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8520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docx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0《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部编版)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4.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查找小兴安岭的相关文字、视频及图片资料。

(师生)

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

5分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处处都有风景,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南方的海滨小城,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祖国的北方。

引出课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2.看地图,感知方位。

课件出示地图:

找找小兴安岭的位置。

3.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对小兴安岭进行介绍。

4.观看录像,感知美丽。

(播放课件: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

1.齐读课题。

 

2.观察地图,找到小兴安岭的位置。

3.互相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小兴安岭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它是黑龙江干流与松嫩水系间的分水岭。

4.观赏画面,初步领略小兴安岭的美丽。

谈自己的感受。

  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用时:

15分钟)

1.引导学生读文,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3.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融化、侧着、乳白、树梢、药材等。

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5.组织学生互相检测生字的识记情况。

6.指导学习多音字“舍、兴”。

7.指导学生再次读文。

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开火车认读卡片上的词语。

4.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认读词语,小组讨论怎样识记生字、新词。

如:

运用巧记的方法来辅助记忆“梢、显”;运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来识记“材、侧”;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浸、膝”等。

5.同桌互考生字,并互相检查订正。

6.能用“舍、兴”的不同的读音组词语。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词语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习过的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如“数不清”可以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抽出”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等。

 

2.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使学生在语境中巩固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强调易错字:

“浸”不要读成qǐn;“梢”是翘舌音。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用时:

8分钟)

1.引导学生读文回答:

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景色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3.再次读文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

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画下来,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

1.再读课文,说出小兴安岭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2.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边读文边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课文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来介绍小兴安岭的。

1.课文最后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

“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形象地说明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

2.课文的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物产丰富”进行了具体介绍,这几个自然段的结构、写法相似。

四、练写生字,布置作业(用时:

12分钟)

1.播放生字的笔顺动漫。

2.组织学生交流生字的书写方法。

重点指导“袋、线”的写法。

袋:

“代”右半部分的斜钩要向外伸展,给“衣”的点让出空间。

线:

左窄右宽。

右边部分的斜钩要有力、舒展,两横略斜,撇要穿插到左边绞丝旁的下方。

3.相机检查书写情况。

4.引导学生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并且谈谈收获。

5.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1.认真观看笔顺演示,随演示书空。

2.随教师书空“袋、线”,说说易错点。

 

3.练习书写。

4.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并畅谈本课所得。

5.根据要求完成作业。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能力,互教互学,教师只要重点关注难写的字即可。

课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当堂练写,及时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写作顺序来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用时:

3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考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1.借助课件认读生字、新词。

可全班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回顾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作顺序和课文主要内容来回顾。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用时:

30分钟)

(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

1.默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出示课件:

林海图片。

组织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1.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文思考:

小兴安岭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动笔画出相关词语或句子。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

3.总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组织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学第3~5自然段。

4.出示学生活动卡,组织学生读文后填写。

5.引导学生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封”“浸”“飞舞”“刮”等字词的巧妙和准确。

6.小结,引导学生选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美。

(一)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研读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树多的相关语句,并谈自己的体会。

(1)“数不清”一词说明了树多。

(2)省略号省略了其他没有列举的树种,说明了树的品种多。

(3)“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树林占地面积很大。

3.想象画面,描述画面。

(树多而绿,仿佛就是绿色的海洋。

4.欣赏林海图片,带着感情齐读这个自然段。

(二)1.自由读文,动笔画出能表现小兴安岭的“美”的词句,并交流汇报自己的体会。

2.想象春天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听教师总结,了解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4.读文填写活动卡。

分别找出不同季节所描写的不同景物。

5.联系上下文,通过小组交流,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

如:

“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了树木的勃勃生机。

“刮”字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试着背诵。

1.引导学生找到哪些是关键词语,通过关键词语理解第一段话的意思。

 

2.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明确:

“抽出”不可以换成“长出”,“抽出”比“长出”形象生动,“抽出”虽然也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形象生动,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3.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时,可以让学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如“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了树木的勃勃生机。

再如“刮”字表示风的猛烈程度要比“吹”字表示得强,用“刮”而不用“吹”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

4.通过多媒体或录像把秋风吹来、树叶飞落的样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理解“飞舞”的意思。

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想象落叶的样子,再通过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

三、学会观察,尝试练笔(用时:

7分钟)

小练笔要求:

任选一题,进行写话训练。

练笔内容:

1.写一写小鹿看到的美丽景色。

2.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处家乡的景物。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练笔,然后进行交流。

  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部编版)

《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

班级: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时间:

月日

导学目标

1.我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一学时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1、我会认

我从课文中找出了需要强调的生字:

2、我理解

抽出:

欣赏:

苍翠:

宝库:

葱葱茏茏:

严严实实:

3、我理解

我读了课文知道课文讲了。

4、我会问

通过读课文,我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1)

(2)。

5、我会读

二、导学引领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课题。

揭示并板书课题。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课文

1、独学(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学)

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对学(出示课件)教师巡视、指导。

(1)对子检查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

并交流识字方法。

(2)对子之间读课文。

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对子听。

3、展示我最棒(出示课件)

(1)说说你学会的生字生词。

一个多音字也行。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课堂闯关

第一关:

用“√”选正确读音

1、小兴安岭有数(shǔshù)不清的红松、白桦。

2、工人宿舍(shěshè)门前的草地上盛(shènɡchénɡ)开着野花。

3、在积雪经常没(méimò)过膝盖的小兴安岭,有人参(shēncān)等名贵药材。

第二关:

我会填

欣()赏()挡()视()

辛()常()当()观()

约()材()刮()舌()

药()财()乱()舍()

第三关:

近义词

抽出()欣赏()挡住()

名贵()刮过()

第二学时

一、导入新课

听写几个词语

二、导学引领

1、独学

自读课文,思考:

(1)课文用两个个词语概括出美丽的小兴安岭特点,这两个词语是()、()。

(2)课文哪些句子分别具体写出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特点?

在文中画出来(建议两个特点分别用单横线和波浪线)

2、群学完成下表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春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天

 

秋天

 

冬天

 

3、展示

(1)、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三、课堂闯关

第一关我能填

()的叶子()的海洋()的浓雾()的蘑菇()的影子()的宝库

第二关我会读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本段是写

2、文中具体写到了哪些景物呢?

请用“△△”标出。

3、文章有一些重叠的词语,如“葱葱茏茏”,请你再找两个:

,;从这些词语可以体会到。

4、请用“﹋﹋﹋﹋”划出一句比喻句,这句话是把比作。

5、请给空白的地方加标点。

第三关我会背

四.伴教锦囊

美丽、富饶、古朴、自然无任何污染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位于祖国的最北边陲,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大兴安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森林、冰雪、大界河的自然景观,尽揽春情、夏景、秋实、冬雪于一身,一年四季不失姝容,并以她源远三千年的历史,纵横八万里的疆域,遍地是宝藏的资源,丰富的鄂伦春和鄂温克狩猎民俗文化,

课中【小组合作】

1小组长带领组员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解释第二部分生词的意思。

3讨论自学部分的第四大题的几个问题。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做到人人参与。

5试着解决每个人的疑惑,对为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班级展示】

1师随机挑选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2其他学生对汇报学生的答案作出补充或评价,师规范引导强调正确答案。

3说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师生共同解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质疑探究】

1全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

2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小兴安岭是个大花园?

哪些段落写了小兴安岭是个巨大的宝库?

【自悟自得】

我掌握了课文的结构和顺序我学会了关于写景的作文写作方法我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我积累了不少的好词佳句

【测评反馈】

课堂练习分层达标:

A牛刀小试:

瓜——(抓)(抓住)(警察抓住了一个正在偷东西的贼。

张——()()()

舌——()()()

由——()()()

B快马加鞭照样子写词语葱葱笼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松又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鲤鱼跳龙门《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我最喜欢的季节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兴安岭一年四季___________,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本节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把发现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

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状态,另外以小组合作形式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0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部编版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侧、欣”等生字,会写“脑、袋”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理解重点词句。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师准备】

1.教师:

PPT课件,中国地图,小兴安岭四季景色图或课件。

2.学生:

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总节数1

教学目标:

1.会认“侧、欣”等生字,会写“脑、袋”等生字。

【教学重点】

2.朗读课文。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同学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

那祖国的北方是什么样的呢?

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小兴安岭”,那里非常美丽,像个大花园。

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认识小兴安岭的位置。

出示地图,找一找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2.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

(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书。

(2)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①认读生字。

PPT出示:

兴、融、侧、浸、欣、乳、梢、舍、显、材、膝、临、库

(让学生单独认读生字。

再读生字,课件出示:

侧着 欣赏 乳白色 树梢 宿舍 显得 药材 来临 宝库

(学生自由读,抽读,“开火车”读。

②指导生字的书写。

脑 袋 严 实 挡 视 线 坛 显 材 软 刮 库

重点提示:

可用加偏旁的方法,如,“当——挡”“云——坛”“见——视”。

可用换偏旁的方法,如,“恼——脑”“钱——线”“吹——软”。

3.把握课文脉络。

(1)找中心句。

让学生快速读课文,文中有一段话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请找出来。

(学生速读后,找到了课文的最后一段话,并读一读。

PPT出示: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文章的中心句,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点明了中心。

齐读这一段,找出中心句中的中心词。

(景色诱人、花园、宝库。

(2)把握文章脉络。

知道了文章的中心句,那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围绕着中心句来描写的呢?

(本文从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春、夏、秋、冬的景色,所以本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读好片段,感受春天的美丽。

(1)找出描写的景物。

学习提示:

认真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作者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并体会情感。

(学生读书,画出描写春天的景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景色。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出示句子:

①“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说说树木的特点——体会“抽出”的意思——读好句子。

为什么用“抽”字,换成“长”字行不行?

比较句子,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件展示: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引导学生什么叫“抽”,你们能表演一下这个动作吗?

(学生读后,自由交流,使用“抽出”一词,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地长出来的样子表现了出来,让人觉得树木就像有一双无形的手一样,把树木当成了人来写,显得很生动。

根据学生的感悟,让学生读好描写枝条的句子。

在读到“抽”时,要快,不拖,齐读。

②“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说说积雪的特点——体会积雪融化、小溪满满的样子——读好句子。

注意了解“汇”字,用它说明了什么?

(溪水一下子都往一个方向流淌着,好像都动了起来。

③“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说说小鹿的特点——体会小鹿的悠闲和可爱——读好句子。

指名读,它们都在干什么?

表演。

(侧着脑袋。

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这些小鹿这时候会看到什么?

在想些什么呢?

你们知道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拟人)

齐读:

你们看小兴安岭的春天多美啊,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

你能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小兴安岭的春天吗?

(3)想象朗读,读出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①想象描写的画面。

②欣赏小兴安岭的美景。

课件展示:

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图片。

(学生看图后,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美丽的景色。

③读出自己的感受。

课文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天美丽的景色,要读出生机勃勃的感受来。

(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朗读好第2自然段。

边读边想,把课文中的句子在脑海中转换成画面;边想边读,想象着画面读书。

课后,请同学们把课文的其他段落读好。

2.品读词句,感受夏天的生机。

(1)感悟夏天的景色。

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在描写夏天的小兴安岭时,抓住了哪些事物来描写。

(学生反复读书后,画出有关的语句,再指名反馈:

树木、雾、太阳、野花。

(2)品读词句,感受生机。

①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蓝蓝的天空。

(学生理解“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意思,体会“封”字用得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得勃勃生机。

②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学生读书体会,特别是用得好的“浸”字,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选择意思,并体会用词的好处。

一个“浸”字说明了雾很多很浓,水汽很大,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

③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让学生读读这句话,想一想:

作者描写了什么景色?

(作者写出了阳光穿过树梢照射在草地上的美丽景色。

另外,作者还描写了美丽的野花,这里的野花颜色多而美丽,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并体会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3)总结学法。

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动情,夏天的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就像美丽的花园一样。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学生回顾,交流总结学法:

先读课文,然后找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并画出来。

再读书交流,说说自己的体会。

最后通过读表达自己的心情。

概括一下即是“读—找—画—说—读”。

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较多,在书写前先读读,再抄写。

1.抽读词语卡片,注意其中的生字。

采取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领读等方式。

PPT出示:

脑袋 严严实实 挡住 视线 刮风 舌头 可口 名贵 小兴安岭 木材 宝库 乳白色 树梢 临时

(2)练习用生字组词。

(学生根据生字的意思,任意组词。

(3)练习用“严严实实”说话。

2.指导书写生字、词语。

(1)按照不同的结构把生字归类。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师范写,生观看,然后每个字写两遍。

(3)抄写词语。

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抄写一遍,自己觉得比较难写的字、词,可以多写几遍。

(4)互动评价。

学生相互纠正错误,评价优缺点。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总节数1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那里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你能说说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收获了什么吗?

(学生交流,从课文内容或者课文的写作方法,或者课文语言表达等方面谈。

二、感悟理解

合作学习,感受秋冬的景色。

(1)感受小兴安岭秋天的景象。

学生就用这个方法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

学生自学秋季和冬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要求自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然后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读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小兴安岭秋天景物的句子,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