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9975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高考押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押题

(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的性灵文人对诗歌情感的表现范域进行了不断的开拓和“探底”。

他们以“世情”为诗性情感,把庸碌人生、琐碎生活、平常心情诗意化,创作出了一批新鲜活泼、具有浓浓世俗气息的诗歌作品。

他们的这种尝试,不仅推翻了前后七子建立的模拟王国,率领诗坛走出了复古的迷障;更是对以“诗言志”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正统诗学理念的挑战,在完善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表达经验、平衡诗歌文化生态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如果说先前的诗人们在努力地汲取古人的智慧成果,性灵文人们则以“无法为法”,努力摆脱古人、成法、学问等的一切束缚,为诗歌营造一个独立、轻松的创作环境。

“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袁宏道语)是性灵文人针对当时文坛上风行的复古运动而提出的。

在当时“黄苇白茅,弥望如一”的诗文创作中,性灵文人试图用一己之性灵扶救文坛“缩缩焉循而无敢失”的状况,因此,击破复古派的理论根基,就成为性灵文人的首要任务。

同时,对古人的脱离,也是他们坚持诗歌情感的自然性、个体性、真实本性的自然选择。

“脱古人之缚”首先表现在对古之贤人、圣人的颠覆上。

李贽认为,即使是被拜在庙堂的孔子,也并不能成为天下之是非的评判者。

是非标准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而不应是僵化的、不可更易的固定标准。

每一个人的“自然之性”,才是“自然之真道学”。

其二,表现在不盲目地崇尚经典。

“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李贽语),李贽瓦解的不仅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更是对当时整个社会存在的颠覆。

如果人们都能保持自己的童心,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一个新世界的创造或许指日可待。

其三,要摆脱古语的束缚,袁宏道认为,今天(明代)的文人在“学古”时偏偏不学古人的思想精髓,而专注于古文中的古语。

况且,古人也并没有用古语来写文章的癖好。

今人看来是“古文奇奥”的,或许在古时也只是街谈巷语的大白话而已。

能明明白白地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已属不易,又何必非要取秦、汉时期的名衔来装饰自己的诗文?

因此,在反对古人、古文、古语的基础上,性灵文人们建立了一种比较进步的“诗文递进”观。

袁宏道的诗文进化观非常激进:

“世道既变,文亦因之”“古何必高,今何必卑哉?

”推翻先前的所有,并不是袁宏道等性灵文人的本意。

他们反对的并不是“古”本身,而是七子派所“复”的方法和形式。

程序化、模板化的“复”使诗歌创作成为鹦鹉学舌,诗人的真个性、真性情消失殆尽,诗歌的生命也就无从言说了,这也是前后七子掌控的明代诗坛萎靡不振的原因所在。

所以,性灵文人试图推翻以古之圣贤为是非的标准,推翻经典的权威地位,摆脱古语的束缚,使诗性之情重新回归为个体的自然性情。

(摘编自李小贝《明代性灵文人的诗歌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性灵文人以“世情”为诗性情感,用诗的形式表现庸碌人生、琐碎生活、平常心情,创作出新鲜活泼、世俗气息浓郁的诗歌作品。

B.明代性灵文人反对当时诗歌创作中的复古主义,他们试图用一己之性灵改变文坛上畏首畏尾、泥古不化的倾向,击破复古派的理论根基。

C.明代性灵文人并不是反对“古”本身,而是反对复古派所“复”的方法和形式,因为那种程序化、模板化的“复”使诗人失去了真性情。

D.明代性灵文人建立起了比较进步的“诗文递进”观,他们认为时代变了,社会变了,文学也要随着变化,古不一定高尚,今不一定卑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贽认为,古代圣贤并不能成为天下是非的评判者,世上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是非标准,是非标准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

B.李贽大胆否定儒家经典,认为这些经典是道学家的借口,伪君子的藏身之地。

这既是对经典的瓦解,更是对当时整个社会存在的颠覆。

C.袁宏道指出,当时的复古派不学习古人的思想精髓,只专注于古文中的古语,其实这些奇奥的古文在古代都是街谈巷议的大白话。

D.颠覆古代圣贤,瓦解儒家经典,摆脱古语束缚,是明代性灵文人“脱古人之缚”的三种表现,它为诗歌创作营造了独立轻松的环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性灵文人不仅推翻了复古派的模拟王国,还挑战了“诗言志”的正统诗学理念,这种扬弃态度在平衡诗歌文化生态上起了重要作用。

B.“不曾依傍半个古人”之语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针对当时文坛盛行的复古运动提出的;而当时的诗文创作蹈袭古人成风,已然失去个性。

C.明代性灵文人彻底摆脱了古人、古文、古语的束缚,他们高扬“自然性情”的鲜明旗帜,为萎靡不振的明代诗坛注入了一股生命活力。

D.坚持诗歌情感的自然性、个体性、真实本性是明代性灵派基于破坏复古派的根基以及“脱古人之缚”的自然选择,是他们的创作原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寻车

安谅

说好晚上几位老同学聚聊的,葛君下午却给明人来电话,说有要事,不来了。

明人问:

“你有什么要事?

留校做了老师,就忙得屁颠屁颠的啦?

”“真的是要事,待我这几天事完之后,一定做东请各位。

”当晚明人和老同学们聚聊时,还惦记着葛君,悄悄发给他一则微信:

“究竟碰到什么事了?

葛君很快回复:

“丢了一辆车!

这回复倒让明人疑窦顿生:

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

怎么会丢了呢?

两天后,明人又发给葛君一则微信,葛君回道,车还没找着,自己这两天都在校园里仔细寻找。

现在东片校园的自行车停放点都搜寻了一遍,现在转移到西片区了。

这番回答把明人彻底搞糊涂了:

“你在找什么车?

要到自行车车库去找?

”“我找的就是自行车呀!

”葛君的回答毫不含糊。

“一辆自行车就让你丢了魂似的?

”明人的责问,也毫不含糊。

“这是一辆十分重要的自行车,过几天我再与你说。

过了两天,葛君自己打来电话,说他还是没找到那辆自行车,他请明人过来,帮他一起想办法。

见到葛君,明人才发觉他这些天明显憔悴了,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竟然把他急成这般模样?

葛君说,这辆自行车还是半年前从别人手上转买的。

转卖给他的人温文尔雅,戴着一副眼镜,显示出不凡的修养来。

那人开价不算高,他一点儿也没还价,就把钱给了那位儒雅男子。

上周他也想把车卖了,还在校园里贴了好几天卖车启事。

谁想买车的主儿还没见着,搁在楼底下的自行车却没影了。

他一下子紧张起来,放下手上所有的活儿去寻找那辆车。

“不就一辆自行车吗?

丢就丢了,何必这样着急?

”明人劝慰道。

“你不知道,这辆车事关我的心理底线和人品。

”葛君一脸严肃地说道,“那辆车,是个危险品,是颗定时炸弹。

”葛君一字一句地道出。

明人投向葛君的目光,满是疑惑。

“我上次去书店回来的路上,等候绿灯时感觉不对劲儿,就拨弄了一下龙头,谁知车前轴突然脱落了,车身整个儿就像散了架。

我赶紧连推硬拉地把车子送到修车铺。

修车师傅一瞧,便指着那根钢轴的断裂处说,这是旧伤,是焊接过的。

我这才明白自己被那位看似斯文的男子给骗了。

修车师傅说算我命大了,要是骑在路上突然断裂了,不是摔个半死,就是被马路上的车辆轧死。

“所以,你决定把这辆车卖了?

”明人明察秋毫。

“是呀,不瞒你说,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

”葛君坦诚地说道。

“你也够缺德呀,把危险转嫁给别人。

”明人嘲讽。

“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和这么做的。

可是,我说实话,当这辆车被偷走之后,我突然紧张害怕起来。

我担心哪位大学生把它偷了骑了,某一天,突然车毁人亡。

那我的罪过不是太大了吗?

”葛君说着,脸上愧疚、悔恨交杂。

“所以你开始了寻车行动?

”明人问。

“是的,不这样,我心神不安。

可几天下来,毫无结果,接下去又是长假了,我怕哪位愣头青骑着去郊游,那麻烦就大了。

”葛君的焦虑是真诚的。

翌日,又一张寻车启事出现在校园的好多处公告栏上。

上面写明这辆灰色的永久牌自行车,车轴是断裂的,焊接也是脆弱的,承受不起颠簸,危险重重。

启事提醒借用者小心为上,要么将车还给主人,主人一定酬谢;要么将它送到修车铺,去好好修理一番。

这天浓雾,他们在食堂门口发现了这辆车。

葛君几乎是扑身过去,一把抓住了自行车的龙头:

“是这辆,就是这辆。

这时,三个毛头小伙子从食堂里奔跑出来,堵住了他们的去路,神情是不依不饶的。

明人和他们说了几句,又将寻车启事塞进他们手里,他们漠然视之,一脸敌意。

正尴尬间,葛君突然一使劲儿,车前轴被提出了钢圈,断裂焊接处裸露在眼前。

葛君再稍稍使了一点儿力,车轴在原伤口处断裂了,车身顷刻倒在了地上。

此时葛君终于笑出声来,那笑声干净、爽快,仿佛能穿透无尽的雾霾。

(选自《小说界》2016年第1期,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从同学聚会写起,引出葛君和明人;一个“要事”,让明人误以为葛君留校后很忙;原来“要事”是丢了一辆车,又让明人误以为葛君丢了汽车。

B.当得知葛君丢的是自行车时,明人算是解开了“要事”和“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的结,但是他仍然不明白葛君缘何为一辆自行车而苦苦寻找。

C.葛君是大学青年教师,他在一个骗子手中买下了一辆像“定时炸弹”一样的自行车。

由此可见,骗子都善于伪装成“温文尔雅”的样子。

D.小说的结尾写葛君“笑出声来,那笑声干净、爽快”,表现了他为几个小伙子没有因为这辆自行车受到伤害而感到欣慰,更为他终于找到它而开心。

5.明人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如果不设计葛君曾有过卖掉那辆自行车的想法,而是径直表现他丢车后就为他人的安全而焦急的精神好不好?

为什么?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雕刻火药一把刀———记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导弹武器装备的“心脏”,发动机推进剂燃面的尺寸和精度直接决定着导弹的飞行轨道和精准射程,燃面整形迄今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再精密的机器依然无法完全替代人工。

徐立平从事的工作需要极高的精准度,“而与精准相比,这个岗位的高危险性则更令人生畏”,他介绍说,固体燃料的特殊性,使得操作人员在整形时犹如躺在炸药包上,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金属壳体,或摩擦过大发生静电放电,就会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几千度的高温,操作人员一丝安全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1987年,我不到19岁,从技校毕业后,在母亲的建议下来到她曾经工作过的装药整形车间工作,虽然心里做足了准备,但进厂第一课的点火试验,现场巨大的轰鸣声和腾起的蘑菇云,还是把我看呆了,没有想到会这么危险。

”徐立平回忆道。

这堂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规避危险,唯有胆大心细,练好手中这把刀。

由于固体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含有粗糙的颗粒,用刀的力道很难把握,一刀切下去,药面很难保持平整,一旦切多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火药就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导致发动机偏离轨道,甚至爆炸。

药面平不平,每次用刀切多少,都靠技术人员自己判断。

为了练好手上功夫,徐立平就不停地琢磨和练习怎么用力、怎么下刀,比划着切、削、铲等基本功,揣摩着刀具切削量、切削角度、切削力度,手臂酸痛还不放下。

上岗操作时他更是一丝不苟,虚心请教,一刀一刀地勤学苦练,多年下来练坏了30多把刀具,手却越来越有感觉,药面整度也越来越高。

到后来,用手摸一下,他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经过他整形的产品保持了100%的合格率。

选择整形岗位,就意味着选择与危险为伍,与死神做伴。

“有一次,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进入研制攻坚阶段,连续两台发动机试车失利,又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再次出现药面脱粘”,徐立平回忆道,为了彻查原因,当时在没有先进检测设备的条件下,专家组毅然决定,就地挖药,寻找“病根儿”。

就地挖药,意味着要钻进已经装填好烈性推进剂的发动机燃烧室内,挖出浇注固化好的火炸药,而且挖药量极大,这在工厂历史上是头一次,艰难可想而知,危险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没有丝毫犹豫,一支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突击队迅速组成。

经验丰富的班组长打孔探明位置,车间主任当起了“首操作”,徐立平也主动请缨加入,成为最年轻的突击队员。

狭小的空间,半躺半跪在成吨的炸药堆里,忍着浓烈而刺鼻的气味,突击队员们用木铲、铜铲小心翼翼一点一点抠挖。

高度的紧张和缺氧,使得每人每次在里面最多只能干上十几分钟。

而作为最年轻的突击队员,徐立平每次进去总要多坚持几分钟,“当时,在里面除了挖药的沙沙声,都能听到自己紧张的心跳。

就这样,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历时两个多月,突击队挖出300多公斤推进剂,成功找到了故障原因,修复后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圆满成功。

任务结束后,徐立平的双腿疼得几乎无法行走,“只要组织和任务需要,我仍会毫不犹豫地上!

相关链接

①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面整形工,航天特级技师。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摘自《XX百科》)

②……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一名员工,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面整形工作,药面整形需要很高的精度,机器不能做这项工作。

B.药面整形工作危险性很高,因为固体燃料有其特殊性,如果操作人员不慎碰到金属壳体或静电放电,就会引起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C.药面整形难度很大,因为固体火药韧性很强,且含有粗糙的颗粒,用刀力道不易把握,用刀时药面很难保持平整,药面整形迄今仍是世界性难题。

D.药面整形需要高超的技术,用刀次数的多少,药面平整不平整,全凭技术人员自己判断,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反复琢磨和苦练用刀技巧。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徐立平从技校毕业后就从事装药整形工作,进厂第一课的点火试验的宏伟场面,深深震撼了他,于是他下决心一定将药面整形工作做好。

B.徐立平在药面整形工作方面善于虚心请教,更重要的是,他不间断地勤学苦练,技术越来越高,经他整形的产品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C.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处于攻坚阶段时,连续三台出现故障,由于当时没有先进检测设备,专家组毅然决定就地挖药以寻找原因。

D.徐立平主动请缨参加了以车间主任为首的青年突击队,挖药的工作非常危险,徐立平进入燃烧室只能坚持几分钟,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E.挖药寻因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突击队历时两个多月,将推进剂全部挖出,成功找到了故障原因,经过修复,发动机地面试车圆满成功。

9.从徐立平的工作经历来看,你认为“大国工匠”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与精神?

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霍韬,字渭先,南海人。

举正德九年会试第一。

谒归成婚,读书西樵山,经史淹洽。

世宗践阼,除职方主事。

杨廷和方柄政,韬上言:

“阁臣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习。

辅臣失参赞之权,近习起干政之渐。

自今章奏,请召大臣面决施行,讲官、台谏,班列左右,众议而公驳之。

宰相得取善之名,内臣免招权之谤。

”十二年,韬起历吏部左、右侍郎。

时部事多主于尚书,两侍郎率不预。

韬争于尚书汪钅宏,侍郎始获参部事。

韬素刚愎,屡与钅宏争,钅宏等亦严惮之。

既而钅宏罢,帝久不置尚书,以韬掌部事。

十八年简补宫僚,命韬以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协掌詹事府事。

疏辞加秩,且诋大臣受禄不让,晋秩不辞,或有狐鼠钻结,阴固宠权,怨气召灾,实有所自。

时中外讹言帝复南幸,韬言六飞①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之。

帝既下诏安群情,乃诘韬曰:

“朕昨南巡,卿不在行,受贿事得自何人?

据实以奏。

”韬对,请问诸郭勋。

帝责其支词,务令指实。

韬窘,乃言:

“扈从诸臣无不受馈遗、折取夫隶直者,第问之夏言,令自述。

至各官取贿实迹,勋具悉始末,当不欺。

”章下所司。

韬学博才高,量褊隘,所至与人竞。

帝颇心厌之,故不大用。

先后多所建白,亦颇涉国家大计。

在南都,禁丧家宴饮,绝妇女入寺观,罪娼户市良人女,毁淫祠,建社学,散僧尼,表忠节。

既去,士民思之。

举进士出毛澄门下,素执弟子礼,议礼不合,遂不复称为座主。

及总裁己丑会试,亦遂不以唐顺之等为门生。

(选自《明史·霍韬传》,有删节)

【注】①亦作“六马非”,古代皇帝的车驾六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韬言/六飞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之/

B.韬言/六飞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之/

C.韬言/六飞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之/

D.韬言/六飞南狩/时臣下多纳贿不法/文官惟袁宗儒/武官惟郭勋不受馈/今讹言复播宜有/以禁戢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第一名叫状元。

B.幸,中国封建时代皇帝亲自到某地叫“幸某地”,有时与“巡”合在一起叫“巡幸”。

C.寺观,即佛寺和道观,僧人所住之处叫寺,道士所居之所叫观;也用以泛指庙宇。

D.座主,唐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明清时举人、进士亦用以称其本科主考或总裁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韬曾在西樵山刻苦读书,对经学史学方面的学问可谓融会贯通。

他博学多才,但度量小,走到哪里都爱与人争斗。

B.霍韬上书建言,削弱宦官。

他认为宦官干政,内阁大臣大权旁落,建议皇帝召集大臣对奏章当面决定,公开办理,各机构官员也须参与其中。

C.霍韬看重权力,努力争取。

在他担任吏部左、右侍郎的时候,吏部之事大多由尚书做主,于是霍韬就向担任吏部尚书的汪钅宏争取,取得成效。

D.霍韬揭露贪腐,窘而不慌。

他借风言世宗南巡之机,揭发皇帝上次南巡跟随大臣受贿的情况,针对世宗的诘责,他表示夏言和郭勋均知内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晋秩不辞,或有狐鼠钻结,阴固宠权,怨气召灾,实有所自。

(5分)

(2)帝颇心厌之,故不大用。

先后多所建白,亦颇涉国家大计。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14~15题。

寄衣曲三首

罗与之

其一

忆郎赴边城,几个秋砧月。

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

其二

愁肠结欲断,边衣犹未成。

寒窗剪刀落,疑是剑环声。

其三

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

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

14.下列对这组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其一的前两句用平铺直叙的语言交代寄衣者的身份和寄衣的缘由:

丈夫赴边御敌,已经好几个年头了,现在秋风又起,又要为他准备寒衣了。

B.“砧”与“月”在诗中是特定的意象,自然使人联想起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情景,尽管它们在诗中寄托的感情有所不同。

C.其二的后两句写主人公在窗下为丈夫赶制寒衣,不慎剪刀落地,发出的响声让她一下子联想到丈夫剑环的铿锵声,情味含蓄蕴藉。

D.三首诗在技巧的运用上也很特别:

其一中的“鸿雁”代指丈夫的书信,其二中的“剑环”是谐音双关“见还”,其三中的“敢恨”是反语,应是“不恨”的意思。

E.这三首小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关联,借一个独守空房的妇人之口,抓住缝制和寄送寒衣这一特定情景,表现了她复杂而深沉的心理。

15.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有所侧重,请分别加以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女子设喻,表明自己因德操美好遭到小人的诽谤的两句是“,”。

(2)《木兰诗》中写道:

木兰辞别了家乡,来到了黑山一带,已经听不到爹娘呼喊女儿的声音,“”,战斗即将打响。

(3)《岳阳楼记》中,作者在描写了淫雨、阴风、浊浪等悲凉凄楚的景象后,登上岳阳楼,产生了“,”,满目凄凉之情,因而感慨到极点,心中无限悲伤起来了。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即使在这次世界杯外围赛中最终铩羽而归,我们也会记住这一场比赛,我们毕竟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毕竟打碎了“恐韩”的魔咒。

②在民间文学的“供给侧”有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

外来的故事可以千锤百炼、精雕细琢,本土的东西则大多是粗糙简单、素面朝天的。

③在进入兰考县城的必经之路,有一座焦裕禄铜像,只见他裤脚挽起,双手叉着腰望向远方。

看到铜像的刹那,一股崇敬之感油然而生。

④导演和制片方往往过于看重明星效应,通过提高片酬等手段请来知名演员,在其他方面能省则省,影视作品质量自然会江河日下。

⑤面对国际形势的挑战,中国没有明哲保身,而是借两会庄严宣告:

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A.①⑤B.②④C.③⑤D.②③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不合理低价游”等顽疾经常在整治之后又出现反弹,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地斩断灰色利益链条,以至于破除旅游市场潜规则造成的。

B.既然已选择了“脱欧”这条“双输”之路,欧盟与英国双方都必须展现政治智慧,努力做到好聚好散,不必避免“分手成冤家”的尴尬。

C.对西方智库关于南海问题的炒作,军事专家李杰表示,中国在自己控制的岛礁进行民用设施建设,域外国家尤其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利。

D.北斗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内导航系统标准服务的定位精度约在10米左右,与此同时,它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高定位导航服务的精度。

19.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个头最小的金橘是金柑属的典型代表,果肉①少②可带皮吃。

金橘果皮的营养价值令人吃惊,80%的维生素C都储存在果皮中,③对肝脏有解毒功能,还能养护眼睛,保护免疫系统等,④营养价值在柑橘果类中名列前茅。

金橘果皮肉质厚、光滑,有许多油胞点。

⑤带皮鲜吃之外,⑥常被用来制作蜜饯、饮料、果酒等休闲食品。

①②③④⑤⑥

A.虽但不仅/除了还

B.虽然但是/而除也

C./却非但其除非又

D.尽管也不只则除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倡导“光盘行动”意义重大,不仅①,促进餐饮消费的理性回归,还能带动公众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养成节约的习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那么,②?

这就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包括卫生监管部门、餐饮行业、消费者、媒体等,③,形成合力。

21.下图是对“咆哮妈妈”的形成原因和造成影响的重点概括,请据此给“咆哮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各大城市出现的共享单车火了。

其租借费用相当便宜,方便了人们的“最后一公里路”,因此共享单车成为不少人出行时与公共交通系统相结合的纽带。

与此同时问题也多了起来。

最近的一则新闻:

上海一男子用电锯锯断一辆共享单车车锁并将车占为己有,被判拘役4个月、罚金2000元。

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城市的角落里被私藏、上私锁、涂抹二维码的共享单车已经司空见惯。

不仅如此,关于它们屡遭破坏的新闻就没间断过:

车座被卸、脚蹬子被卸、车轱辘被拆……还有一个不得不提且极为普遍的现象———乱停乱放。

如今,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