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1351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0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现代文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docx

《现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文学.docx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四大重要思想

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二、天人合一(和谐自然)

三、中庸中和(处世之道)

四、修身克己(行为准则)

诗化中国传统文人人生追求轨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中国传统文人三大“尚方宝剑”

⏹1、儒家思想(主导思想)

⏹2、道家思想(解脱途径一)

⏹3、佛家思想(解脱途径二)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证

附: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现当代文学的分期

⏹1、1917---1927:

启蒙文学

⏹2、1927—1937:

阶级文学

⏹3、1937---1949:

抗战文学

⏹4、1949—1979:

工农兵文学

⏹5、1979---:

新时期文学

现代文学的文学新质

⏹1、新的文学价值观念:

文以载道→人的文学

⏹2、新的文学表现形态:

诗词曲赋→白话文

⏹3、新的文学审美品格:

中和之美→崇高之美

中国现代文学十大谜案

⏹1兄弟失和(鲁迅与周作人、羽太信子)

⏹2遗忘的角落(林语堂与梁实秋)

⏹3徐林苦恋(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

⏹4江郎才尽(曹禺创作)

⏹5胡王棒杀(胡风与王实味现实主义文学观)

⏹6诗怪现象(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

⏹7二度传奇(张爱玲沪港小说创作)

⏹8风光不再(赵树理的山药蛋派文学创作)

⏹9永恒原生态(沈从文边城系列创作)

⏹10文学的对峙(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

现代文学的历史背景

⏹一、大动荡与大变革

⏹二、与世界文学的碰撞交融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

⏹概述

⏹现代文学的前期准备:

三次文学革命

⏹新旧文学观念论争

⏹新青年与北大

⏹白话文的最终确认

⏹文学社团

⏹新文学形式与内容的界定

⏹文学创作潮流:

五四气象

重点与难点

(一)

1、晚清的三次文学革命

A、诗界革命(黄遵宪:

我手写我口)

B、小说界革命(梁启超:

改造国民,确认文体,第一次把小说引入文学殿堂)

C、文界革命(梁启超:

报章体)

重点与难点

(二)

2、新青年与新文学运动

A、1915年《新青年》创刊,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刊物

B、北大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

C、发表文章: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周作人《人的文学》

重点与难点(三)

⏹新文化运动早期论争

⏹1、林蔡之争(林纾《致蔡鹤卿书》、蔡元培)

⏹2、新文学与学衡派之争(1922年)

⏹3、新文学与甲寅派之争(1925年)

⏹意义:

巩固了白话文正统地位

⏹扩大了新文化影响

新文化运动意义

⏹1、白话文全面推广

⏹2、空前思想大解放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4、创作取得引人注目实绩

⏹5、揭开现代文学第一页,把中国文学推进到崭新阶段。

文学社团

⏹1、文学研究会:

1921年成立于北京,主要人物茅盾、周作人、叶圣陶、冰心、庐隐、王统照、许地山,主要刊物《小说月报》,主张为人生。

⏹2、创造社:

1921年成立于日本,主要人物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主要刊物《创造》,宗旨为艺术。

⏹3、新月社:

1923—1931年,主要发起人胡适梁实秋徐志摩闻一多等,刊物《诗镌》《新月》,提倡新格律诗。

⏹4、湖畔诗社:

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

⏹5、语丝社:

1924年成立,创办《语丝》周刊,成员有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冯文炳。

⏹6鸳鸯蝴蝶派:

新文学初期重大理论建设

⏹一、周作人:

思考探索新文学思想建设。

突出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概括新文学内容。

1918年发表《人的文学》,1921年发表《美文》,确认文学性散文的地位,1923年出版评论集《自己的园地》。

⏹二、胡适:

从语言形式上为文学革命寻找突破口,基本构架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1916和1918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主张“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气象”

⏹1、理性精神的显现

⏹2、感伤情调的流行

⏹3、个性化的追求

⏹4、多种创作手法的尝试

⏹5、文学本质的回归

第二章鲁迅

提要

1、鲁迅的意义

2、鲁迅小说成就

3、鲁迅的散文成就

4、鲁迅的杂文成就

本章重点与难点

•鲁迅的价值与贡献:

A现代中国民族魂

B20世纪文化巨人

C关注思考人类共同面临问题

D超前的---身前与身后寂寞无助

E为现代文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F鲁迅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惊人的丰富性;

二、鲜明的政治性;

三、强烈的现实性。

《呐喊》与《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A、表现的深切。

(1)题材:

开创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主要题材。

(2)视角:

关注病态社会人民精神苦痛,对国民灵魂拷问。

(3)模式:

“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两大情节结构模式

B、格式的特别。

新形式先锋。

继承与突破的统一。

鲁迅小说选讲

•《阿Q正传》:

阿Q经典意义—农民题材;阿Q的精神胜利法;对民族的自我批判;阿Q是国民性弱点典型;其生存困境具有超时代、民族意义价值。

•《狂人日记》:

日记体小说;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的意义;深刻主题——吃人本质,救救孩子。

•《伤逝》:

知识分子题材;挖掘的深入;主题深刻——仅有爱情是不够的。

•《药》:

明暗线结构;象征色彩浓郁(华家和夏家=华夏);双重悲剧揭示;探究改造中国出路

鲁迅的散文

•一、闲话风

•《朝花夕拾》所开创的体式。

•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具有平等开放品格,充满真率之气。

•展现一个人间至爱,爱与死的童年体验和成年思考。

•慈爱与悲怆兼而有之。

•亦称漫笔,题材的漫无边际和行文的兴之所至。

鲁迅的散文

•独语体

1、《野草》开创体式。

2、排除读者干扰,逼视自己心灵深处,捕捉微妙感觉情绪、心理意识进行更高层次的哲理思考。

3、表现一种紧张焦灼心态,创造一个全新艺术境界。

4、艺术上呈现诗化、小说化、戏剧化倾向。

鲁迅的杂文

•杂文意义价值:

1、时代的忠实记录,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人史”。

2、熔各种艺术为一炉的文体实验,具有先锋性和不可重复性,具有典型意义。

杂文思想艺术特质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特色。

2、在“反常规”和多疑的思维烛照下的批评---犀利与刻毒。

3、思维的“个”与“类”辩证统一。

4、彰显强烈主观性。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鲁迅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

•1、主要作品:

《补天》《理水》《奔月》《出关》《起死》《铸剑》《非攻》

•2、新突破:

•A追寻表现古今的深刻联系,渗入自身的生命体验。

•B艺术上大胆试验,有意打破时空界限,采取“博考文献,随意点染”的古今杂糅手法,将古今融为一炉。

•C“庄严”和“荒诞”两种色彩语调相互渗透与消解。

第三章小说

(一)

本章提示

1、五四时期小说主要流派:

问题派、人生写实派、自叙传抒情派、田园派、乡土派

2、五四时期小说主要代表作家作品

3、重要名词:

零余者、庐隐风格

重点与难点

⏹1、林纾文言意译小说----163种“林译小说”,历史性作用:

为20世纪中国小说创作准备了作家和读者。

⏹2、“周译小说”----《域外小说集》----倾力翻译俄国小说。

⏹3、现代白话小说开山之作:

《狂人日记》

⏹4、问题小说:

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两个家庭》,王统照《微笑》《湖畔耳语》,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庐隐《海滨故人》

重点与难点

⏹5、人生写实小说:

叶圣陶的灰色市民小说:

较少写爱情故事,提炼出冷静客观叙述语言,对五四小说脱去稚气、对人生派完型贡献甚大。

代表作《校长》《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6、乡土小说:

王鲁彦《柚子集》、彭家煌《怂恿集》、台静农《地之子》、许钦文《故乡集》。

重点与难点(3)

7、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最成功的实践者

A创造社作家郭沫若和郁达夫所开创自叙传抒情小说范式。

B自叙传抒情小说最大特点是主情主义。

将表现自我主观性推到极致。

作品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不注重情节和故事营构,而以人物情感、情绪为线索。

C代表作:

郭沫若《鼠灾》、《未央》

郁达夫《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薄奠》

E郁达夫与王映霞

F郁达夫与周作人(辩诬)

重点与难点(4)

⏹8、零余者

A郁达夫等小说中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B他们大多是五四时期歧路彷徨的、遭遇社会挤压而又无力把握命运的知识青年;是被压迫、被迫害的弱者;他们与社会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戕,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往往以种种病态行为表示反抗。

C在感伤美、病态美中揭示一种时代病。

D对自己精神困境自述,在拷问中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世界。

E他们不同于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

重点与难点(5)

庐隐

A最具五四性质的作家。

B与郁达夫齐名:

“男有郁达夫,女有黄庐隐”。

C与冰心齐名。

(冰心是“爱”的哲学,庐隐则是“恨”的哲学)

D形成主观浪漫的“庐隐风格”。

E代表作《海滨故人》。

以石评梅、高君宇爱情悲剧原型创作的作品《象牙戒指》。

重点与难点(6)

⏹冯沅君

A创作特色:

表现作者“内心要求”

B主要作品《隔绝》《慈母》《旅行》

C《春痕》由50封书信构成,反映五四退潮后女性知识分子真实面影。

重点与难点(7)

⏹田园小说散文家---冯文炳(废名)

⏹A散文小说或小说散文体式。

⏹B重在表现带有古民风采的人物,纯朴善良,具有寂静之美。

⏹C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桃园》《浣衣母》

⏹D对后来沈从文、汪曾祺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章郭沫若

内容提要

1、郭沫若文学史意义

2、郭沫若新诗价值和成就

3、郭沫若历史剧

要点与难点

(一)

⏹一、郭沫若的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A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之后第二位伟大作家。

B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和历史剧作家。

C鲁迅热切呼唤终于出现的摩罗诗人;新中国预言诗人。

D《漂流三部曲》开创现代小说三部曲形式;《女神》堪称现代新诗奠基之作。

E世界文化名人。

要点与难点

(二)

⏹《漂流三部曲》主题、人物

A自我抒情小说先声之作。

B包括三个连续的中篇小说《歧路》《炼狱》《十字架》

C主题反映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时代苦闷,表现他们苦苦挣扎和精神反抗,是一部有所作为却又壮志难酬的知识者对腐败黑暗社会的抗议书。

D本书的主人公是爱牟。

E它开创现代小说三部曲的范式。

要点与难点(三)

⏹《女神》思想精神

⏹A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B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C爱国主义精神的喷薄而出。

⏹D它是五四时期民主精神、创造精神的典型体现;它是一代青年情绪集中反映,也给寻求着、彷徨着以鼓舞;对当时中国是一次强烈冲击,启示人们缔造一个新社会。

要点与难点(四)

⏹《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

⏹A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

⏹B具有彻底破坏精神和大胆创新意识的新人。

⏹C热烈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

⏹D具有开阔胸襟,敢于面对整个人类和世界。

⏹E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与个性的真实袒露。

⏹F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塑造是《女神》思想艺术的主要追求和闪亮点。

要点与难点(五)

⏹《女神》的艺术成就

1泛神论思想使诗人思绪腾飞,产生“女神”式奇特想象,诗人把宇宙看成“动的精神”和创造的“力”,赋予其形象以飞动色彩。

2诗作形象的基本特色:

壮阔性、飞动性、奇异性。

3创作了自由诗歌全新形式,诗形格律的相对严谨、情绪自然消涨的内在规律与外在韵律和谐统一,达到诗歌绝端自由绝端自主。

这些特色贯穿在他以后的诗作《星空》《前茅》《瓶》《恢复》中。

要点与难点(七)

⏹历史剧《屈原》

该剧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爱国故事,将屈原的坎坷传奇的一生浓缩在一天里展现,又根据屈原诗意创造了婵娟形象(补充完善诗人形象),改变了宋玉书生形象,体现作者大胆艺术想象力,体现郭沫若历史剧主情和偏重写意的特点;作者还将人物理想化,加之喷发式感情表达与大开大合的戏剧冲突,更使全剧充满诗情,具有悲壮恢弘之美。

要点与难点(六)

郭沫若的历史剧

A《三个叛逆的女性》:

《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B六个历史剧:

《屈原》《南冠草》《高渐离》《虎符》《孔雀胆》《棠棣之花》

C取材与人物:

上自战国时代下至明末清初,人物包括政治家、诗人、义士、侠客,女性形象自后妃公主到宫娥民女,善与恶、忠与奸、美与丑斗争贯穿始终,充满磅礴正气和历史悲剧精神。

D创作原则与特色:

“失事求似”;主观性和抒情性,具有悲壮和恢弘之美

第五章新诗

(一)

内容提示

1、胡适的《论新诗》和《尝试集》

2、湖畔诗社及四诗人的爱情诗

3、冰心等的小诗

4、冯至的叙事诗

5、闻一多和徐志摩的新月派诗歌

6、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

7、穆木天的纯诗

重点与难点

(一)

•胡适等新诗

1、《论新诗》:

提出作诗如作文主张,一是打破旧体诗格律代之以自然音节,二是以白话入诗。

2、《尝试集》

(1)代表作《蝴蝶》《一颗遭劫的星》《威权》《鸽子》

(2)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3)成为“胡适之体”

3、沈伊默《三弦》《月夜》,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相隔一层纸》,俞平伯《冬夜》《江南》,周作人《小河》,康白情《草儿》

4、艺术特征:

白描,比喻象征。

5、诗形:

散文化

重点与难点

(二)

湖畔四诗人

1、湖畔四诗人: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2、诗集:

合集《湖畔》,汪静之《惠的风》。

3、诗歌性质:

真正意义的五四的产儿。

4、贡献:

爱情诗的创造。

5、代表作:

《伊底眼》《妹妹你是水》

重点与难点(三)

A新诗发表主要刊物

《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

B第一个新诗刊物:

1922年叶绍钧、朱自清创办《诗》

C纯诗的提出:

由穆木天提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散文与诗歌有不同领域,诗歌是纯粹的表现世界,是内生命的反射,散文诗人间生活;二是诗歌与散文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歌具有暗示和朦胧性质。

重点与难点(四)

•小诗

•A五四时期小诗从国外输入,受日本短诗、俳句和泰戈尔《飞鸟集》影响。

•B代表作家:

冰心《春水》、《繁星》(冰心体)

宗白华《流云小诗》

•C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霎那间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D欣赏:

宗白华《小诗》

•生命的树上

•雕了一枝花

•谢落在我的怀里

•我轻轻的压在心上

•她接触了心中的音乐

•化成小诗一朵

重点与难点(五)

冯至的叙事诗

A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B诗风幽婉

C德语专家

D最成功的中国14行诗人

E对新诗贡献是堪称独步的叙事诗

F代表作:

《昨日之歌》《帷幔》、《蚕马》、《吹箫人的故事》

重点与难点(六)

•新月派诗歌

(1)

1、新诗进入自觉创作时期。

2、高举诗歌完美的艺术大旗,提出“理性节制情感”美学原则与诗歌形式格律化主张。

闻一多在《律诗的研究》提出中国式的均齐之美----“三美”理论: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代表诗人:

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刘梦苇。

4、实践尝试:

(1)客观抒情诗的创造

(2)加强叙事成分(3)做了戏剧、小说化努力。

5、闻一多诗歌特色:

充满矛盾张力,耽于炼字与诗形的整饬,形成沉郁风格。

代表作《红烛》《死水》。

新月派诗歌

(2)

6、徐志摩诗歌特色:

中国的拜伦---爱,自由,美

A“雨中等虹,梦中低徊”----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B性灵深处的惊叹神来之笔---“徐志摩意象”。

C飘逸飞动之美

D代表作《沙扬那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为要寻一颗明星》

E徐志摩与三位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诗歌欣赏:

沙扬那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那拉﹗

新月派诗歌(3)

•朱湘诗歌特色

1、塑造“东方的静的美丽”形象,形成古典与奢华之美。

2、对诗美探索,讲究形式的完美与文学的典型。

3、代表作《采莲曲》、《雨景》。

4、诗歌鉴赏:

采莲曲(节选)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

微波,

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重点与难点(七)

李金发等的象征主义诗歌

1、代表作《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

2、特色:

A多远取譬---异中求同,发现新意

B省略和跳跃,突出感官形象。

C自由联想。

D隐喻暗示。

E自觉选用文言词语。

3、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作家作品:

穆木天《旅心》,冯乃超《红纱灯》,王独清《圣母像前》

第六章散文

(一)

本章提示

1、随感录作家群

2、周作人小品文

3、冰心体散文

4、朱自清散文

5、语丝文体

重点与难点

(一)

●1、《随感录》作家群

(1)现代文学率先兴起的散文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

(2)《随感录》最早在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4号设立的栏目。

后来《每周评论》《新生活》《新社会》《觉悟》相继开辟。

●(3)代表作家:

李大钊(《青春》《今》)、陈独秀(《偶像破坏论》)、刘半农(《作揖主义》)、钱玄同、周作人(《乌篷船》《故乡的野菜》),以鲁迅(《自言自语》《野草》《朝花夕拾》)最具代表性。

●(4)充分体现五四青春气息,个性风格鲜明。

重点与难点

(二)

周作人等小品文

1、周氏最早引入“美文”概念,为新文学开辟了一块新土地。

2、周氏散文理论中心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闲适小品文。

性格有叛徒和隐士两种,风格有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体。

主要特色是闲适、清涩,充满趣味性、知识性。

3、代表作《自己的园地》。

4、承继此流派代表作家:

俞平伯(《陶然亭的雪》)、钟敬文(《钱塘江的夜潮》)、废名(《竹林的故事》)。

重点与难点(三)

●冰心体散文

1、文字清丽,如行云流水;以宣扬自然爱、母爱、童心形成其爱的哲学;满蕴微带忧愁惆怅;空灵而缠绵,纤细而澄澈。

2、主要作品《往事》《小桔灯》《山中杂记》

重点与难点(四)

●朱自清的散文

1、脍炙人口作品:

《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匆匆》《温州的踪迹·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成就:

风格温柔敦厚,意境细密、幽远、浑圆,与古典散文名著媲美;语言、文体完美,达到炉火纯青地步;善于运用比喻(朱氏比喻),联想丰富;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情感朴素真挚,结构缜密,脉络清晰;善于捕捉不可言说的典型细节,创作严肃不苟,执着表现苦涩人生,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3、鉴赏作品:

《荷塘月色》

重点与难点(五)

语丝文体

1、核心作家:

鲁迅、周作人、孙伏园(《伏园游记》)、林语堂(《剪拂集》)

2、特色: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现代品论派

1、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回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政治倾向与鲁迅等对立,代表人物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陈西滢、吴稚晖。

2、陈西滢为代表的闲话家。

作品《西滢闲话》影响颇大。

第七章戏剧

(一)

本章提示

1、小剧场运动

2、胡适的独幕剧

3、田汉早期话剧

4、丁西林戏剧模式

重点与难点

(1)

⏹小剧场运动

1、所谓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的“自由剧场”艺术实践。

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改革运动,揭开了西方现代需距地帷幕。

2、中国小剧场运动的倡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新的话剧体制,使中国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化道路,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二是提出与建立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与模式。

强调再现人生真相、自然生活原态。

重点与难点

(2)

⏹早期的话剧创作

1、胡适模仿易卜生《娜拉》创作《终身大事》开我国话剧风气之先。

2、田汉艺术家形象系列:

老画家刘叔康(《苏州夜话》)、名老生刘振声(《名优之死》),具有精神至上、艺术神圣色彩。

3、田汉早期话剧主题:

一是“生命的永远的诱惑”,二是“美的幻灭与毁灭”。

4、喜剧家丁西林:

“欺骗”成为关键词。

结构采用“二元三人”模式。

代表作《压迫》《一只马蜂》

5、白薇作品《琳丽》《苏雯》《访雯》

第八章文艺思潮运动

(二)

本章提示

1、30年代文学两条基本线索

2、30年代文学特征

3、左联

4、左翼作家与新月派、自由主义的论

5、京派与海派

重点与难点

(1)

⏹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

⏹左联:

(1)1930年在上海成立,

(2)主要人物鲁迅、冯雪峰、夏衍、冯乃超、田汉。

(3)鲁迅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讲话。

(4)出版刊物《北斗》《文学导报》。

(5)译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论著,自觉加强与世界文学联系。

积极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积极推进新的现实主义。

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6)它是在党的关怀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同一文学组织。

1936年春解散。

⏹无产阶级文艺与自由主义文学论争

新月派打出两面旗帜:

一是“人性”,二是“天才论”;主要自由主义批评家是沈从文(《沫沫集》)、朱光潜、刘西渭(咀华集)。

其基本特点是“印象的批评”与“宽容的态度”

重点与难点

(2)

30年代文本学基本特征

1、政治化倾向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运用

3、左派、海派、京派三大文学流派对峙与互渗

4、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文学的争论

5、题材角度的新开掘,具有无限丰富性、复杂性和生动性特色,长篇巨制与艺术世界形成(如茅盾的“都市世界”,老舍的“北京小市民世界”,巴金的“热情忧郁的青年世界”,沈从文的“湘西边城世界”)

6、由抒情时代转入叙事时代

7、心理刻画得到重新重视发展,社会结构剖析与心理结构剖析形成统一

8、个人风格、民族风格、时代审美特征形成

重点与难点(3)

京派与海派

海派:

(1)海派是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畸形繁荣的产物。

(2)依托文学市场享受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都市文明病。

(3)接近西方现代艺术,具有自觉地先锋意识,追求艺术的“变”与“新”。

(4)代表人物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

京派

(1)也称“北方作家群”。

(2)主要特征是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