不符合《道德经》的本义。

  任法融:

《道德经释义》,北京白云观印,第3页。

  “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根本。

“道”是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

  任法融:

《道德经释义》,北京白云观印,第3页。

  “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

道与德构成万物发生、发展的依据,而道又为德之本。

  张玉良:

《老子译解》,第214页。

  只有正确理解了“道”,才能正确理解“德”,从而正确理解老子的全部思想。

因此,道更为重要。

  2、老子“道”的本质特征

  老子在《道德经》第4章中总结了道的三种本质特征:

即道冲、道渊和道湛。

“道冲”是说,道“空虚”、“常无”,是一种虚空若无、不可感知、不可捉摸的东西。

然而,它又“用之或不盈”,生成、畜养万物却永不穷竭。

它“名天地之始”,以几近于无的精细微小而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

“道渊”是说,道深奥难测,而为万物本源。

它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是天地万物之始;又“象帝之先”,先于所谓上帝神人而存在,没有人知道它由何而来。

“道湛”是说,道虽然如水之清澈无物,但又真实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它“迎之不见其身,随之不见其后”,其迹几近于无,却又“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真实存在的,而非完全虚空。

  3、“道法自然”的涵义

  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解”。

道法自然,是说道的运行规律是“自然”。

所谓自然,即自然而自然,本身如此。

道法自然,要求“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令万物各按其本性发展,而不妄加干涉骚扰,不加主宰。

也就是以不干涉及放任主义,任物随性发展。

所谓物性各异,而道不弃物,道不弃人。

不争、不有、不恃、不宰,即指道常无欲,故可名小,它无欲、无私、常能以清静、无私寡欲,处下、抱柔守雌而自处。

  4、“无为”的涵义。

  老子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味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在于几近于零的无。

回顾老子所说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德经》第25章。

  可以看出,道周流不息,贯穿于天地万物,但终究要归根复命,“归于朴”,归于无。

万物之运动终究要归根反本,而这一本正是“无”,因此人类之法道,亦应该“无为”也。

通常人们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误解为无所作为的消极思想。

其实它的基本含义是对事物发展变化应因势利导,不容任何主观意志,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而用事。

  任法融:

《和谐世界,以道相通》,载《和谐世界以道相通:

国际道德经论坛论文集》上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__年版,第3页。

  5、“弱者之道”尽显老子的战略真谛

  “弱”字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屡屡出现。

如“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等等。

  《道德经》第76章、78章。

  其实老子所说的弱,并非本质上的弱,而是表面谋略性的弱,目的是胜强。

  刘庭华:

《弱者之道—老子思想纵横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__版,第5页。

  因此,立身处世、修身治国,如果要保持长久,则需要持柔弱之道,抛弃常人希望的表面的“强”、“大”、“贵”、“上”,践行“柔弱胜刚强”的理念。

在现实中,奉行贵柔守雌、不争处下、无私寡欲等不争主义原则。

这是老子留给世人行事做人的大思路、大战略。

  二、老子“道”的政治涵义

  从《道德经》的篇章可以看出,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够实践“道”,发挥“道”在现实政治中的无穷功用,从而给统治者自身和普罗大众带来长久的福利。

所谓“善建者不拨,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将自宾”。

即是说,遵循“道”可以使一国社稷长久,并引来四方归附。

  在老子的思想中,国家的治理方式从高到低有四种等级,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行无为之政,以放任主义,任民众自由生计、自由发展,以至于民众不能感知统治者的存在,而以为一切不过是他们自然而然所致。

这种为政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是老子所认为的最高等级的国家治理方式。

这种法理方式要求,为政者能“为天下浑其心”、“以百姓心为心”,不妄逞一己之巧智和私欲,“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而令民众自由发展,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效果。

其他的治国方式,如行仁义而令百姓赞誉、行严刑峻法而令百姓畏惧、行压迫而令百姓造反等,都等而下之。

《道德经》读后感3

  作为一部流传千年而不失其光彩的经典之作,《道德经》一直以来受到许多人的推崇。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地球上的人们之间联系也日益紧密,《道德经》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是《圣经》,而《道德经》则排第二。

纵观道德经,洋洋洒洒不过五千余字,但其内容却博大精深、玄奥无极、囊括百家、包容万物,是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道德经》全书分两部分,道经和德经,总共八十一章,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不易一一遍说,所以只挑选十分感兴趣的几部分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第一部分“天地之始”。

这是《道德经》的第一章,这一章集中展现了老子的宇宙观。

我们最熟悉的是前两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翻译成现代文,历来有很大争议,我比较同意的是这种说法,即“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够用言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

无,是天地的源起;有,是万物的开端。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稍加用心,我们不难发现,整个宇宙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律,从天体到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无不受着各种规律的支配,如生死兴衰、交换轮回等。

但是,这些我们能认知的规律恐怕并非老子所说的道,老子所说的道,是一种终极的规律,在它之外,再没有其他的规律,而我们所能认知的种种规律都受着这种终极规律的支配,而这种终极规律我们则无法认知。

举个勉强的例子,我们能认知的各种规律就好像一台电脑里的各种软件,都有其一定的作用,但他们都要受到电脑系统的支配。

当然,电脑系统也还是要受别的规律的支配,并非一种终极规律,而且各种软件之间的关系也远没有宇宙中各种规律之间的关系那么错综复杂、变化莫测。

所以说,这个例子是勉强的。

谈到终极问题,自然就无法避开宇宙的来历这个问题。

关于宇宙的来历,目前较为普遍的被接受的一种观点是宇宙起源于127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时间、空间等万事万物由此开始。

可是,如果再往前走一步,就引出了一个无法言说的东西。

宇宙诞生之前,什么都没有,没有时间、没有空间,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在这一点上,老子停在了形而上学的地步,他认为有生于无,但这终极的“无”,却是不能被认知、无法言说的。

而西方的许多思想家却又往前迈了一步,进入神学地步,认为宇宙诞生之前有个终极的、万能的上帝,是上帝创造了万事万物。

究竟谁对谁错,我们没有充分的证据去判别,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认为有个终极的东西。

  第二部分“小国寡民”。

这是第八十章。

原文是“小国寡民。

使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技术落后,没有战争,人民生活简单,安居乐业,社会交往甚少,就像世外桃源一般。

然而,看看现在的世界,情况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各种各样的技术越来越先进,战争此起彼伏,人民生活越来越复杂,社会交往日益繁多,而且这种情况似乎会随着物质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持续下去。

老子的心愿是好的,但理想终归是理想,人类社会没有停在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而是飞速发展变化着。

也因此,老子的这一思想被认为是保守落后的。

其实也不难想象,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其生产力、技术等肯定难以提高,一旦遇上大的自然灾难,很可能导致灭顶之灾。

生存是所有生物的根本欲望,人类历经艰难好不容易生存下来,又怎敢冒那样的险。

所以,不断发展下去是必然的事。

那么,现在的社会好吗?

这真的很难说,人类在物质文明进步中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战争、疾病、环

  境污染、其他生物迅速灭绝以及各种各样的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可以说是不停地解决问题,又不停地制造问题,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

这样的话,我们必须要谈谈人类生存的终极目的。

可悲的是,没有一个合理的目的。

站在唯物论立场,我们知道,整个宇宙最终会消失的,即使人类能生存到那时,也依然难逃灭绝的厄运。

我们也知道,人可以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而欣然忍受种种苦难。

站在神学立场,可以说人类是为了至高无上的上帝而存在。

为了那个并非所有人都相信的上帝而存在,如果能幸福生存着,倒也罢了,可是如果生存得不幸福呢?

可见,我们无法为人类的生存找到一个合理的终极目的。

当然,对于个人而言,考虑这个问题,似乎有点杞人忧天,但为了说明一些问题还是不得不提。

  既然人类生存并无什么终极目的,那么最合理的做法就是追求生存过程中的幸福。

所以,人类应当顺着本性追求生存,并且也要追求生存的质量。

人类是要发展进步的,只是不能把这颠倒过来当成生存的目的,从而不惜一切手段,甚至自取灭亡。

因此,我们不妨用老子的“尊道贵德”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

  “尊道贵德”就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即要顺应道,遵从德。

为什么要这样呢?

按照老子的观点,万事万物来自终极的道,并受它支配,人类自然也不例外。

不管人类再怎么聪明,再怎么具有创造力,但与道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

说得通俗一点,这其实也就是要人类不要太自大了,要敬畏这个世界。

西方人曾经声称要征服自然,但后来种种教训使他们认识到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们早点了解老子所说的道,也许世界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尊道贵德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有句话叫做“无知无畏”,说得就是越无知的人越觉得无所不能,无所畏惧。

如果一个人能静下心来想想这个世界的伟大、奇妙,那他至少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多么卑微,从而对身外之物有所敬畏,不胡作非为。

推而广之,如果人人都能尊道贵德,那这世界将会美好许多。

  最后,也有些问题不能不说。

就是我们应该怀着一种纯正的心态去读《道德经》,去了解里面的大智慧,为道而修德。

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怀着追求功名利禄之心去学习《道德经》,把老子所强调的真、善、美抛到了九霄云外。

那样的话,就只是学到了表面,却没能学到内涵。

诚然,掌握《道德经》中的智慧对于立功成名是有很大帮助的,历史上的例子不胜枚举,也因此,有些人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

其实,这也正体现了事物的两面性,就像刀子一样,既能救人,也能杀人,关键看使用者是什么心态。

老子作为一个目睹战乱频仍、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大智慧家,当然不会希望人们运用智慧去追求立功成名,否则他也就不会提倡绝圣弃智了。

另外,我们个人学习《道德经》,更多的是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至于学习里面的大智慧,那是因人而异的。

另外,《道德经》整体上注重柔、弱,某些思想放到现在甚至是不被提倡的,这对于正值风华正茂之际、本该像儒家所提倡的那样立功扬名的年轻人来说,难免会有些影响。

所以,建议个人在读《道德经》时,一定要多加思考,多从实际生活中去观察感悟其中的智慧。

《道德经》读后感4

  《道德经》阐述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主要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

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对道、德的理解,在首章首句就阐述得非常清晰明显,气势磅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他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

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

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

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

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

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

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

“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

“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老子眼里,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

“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很有其独到性。

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很幼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称之为高瞻远瞩也不为过。

他的一些阐述,让人很容易看清他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

“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

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

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

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

“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

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之相对的,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

老子称为“反”或“复”。

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跟孔子的不大相同。

  他认为,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

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

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

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

如三十六章云: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

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

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

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跟孔子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

《道德经》十八章说: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意思是说: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

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

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

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

《道德经》三十八章说: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

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

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

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老子关于政治及社会哲学的一些看法。

  《道德经》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

在政治方面,《道德经》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道德经》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道德经》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

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

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

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

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

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

“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

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

“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

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

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