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共2页)12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46984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后感: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共2页)12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后感: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共2页)12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后感: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共2页)1200字.docx

《读后感: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共2页)12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共2页)1200字.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后感: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共2页)1200字.docx

读后感:

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对此人产生怀疑。

  秦晋大军压境,乌云笼罩着郑国的每一寸土地。

上至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倡优乞丐,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国民心头,肯定犹如压上了一块巨石,恨不能马上飞往前线。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国纾难,理所当然。

毋庸置疑,身为朝廷重臣的佚之狐应该是苦苦地思谋过退敌之策,否则,不会有“师必退”的论断。

战争的风云因他的十四字方略和烛之武的英雄虎胆及超人智慧而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

作为毫无疑义的功臣——烛之武,一开始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紧接着,有一种声音大了起来,那就是对佚之狐的赞美!

甚至有人对他大抱不平!

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味。

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事中,佚之狐究竟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

他固然不能同那些国难当头胸无一计甚至叛国投敌的庸碌鄙俗之辈同日而语,甚至比那些人高明、高尚千倍万倍!

然而,他俨然一个超人,这场波诡云谲的战事,仿佛一场戏,而佚之狐似乎就是导演,虽然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事态的发展和结果又分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请注意,我不是在赞扬他。

  谁都明白,一开始,烛之武是不愿上阵的,这一点也应该在佚之狐的意料之中(佚之狐自己为此事就已经推托过,在次之前,大臣叔蹇正是推荐佚之狐给郑伯),还有谁比他更了解烛之武呢?

倘若烛之武始终不愿上阵,确也无可厚非,只要品味一下他的那段身世之叹,我们便会觉得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之类的道理来要求他甚至谴责他,都是十分可笑的,关键时刻“肉食者”干什么去了?

最让人不解的莫过于佚之狐,他的能力应该不在烛之武之下(这从叔蹇一开始就力荐他以及他的十四字方略之英明都可以看出),几十年来,烛之武一直担任着郑国的圉马(相当于弼马温)这样一个卑贱到极点的职务,烛之武能办到的佚之狐岂会办不到?

可是他为什么要力荐烛之武而不自告奋勇去见秦君?

仔细想来,原因无怪乎三条:

一是担心自己一走,国君身边再无能人辅佐;二是担心此去枉费心机无功而返贻笑天下;三是担心此去吉凶难料而且难保不会出现闪失从而走上不归之路。

  如果是后面两条,那么此人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失就是毫无疑问的事,因此,我宁愿相信是第一条。

可是,郑伯似乎不是一个“亲小人,远贤臣”的昏聩之君,从他同烛之武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他那种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礼贤下士,诚恳待人。

以这样一位贤明的国君为中心的偌大朝廷上不可能只有佚之狐一个能人吧?

倘若郑伯的周围真的只有佚之狐一个能人再无别的可用之材,那么问题难道不是出在佚之狐辈身上?

他们尽到了举贤荐能的职责吗?

显然没有。

那么他们是不是因为疾贤妒能一直在压制人才?

从文中不难看出佚之狐就是郑伯最信任的人之一!

如果一个国家的重臣眼睁睁看着一个杰出的人才在野外一天天衰老、萎缩而不向君主力荐,你能说他是一位良臣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