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15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docx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

顺酐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初步可行性分析

 

1、项目相关产品及产品链介绍

1.1产品介绍

顺丁烯二酸酐(MaleicAnhydride),简称顺酐(MA),俗称马来酐,是一种常用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

其消费量仅次于苯酐和醋酐,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醇酸树脂,同时是生产1,4-丁二醇(BDO)、γ-丁内酯(GBL)、四氢呋喃(THF)、马来酸、富马酸和四氢酸酐一系列重要的基本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的原料,此外,在农药、医药、涂料、油墨、润滑油添加剂、造纸化学品、纺织品整理剂、食品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1,4-丁二醇(BD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和精细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汽车和日用化工等领域。

其下游衍生产品包括四氢呋喃(TH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γ-丁内酯(GBL)和聚氨酯(PU)及涂料、增塑剂等。

其中THF可用于生产聚四亚甲基乙二醇(PTMEG),PTMEG是合成氨纶、聚醚弹性体及热塑性聚氨酯的原料。

此外,BDO还可用作溶剂、涂层树脂和医药中间体。

1.2、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1.2.1顺酐产业链情况介绍

顺酐主要产业链如下:

 

1,4-丁二醇产业链情况介绍

1,4丁二醇产业链如下:

2.项目相关市场

2.1顺酐市场

2.1.2国内生产厂家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顺酐均为千吨级苯法固定床生产装置,主要由于当时国内反应器设计和制造水平有限及催化剂性能较差、消耗高、污染严重等因素,制约了中国顺酐工业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家引进多套万吨级顺酐生产装置后,中国的顺酐工业才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主要生产厂家产能及技术统计如表2-1所示(数据来源于金银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表2-1中国顺酐主要生产厂家产能及技术统计(不含台湾地区)

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万t/a)

采用技术

浙江富阳富鹿化工有限公司

1.5

苯法固定床

新疆吐哈天然气化工厂

2.0

正丁烷固定床工艺(国内技术)

天津中河化工厂

6.0

引进SD公司苯法工艺(1套),其余为国内工艺

天津天马化工厂

1.0

苯氧化法

上海染料有限公司上海华亨化工厂

1.6

苯法固定床,2条生产线

山西襄汾龙腾达化工有限公司

2.0

苯氧化法

山西太原侨友化工厂

10.0

苯法固定床

山西太明化工工业有限公司

2.7

苯法固定床

山西恒强化工有限公司

4.0

苯氧化法

山东淄博齐峰有机化工厂

1.2

苯法固定床,2条生产线

山东宏信化工有限公司

2.0

苯氧化法

辽河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2

由引进SD公司正丁烷法改为苯法生产

蓝星哈尔滨石油化工厂

2.5

苯氧化法

兰州石化

3.0

苯氧化法及正丁烷法各一套

江阴市顺飞精细化工厂

4.0

苯氧化法

江西前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0

苯法固定床

江苏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2.2

苯氧化法

江苏苏州合成化工厂

1.8

引进郎莎公司苯法技术

江苏常州曙光化工厂

3.7

苯氧化法

河北石家庄白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3

苯法固定床

河北开封油脂化工厂

1.2

苯法固定床

河北黄骅鸿鸿承企业集团化工厂

4.0

苯氧化法

东营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5

引进Lummus正丁烷法工艺(停产)

常州亚邦化学有限公司

8.0

苯氧化法

常茂生物化学工程公司

1.0

苯氧化法

2011年顺酐总产能为107万吨,2012-2013年将新增产能51万吨,其中苯氧化法为38万吨。

2011-2013年国内顺酐产能扩建情况见表2-2。

其中红色标记表示用正丁烷氧化法制取。

(数据来源于金银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表2-2国内顺酐企业扩能情况汇总表

生产商

产能

扩建

装置详情

备注

天津中河

10

6

在大港新增6万吨差能,老装置将计划拆除

湘潭柏林

1

1

1套装置

投产时间未定

山东元力

5

计划2012年投产

曲靖恒远

5

山东宏信

2

4

1套装置

计划2012年7月底扩至6万吨,苯酐扩能6万吨,UPR扩至10万吨

新疆金源

2

2

2套装置

新疆凯涟捷

2

3

山西豪信

3.5

2

2套装置

江苏钟腾

2

2

1套装置

丹阳中超

2.5

4

2套装置

江宁化工

8

石家庄白龙

2

2

3套装置

老装置拆除

山西恒强

4

5

总计

29

51

2.1.2顺酐下游产品需求介绍及2011年进出口数据分析

UPR和丁二醇一直是顺酐下游的主要消费对象,2011年由于欧洲经济危机以及丁二醇(采用电石原料)的产能扩张,导致顺酐生产厂家一直处于开工率不足的情况。

 

据金银岛不完全统计,2011年顺酐进口总量在496.938吨,较去年同比减少42.74%,贸易总额达到921610美元,年均价在1854.58美元/吨;2011年顺酐出口总量在61851.42吨,较去年同比增加高达61.48%,贸易总额则达到92827011美元,年均价在1500.81美元/吨,量价较去年均有提升。

2.1.3顺酐市场初步分析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内顺酐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毋庸置疑,再加上2012年-2015年的顺酐近50%的产能扩张速率,则预计2015年国内顺酐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因此寻求顺酐产业链的突破将是生产企业的主要方向。

顺酐市场供大于求的前提下企业仍在扩张的原因:

1)制焦企业的产业链延伸;

2)部分企业在淘汰落后的装置的同时新建装置;

3)部分企业为下游BDO—PTMEG(或PBT)产业链配套建设顺酐。

1,4丁二醇市场

2.2.1国内生产厂家情况

1,4丁二醇国内生产企业情况见表2-3。

(不含台湾地区,信息来源与金银岛科技有限公司)

表2-31,4-丁二醇国内生产企业汇总表

企业名

国家或地区

产地

2010年产量

2011年产量

生产技术

新疆美克

山西三维

新疆

新疆库尔勒

6

6

Reppe法

山西

山西洪洞

15

15

顺酐法+Reppe法

福建湄洲湾氯碱

四川天华

福建

福建泉州

3

3

Reppe法

四川

四川泸州

2.5

2.5

Reppe法

山东东营胜利中亚

山东

山东东营

1.3

1.3

顺酐法

陕西比迪欧

陕西

陕西渭南

3

3

Reppe法

南京蓝星

南京

江苏南京

5.5

5.5

顺酐法

云南云维

云南

云南曲靖

2.5

2.5

Reppe法

大连石化

江苏

江苏扬州

3.6

3.6

丙烯醇法

河南开祥

河南

河南义马

4.5

Reppe法

总计

42.4

46.9

2011-2015年在建和拟建项目汇总如表2-4所示。

表2-4BDO新扩产能情况表(2011-2015)

生产企业

地址

09年已建产能

2010-2015年新增产能

备注

新疆美克

新疆

6万吨/年

10万吨天然气乙炔法

2010年启动,2012年底或2013年初投产

河南开祥

河南

两套均为4.5万吨/年

2011年下半年第一套4.5万吨开车;2012年上半年投产第二套

四川天华

四川

2.5万吨/年

6万吨/年

6万吨/年装置计划2012年投产

山东东营胜利

山东

1.3万吨/年

5.5万吨/年

2004年4月投产1.3万吨/年;5.5万吨/年装置计划于2012年投产

陕西比迪欧

陕西

3万吨/年

7万吨/年

筹备阶段2015年前投产

南京蓝星

南京

5.5万吨/年BDO/THF

二期5.5万吨/年BDO/THF

2009年7月动工,2010年底或2012年初投产

三期5-10万吨/年BDO/THF

原址建设或收购

仪征化纤

江苏

5万吨/年

2012年年底投产

建峰

重庆

6万吨/年

通过环评

川维厂

四川

20万吨/年

前期调研

河南安化

河南

3万吨/年

过环评

陕西德林化学

陕西

6万吨/年

前期筹备

河南煤化精细(鹤煤)

河南

两套各5万吨/年

仍未开建,第一套计划2012年上半年投产

重庆世宗化工公司

重庆

10万吨/年

环评阶段,暂无进展

国电集团宁夏英特力

宁夏

10万吨/年

2010年动工,2013年4月进行投产,二期项目计划于2013年9月份投产

台湾大连石化

江苏

3.6

13.6万吨/年

仍未开建

淄博嘉周化工有限公司

淄博

拟建5万吨/年顺酐法

当前顺酐产能2万吨/年

(数据来源与金银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如上统计,2011-2015年国内BDO产能将实现井喷式增长,预计总产能将增加132万吨。

2.2.2丁二醇下游市场消费情况及进出口数据统计

目前丁二醇主要用于生产工程塑料PBT、氨纶原材料PTMEG、γ-丁内酯(GBL)、鞋业浆料上的生产上,这几种产品用量占丁二醇产量的85%左右。

随着PBT以及聚氨酯科技水平的提高,未来有可能作为BDO新增产能的主要消费对象。

2011年1-12月,我国共进口BDO为19.40万吨,相对于去年的21.15万吨而言下降了近1.75万吨。

今年虽国内下游产能有所增加,但整体开工率却相对降低,对于原料BDO的需求也有所减少。

2011年1-12月国内BDO主要进口来源前几位是:

台湾省、韩国、荷兰、日本、沙特阿拉伯、美国、马来西亚。

由此看来全球消费仍集中在亚洲地区,该地区BDO下游行业发达,尤其是近几年来,台湾、韩国、日本等地氨纶装置均有扩产。

2011年1-12月国内BDO进口主要地区数量统计前四位是:

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所占比率分别是36%、23%、22%、19%。

前三位均是华东地区,而该地区BDO下游装置分布最为密集,消耗其量也最大,如大连仪征THF/PTMEG装置、浙江联盛GBL装置、安徽海丰的GBL装置、仪征化纤的PBT装置、南通星辰合成材料厂的PBT装置、中化国际江苏太仓的THF/PTMEG装置以及一些大型的浆料和鞋底原液厂等。

表2-5国内各个地区的2011年进口量统计

收发地

进口量(吨)

进口额(万美元)

江苏省

65474

14067.94

上海市

40768

9027.13

浙江省

38402

9051.01

广东省

33586

7994.16

2011年1-12月,我国共出口BDO为1.13万吨,相对于去年的0.94万吨而言增加了近0.19万吨。

一方面由于国内下游需求清淡,企业多寻找国外出路,增加出口比例;另一方面今年日韩等地下游需求增加,出口有利于国内企业利润的增长,而中国地区目前随着未来产能的扩张,也将逐步由进口国转变成出口国。

2.2.3BDO市场初步分析

BDO未来产能扩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1)国外技术引进渠道成熟;

2)氨纶生产企业、PBT生产企业为规避原料风险新建BDO生产装置;

3)传统顺酐生产企业产业链的延伸;

由于未来几年内众多企业的BDO项目的投资建设,带来了BDO市场产能的急剧扩张,但传统下游市场PBT、氨纶、聚氨酯等行业由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BDO的消费有限,因此预计至2015年国内BDO将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2011年的BDO进口量已经比2010年有所减少。

3、国内顺酐和丁二醇原料、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分析

3.1生产企业分布方面

国内顺酐和丁二醇生产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山东、山西、江苏、陕西、新疆、东北等地。

其中山西是我国传统产煤大省;新疆是我国油气资源和煤炭资源主要及种地;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等地为我国的电石主要生产地;江苏和浙江的精细化工水平较高且生产企业众多;而山东则为我国地炼集中地区且渤海湾拥有丰富的尤其资源。

综上,顺酐和丁二醇生产企业大部分均是在拥有资源的地区。

3.2生产原料方面

顺酐生产原料主要有焦化苯、石油苯、正丁烷,丁二醇生产原料主要有顺酐、电石、丙烯、甲醇等。

国内目前生产顺酐主要采用煤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化苯作为原料,而生产丁二醇仍然采用传统的电石做为原料。

这两种原料目前在我国产量较大,但无一例外的都存在对环境的污染、综能耗大的缺点。

3.3生产技术方面

目前国内苯氧化法生产顺酐技术、改进雷珀法生产丁二醇技术(以电石为原料)均在国内运用非常成熟。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技术和顺酐制丁二醇技术也日趋成熟。

天津是化工设计院2003年成功将技术运用到新疆吐哈的顺酐装置中;兰州石化也于2006年成功投产一套以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装置,其装置设备为国产,生产技术采用美国HUNTSMAN公司的溶剂吸收和产品精制技术。

从上表看出,国内新建、扩建和即将投产的顺酐和丁二醇项目由于原料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法。

3.4生产链衍生方面

以国内几家大型生产企业为例阐述顺酐、丁二醇产业链情况。

1)南京蓝星化工新材料公司,隶属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2009年5月5.5万吨/年顺酐酯化法装置生产出的高品质BDO(1,4-丁二醇)和THF(四氢呋喃),同时该公司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生产和研发上均处于国内企业的领先水平。

该公司已形成顺酐--丁二醇—PBT以及顺酐--THF的产业链。

2)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四家拥有炔醛法1,4-丁二醇技术的公司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具有炔醛法1,4-丁二醇和干粉胶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公司是1,4-丁二醇、四氢呋喃、PTMEG、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双乙酸钠等产品的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参与了VAE乳液产品的国家标准的制定。

该公司目前已形成丁二醇---四氢呋喃---PTM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氨纶生产的主要原料)的产业链。

3)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拟投产的5万吨丁二醇项目,项目建成后,该公司将形成正丁烷—顺酐—丁二醇—氨纶—聚酯纤维的完整产业链。

3.5市场情况

由金银岛等公司提供的信息来看,国内目前顺酐市场由于下游需求的疲劳已出现严重饱和现象,1,4-丁二醇由于未来几年的产企业扩张产能也已非常庞大。

综合各个生产商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均已形成顺酐—丁二醇—丁内酯;顺酐—丁二醇—四氢呋喃—PTMEG;丁二醇—四氢呋喃—PTMEG—氨纶---聚酯纤维等不同的产业链,单纯从事顺酐或者丁二醇产品生产的企业越来越少(除部分有电石、苯、正丁烷原料资源的生产企业)。

4、大亚湾石化区内资源分析

4.1涉及的项目生产原料

东莞盛和10万吨/年苯酐装置副产顺酐,按照5%的副产比例来计算,可获得5000吨顺酐。

目前该项目尚未投产。

中海油惠州炼油厂每年可产出约60万吨的LPG,按照20%的正丁烷比例来计算,可获得正丁烷10万吨左右。

原料需要经过分离提纯。

另中海油一期石油苯资源已被石化区内如中海壳牌等企业瓜分殆尽,如探索从石油苯往下游加工顺酐、丁二醇等产品,则需要关注中海油二期苯资源分配情况。

4.2其他公用工程情况

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内公用工程供应如电力、循环水、蒸汽、氮气、码头资源等运作已非常成熟,因此本次探讨中不着重描述。

5、公司项目定位及规模等建议

5.1项目定位及远景规划

结合各种市场情况以及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生存现状,因此我们在顺酐和丁二醇项目的定位上,需要慎重选择。

目前对我们项目有利的外在因素有以下几点:

1)华南地区目前的顺酐、丁二醇生产企业较少;

2)广东省是全国聚氨酯的主要生产地区之一;

3)华南地区对国外的贸易相对内陆地区来讲相对方便;

对我们项目不利的外在因素有以下几点:

1)地理位置不佳,无论是正丁烷、石油苯、焦化苯、电石等生产原料大部分均需要外购;

2)顺酐和丁二醇市场国内产能的扩张将带来极大的竞争;

3)没有下游产业链的支撑;

4)无项目生产技术积累;

5)公司在化工行业的积累有限,尚无实际运营和管理经验。

因此我们在做顺酐和丁二醇项目规划时,应着眼于未来,将重点放在产业链的延伸方面。

顺酐和丁二醇通过同样的设备和相似的工艺手段可生产出四氢呋喃、γ-丁内酯等产品,因此项目投产的前三年可通过不同的项目产品运营来熟悉市场情况,并加强对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工作。

关于未来产业链延伸方向的建议如下:

1)顺酐(可外购或自主生产)—丁二醇—高性能聚氨酯;

2)顺酐(可外购或自主生产)—丁二醇—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前景广阔)

3)顺酐(可外购或自主生产)—丁二醇—四氢呋喃—PTM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氨纶(纺织品原料)。

5.2项目总体规划设想

以下面几个公司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中石化江苏仪征化纤公司10万吨/年BDO及衍生物一体化项目,投资15.81亿元,可生产5万吨/年BDO、3.58万吨四氢呋喃、0.49万吨γ-丁内酯。

项目占地约23万平米,采用英国戴维公司的顺酐酯化加氢工艺生产技术,项目预计2012年底投产。

项目建设后将形成正丁烷—顺酐—丁二醇—下游衍生物的整体产业链;

宁波江宁化工规划中的年产8万吨顺酐及衍生物一体化项目用地约为250亩,项目建设期约为31个月。

项目建成后能够实现年产BDO3.16万吨、GBL3万吨以及THF0.56万吨,采用英国戴维公司顺酐酯化加氢工艺生产技术,项目目前处于招标阶段;

南京蓝星公司5.5万吨BDO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项目,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项目已于2009年竣工投产。

采用英国戴维公司顺酐酯化加氢生产技术。

陕西比迪欧公司3万吨/年BDO项目采用炔醛法生产,项目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

该公司采用美国FRONTECH公司成熟的生产技术,项目预计2015年建成投产。

综上,我们可以参考中石化江苏仪征化纤公司以及南京蓝星等公司的规模和投资额度,并结合相关市场情况,提出项目规划建议如下:

项目名称:

顺酐及衍生物一体化项目

项目规模:

5万吨

项目来源:

英国戴维公司/天津市化工设计院/美国SD公司

项目原料:

正丁烷/石油苯

项目投资:

7亿元左右

项目占地:

10万平米(如外购顺酐加工丁二醇,则预计项目用地5万平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