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6422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时间:

70分钟  满分:

100分 姓名:

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l—35.5 Ca—40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电解水的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C )

①原子总数目 ②水分子数目 ③氢、氧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

2.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 )

3.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D )

A.H2SB.SO2C.N2D.NO2

4.(2019·陕西)对以下反应归纳正确的是( A )

①2H2O2

2H2O+O2↑  ②2H2O

2H2↑+O2↑

③2KMnO4

K2MnO4+MnO2+O2↑

A.都是分解反应

B.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C.都是实验室制取O2的常用方法

D.①③中的MnO2都是反应的催化剂

5.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B )

A.16B.32C.48D.64

6.(2019·雅安)已知4FeS2+11O2

2Fe2O3+8X,则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B )

A.O2与X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X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

D.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7.“天宫二号”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8.在一反应2A+3B===2C中,A、C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有20gC生成时,消耗B的质量为( A )

A.10g

B.5g

C.15g

D.13g

9.物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

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10.(2019·潍坊)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b的数值为14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

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雷阵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原因之一是空气中少量氧气(O2)转化为臭氧(O3),发生的反应为3O2

2O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等质量的O2与O3所含原子个数相等

B.O2转化为O3属于物理变化

C.O2与O3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该变化为__化学变化__

12.如图是通过红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红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B.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C.瓶底的细沙起催化作用

D.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__先变大后变小__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

A.2H2O2===H2O+O2↑

B.2KMnO4

K2MnO4+MnO2+O2↑

C.2KClO3

KCl2+O2↑

D.__C+O2

CO2__

14.20gH2和O2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生成18g的H2O,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正确的是( B )

A.5g 15g

B.2g 18g

C.4g 6g

D.__4__g__16__g__

1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14.0

3.2

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0.0

7.2

x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a和b是反应物

B.x=3.2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d__可能__是催化剂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5分)MnO2是一种常见的不溶于水的化学试剂。

(1)MnO2在化学反应中可作生成物,请写出一个有MnO2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2KMnO4

K2MnO4+MnO2+O2↑__。

(2)MnO2在化学反应中可作反应物,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浓)

Cl2↑+2X+MnCl2,则物质X的化学式是__H2O__。

(3)MnO2在化学反应中还可作催化剂,小金用如图所示方法(各反应物均无剩余,反应条件省略)将MnO2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以循环使用。

已知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

图中A和B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无色液体。

试推断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操作X是__过滤__。

②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2H2O2

2H2O+O2↑__。

③反应②中能与物质C反应生成物质B的有__CD__(填字母)。

A.Fe   B.Cu   C.CH4   D.H2

17.(6分)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2H2+O2

2H2O__;

(2)一个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2H2O2

2H2O+O2↑__;

(3)一个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2H2O

2H2↑+O2↑__。

18.(5分)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__否__(选填“是”或“否”)。

种类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分子__(选填“分子”或“原子”)。

(2)丙微粒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4__。

(3)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__N2__(写化学式)。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CO+2NO

2CO2+N2__。

19.(6分)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写出丁图中物质的化学式__H2O__。

(2)禁止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原因之一是烟花爆竹中含有丙图中物质,该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能形成酸雨,写出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S+O2

SO2__。

(3)如图表示的化学反应__不属于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合反应。

20.(8分)某同学把3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氧气的质量

6g

13g

8g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8.25g

11g

11g

(1)通过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__三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__一__次实验中碳有剩余,剩余__0.75__g;

(3)第__二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5__g;

(4)在三次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__没有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1.(7分)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_化学__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__m4-m2+m1__,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__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__。

22.(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A、B、C所示。

A.红磷燃烧 B.酒精与C.过氧化氢与D.过氧化与

氢水混合二氧化锰混合二氧化锰混合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上述的A~C三个实验装置,只有一个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是__A__(填字母),另外两个装置被否定的原因分别是__B装置内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__、__C装置内产生的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因此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__。

(2)A装置中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__防止红磷燃烧放热使锥形瓶底因受热不均而炸裂__。

(3)小明受到A装置的启发,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使D中反应能发生的操作方法为__将锥形瓶倾斜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2O2

2H2O+O2↑__,该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收集生成的氧气,缓冲瓶中的气压变化__。

23.(10分)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同学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2Mg+O2

2MgO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

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

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__。

乙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

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

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3)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铝粉的质量__大__(选填“大”“小”或“不变”),原因是__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铝粉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因此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大__。

(4)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__是__(选填“是”或“否”)。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石灰石中含有的碳酸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石灰石样品25.0g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的关系如下表:

已知:

CaCO3+2HCl===CaCl2+H2O+CO2↑。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25.0

50.0

75.0

100.0

125.0

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47.8

70.6

m

116.2

141.2

计算:

(1)当加入盐酸的总质量为50.0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是__4.4__g__。

(2)m=__93.4__。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

设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x=20g

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答:

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