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0079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65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docx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

(2017-2020年)

 

丹东市智慧城市工作小组

二〇一七年九月

前言

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城市是当前中国各个城市都遵循的一条科学发展路径。

为务实、健康、有序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丹东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4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智慧丹东建设规划概述

一.1规划背景

智慧城市是以提效城市管理、便利公众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为目标,以高速互联网络、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2014年以来,国内智慧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级政策的发布,为日益升温的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表明国家层面上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宏观政策已经日益清晰,带动智慧城市建设从“试点探索”迈入到“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互联网+”现代能源、“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等行动直接与智慧城市建设息息相关,“互联网+”与智慧城市交汇融合已经拓展出巨大空间。

“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点燃了创业创新的燎原之火,启动了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照亮了智慧城市的创建方向。

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了大数据在社会治理、经济运行、民生服务、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应用,已经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视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以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并以顶层设计作为切入点。

2016年9月30日,丹东市政府与中兴公司签署了智慧丹东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丹东智慧城市建设正式启动。

随后,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中兴通讯公司高层举行了多次会谈和互访,探讨合作建设事宜。

2017年3月27日,丹东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丹东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调研的通知》,针对部分单位(31个)、县(市)区(7个)进行调研,以确保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施智慧丹东的系统性建设对丹东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可极大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服务能力。

2.可极大地提高丹东市的城市形象,并跨越地域的限制,通过丹东智慧城市建设向世界展示。

3.可极大地改善丹东市民百姓的民生和幸福指数。

丹东智慧城市建设将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创造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环保的居民生活环境。

4.可极大地提高政府与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对信息的利用水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持续推动作用。

5.可极大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通过丹东智慧城市建设,将全面升级和改造城市各类应用网络,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对丹东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持能力。

6.可极大地带动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通过丹东智慧城市建设,助推丹东市物联网、全域旅游、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方面的持续、长足发展。

依据对新时期丹东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的客观分析,遵循国家、省、市相关精神和原则,结合丹东市产业特点、区位优势等,编制《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

本规划以丹东市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和路径为目标,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为重点,通过“一云一网一图”的技术架构,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的管理模式,实现惠民便民、科学管理、产业衍生和回收增值,全力打造丹东发展升级版,助力丹东建成产业实力雄厚、社会事业发达、城镇功能完善、空间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城市。

一.2规划范围

本规划地理范围覆盖丹东市行政区域,规划内容重点从城市级大数据平台视角出发,提出丹东市智慧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理念、发展目标、实施路径、总体架构、重点工程、以及建设运营和保障措施,力求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引领丹东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纲领。

一.3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7年,规划截止期为2020年。

一.4规划依据

见附录1。

一.5规划思路

与以“围绕单一目标、垂直行业应用、政府投资和政府运营”为特点的丹东市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相比较,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围绕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构建丹东市发展的整体战略定位。

以平台化、集约化为主要建设思路,构建未来4年丹东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具体建设方案中,特别注重数据资源的采集共享、整合集成和开放应用,深化重点领域智慧化应用,提升市民体验。

同时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建立健全统筹推进的体制机制,确保智慧城市的工作更加顺利、有效地推进。

1.总体规划以丹东智慧城市长远建设总体架构作为战略目标

智慧城市是一项规模庞大复杂的巨系统集成项目,从城市角度而言,智慧城市的建设没有截止时间。

从阶段性目标讲,也动辄以三年、五年为单位。

而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消除信息孤岛,让城市级的数据、信息、应用能够共享与融合。

而如何能在如此长的期限内,将分别由政府各单位、由社会众多不同的建设单位承建的信息化项目,都能自然融合成为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形成新的信息孤岛,是智慧城市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正是顶层规划的最重要任务和意义所在。

2.总体规划立足于丹东社会发展现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丹东智慧城市建设,但是丹东属于三线城市,财政收入、每年的信息化建设投入相对于智慧城市全面建设所需庞大资金而言略显不足。

因而,必须以满足丹东市当前政府、民生、产业发展等领域信息化方面最急迫需求为核心,以丹东市财政投入能力为依托,以中近期建设项目为重点,综合考虑,全局统筹,力求使本规划务实、稳妥,具有可实施性。

3.总体规划注重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

通过解读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得出结论,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据与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开放和利用。

而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中明确提出政府数据开放是常态,不开放是特例。

而做到这一切,其核心就是城市级的大数据体系,包括底层的云数据中心、城市数据库、大数据平台以及上层的系列面向政府和公众的大数据应用系统。

而在本规划中,结合丹东市当前现状,重点就是规划如何建设上述大数据体系。

以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和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等信息资源为基础,叠加各部门、各行业相关业务信息,加快促进跨部门协同应用。

构建城市级信息安全体系架构,鼓励信息共享,完善信息同步、更新机制,推出创新的智慧应用。

4.总体规划注重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项目,而如何保证长期性的信息化项目建设不偏离智慧城市统一性、融合性的要求,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其核心就是建立在城市大数据统一平台基础上的系列标准与规范。

当前,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颗粒度还比较粗,所以针对丹东市具体情况,要在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内,制定符合丹东市自身要求的智慧城市标准与规范。

5.总体规划注重智慧城市与“互联网+”的结合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结合时代的特征,如何利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全面结合,形成“互联网+智慧城市”,也是本规划重点考虑的问题。

6.总体规划注重与现有基础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

经过多年的投入,丹东市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各个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面临的问题和关注角度各不相同,因此丹东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充分考虑现有的各部门信息化基础,对基础设施、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各类应用和信息化服务渠道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模式。

对已有信息化系统强调在对接和改造时的规范性,对计划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强调统一性和可扩展性,以集约高效为原则,深度发掘丹东市已有和待建信息化建设成果的价值。

第二章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二.1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二.1.1城市治理更为协同开放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行,正在远离传统的封闭和自上而下的方法,转为更加开放的模式。

城市官员们认为,确保公开和透明的治理体系可以为建设发展创新与包容的智慧城市创造机会。

为实现参与性管理模式,各城市所采用的工具和技术包括:

开放和包容的网络、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可视化、仿真和游戏化、市民参与、一体化管理结构。

2003年,韩国首尔建成了“e-首尔网”行政光纤网络,连接城市的主要公共建筑、相关办公室和各社区。

2011年对该网络进行了升级,以支持最新的智能服务。

该项目为市民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包括访问所有公共网站,同时辅助首尔市政府处理各种智能设备传来的海量数据。

“智慧首尔2015”智的主要支柱之一是增加智能设备普及率并让新用户学会使用。

主要措施包括提供二手智能手机、向捐献旧手机的市民提供新机购买税收减免优惠、开展智能ICT设备培训课程等。

2012年4月,首尔启动“开放广场”机制,向市民和相关机构发布政务信息,目前已发布800余个数据集,涉及儿童照管服务、公共交通路线、公交车到站时间、停车位情况、各地区天气状况、受到推荐的餐馆等信息,而且均附带地图和互联网链接、图片或统计数字。

城市管理部门鼓励利用这些公开的免费信息开发智慧城市应用,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品质。

此外,首尔还建立了政策建议在线提交系统(OASIS),市民可通过该系统与城市管理人员直接进行政策和建议讨论。

二.1.2服务更为智能化个性化

全球范围内已经部署了诸多类型的智慧城市服务,旨在解决各个城市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优先事项。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主动重新规划交通,在避免拥堵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使用率。

智能电网技术使最终用户的能源使用更有效率,并使电力公司能够主动地识别和修复供电泄漏。

公共安全系统实时监控人们的活动,可用于提醒警方或为交通网络服务。

医疗智能解决方案远程监控慢性病患者,这样患者可以较长时间待在家中,减小了资源紧张的公立医院的压力。

学习智能解决方案如虚拟教室和新学习环境,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也更加安全。

大多数智慧城市服务聚焦于智能能源/环境和交通项目,因为可以利用ICT技术确保更有效地使用能源和降低成本,通过减少污染直接改善环境,或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间接改善环境。

提供足够的公交车、火车和快捷运输,鼓励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从而减少道路上的私家车数量,进而缓解交通拥堵和缩短市民上下班花费的时间。

日本横滨以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几个领域为重点,通过引入新技术等方式降低碳排放。

采取政府出资、企业参与的建设方式,总投资约为740亿元,参与企业包括东芝、日产、夏普、日本电气、东京电力、松下等,其主要工作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企业能源管理、区域能源综合治理、生活方式革新、家庭能源管理、区域供暖管理、智能交通七大领域。

美国圣地亚哥采取政企合作方式发展智慧城市,参与者包括圣地亚哥政府、圣地亚哥电力煤气公司、通用、UCSanDiego和CleanTECH等,发展目标定为支持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

实现33%的能源采取清洁能源、帮助用户实现实时电力能耗管理、实现双向通信的智能电网、进行成果展示。

二.1.3融资方式更为多元

智慧城市项目需要大量投资,而融资仍是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智慧城市项目的资金可由政府提供,例如马斯达尔城通过国有银行提供,或者通过公共部门直接融资。

然而,大多数智慧城市项目需要私人投资来填补资金缺口。

世界各地智慧城市项目最常见的金融工具包括:

公私合伙、绿色债券、节能绩效保证合约、税收增量、众筹和私人投资。

欧盟支持跨领域PPP投资的欧洲投资银行的“欧洲PPP专业技术中心”(简称“技术中心”)在一个升级德国街道照明系统的项目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标准化的PPP模型。

EPEC还发布了一份旨在指导公共采购部门考虑采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简称PPP)方法的“指南指导”。

此外,欧洲投资银行还开发了特别用于为城市可获得的欧盟预算资金和私人投资提供补充的工具,为用现有金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范围和灵活性。

二.1.4商业模式更为创新和可持续化发展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来资助各自的智慧城市项目。

这些城市所采用的新兴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包括:

基于云技术的即付即用模式、利用数据创造收入、试点项目、更智能化的采购。

韩国釜山智慧城市采取基于云计算的即付即用模式,由当地政府与思科和韩国电信合作提供。

旧金山、首尔、新加坡和赫尔辛基等城市建设了开放数据门户网站,使包括应用和服务开发人员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访问各种服务生成的数据。

例如,旧金山的在线开放数据库提供了一个平台,第三方开发者基于该平台开发了各种应用和服务,包括私人所有但面向公众开放的城市空间地图、特定物品回收、利用信息发布等。

二.1.5政府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

政府政策对于推动智慧城市技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各国政府,特别是在东亚,以韩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都在支持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并将本国的行业龙头企业纳入智慧城市项目的核心,意在面向新兴经济体,出口“智慧城市”相关项目和解决方案。

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在国内四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日立、NEC、松下、东芝等日本企业在国内试点城市获取相关经验后,目前正积极参与在美国、法国、西班牙、印度和中国的一些智慧城市项目。

韩国政府在“建设尖端信息城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的目标导向下,在首尔、松岛等地开展了u-city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此外,韩国的一些信息企业,还积极拓展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力图将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推广到全世界。

由于宽带和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关键组成部分,政府政策中关于这类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法律和监管框架也会对智慧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2国内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二.2.1统筹规划基础信息工程建设

智慧城市中的信息工程以深入的感知、频繁的信息交互、多源数据的集成和融合、异构系统的协同等为突出特征。

在各种信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其发展规律,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感知网络属于物联网范畴,初期应用主要采集感知数据并集中汇总到后端平台进行分析和利用。

其中的远程通信主要依赖移动通信网络。

今后一段时期内,以数据采集为主的应用仍然是感知网络应用的主体,传感器(sensor)应用较多,执行器(actuator)应用较少。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安全技术的成熟,执行器的应用将逐渐增加,感知应用的丰富度和复杂度将进一步加深。

感知网络的建设,或者利用已有的提供公共服务的感知设施,诸如卫星定位系统和移动通信网络定位系统,或者利用特定政府部门或特定行业建设的行业感知网络。

虽然目前感知网络往往随着其它功能平面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进行建设,物理上属于相应的信息系统。

但逻辑上,大部分感知数据在未来都应该不同程度地开放和共享出来,形成理念上独立的城市感知网络。

政府应采取配套措施并在市政配套上鼓励相应的行业感知网络在覆盖范围、感知内容和精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考虑将市政建设与感知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构建城市的数据采集、信息感知和信息发布的包含终端设备通用物理加载平台和互联网络的感知基础设施。

泛在智能通信管道的建设,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并重。

光网城市和3G/4G/B4G网络是智能通信管道的主体。

国家骨干通信运营商是建设的主力军。

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政府相关部门应在财税和政策等层面积极扶持。

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强调普遍服务准则,在小区宽带进入和基站建设选址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等所属设施、市政设施、地铁等公共设施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

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光缆、管道、基站、机房等宽带网络设施迁移和毁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偿。

云设施服务是未来智慧城市广泛使用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信息资源加载、使用和运行的新模式。

作为新兴技术,云设施服务有一个逐步部署、扩展、全面成熟和广泛接受的过程。

当前阶段可以从新型云数据中心、面向公众的云存储和中小企业云切入。

以云主机为基础的新型云数据中心和高速网络的结合满足了众多机构对于海量数据的计算、存储和交互需求。

面向公众的云存储则降低了公众对于存储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中小企业云面向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和具有一定行业群特征的中小企业,提供集宽带、IT资源、应用及服务于一体的云计算服务,解决中小企业IT基础设施部署门槛高、初期投资大、维护难等现实问题,实现水电式、即开即用式、顾问式和在线式服务,集中管理,按实际使用量计费,使得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提高了信息化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涉及数据和协同两个层面。

由于其跨部门的特点,往往需要经历多个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通常关注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可以考虑基于电子政务系统或者应急管理平台系统中建设的数据共享和交换系统,进一步升级完善成为城市数据共享和交换系统,当然也可以建设新系统。

第二阶段则考虑将城市公共数据集独立存储、即时同步和对外开放。

这一阶段在数据的共享和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了公共数据集的独立化和实体化。

第三阶段,则进一步关注跨系统的业务流程系统,实现同一行政机构内部(和其它城市行政机构)以及不同行政机构之间的业务流驱动机制。

城市运营中心的核心在于汇聚城市静态数据信息和动态事件信息后的智能分析和协同处理。

从功能应用上看,可以实现城市运行体征监控、事件协同处理和管理决策支撑。

但其功能与和数字城管、平安城市和政府应急管理等平台存在功能上的重叠。

实施的关键在于三个核心问题的解决:

如何确保各个部门在数据提供和任务协同层面满足运营中心的要求,如何在架构上和建设模式上解决运营中心和已有数字城管、平安城市、政府应急管理平台功能重叠的问题,以及如何确保涉及泛在感知采集网络建设与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所要求的技术能力和财政保障。

城市门户作为智慧民生的重要应用。

其发展阶段往往将经历界面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等数个阶段,演进成为“一站式服务平台”的访问门户。

同时,为实现服务均等化,除了互联网门户、移动互联网门户之外,应发展语音门户和窗口门户。

窗口门户是指在城市的任何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任何城市居民都可以享受到所有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理的便利。

智慧社区以民生服务切入,建设内容涵盖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宽带网络接入、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统一的社区服务电话号码和社区信息亭等公益性信息服务设施,是典型的ICT综合信息系统。

在服务民生的同时,智慧社区综合平台还能够实现社区基层工作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的沟通交流、提高社区自治能力、促进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等信息与地域性社区信息的整合、促进信息共享。

各个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模式往往会针对当地民生服务核心诉求、基层政府工作方式、垂直条线部门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以及政府计划资金投入和资源投入相关。

例如,垂直条线部门信息化服务水平较高的城市,社区信息集成的动力就会相对较弱。

但总的来说,以信息集成带动应用发展的模式更符合社区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这种模式以民生服务和基层社区管理为核心,从数据整合切入,以信息查询和信息发布起步,逐步扩展到面向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人员的社区应用。

在实现方式上,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往往采用云计算模式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由单一的集中平台为一个城市的所有社区、或者一个行政省份内所有城市的所有社区提供服务。

统一能耗监管系统监管城市中不同机构的能耗单元,往往需要政府的政策法规配套和统筹规划实施。

目前,基于IEEE1888标准的能耗统一监管平台能够将多种应用场景下的多个能耗节点,以标准的方式统一吸纳为一个基于IP的系统,针对智慧城市中的水、电、煤、气、油等能耗环节,实现泛在网络设备和基础设施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互连、协同服务、远程控制和统一管理,解决基础能耗设施规模化的互联互通和可管可控问题,为政府部门、社区管理者、消费者和公共服务运营商提供适合的远程控制和协同管理解决方案,协助建立公共环境监督管理机制。

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发展初期,主要基于行业或部门的垂直应用的大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而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应用,由于缺乏数据集中或整合,实现程度有限。

未来,随着城市公共数据集的不断扩充,以及各种信息平台访问量的不断膨胀,形成巨量数据集合后,大数据技术将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2.2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整合

信息系统的使用应用本身能够直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如果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和管理方法的革新有机结合,则能够进一步放大提升实施效果,甚至带来突破性的变革。

某些情况下,先进的管理方法能够贯彻执行,还需要配套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支撑。

缺乏这种支撑,新的管理方法可能无法落地。

在这样的情形下,信息技术是必备的使能因素。

数字城管系统中,首先是网格管理模式的提出,实现了管理空间的精细化,充分体现了管理幅度的原则,即单元大小划分合理、管理对象负载均衡、管理责任易于落实,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管理方法上奠定了效率提高的基础。

基于网格管理模式,“城管通”等数字化信息采集和即时上报系统再次从工作流程上以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实现了城市常态管理机制和水平的大幅提升。

从根本上说,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手段,人的意识对于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

管理方法作为管理者管理意识的具化,其革新往往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

二.2.3以数据开放促进政府透明化

数据开放的理念主要来自科学界和政府。

前者开放数据是为了共享科学数据和成果,促进科学事业的整体发展;后者开放数据则基于透明和公开政府的理念,将政府的各种运行数据向大众公开。

通过数据的开放,既能实现公民对政府的日常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良性回馈,又能基于政府基础数据实现集成应用产生价值增值效应。

从2007年以来,国外的政府数据开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相继建立网站开放政府数据。

这种趋势也引起了国内相关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十二五”规划中纷纷做了相应考虑,希望通过数据开放一方面促进民主和公众参与,助力政府解决社会难题,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另一方面促进数据创新应用,充分发掘政府公共数据的附加价值。

八部委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

“大力推动政府部门将企业信用、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将教育、医疗、就业、旅游、生活等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

支持社会力量应用信息资源发展便民、惠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

鼓励发展以信息知识加工和创新为主的数据挖掘、商业分析等新型服务,加速信息知识向产品、资产及效益转化”。

国内政府已开始逐渐认识到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的价值,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走在前列,但整体上还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公众参与度不高、部门积极性欠缺、数据层问题需解决等多方面的挑战。

如上海已率先发布《关于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利用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14年度上海市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