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43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翻译Word格式.docx

孝文帝梦醒后就前往渐台,按梦中所见暗暗地寻找推他上天的那个黄头郎,就见到了邓通,他的衣带在身后打了结,正是梦中所见的那个人。

于是文帝把他召来询问他的姓名,姓邓名通,文帝很喜欢他,并尊宠他,对他一天比一天好。

邓通也老实谨慎,不喜欢和外人交往,虽然皇帝赐给他假期,他也不想外出。

于是皇帝赏赐他亿万钱竟达十多次,官职升到上大夫。

文帝常常到邓通家游玩。

但是邓通没有别的能耐,也没有能推荐贤士,只是自己处事谨慎来讨好皇上罢了。

一次,皇上让一个善于相面的人给邓通相面,那人相面以后说:

“他当会因贫穷而饿死。

”文帝说:

“能使邓通富有的就在于我,怎能说他会贫穷呢?

”于是文帝又赏赐给邓通蜀郡严道的铜山,并允许他自铸钱币,因此,“邓氏钱”遍布全国。

他的富有就是这个样子4.商於子驾豕

商於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日出而作。

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

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

“你错啦!

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

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

”商於子目而视但没搭理他。

宁毋子先生说:

“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

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

”商於子说:

“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

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

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

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

您怎么不以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

”毋宁先生回头对弟子说:

“这应该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那种人。

5.梓人①传

翡封叔的家宅在光德里。

一天,有位木匠敲他的门,情愿租间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来代替房租。

他所执掌的是些度量长短,规划方圆和校正曲直的工具;

家里不储备磨砺和砍削的器具。

问他有什么能耐,他说:

“我善于计算、测量木材,观看房屋的式样、高深、圆方、短长的适合不适合,我指挥驱使,而由众工匠去干。

离了我,大家就不能建成一栋房子。

所以我被官府供养着,得到的奉禄比别人多三倍;

在私人家里干活,我取全部报酬的一大半。

有一天,我进了他的住屋。

他的床缺了腿却不修理,说:

“将要请别的工匠来修理。

”我很耻笑他,说他是没有才能却贪图俸禄喜爱钱财的人。

后来,京兆伊要修饰官衙的房屋。

我到过那里。

(在那里)蓄积了大量木材,招集了许多工匠。

有的拿着斧斤,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一圈站着,面朝着(那位)木匠那位。

木匠左手拿着长尺,右手拿着木杖,站在中间。

他衡量房屋的承担情况,察看木料的性能酌情选用,挥动他的木杖说:

“用斧子砍!

”那拿斧子的就跑道右边去砍;

回头指着木材说:

“用锯锯!

”那拿锯的就跑道左边去锯。

不一会,拿斧子的砍,拿刀的削,全都看着他的脸色,等待他的发话,没有一个敢自做主张的。

那些不能胜任的工匠,被他生气地喝退了,也不敢有一点恼恨。

他在墙上绘了官署房子的图样,刚满一尺大小的图样却细致详尽地画出了它的建筑规模,计算图上微小的尺寸而建造起高楼大厦,没有一点误差的地方。

房屋建成后,他在上栋上写道:

“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修建”,原来是他的姓名,凡是被他役使的工匠都不在上面列名。

我向四周一看,感到非常惊讶,然后我才知道他技术的精湛和伟大啊!

6.祁黄羊去私

天不会为自己而覆盖什么,大地不会为自己私自储存什么,太阳和月亮没有为自己照耀什么,四季没有为自己而改变什么。

它们推广和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因而万物才得以生长。

尧有十个儿子,他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舜,舜有九个儿子,他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禹:

都是大公无私的行为。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

“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

”祁黄羊答道:

“解狐适合。

”平公说:

“解狐不是你是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

“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平公(称赞)说:

“好的!

”就任用了解狐。

居住在国度里的人都称赞这件事。

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

“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

“祁午合适。

”晋平公说:

“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

”晋平公又称赞说:

”,就又任用了祁午。

居住在国度里的人又都称赞这件事。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

“真好啊,祁黄羊的话。

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7.鲁亮侪掷印

鲁之裕,字亮侪,是一位奇男子。

当时田文镜任河南总督,为政严厉苛刻,提、镇、司、道及其下属,接受安排奉命守职,极其谨慎,在进见田文镜时,没有人眼睛敢东张西望。

鲁公就在田文镜部下工作。

有一天,田文镜命令鲁公去摘取中牟县李县令的官印,并让他就此代理县令一职。

鲁公采取改装前去的办法,穿着粗布衣服,戴草帽,骑着驴子进入中牟县境。

只见数百位老年人互相搀扶着在大路上叹苦发愁,鲁公走上去拜了两拜询问情况,回答说:

“听说有位鲁公要来接替我们的县令,客人您在开封知道这事吗?

”鲁公含含糊糊地说:

“你们问这个做什么?

”回答说:

“因为我们县令贤明,不忍心让他离去的原因啊。

”鲁公又走了几里路,看见许多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商议:

“好官走了可惜,等鲁公来,何不去向他申诉?

”有人就摇手说:

“咄!

田总督早有命令,即使有十个鲁公又有什么办法?

何况鲁公正是取代李县令职位而来的,怎么肯自己不做官而让给别人呢?

”鲁公听了,心里非常尊敬李县令,但没有做声。

到了县衙,鲁公见李县令的相貌温良奇雅。

李县令向鲁公作揖,请鲁公进去,说:

“官印已经等公很久了!

”鲁公也向他拱手回礼,说:

“我看您的形状相貌,衣着服饰,并不是奢侈放荡的人,而且在读书人和老百姓中间,盛传着您的贤名,怎么会刚刚上任就钱库亏空了呢?

”李县令回答:

“我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云南人。

与母亲分别后,在京师游学十年,才得到中牟县令之职,因此借了俸银迎母亲到来。

母亲到了,我却被弹劾去官,这是命啊!

”话尚未讲完,哭了。

鲁公说:

“我一路来受了暑热,你准备热水,让我洗个澡!

”说罢,就直接走到别的房间去。

鲁公一面洗澡,一面思索,内心不能不有所感动。

想了很久,他敲浴盆中的水发誓说:

“按照常规行事的人,不是大丈夫!

”于是他穿戴好衣帽向李县令告辞,李县令非常吃惊,问道:

“您到哪里去?

”回答:

“到省里去。

”李县令交给他官印,他不接受;

李县令坚决要给,说:

“不要因为我而连累您!

”鲁公将官印铿然一声扔在地上,厉声说:

“您还不知道我鲁亮侪的为人!

”说完就拍马飞驰而去。

全县的人民都焚香送他。

8.梁楚之欢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担任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

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

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

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

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

楚国士兵心里嫉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有枯死的。

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

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

“唉!

这怎么行呢?

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

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

要让我教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

”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

楚国士兵第二天早晨去巡视瓜园,就发现瓜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

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

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

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

“如果没有翻动人家瓜的行为,他们该不会还有其他罪过吧?

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

”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

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

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

古语说:

“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

”《老子》说:

“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

”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

(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

9.曾子①换席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

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下,书童坐在角落拿着蜡烛。

书童说:

“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享用的竹席吧?

”子春说:

“住嘴!

”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

“啊!

”书童又说:

”曾子说:

“是的。

那是季孙氏的赏赐,我没有能换下它来。

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

”曾元说:

“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

希望能等到天亮,我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

“你爱我不如书童啊。

君子爱人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

我现在还求什么呢?

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理罢了。

”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10.饱而知人之饥

景公在位时,雨连续下了三天还不放晴。

景公披着白色狐皮大衣,坐在厅堂一侧的台阶上。

晏子入宫进见,站了一会儿。

景公说:

“真奇怪啊!

连续下雪三天,然而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

“天气不冷吗?

”景公笑了。

晏子说:

“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

”景公说:

“说得好!

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11.直道可行

济南同知吴公,为官刚正不阿。

当时有个不好的习俗:

凡是贪污的官吏被查出犯贪污罪,上面的官吏就庇护他,他就用贪污得来的钱分摊给同僚,没有敢揭露阻止的人。

上官用这来命令吴公,吴公不同意;

上官强制也没得逞,就愤怒地责骂(他),吴公也愤怒地对他说:

“我的官职虽然很小,但也是受君王的命令。

你可以参劾处置我,但不能以此来骂我!

要我死就死好了,我不能舍弃朝廷给我的俸禄,代人接受违法的赃物的赏赐!

”那位上级官员于是改变脸色,态度温和地安慰他。

人们都说这个世上,不能奉行真理,那么人间也自然没有真理了,为什么反而责怪这个世上不能奉行真理呢?

12.孙膑①减灶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

魏将庞涓听到消息,离开韩国赶回魏,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

孙子对田忌说:

“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

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

兵法上说:

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

(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

”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

“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

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然后命齐军善射者持上万张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

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

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失去队形。

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死说:

“总算叫这小子成功了!

”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13.东坡卜居

建中靖国年间,苏东坡从海南岛回北方,选择住在阳羡。

当地的读书人和官员还有所顾忌不敢与他交往,只有读书人邵民瞻拜东坡为师向他学习。

东坡也很喜欢这个人,时常和他一起撑着拐杖走过长桥,游赏山水以此为乐。

邵民瞻替东坡买了一栋房子,花了五百缗钱,东坡掏光所有积蓄也只能勉强应付而已。

选择好日子搬入新居一天后,夜里苏东坡和卲民赡在月光下散布,不经意到了一个村里,听到有一位老妇人哭得很悲伤。

东坡靠近倾听,说:

“奇怪了,这妇人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

难道有难以割舍的大事伤了她的心吗?

我要问一问她。

”于是和邵民瞻推门进去,看见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看到东坡二人仍旧像原先一样哭泣。

东坡问老太太为什么这么哀伤?

老太太说:

“我家有一栋房子,已相传百年,一直保存到现在。

但是我的儿子不孝顺,就把这所宅子卖给了别人。

我今天搬到这里,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怎么能不心痛呢?

这就是我痛哭的原因。

”东坡也为她感到非常难过,问她的老房子在哪里,原来竟是东坡用五百缗买到的那一栋房子!

于是东坡再三安慰老太太,并且慢慢对她说:

“您的房子是被我买了,您不必太难过,我理当将这房子还给您。

”于是就令人拿来屋契,在老太太面前烧了。

同时叫她儿子第二天迎接母亲回老屋去,最后也没向她讨回买房的五百缗钱。

从此以后,苏东坡就回到毗陵,没有再买房子,而是借顾塘桥孙氏的房子暂时住着。

14.谢万石雅量

支道林要从建康返回余杭山,当时的名士都到征虏亭为他送行。

蔡子叔先到,就坐到了支道林身边;

谢万石在后面到,坐得稍微远了些。

蔡子叔暂时走了一会儿,谢万就移动到他的位子上。

蔡子叔回来后,看到谢万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就连着座垫一块把谢万掀倒在地,自己再坐回原处。

谢万(被摔得连)头上的纶巾都掉落了,他便慢慢地爬起来,整理下衣服就坐回了原位,神色很自然平稳,看不出愤怒或沮丧的样子。

坐好后,就对蔡子叔说:

“您是个奇特的人,几乎碰坏了我的脸面。

”蔡子叔回答说:

“我本来就没为你的脸打算。

”之后,两人都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15.宋定伯捉鬼

南阳宋定伯,年轻的时候,夜里行走遇见了鬼,宋定伯问:

“谁?

”鬼说:

“我是鬼。

”鬼问:

“你又是谁?

”宋定伯欺骗他,说:

“我也是鬼。

”鬼问道:

“你想到什么地方去?

”宋定伯回答说:

“我想到宛县的集市上去。

“我也想到宛县的集市上去。

”于是(他们)一起前往。

走了几里路,鬼说:

“步行走得心太急了,两人可以交替地背着,怎么样?

”宋定伯说:

“好啊。

”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

鬼说:

“您太重了,也许不是鬼吧?

“我是新鬼,(这是因为)身体重的缘故罢了。

”宋定伯于是接着把鬼背在身上,鬼没有一点儿重量。

他们像这样轮着背了好几次。

宋定伯又说:

“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

”鬼回答说:

“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

”于是一起走。

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听鬼渡水,完全没有声音。

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

鬼又说:

“为什么有声音?

“我刚死不久,(这是因为)不熟悉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对我感到奇怪。

快要走到宛县的集市了,宋定伯就把鬼背在肩上,迅速捉住他。

鬼大声呼叫,声音“咋咋”的样子,要求放开让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他的话。

宋定伯把鬼直接背到宛市中,把鬼放下着地时,鬼化为一只羊,宋定伯就把它卖了。

宋定伯担心它变化(成鬼),就朝鬼身上吐唾沫。

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

当时,石崇说:

“宋定伯卖鬼,得到了一千五百文钱。

16.得车千乘不如闻烛过一言

赵简子围攻卫国国都的外城,拿着坚固的大小盾牌作掩护,站在箭和滚石打不到地方,击鼓命令战士进攻,然而战士却不冲上去。

简子扔了鼓槌说:

“哎呀!

我的战士这么快就疲困了。

”行人烛过脱下头盔回答说:

“我听说这样的话:

只有君主不会使用战士的,战士没有会疲困的。

过去我们的先君晋献公吞并了十七个国家,征服了三十八个国家,打了十二次胜仗,用的是这些民众。

献公死了,惠公登上君位,他荒淫无度,残暴昏乱,自己只管喜欢美女,于是秦国人肆意入侵,距离晋国的都城绛只有十七里,用的也是这些民众。

惠公死,文公继承君位,围攻卫国,得到邺地;

城濮的战争中,五次打败楚军,在天下得到霸主之名,用的也还是这些民众。

所以,只有君主不会使用战士的,战士没有会疲困的。

”简子于是丢了盾牌,站在箭和滚石能打得着的地方,敲击战鼓命令战士进攻,战士乘势响应,打了个大胜仗。

简子说:

“我与其得到一千辆兵车,还不如听到行人烛过的一番话啊。

17.北郭骚

齐国有个叫北郭骚的人,靠结捕兽网、编蒲苇、织麻鞋来奉养他的母亲,但还不足以维持生活,于是他到晏子门上求见晏子说:

“我私下里非常佩服您的道义。

希望能得到粮食以奉养母亲。

”晏子派人把仓中的粮食、府库中的金钱拿出来分给他,他谢绝了金钱而收下了粮食。

过了不久,晏子被齐君猜忌,逃往国外,经过北郭骚的门前向他告别。

北郭骚洗发洗身,恭敬地迎出来,见到晏子说:

“您将要到哪儿去?

”晏子说:

“我受到齐君的猜忌,将要逃往国外。

”北郭骚说:

“您好自为之吧。

”晏子上了车,长叹一声说:

“我逃亡国外难道不正应该吗?

我也太不了解士人了。

晏子走了,北郭子召来他的朋友,告诉他说:

“我佩服晏子的道义,曾向他求得粮食奉养母亲。

我听说:

‘奉养过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担他的危难。

’如今晏子受到猜忌,我将用自己的死为他洗清冤诬。

”北郭子穿戴好衣冠,让他的朋友拿着宝剑棒着竹匣跟随在后。

走到国君朝廷门前,找到负责通禀的官吏说:

“晏子是名闻天下的贤人,他如果出亡,齐国必定遭受侵犯。

与其看到国家必定遭受侵犯,不如先死。

我愿把头托付给您来为晏子洗清冤诬。

”于是对他的朋友说:

“把我的头盛在竹匣中,捧去托付给那个官吏。

”说罢,退下几步自刎而死。

他的朋友于是捧着盛了头的竹匣托付给了那个官吏,然后对旁观的人说:

“北郭子为国难而死,我将为北郭子而死。

”说罢,又退下几步自刎而死。

  

齐君听说这件事,大为震惊,乘着驿车亲自去追赶晏子,在国都的郊外赶上了晏子,请求晏子回去。

晏子不得已而返,听说北郭骚用死来替自己洗清冤诬,他感慨地说:

北郭骚之死说明我越发地不了解士人了。

18.唐太宗面试程名振

(贞观十八年)皇上(唐太宗)听说洺州刺史程名振善于用兵,把他召来问他用兵的方法策略,赞赏他才思敏捷,慰劳并鼓励他,说:

“你有将帅和宰相的才能,我将要重用你。

”程名振失礼没有下跪谢恩,皇上假装发怒责备他,来看他会怎么做。

说:

“你这个山东(崤山以东)浅陋的俗人,当一个小小的刺史就以为富贵到了极点吗!

敢在我的身边说话粗陋,而且还不拜谢!

”程名振请罪说:

“我本是见识短浅的臣子,不曾亲自接受皇帝的问话,刚才正在思索怎么应答,所以忘了谢恩。

所以忘记拜谢。

”程名振言谈举止显得很自如,回答越来越明白有条理。

皇上于是感叹说:

“房玄龄在我的身边二十多年,每次见到我斥责别人,脸色惶恐不能自主。

程名振以前不曾见过我,我一时责备他,竟然没有震惊害怕的样子,说话没有差错,真是天下的奇人啊!

”当日就授以程名振右骁卫将军的官职。

19.吾闻以德荣为国华

【参考译文】

季文子担任宣公、成公的国相,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

仲孙它进谏说:

“您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

您的妾不穿丝绸制的衣服,马不吃粮食,人们一定会认为您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也不能替国家增添光彩吧。

”文子说:

“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老百姓,那些吃粗粮和穿破衣服的父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那样做。

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穿破衣服,我却把我的妾和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辅佐国君的人恐怕不应该这样做的吧?

况且我只听说以道德荣显作为国家的光荣,没有听说过以妾和马的华丽来作为国家光荣的。

文子把这一切告诉孟献子,献子把他禁闭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它的妾也只穿粗布衣服,他的马饲料也只用杂草。

文子听说了这些,说:

“有过错却能改正的人,这是百姓中高尚的品德。

”让他担任上大夫一职。

20.齐甄彬得金奉还西库

齐朝的时候有个叫甄彬的人,有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

他有一次用一束苎麻到荆州长沙西库作抵押换了一些钱用,后来拿钱去赎苎麻,回来后在麻里发现用一条手巾包着的五两金子。

甄彬将金子送还西库。

管理西库的和尚非常吃惊地说:

“近来有人用金子抵押换钱。

因为匆忙,没有记清放到什么地方了,施主拾到后,还能送还,这恐怕是从古到今都没有的事情。

”和尚就用一半金子给他作为酬谢,两个人推辞往复了十多次,甄彬坚决不肯接受。

和尚赞叹地说:

“五月天气仍然穿着皮袄背柴草的人,竟然是拾金不昧的君子!

”后来甄彬被任命为郫县县令,将要去上任之前,去向太祖皇帝辞行,同时去辞行的一共有五位官员。

太祖皇帝告诫他们一定要注意保持廉洁,唯独对甄彬说:

“你昔日有还金的美名,所以对你就不用嘱咐这些话了。

21.鞌之战[1]

六月十七日,齐晋两军在鞌地摆开阵势。

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担任车右做齐侯的护卫。

晋军解张替郤克驾车,郑丘缓做了郤克的护卫。

齐侯说:

“我姑且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

”齐军没有给马披甲就驱车进击晋军。

郤克被箭射伤,血一直流到鞋上,但他一直没有停止击鼓进。

并说:

“我受重伤了!

”解张说:

“从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胳膊肘,我折断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被血染得深红色,哪里敢说受了重伤?

您还是忍住吧。

”郑丘缓说:

“从开始交战,只要遇到险峻难走的路,我必定要下去推车,您哪里知道这种情况呢?

——不过您确实受重伤了!

“我们的旗帜和战鼓是军队的耳目,或进或退都听从旗鼓指挥。

这辆战车只要一人镇守,就可以凭它成事。

怎么能因为受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

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您虽然受了重伤还没有到死的地步,您就尽最大的努力啊!

”于是左手把马缰绳全部握在一起,右手取过鼓槌来击鼓。

战马狂奔不止,晋军跟着主帅的车前进。

齐军大败,晋军追击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圈。

22.画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