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86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docx

湖南省长郡中学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历史doc

湖南省长郡中学

2011届高三年级分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量:

90分钟总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其中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B.“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公羊传·禧公四年》)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D.“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

2.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语书》中,凡是“正”字都写成“端”字(如:

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这一现象与我国封建社会的避讳制度有关。

据此判断,这批竹简应属于下列哪一朝代()

A.西周B.秦朝C.西汉D.明朝

3.秦始皇统一南岭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郡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有关任嚣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世袭

②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③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④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④

4.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起到限制作用的是()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唐朝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

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

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

于是吕锡马库斯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的人)的绰号。

这一记载侧面反映了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D.最高立法机关

6.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职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

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2009年6月17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二天,苏联最先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

今天,在回顾这一事件及后来建立的全面协作时,我们理解了它们的伟大意义。

”以下各项是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中苏是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建交的

②中苏建交标志着两国正式结为同盟

③体现了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④为建国初期中国经济的恢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⑤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8.我国1947年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9.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10.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

“守卫祖宗之法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

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暞。

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

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

……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

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

”文中“两者的冲突”应该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D.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

11.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家庭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D.外国商品

1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三国时期D.隋唐时期

13.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A.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B.“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D.富商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相聚而居

1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第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自办的第一家航运公司是上海轮船招商局

②中国自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③中国第一条空中航线是北京—天津航线

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南京

⑤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是冯如制成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15.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洋务运动之后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16.“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

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17.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7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

A.“守夜人”B.“大管家”C.“中间道路”D.“甩手掌柜”

 

1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

以下是关于这一体系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是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

②实现了“美元双挂钩”

③是美苏争霸的产物,打上了“冷战”的烙印

④该体系崩溃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

19.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出现于()

 

A.西汉B.东汉C.南北朝D.南宋

2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1.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这种情绪在文学和美术领域的反映是出现了()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2.儒家和法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言论不能为封建君主所容忍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23.郑和下西洋时,可以用来确定航向和位置的方法有()

①使用指南针判断方向②晴天观察太阳运行

③夜间用牵星板确定方位④用浑仪或简仪判断方位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4.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唐朝时进士及第就可做官

B.明清时年龄很小的应试者称为“童生”

C.进士科通常比明经科容易考取

D.科举制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期

25.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

“共和革命作为革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它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

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常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

”据此,康有为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应该是()

A.恢复传统价值观B.引进西方价值观

C.实行专制政体D.实行民主革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6分)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

古往今来,一个个法律和民主政治文献搭建起人类前进的阶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就时说:

“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

材料二: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皇帝是帝国元首。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摘自19世纪70年代欧洲两部重要的宪法

请回答:

(1)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什么”值得我们肯定?

(2分)《十二铜表法》明显维护贵族利益,但为什么仍被视为平民的胜利?

(2分)

 

(2)以上两部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什么特征?

(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两部宪法问世的共同原因。

(3分)

 

(3)除上述两部宪法外,在世界近代史上,还出现过哪些重要的宪法文献或民主政治文献?

(至少列举三个国家的文献)(3分)

 

(4)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中国之行引发了网民们对中美两国地位和未来的热议。

你认为美式民主和中式民主各自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年间,朝廷根据江南机户的请求,废除“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丝织业日趋兴盛,南京织机已逾三万张,出现了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的丝织工场。

苏州东城比户习织,“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丝织生产的分工也更细密,机房织出的生绢生绸,还要经过练房、染房、漂房的加工。

不管是机房、练房,还是染房、漂房,内部又有许多分工,如练房内部有煮、沤、曝等不同的工序分工。

材料二

 

请回答:

(1)广州十三行是()(2分)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民间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2)根据材料一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6分)

 

(3)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的政策对工商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并谈谈你的认识。

(6分)

 

28.(20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面临着自身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

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近代)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夷人”,看到火车,则“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开山凿石“恐惊耳骇目,群视为不详,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

材料三:

六七十年代后,国人对外国人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出现“洋人”“西洋”“洋务”等说法,并且“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做照明之用,或由欧洲人制造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

——材料二、三均据《文史知识》

材料四:

义和团群众确实有一部分是因“洋货”的冲击而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一部分是常受外国传教士或其豢养的“二毛子”欺负的老实人。

也有很多百姓是轻信对洋人洋物的谣言,诸如洋人“剜目剐心,采生折割”、“剜眼取胎,婴孩同煮”、铁路破坏风水、照相摄人魂魄之类。

义和团除了杀洋鬼子和“二毛子”外,还“最恶洋货”,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

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

——《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

材料五: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日本一百年的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同的原因。

(2分)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国人对西方文明的看法有何变化。

(2分)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并举例说明这一变化对当时中国经济、政治、思想领域的影响。

(6分)

 

(3)据材料四,指出义和团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

(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一态度的具体社会原因。

(4分)

 

(4)概括指出日本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DBABB6—10BACAA11—15CDBDD16—20CCCCD

21—25BDBD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6分)

(1)肯定: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

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三大机构的设立、三次改革的措施、民主运作的方式等)(2分)

原因: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贵族从此不能随意解释法律,欺诈平民。

(2分)

(2)特征:

间接民主、分权制衡、议会行使立法权。

(2分,答对2点即可)

共同原因:

普法战争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启蒙思想的影响。

(3分)

(3)文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分,答出三国即可)

(4)基本特点:

美国:

三权分立;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分)

27.(14分)

(1)C(2分)

(2)发展状况:

手工工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雇工数量更多;分工更加细密。

(6分,概括材料即可得分)

(3)作用:

康熙帝废除织机数量限制的政策,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分)

认识:

国家政策始终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力)。

(2分)

28.(20分)

(1)态度不同的原因:

中外力量对比的结果。

(2分)

(2)变化:

对西方文明由鄙视、排斥到崇尚、吸收。

(2分)

影响:

经济:

创办近代工业,如轮船招商局、继昌隆缫丝厂等;(2分)政治: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如郑观应、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等;(2分)

思想:

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如新文化运动。

(2分)(其他实例合理也可)

(3)态度:

盲目排外(反对一切外国事物)。

(2分)

原因:

①其成员受外国商品的冲击而破产失业;②其成员常受外国教会势力的欺压;③其成员听信对于外国事物危害的宣传;④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栞其成员大多思想闭塞,愚昧无知。

(4分,任答2点即可)

(4)保留:

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等。

(2分)

吸收: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开化等。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