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323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docx

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一解析版

2018年四川省高考化学模拟热选测试

(一)(解析版)

1.(2017·白城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

“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对此段话的说明中肯定错误的是(  )

A.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

B.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C.“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

D.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答案 B

解析 绿矾在加热时会溶解在结晶水中,然后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铁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价,S由+6降低到+4,所以绿矾分解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

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

综上所述B不正确,选B。

2.(2017·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古代造纸工艺中使用的某种物质存在副作用,它易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

该物质是(  )

A.熟石灰B.草木灰

C.明矾D.漂白粉

答案 C

解析 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明矾[KAl(SO4)2·12H2O]中铝离子水解,Al3++3H2O?

?

Al(OH)3+3H+,产生氢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所以纸张变脆,破损,故选C。

3.(2017·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12月月考)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

B.夏天雷雨过后感觉到空气清新是因为产生了少量NO2

C.缤纷绚丽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D.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从而解决“淡水供应危机”

答案 C

解析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可作食品干燥剂,A错误;NO2是红棕色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氧气有些变成了臭氧,臭氧能净化空气,使人感觉到空气清新,B错误;缤纷绚丽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发生了焰色反应,C正确;明矾可以净水,但不能使海水淡化,D错误;答案选C。

4.(2017·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3H8和C5H12一定互为同系物

B.1mol葡萄糖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生成2.5molH2

C.三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构型

D.油脂是食物中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答案 C

5.(2017·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A、B两种烃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均相同,则A和B一定互为同系物

B.沸点比较: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C.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判断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的依据: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答案 A

(链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肥皂水B.石灰水C.双氧水D.氯水

【答案】A

【解析】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胶体,A、肥皂水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石灰水属于溶液,故B错误;C、双氧水属于溶液,故C错误;D、氯水属于溶液,故D错误。

6.(2017·肇庆市高三二模)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银镜发应

B.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Br2反应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4molNaOH反应

D.与NaHCO3、Na2CO3均能发生反应

答案 C

解析 A项,根据结构简式,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错误;B项,含有酚羟基,由于羟基的影响,苯环上的两个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变得活泼,容易发生取代,消耗2molBr2,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因此1mol该有机物共消耗3molBr2,故错误;C项,1mol该有机物含有2mol酚羟基、1molCl原子、1mol酯基,因此共消耗4molNaOH,故正确;D项,有机物中不含有羧基,因此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故错误。

7.(2017·黄冈市高三3月质量检测)薄荷醇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荷醇属于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

B.薄荷醇分子式为C10H20O,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

C.薄荷醇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种

D.在一定条件下,薄荷醇能与氢气、溴水反应

答案 B

解析 薄荷醇分子内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故A错误;薄荷醇分子式为C10H20O,是环己醇的同系物,故B正确;薄荷醇环上的每个碳原子上均有碳氢键,则其环上一氯取代物应该有6种,故C错误;薄荷醇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氢气、溴水反应,故D错误;答案为B。

8.(2017·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深埋在潮湿土壤中的铁管道,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能被硫酸根腐蚀,其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示,下列与此原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

SO

+5H2O+8e-===HS-+9OH-

B.输送暖气的管道不易发生此类腐蚀

C.这种情况下,Fe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2O3·xH2O

D.管道上刷富锌油漆可以延缓管道的腐蚀

答案 C

解析 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图示可知发生的电极反应为SO

+5H2O+8e-===HS-+9OH-,故A正确;硫酸盐还原菌是蛋白质,在高温下易变性,失去催化能力,则输送暖气的管道不易发生此类腐蚀,故B正确;由图示可知,Fe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O,故C错误;管道上刷富锌油漆,形成Zn-Fe原电池,Fe变为正极,可以延缓管道的腐蚀,故D正确。

9.(2017·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铁碳微电解技术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酸性污水的一种工艺,装置如下图。

若上端开口关闭,可得到强还原性的H·(氢原子);若上端开口打开,并鼓入空气,可得到强氧化性的·OH(羟基自由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否鼓入空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3e-===Fe3+

B.鼓入空气时,每生成1mol·OH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

C.不鼓入空气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e-===H·

D.处理含有C2O

的污水时,上端开口应关闭

答案 C

解析 在原电池中,铁作负极,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故A错误;鼓入空气时,氧气在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每生成1mol·OH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故B错误;不鼓入空气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H++e-===H·,故C正确;处理含有C2O

的污水时,正极有氢气生成,上端开口排气,不能关闭,故D错误。

10.(2017·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仿真模拟)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单质和H2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Q

R

X

T

Z

A.五种元素中Z的活动性最弱,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氢化物的稳定性:

R>Q>X;R>T>X

C.Q单质能从溶液中置换出X单质,R单质能从溶液中置换出Q单质

D.X阴离子和T阴离子相比,半径:

X阴离子的大;还原性:

T阴离子的强

答案 D

解析 根据T单质和H2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爆炸可知T为Cl元素,则Q为O元素,R为F元素,X为S元素,Z为Ar元素。

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4的酸性最强,A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2O>H2S,HF>HCl>H2S,B正确;F2与H2O反应置换出O2,C正确;X阴离子为S2-、T阴离子为Cl-,还原性:

S2->Cl-,D错误。

1、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PCl5(g),反应过程如下:

2P(s)+3Cl2(g)===2PCl3(g) ΔH=-612kJ·mol-1

2P(s)+5Cl2(g)===2PCl5(g) ΔH=-798kJ·mol-1

气态PCl5生成气态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PCl5(g)?

?

PCl3(g)+Cl2(g) ΔH=+93kJ·mol-1

解析 已知:

①2P(s)+3Cl2(g)===2PCl3(g) ΔH=-612kJ·mol-1,

②2P(s)+5Cl2===2PCl5(g) ΔH=-798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即得到气态PCl5生成气态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

PCl5(g)?

?

PCl3(g)+Cl2(g) ΔH=+93kJ·mol-1。

2.甲醇(CH3OH)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某实验小组向一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和3molH2,发生反应:

CO(g)+2H2(g)?

?

CH3OH(g) ΔH<0,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温度T1、T2、T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a、b、c三点对应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a)、M(b)、M(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T1M(b)>M(c)

解析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则T1

3.T°C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乙苯(g)和2molCl2(g)发生反应:

ΔH>0,乙苯(或Cl2)、α氯乙基苯(或HCl)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0~2min内,以HCl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HCl)=________。

(2)6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为________,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乙苯、1molCl2、1molα氯乙基苯和1molHCl,则此时该反应v正________(填“>”“<”或“=”)v逆;若12min时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在0~12min内,Cl2的转化率α=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0.05mol·L-1·min-1 

(2)升高温度 81

(3)> 86.7%

解析 

(1)T℃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乙苯(g)和2molCl2(g)发生反应,2min时氯化氢的浓度是0.1mol·L-1,则用氯化氢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2min=0.05mol·L-1·min-1。

(2)制备α氯乙基苯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6min时,乙苯、Cl2的浓度在减小,而α氯乙基苯和HCl的浓度在增加,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能是升高温度;该温度下达到平衡,依据题干条件可知,c(HCl)=0.18mol·L-1,n(HCl)=1.8mol,

 

起始/mol 2      2    0     0

转化/mol1.81.81.81.8

平衡/mol0.20.21.81.8

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平衡常数为K=

=81。

(3)10min时,乙苯、Cl2、α氯乙基苯和H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2mol·L-1、0.02mol·L-1、0.18mol·L-1、0.18mol·L-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乙苯、1molCl2、1molα氯乙基苯和1molHCl,此时乙苯、Cl2、α氯乙基苯和H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2mol·L-1、0.12mol·L-1、0.28mol·L-1、0.28mol·L-1,

≈5.4<81,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设转化的乙苯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1,则

 

起始/mol·L-1 0.3   0.3    0.1   0.1

转化/mol·L-1xxxx

平衡/mol·L-10.3-x0.3-x0.1+x0.1+x

平衡常数为K=

=81,得x=0.26,所以氯气的转化率是

×100%≈86.7%。

4.用惰性电极电解浓度较大的CuCl2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当电解到一定程度,阴极附近出现蓝色Cu(OH)2絮状物。

常温下,经测定阴极附近溶液的pH=m,此时阴极附近c(Cu2+)=______________mol·L-1(已知:

Cu(OH)2的Ksp=2.2×10-20)。

答案 2Cl--2e-===Cl2↑ 2.2×10(8-2m)

解析 用惰性电极电解浓度较大的CuCl2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Ksp=c2(OH-)×c(Cu2+),c(Cu2+)=

mol·L-1=2.2×10(8-2m)mol·L-1。

5.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为Mg+H2O2+2H+===Mg2++2H2O,则正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若起始电解质溶液pH=1,则pH=2时,溶液中Mg2+浓度为________。

当溶液pH=6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Mg(OH)2沉淀析出(已知Ksp[Mg(OH)2]=5.6×10-12)。

答案 H2O2+2H++2e-===2H2O 0.045mol·L-1没有

解析 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为Mg+H2O2+2H+===Mg2++2H2O,正极上是过氧化氢得到电子生成水的反应,正极反应式H2O2+2H++2e-===2H2O;若起始电解质溶液pH=1,则pH=2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0.1mol·L-1-0.01mol·L-1=0.09mol·L-1,依据反应方程式得到Mg2+浓度=0.045mol·L-1;Ksp[Mg(OH)2]=5.6×10-12,当溶液pH=6时,c(OH-)=10-8mol·L-1,则Qc=c(Mg2+)×c2(OH-)=0.045×10-16=4.5×10-18<Ksp[Mg(OH)2],说明无氢氧化镁沉淀生成。

6.电解CO制备CH4,电解质为碳酸钠溶液,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阴极区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6e-+5H2O===6OH-+CH4

解析 由此电解原理可知,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阴极CO得到电子生成甲烷气体,据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CO+3CO

+5H2O===6HCO

+CH4,阴极区电极反应式为CO+6e-+5H2O===6OH-+CH4。

7.工业上用镍作为阳极,电解0.05~0.1mol·L-1NiCl2溶液与一定量NH4Cl组成的混合溶液,可得到高纯度、球形的超细镍粉。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NH4Cl的浓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镍的成粉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NH4Cl的浓度最好控制为________;当NH4Cl浓度大于15g·L-1时,阴极有气体生成,导致阴极电流效率降低,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

答案 10g·L-1 2H++2e-===H2↑(或2NH+4+2H2O+2e-===H2↑+2NH3·H2O)

解析 对阴极电流效率和镍的成粉率达到最大,根据图示,NH4Cl的浓度为10g·L-1,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产生的气体是H2,因此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8.(2017·山西省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将氯酸钠与一定量的氯化钾进行复分解反应,KCl+NaClO3===KClO3+NaCl。

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反应液经冷却至35℃以下时可析出氯酸钾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冷却降温析出KClO3过程中,常伴有NaCl析出,分离出母液,将粗氯酸钾进行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制得氯酸钾成品。

答案 氯酸钾溶解度最小,且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重结晶 冷却结晶

解析 因35℃以下氯酸钾溶解度最小,且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反应液冷却至35℃以下时可析出氯酸钾晶体;因为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混有NaCl的氯酸钾样品可通过重结晶进一步提纯,具体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制得氯酸钾成品。

9.六水合氯化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50

80

100

溶解度(g/100gH2O)

74.4

81.9

91.8

106.8

315.1

525.8

535.7

从FeCl3溶液制得FeCl3·6H2O晶体的操作步骤是:

加入少量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