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494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

1、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A、分裂B、分化C、生长D、癌变

2、下表中各项之间的关系和图示不相吻合的是

1

2

3

4

A

疾病

传染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B

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

分解者

腐生真菌

C

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质

液泡

D

系统

消化系统

消化腺

唾液腺

A、AB、BC、CD、D

3、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脱去叶中叶绿素

B

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抗凝剂

促进血液凝固

C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D

探究空气进入肺后发生的变化

澄清的石灰水

检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加

A、AB、BC、CD、D

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画饼充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B、钙和磷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C、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呆小症D、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片合扰属于条件反射

5、一只白色(A)公羊与一只黑色(a)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都表现为白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黑色母羊必为AaB、白色公羊必为Aa

C、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D、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

6、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去年年底我市在全区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市区街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

以下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①废旧报纸②废铜丝③可降解塑料饭盒④口香糖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⑦废铁锅

A.①③⑤⑦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⑦D.①②⑥⑦

7、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ABCD

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1—)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

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⑤D.②④

10、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点燃后发生的反应为:

2KNO3+S+3C

K2S+N2+3CO2↑。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A.硫B.氧C.碳D.氮

11、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

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乙>丙>甲

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D.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1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反应原理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

 

B.

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

图中X可能是氨气

 

D.

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1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14、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将其鉴别开来的是

A.Na2SO4Na2CO3BaCl2HClB.Na2SO4BaCl2KNO3NaCl

C.NaClHClNaOH石蕊D.NaOHH2SO4FeCl3MgCl2

15、(2013盐城市)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

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

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16、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属于“缺点利用法”的是:

A.将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分为二发现不再平衡,说明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将材料按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C.用“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模型演示分子问作用力

D.噪音对人体有危害.但可以利用噪音除草

17、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A.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B.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18、玩具小船上固定有螺线管(有铁芯)、电源和开关组成的电路,如右图所示,把小船按图示的方向放在水面上,闭合开关,船头最后静止时的指向是:

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

19、—个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B、C、D中保持静止,情况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20、我国已经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A.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PM2.5的空间尺度小于电子

C.PM2.5在空气中仍受重力作用

D.PM2.5的密度远大于空气的密度

21、小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在他玩滑板的过程中,关于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板对地的压力

B.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利用了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C.滑板在地面滑行是因为人和滑板具有惯性,当惯性消失,滑板就停下来

D.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2、如图所示,电磁铁通电,铁块及弹簧在图中位置静止,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时,关于电流表示数和弹簧长度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的长度增加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弹簧的长度减小

C.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弹簧的长度减小D.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弹簧的长度增加

23、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苹果所成像的大小

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4、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A=FB=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

那么此时物体B作用于A的摩擦力大小和作用于C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牛。

A.20;0   B.20;10  C.10;20  D.10;0

2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时,其消耗的功率是30W;当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R时,其消耗的功率不可能是(电阻R0的阻值不等于零)

A.10WB.20WC.30WD.80W

26、如图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图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

A.F1<F2,v1<v2B.F1=F2,v1<v2

C.F1=F2,v1>v2D.F1>F2,v1>v2

27、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Ⅱ非选择题

物理部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28、如图甲是利用压敏电阻的特性来测算压力大小的电路装置,其构造有托盘、压力传感器R,电流计G(量程600mA),托盘质量忽略不计。

该压敏电阻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式为:

R=100-20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电源电压为6V,某次测量一物体,电流计示数为500mA,可知该物体对托盘的压力是_____,已知该物体与托盘的接触面积为4cm2,它对托盘的压强是_____。

在电路中串联定值电阻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如图乙.当电阻Rˊ接入后,该装置所测的压力范围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装置,他将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使水温度升高。

若晴天气能接收的太阳能平均的辐射强度为300j/(m2·s),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4m2,储水箱里有100L水,若阳光下照射70min,所接收到的太阳能有50%用来加热水,则储水箱中水温可升高。

[C水=4.2×103J/(kg·℃)]

30、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动滑轮把一重4N的重物匀速提升10c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5N,不计绳重及一切摩擦,则动滑轮重  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提升重物的过程中,若以动滑轮为参照物,则重物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12分)

31、在下左图中,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虚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32、物体M在杠杆AOBC作用下如图位置静止,已知OA=2OB=2BC,请在上中图中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F(O为支点).

33、如上右图所示,在玻璃板上放一小车,其上放一条形磁体,左侧固定一螺线管,当开关闭合时,小车向右运动,请在图中画出通电螺线管完整电路及绕线。

四、实验题(每题6分,共18分)

34、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_________,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___(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他按照如图所示: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分析实验现象可知:

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_是凹透镜。

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___。

35、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密度记为ρ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把图1所示的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这时天平还不平衡,则应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2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  g.

(2)如图3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3)用本题中使用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的体积,其表达式为V=;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

(4)用此方法测得的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原因:

  

 

 

36、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连线不得交叉。

(2)小宇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图10乙所示)为________,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3)小宇同学继续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10丙所示的I﹣U关系图象,根据图乙示数及图丙图线,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

(4)小叶同学按同一电路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她在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37、如图18,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系住,绳的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容器底部中心。

细绳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

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绳仍然松软,对木块没有拉力。

容器的底面积为0.03m2。

求:

(1)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2)当向容器中注水,直到细绳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绳断裂前的一瞬间停止注水,则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大?

3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电阻R1的阻值为4欧。

当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最右端a点时,闭合电键,电压表的示数为1.5伏,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源电压。

 

化学部分

2、填空题(每空两分,共12分)

39、(6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1)在实际应用中,火灾时有发生,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文件着火遵循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碱混合没有氨味的有机氮肥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盐酸除铁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40、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

(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可能是(填化学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两分,共12分)

41、(6分)下图是初中化学的几种常用仪器用品,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KMnO4固体加热制氧气应选用的仪器用品_________(填序号)。

(2)③⑤⑦组合可制备H2、CO2、O2,试写出用此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6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

两种物

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

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

NaHCO3+NaOH=Na2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

CaCl2+2NaOH=Ca(OH)2↓(微溶)+2NaCl2NaHCO3(溶液)

Na2CO3+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Ca(OH)2+NaHCO3=CaCO3↓+NaOH+H2O

②前期实验: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四、计算题(6分)

43、4.6g常见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8.8g,产生水蒸气5.4g

(1)有机物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机物A不完全燃烧,只产生一氧化碳和水,请问此4.6g有机物A不完全燃烧最多能产生多少克有毒气体?

 

生物部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44、嗨,大家好,我是太空番茄“绿钻石”。

可别小瞧我,在种子时期我就和伙伴们去过太空呢!

在太空特殊的环境中,我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

我长得特别快,果实酸甜浓郁,营养价值极高,成熟后穿的还是“绿衣裳”,很特别吧!

(1)果实中酸甜浓郁的汁液,储存在细胞结构的中,汁液中富含的可预防坏血病。

(2)“绿衣裳”指绿果皮,而普通番茄多为红果皮,果皮是由花中的发育而来

(3)去过太空的种子回到地球上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

(4)新品种的番茄植株越长越大,植株上的枝条是由发育而来。

45、“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口号,真正体现了终身锻炼的奥运精神。

目前各学校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锻炼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真正落实,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锻炼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1)剧烈的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人体从外界获取氧气时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呼吸道黏膜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免疫。

(2)人体获取的氧气用于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能量供细胞利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填写序号):

  

①右心室②肺动脉③右心房④上、下腔静脉

(4)体育活动中,常常大汗淋漓,以汗液形式排出体内的一些代谢废物。

此外,人体还通过尿液排出大量废物。

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46、早春温室种桃,成熟早,价格高,已成为果农增收的重要方式,温室内的温度与桃子产量有着密切联系。

为探究这一问题,生物科技实验小组将某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吸收CO2(mg/h)

0.5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植物吸收的CO2主要用于。

(2)从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从实验结果看,果农要提高桃子的产量,夜间可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4)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给植物浇水,根吸收的水分由运输到植物体其它部位。

(5)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中,影响山寺桃花晚开的非生物因素是。

 

2014年5月月考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分)

1——5BABA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6.

(1)液泡维生素C

(2)子房壁

(3)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缺一不可)

(4)芽   

7.

(1)清洁、温暖、湿润(缺一不可)非特异性

(2)太阳能

(3)④③①②

(4)肾单位

8、

(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或光合作用的原料)

(2)20℃ 

(3)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原理正确,表述清楚即可)。

(4)导管

(5)温度

 

化学参考答案

1、选择题(每题两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D

B

D

D

B

B

D

二、填空题(每空两分,共12分)

1、

(1)隔绝空气(氧气)

(2)CO(NH2)2

(3)Fe2O3+6HCl=2FeCl3+3H2O

通电

2、

(1)2H2O2H2↑+O2↑

(2)CuO或Fe3O4或FeO(3)置换反应

3、实验探究题(每空两分,共12分)

1、

(1)①②④⑥

(2)2H2O2

2H2O+O2↑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一会儿至形成稳定的液面差

2、CaCl2溶液Ca(OH)2微溶于水稀盐酸

四、计算题(6分)

(1)乙醇(2分)

(2)5.6g

 

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D

A

C

B

C

B

D

A

B

D

13.4.4N1.1×104Pa变大

14.6℃

15.1;80%;静止

161718

19.

(1)在同一高度;上;

(2)10;照相机;(3)甲;②.

20.

(1)调节平衡螺母;66.4;

(3)

(4)偏小;取出小石块时有水粘在小石块上,使得所测烧杯中原来水的质量偏小,导致所加水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