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9650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二十年后的家乡》同步练习

基础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jìpǐnhàishíjūliúqiánrùfàngzònglǚlì

()()()()()()

huǐmièjiāowàihuīhuángtángcháo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举()闻()兴()采()()()剔透天()海()

奇()异()()名远()()()私语如()如()

三、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毁灭()A.破坏,损害B.烧掉C.诽谤,说别人的坏话

2.漫游()A.水过满,漾出来B.满,遍C.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3.窃窃私语()A.偷盗B.比喻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C.私自,暗中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环绕围绕

1.月亮()着地球转。

2.村庄四周有竹林()。

激烈热烈

1.考试要求严苛,竞争()。

2.教室里响起了()的掌声。

五、选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排比拟人比喻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

3.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

4.大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打量着朱丹。

那神色,仿佛是罗丹在打量雕塑作品。

()

六、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乡野

4.房门开了探出一个头来这个人大声说木笛朱丹

5.过了一会儿大师冷峻地问为什么

七、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王师”指的是姓王的将领统帅的军队。

()

2.《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和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

3.《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4.《木笛》的主人公朱丹在终试时出色的演奏了一首欢乐的乐曲,最后被录取。

()

综合题

八、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西湖歌舞几时休?

第一句诗描写了祖国的_________,第二句诗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______,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_____之情。

2.圆明园的()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个句子中两个“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也表达了作者的_____之情。

九、我会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2.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题

十、阅读乐园。

最后一次演讲(节选)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

(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在害怕啊!

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

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

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

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

我们有这个信心: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

你们完了,快完了!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热烈的鼓掌)

1.在选文中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选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你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

家乡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

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

请大家发挥想象写一写。

 

参考答案

基础题

一、祭品亥时拘留潜入放纵履历毁灭郊外辉煌唐朝

二、世名高烈玲珑南北珍宝声扬窃窃泣诉

三、1.A2.C3.C

四、1.围绕2.环绕3.激烈4.热烈

五、1.比喻2.排比3.排比、比喻4.比喻

六、1.,,!

,,!

2.,!

3.,,;“”,。

4.,。

“。

”5.,:

“?

七、1.x2.√3.√4.x

综合题

八、1.山外青山楼外楼大好河山心痛愤慨

2.毁灭损失不可估量痛惜

九、1.王师北定中原日2.西湖歌舞几时休3.万马齐喑究可哀

提高题

十、1.,!

2.“你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

3.杀害李公仆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

表达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4.“黑暗”指国民党反动派反动统治;“光明”指解放人民。

十一、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卡

一、听两遍朗读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平方公里。

A.九千六百万B.九百六十万C.六百九十万

2.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高峰。

A.一B.二C.三

3.下列选项中,全部位于我国的一项是()。

A.太湖贝加尔湖B.泰山黄山C.万里长城金字塔

4.全文采用了()的结构,赞美了我们美丽的祖国。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抖擞(sǒu)美哉(zāi)不可估量(ɡǔ)

B.统一(tǒnɡ)海域(huò)玲珑剔透(lónɡ)

C.灰烬(jìn)矛盾(dùn)潜龙腾渊(qián)

三、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圆明园中有jīnbìhuīhuánɡ()的diàntánɡ(),园内建筑宏伟,漫步其间,可以bǎolǎn()中外风景名胜。

2.画家正chánɡshì()着描绘yíxièqiānlǐ()的瀑布。

四、辨一辨,选字组词。

【境镜竟】()然()子身临其()

【消销削】()铅笔()息虎门()烟

【陵凌棱】()乱丘()()角分明

五、下列词语中不是一对反义词的是()

A.国泰民安——民不聊生B.安居乐业——流离失所

C.内忧外患——生灵涂炭D.太平盛世——兵荒马乱

六、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举世()()足()多()()()忘形

()心()血()()多端兴高()()

1.万里长城是()的伟大建筑。

2.王老师为了教育事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七、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B.毽子越做越讲究,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鸡毛做成的毽子满院子飞。

C.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八、句子天地。

1.园中()有民族建筑,()有西洋景观。

(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2.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

()

2.《题临安邸》中“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太平、繁华的社会现状的赞美之情。

()

3.《己亥杂诗》中点睛的诗句是“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4.《少年中国说(节选)》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

5.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灭。

()

十、本单元内容回顾。

1.《示儿》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____________”的真挚、强烈的爱国热情;《题临安邸》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无比忧虑,以及对________的辛辣讽刺和无限愤慨;《己亥杂诗》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社会____________的状况,表达了诗人热情呼唤社会变革,期待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使中国变得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2.《少年中国说(节选)》通过描述_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讴歌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3.《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________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____________,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____________,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____________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小岛》叙述了小岛上的战士们把________________让给来岛上视察的将军吃,而将军最后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强决心。

5.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6.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

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听力材料

我们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领土辽阔。

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当我们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

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我国的物产丰富。

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上都居于前列。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

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

还有许许多多的资源等待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

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

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

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山河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

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B2.A3.B4.C

二、C

五、C

六、1.举世闻名2.呕心沥血

七、B

八、1.不仅还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九、1.√2.×3.×4.√5.√

十、1.北定中原统治者死气沉沉生机勃勃

2.少年中国殷切期望祖国繁荣富强

3.圆明园无限热爱无比愤慨振兴中华

4.一盘小白菜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分享小岛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

 

第四单元快乐阅读

天安门前看国旗

①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

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再去看看呢?

②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

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③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

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

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④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⑤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

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⑥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吗?

⑦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

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下面的背景资料思考:

为什么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关注?

【背景资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

多年来,武警国旗护卫队用挺拔的军姿、威武的气势,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展示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⑥段,查资料,填一填,选一选。

(1)“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_______的《病起书怀》。

意思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想说明()

A.自己虽然是个普通的公民,但是看到国旗,也感受到了一份责任感。

B.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来说非常渺小。

C.自己被几位老者的神情感染,心情激动,想起了创业的艰辛。

4.读第⑤~⑥段,体会几位老者和作者观看国旗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看到这样一幕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人口的大量损失,国力锐减。

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公元1192年,诗人已68岁,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

在一个“风雨大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春望写作背景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

(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

()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

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

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3.任选一首诗,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本文主要写作者在天安门前看升旗时的激动心情和深切感受。

2.天安门升旗仪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仪式,它代表的是祖国的尊严,是人们爱国的热忱。

所以每天一大早就有很多群众来瞻仰。

3.

(1)陆游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2)A

4.示例:

我想起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想起了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

为了让人民当家做主,一代代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微群阅读

1.

(1)×

(2)√(3)√2.ABC

3.示例:

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和爱国壮志,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