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162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本卷共44题,1—8题为地理学科试题,9—26题为历史学科试题,27——44题为思想品德学科试题。

每题1分,共44分。

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省区略图与其相应的行政中心连线正确的是

A、①—甘肃—兰州B、②—黑龙江—沈阳 C、③—山东—合肥D、④—云南—昆明

2、不属于我国西南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B滑坡C崩塌D台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种植热带水果B东北平原利用耕地广阔的势种棉花和甘蔗

C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的是耕地面积  D在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 

4.我国资源形势之所以严峻,除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外,还因为()

A.矿产资源非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B.自然资源种类少

C.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少   D.破坏和浪费资源的现象严重存在

5、甲、乙、丙三地,甲为城市中心、乙为城市郊区、丙为远离城市的地区。

乙地农民面临以下几

种选择,请你帮他们出出主意,你认为他们应选择哪一项农业生产类型()

A.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B.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蛋、禽生产

C.全面发展畜牧业      D.全部退耕还林

6、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 C.森林面积减少D.酸雨污染

7、下图铁路干线序号与名称都正确的是

A、①、焦柳线②、京九线③、京广线④、京沪线

B、①、焦柳线②、京广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

C、①、宝成线②、京广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

D、①、宝成线②、焦柳线③、京广线④、京沪线

8、导致华北平原“春水贵如油”的根本原因是( )

A、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大B、华北平原人口众多C、华北平原冬春季降水极少D、华北平原工业发达

9、古代的亚非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比,它呈现出的特征

A、发源于高山上B、发源于沙漠中C、发源于河岸边D、发源于海岸边

10、伯利克里的民主政治,是现代民主制度之源。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民可担任政府公职。

②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③妇女和儿童也参加公民大会④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被排斥民主政治之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③④

1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12、“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在这项条约中竟然只字未提”。

这项“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3、小明是个军事迷,他正在研究二战后的世界某项军事行动,他认为该行动挑战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尤其是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受到严重挑战。

小明所研究的是

A.朝鲜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苏军占领阿富汗    D.美国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14、下列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按发生时间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A.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辛丑条约》的签订

B.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

D.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5、关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新闻报道中,不应出现的是

A.决定成立联合国B.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C.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D.苏联承诺对日作战

16、图2是沈泊尘先生生于20世纪前期所作的一副名为《山东·青岛》的漫画。

与漫画主题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战争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七七事变

1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D.“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18、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及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最能说明拿破仑“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的是

A.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对法国的进攻B.拿破仑创办了法兰西大学

C.音乐家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英雄交响曲》

D.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9、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协定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向“西洋文明各国”学习的内容是①天皇制度②科学技术③生活方式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1、战争中诞生的美国,又不断通过战争“受益”,有一次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为其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战争是()

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22、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①德国突袭苏联②珍珠港事件③斯大林格勒战役④卢沟桥事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3.右图中,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B.朝鲜战争的刺激

C.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D.形成经济共同体

24.《2010年中国的国防》指出,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形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这段材料反映了

A.,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体系C.两极格局D.多极化趋势

25、一位伟人曾痛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每一个铜板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下列历史事件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①新航路开辟②三角贸易③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入印度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6、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南通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

27、在生活中,每个公民都要扮演多种角色并承担多种责任。

下列角色与责任相匹配的是

①作为学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②作为朋友要讲究哥们儿义气③作为公民要遵守国家法律

④作为行人要避免惹是生非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28、“不关爱集体的人不用”,这是一家单位招聘人才时的首要条件。

对此,下列看法中不正确的是

A.招聘人才只需看学历和专业能力    B.有团队精神应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标准之一

C.人人关爱集体,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D.关爱集体是一个公民负责任的表现

2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当家作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一国两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0、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新领军者年会9月11日下午在天津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进步,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

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

①强国之路②我国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③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④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31、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我国少出生了4亿人,这意味着少消耗粮食1710亿公斤,少消耗水资源1867.5亿立方米,少占用耕地播种面积5.7亿公顷,人居、生态恶化程度减轻20%以上。

上述材料中的数据说明

A.只要解决了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B.我国人口太多

C.实行计划生育符合我国人口方面的国情   D.我国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口问题

32、2012年11月1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征求对《职务发明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这种做法

①方便人民参与民主决策②表明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③表明我国公民可以随意发表意见

④拓宽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3、在下列词句中,蕴含艰苦奋斗精神的是

A.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B.科学有险阻,苦战能攻关

C.口里发苦,吃饭不香 D.苦菜花儿开,朵朵迎太阳

34、在家中,我们与父母产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应该

A.我行我素B.不理不睬C.坚持己见,争执不休D.理解父母,主动沟通

35、关于网络交往,比尔·盖茨曾说:

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的狗。

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B.网络交往交往都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

C.网络交往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D.网络交往可以实现人和动物的交流

36、汉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如“咖啡”、“芭蕾”等;同时汉语的词语也被其他民族吸收,如“武术”、“瓷器”等。

这说明

①各种文化没有差别②各种文化相互融合③各种文化相互促进④外国文化源于中国文化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37、“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

”这句话启示我们

A.个人奋斗是成功的土壤B.合作是成功的土壤C.个人奋斗一定能够成功D.合作一定能够成功

38、在国际舞台上,中美两国建交33年来既竞争又合作,双边贸易额增长了189倍,2012年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竞争与合作总是和谐交融的B.在竞争中合作,应该体现“双赢”原则

C.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是发挥创新精神D.竞争与合作水火不容

39、2012年9月以来,为保卫钓鱼岛,全国各地纷纷举行反日游行,海内外中华儿女义愤填膺,捍卫国家主权,体现了高度的爱国情感。

这种爱国情感源于

A.对国家主权的维护B.道德和法律的规定C.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40、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③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权力,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41、大爱无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心火炬照亮别人,其实也在温暖自己。

下列行为不符合上述命题的是

A.好心的哥魏坤远拾到7000元归还失主B.乡村教师王玉喜勇救3岁落水儿童

C.市民李某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服侍瘫痪在床的父亲

D.农民张德宪11年累计捐资66万元,资助学生1069人

42、在学校语文朗诵大赛中,小云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一等奖,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受到了表扬。

这反映出

①在我们的成长中,竞争是把双刃剑②小云能很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③我们可以通过集体更好地认识自己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依存⑤小云的成功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⑥小云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A.①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4、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句话表明

A.科学技术的研究是一切工作的中心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学技术只能应用在生产领域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本卷共9小题,其中45——47题为思想品德学科试题,共32分;48——51题为历史学科试题,共32分;52——53题为地理学科试题,共12分。

全卷共76分)

45、(9分)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介绍莫言时说:

“借助魔幻与现实以及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创造了一个世界。

(1)莫言获诺贝尔奖,带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日渐升温,这说明什么?

(4分)

(2)面对“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日渐升温,青少年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怎样做?

(3分)

(3)结合材料中“历史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谈谈青少年应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分)

46、(10分)2012年9月25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中国海军从此结束了没有航母的历史。

该舰的各种设备,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和火控系统,以及配备的武器,都是中国自主研发和自主完成的,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其间,顺利进行了歼-15战斗机飞行起降训练,航空母舰作为现代科技的结晶,凝聚了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和各行各业的相互配合。

到目前,世界只有9个国家拥有航母,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实现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理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科技方面的哪些国情?

(2分)

(2)中国航母是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劳动完成的,这体现一种什么精神?

(1分)为什么要发扬这种精神?

(3分)

(3)中国航母的动力、操作和火控系统等技术的自主研发是注重文化建设中的什么建设?

(1分)它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分)

(4)材料中的劳动者是怎样实现“无数中华儿女的理想”的?

(2分)

 47、(13分)材料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庄严宣示,引起了热议

材料二:

黄石某些企业相继发生污染耕地、湖水的事件,这些企业违反法律法规把污水直接排入耕地和湖水,相关部门检查时,这些企业就关闭排污管,检查人员一走,就打开,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和村民正常生活。

这些企业和检查部门“躲猫猫”、“打游击战”,阳奉阴违,老百姓不堪其扰。

这表明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

(1)材料一说明在永续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1分)为什么?

(3分)

(2)材料二中的“道德滑坡”是指什么?

(2分)

(3)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你认为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坚持什么战略和基本方略?

(2分)

(4)材料二中的企业的行为违背了和谐社会的哪些具体要求?

(5分)

48、图表题(6分)

近代的中国,列强多次入侵,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

为了挽救民族国家的危亡,开明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重大事件

重要影响

《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洋务运动

推翻了清的统治,废除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49、材料分析题(9分)

美国在当今世界上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大国,他的发展历程中也有过波澜曲折。

某班同学围绕美国发展历程中波澜曲折——经济危机为专题进行探究学习,请参与这次活动。

(一)阅读材料:

材料一: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政府干预的手段。

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互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二)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不,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任务。

⑴这场经济危机首发在美国什么行业?

呈现出何种特点?

(“特点”写出两点即可,3分)

⑵材料二中描绘出了美国在这场经济危机发生后的惨状,危机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和德国、日本为应对危机分别采取了什么不同方式,请得出结论,(2分)

⑶几乎同时,苏联为大力发展经济正在开展大规模的什么建设?

有何成效?

(2分)

⑷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经济危机的发生会席卷全世界,面对这种形势,为使我国经济能健康发展,你有何良策?

(2分)

50、判断分析题(7分)

美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道路有许多相同的特点。

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其相同点的概括,请判断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并指出其他几位同学的错误之处。

A.两个国家都是通过和平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两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实行共和制。

C.二战后,两个国家都重视教育和科技,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D.两个国家都是二战的战胜国。

51、综合与探究题(10分)

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一)材料整理

材料一:

图1、图2、图3

 

图1图2图3网络长椅图4美国科学研究费用示意图

材料二:

图4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制订了一项在尖端科学领域内展开联合研究与开发的计划,即尤里卡计划;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教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四: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

新的科技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例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

(二)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⑴图1所示成果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图2的发明者是谁?

图3对我们生活和学习有何影响?

(3分)

⑵根据材料二、三,请指出世界先进国家都实行什么相同举措?

同一时期中国采取了什么类似措施?

(2分)

⑶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世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请分别从三次科技革命中各举一项有利于“整体世界形成”的成果。

(3分)

⑷结合材料四,请谈谈你对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的看法。

(2分)

读图回答(12分)

52、

下图是沿北纬36°我国地形剖面图(5分)

(1)图中第二级阶梯是(高原)地形区,这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2)第三级阶梯耕地以    为主,冬春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是     。

(3)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则我国季风区范围变     (大或小)。

5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临A海域有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其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工业基地。

(2)B、C是我国的两条大河,均发源于同一省区,其行政中心是    。

(3)③⑥地区的年降水量少,所以农业以 为主。

(4)④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

(5)⑤虚线以南气候类型以   为主。

(6)①地区油料作物

主要是。

(7)⑥所在区域的自然特征

是。

 

 

参考答案

1-8DDCDBAB C9——13CACAB;14——18BCBCD;19——23ACBAC;24——26DCD

(27----44)CACCCCBDABBBBCCDDB

47、

(1)关系:

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1分)

原因:

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分)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1分)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分)

(2)一些企业和相关部门缺乏社会责任感;(1分)缺乏诚信意识;(1分)(言之有理即可)

(3)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分)

(4)民主法治;(1分)公平正义;(1分)诚信友爱;(1分)安定有序;(1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分)(这5点必答,答多了不扣分)

【48、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马关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51、

⑴蒸汽时代;爱迪生;可以上网查找学习资料等(其他合理也可)

⑵重视科技发展;863计划;

⑶火车(或轮船、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

飞机(汽车、电话等);第三次科技革命:

计算机网络技术(如电脑、计算机、互联网、航天技术等)

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趋利僻害合理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但科技是把双刃剑,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要安全使用核能源,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

(其他表述合理也可得分)]

52、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旱地 沙尘暴  小

53、辽中南 西宁  畜牧业 樟脑  亚热带季风气候  油菜  高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