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8821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 师生通用.docx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有答案师生通用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别、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规定区域内核对答题题号后对应作答时,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试卷无效。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

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神的高度来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B.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D.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C.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D.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神奇的耳朵

周国华

黎嘉肩扛木枷,身板笔挺,所过之处,草木为之轻颤。

一到山野,黎嘉仿佛有种回家的感觉,尽管这儿他是第一次来。

山林草原,本就是他的世界。

打记事起,他就从未离开过。

京城,是那些狐狸们的乐园,这帮阴险的家伙,没胆量明刀明枪见个真章,只会暗地里挖陷阱。

你们看不上爷,爷早还呆腻味了呢。

爷这回是栽了,可你们还能拿爷咋样?

你们这些阴阳怪气的阁人!

黎嘉征战十多年,立下过赫赫战功,班师凯旋后,跟着将军受封,过了几年清闲的生活。

谁知好景不长,将军被奸人所害,他也跟着遭了殃。

将军被斩,他和将军的手下们都被发配到各个地方。

起解时,就有股杀气包围着他,黎嘉隐隐感觉到了。

长年的戎马生涯,炼就了他对险恶环境的敏感性,这种本能的判断力,在尔虞我诈的京城无法发挥,而一回到山野,又注入他的血液。

果然!

当晚,他正打着呼噜,两股阴风袭来,他想都不想,左右各飞起一腿,两把刀落地有声。

片刻功夫,一胖一瘦俩解差就被踢得满地打滚。

黎嘉大笑:

鼠辈,瞧爷的耳朵。

天啊,黎嘉的耳朵竟会动,像啥?

猫?

狗?

不,狼!

神人啊!

俩解差跪地哀求,他们也是奉命而为,要是交不了差,家人也得受牵连。

家人!

黎嘉顿时似被利刃刺中心脏。

爹死得早,娘送他到师傅那里学武艺,上沙场。

娘被接到京堿没享几天清福,就又分开了。

娘!

您老现在咋样?

想想他俩也是被逼无奈,黎嘉不再追究:

起来吧,俺的命,还得留着杀胡虏,孝娘亲呢,现在还不能给你们。

押解的角色仿佛换了过来,黎嘉在后,俩解差在前。

解差的脑袋耷拉着,眼皮也是。

他们知道,黎嘉要跑,根本就不费事,就跟三个指头捏田螺一样容易。

黎嘉一路无语,只是偶尔看到路边的一些花草,就让俩解差去采来,晚上放在炉火边烘干。

这天,仨人行进在一处幽深的峡谷中。

黎嘉一路走走停停,不时欣赏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不禁意气风发。

突然间,狂风裹挟着暴雨袭来。

黎嘉的耳朵动了几下,随即浓眉一锁,贴着峭壁听了一会儿,大叫一声:

快跑!

拔腿向后飞奔。

俩解差回头一看,还没明白过来,就跟着跑了起来。

身后,传来一波强过一波的巨响声,山体塌方了!

胖解差跑在最后,一不小心脚底打滑,摔倒在地。

黎嘉回身,再抬头一看,急呼:

起来!

胖解差慌了神,刚起身,就被黎嘉凌空一脚飞出老远,随后听到一声困兽般的嘶吼。

黎嘉被巨石砸中了!

风雨停歇,愁云布满山谷里的角角落落。

黎嘉的双腿骨被压成碎片!

俩解差为他打开了木柳,用木枷本来就是多余的,况且是在这种情况下。

如今能够轻易完成任务了,胖瘦解差却高兴不起来。

他们要杀死的,是恩人啊!

黎嘉紧咬牙关,神情落寞。

他知道,经此一劫,这辈子只能靠双手爬行,再也无法驰骋疆场了。

所有的荣耀,就此成为历史。

黎嘉吹了声口哨,一只白鸽飞到他面前。

白鸽是他最亲密的战友,跟随他南征北战,还曾经及时送出信,救过他性命。

黎嘉从怀里掏出一包干瘪的花草,撕下一块布巾包好,系在白鸽的腿上。

那是给娘治病的草药,娘,您的身子好些了吗?

前去的路被封了,仨人根本无法前行,等待的日子像蜗牛爬行般缓慢。

三天后,白鸽返回,药没动,却多了块碧玉。

黎嘉捧着碧玉,身子轰然倒地,泪水山洪般爆发。

碧玉是爹给娘的定情物,娘一直带在身边,碧玉离了娘,娘……他最牵挂的娘,走了!

月儿爬上山坡,黎嘉捧起碧玉。

碧玉上,泛着月光,月光和他的泪光交汇在碧玉上,一样晶莹。

第二天,黎嘉喊来胖解差,冷不丁拔出他的刀。

还没等胖解差反应过来,刀子已经插入黎嘉胸口。

恩公,何苦呢,不是说好了吗,您找个地方隐姓埋名,我们说您已经被山石埋了吗?

黎嘉一叹:

没得仗打,娘又走了,这辈子还能干啥?

胖解差跪在地上,猛然看见黎嘉的耳朵最后动了一下,他含笑说出最后一句话:

娘,您老唤儿,儿听见了。

(选自中华微型小说网)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语言平白如话,情节详略得当,人物设置主次分明,很好地衬托了主人公的侠义形象。

文中安排的草药、白鸽、碧玉,又增添了小说的古意。

B.小说的故事情节神似《水浒传》中林冲刺配途经野猪林一节,主人公都遭奸臣陷害,发配远地,押解路上都有两名解差,且都想将主人公置于死地。

C.两名解差刚开始时要杀死黎嘉,到最后却准备和黎嘉一起隐姓埋名,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黎嘉不仅没有杀死他们或者逃跑还救了他们的命。

D.黎嘉本可以活下来,但在山体塌方双腿被压成碎片之后,他深知自己这辈子只能靠双手爬行,再也无法驰骋疆场,于是拔刀自杀。

5.请分条概括黎嘉的人物形象,并作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题目为“神奇的耳朵”,主人公黎嘉的耳朵“神奇”表现在哪些地方?

请分条列举。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为何人工智能的巨大能量直到今天才真正爆发出来?

人工智能学者、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主任杨强表示,这并非偶然。

因为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和“算法”这两个人工智能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才实现完美结合─算法迭代离不开大数据“土壤”的培育,而运算数据也需要先进的算法才能“玩得转”。

“硬件环境也十分重要。

人工智能有今天的发展,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软件、硬件、数据等条件一个都不少。

”人工智能企业“云知声”CEO黄伟表示。

如今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在黄伟看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按照机器思维能力分为感知、认知和主动思维三个阶段。

目前,人工智能仍然处于感知和认知的阶段,远未实现主动思维。

但在前两个阶段,人工智能已展现出非凡能力,成为人类的好帮手。

(摘自《“潜伏”在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

材料二

2017年,回顾中国市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7月末,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三步走”战略,规划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等方面的基本路径,勾勒了中国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基本蓝图。

11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包括阿里巴巴、XX、腾讯、科大讯飞四家企业。

继“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之后,中国又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政府、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和创业者们的共同推动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经成为一场新的“全民运动”,展现出了超越全球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

相关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长,远超全球市场20%的复合年增长率。

中国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

(摘自《“数客”观点:

中国企业应当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材料三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刻的技术变革,它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很多就业岗位都会面临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和奥斯本的估算,美国的就业人口中,大约有47%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而根据我们的估算,中国的这一比例甚至会更高。

据报道,送孩子参加编程学习班,正在悄然成为中国家长们的一种时尚。

究其原因,是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面临就业压力,因此尽量让孩子提前学好编程这门在人工智能产业中急需的知识,避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摘自《人工智能时代教育》)

7.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人工智能,国务院已制定发展规划进行顶层设计,科技部把相关企业列入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管理名单。

B.因软件、硬件、数据等条件已经成熟,才使人工智能在今天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巨大能量真正爆发出来。

C.中国已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人工智能市场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长,远超全球市场复合年增长率。

D.人工智能目前处于感知和认知的阶段,虽还远未实现主动思维,但已展现出非凡能力,成为人类的好帮手。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这一重要的硬件环境,“大数据”与“算法”两个人工智能发展的必备要素就难以完美结合。

B.为了避免人工智能对当下劳动力市场的巨大的冲击,中国家长送孩子参加编程学习班悄然成为一种时尚。

C.从全球人工智能巨大能量的爆发,到中国人工智能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都显示了科技发展的无穷力量。

D.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新的“全民运动”,是因为此前已落实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两大战略。

E.《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使中国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基本蓝图变为很快变为现实。

9.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人工智能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邹元标,字尔瞻,吉水人。

九岁通《五经》。

泰和胡直,嘉靖中进士,官至福建接察使,师欧阳德、罗洪先,得王守仁之传。

元标弱冠从直游,即有志为学。

举万历五年进士。

观政刑部。

张居正夺情,元标抗疏切谏。

且曰:

“陛下以居正有利社稷耶?

居正才虽可为,学术则偏;志虽欲为,自用太甚。

其设施乖张者,如州县入学,限以十五六人,有司希指,更损其数。

是进贤未广也。

诸道决囚,亦有定额,所司惧罚数必取盈。

是断刑太滥也。

大臣持禄苟容,小臣畏罪缄默,有今日陈言而明日获谴者。

是言路未通也。

黄河泛滥为灾,民有驾蒿为巢、啜水为餐者,而有司不以闻。

是民隐未周也。

其他用刻深之吏,沮豪杰之材,又不可枚数矣。

伏读敕谕‘朕学尚未成,志尚未定,先生既去,前功尽隳’,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弱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

且幸而居正丁艰,犹可挽留脱不幸遜捐馆舍,陛下之学将终不成,志将终不定耶?

臣观居正疏言“世有非常之人,然后办非常之事’,若以奔丧为常事而不屑为者,不知人惟尽此五常之道,然后谓之人。

今有人于此,亲生而不顾,亲死而不奔,犹自号于世曰我非常人也,世不以为丧心,则以为禽彘,可谓之非常人哉?

”疏就,怀之入朝,适廷杖吴中行等。

元标俟杖毕,取疏授中官,给曰:

“此乞假疏也。

”及入,居正大怒,亦廷杖八十,谪成都匀卫。

卫在万山中,夷獠与居,元标处之怡然。

益究心理学,学以大进。

巡按御中承居正指,将害元标。

行次镇远,一夕,御史暴死。

元标谪居六年,居正殁,召拜吏科给事中。

首陈培圣德、亲臣工、肃宪纪崇儒行、饬抚臣五事。

寻劾罢礼部尚书徐学谟、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

(选自《明史·邹元标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弼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

B.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粥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

C.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弼成圣学/辅翼圣志者/未可谓在廷无人也/

D.陛下言及此/宗社无疆之福也/虽然/弼成圣学辅翼/虽圣志者/未可谓在延无人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夺情,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奔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

B.丁艰,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忧”。

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父丧称“丁内艰”,母丧称“丁外艰”。

C.廷杖,即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在金朝与元朝实施,明代则实施得最著名。

明代往往由厂卫行之。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增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居正夺情,邹元标抗疏切谏。

邹元标认为张居正虽然有才,但学术根基却非正途;志向虽然远大,却过于刚愎自用。

B.邹元标上疏规劝,认为张居正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合情理,有关官员指出问题,张居正也不在意,致使选拔贤才的路子不广,刑罚实施得太无节制。

C.邹元标认为幸好是张居正遭遇父母丧事,还可以挽留,倘若张居正去世,放弃教学,陛下的学业就不能完成,志向也终究不能确定。

D.张居正死后,征召邹元标授官吏科给事中,邹元标首先陈述培养道德观念、亲近大臣部属、严肃法令准则、尊崇儒家品行、整顿地方吏治五件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黄河泛滥为灾,民有驾蒿为巢、啜水为餐者,而有司不以闻。

是民隐未周也。

(2)犹自号于世曰我非常人也,世不以为丧心,则以为禽彘,可谓之非常人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E.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15.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与司马迁《鸿门宴》中的“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常常被人们用来表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在《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改革开放初期,受利益驱使,市场乱象丛生,不少商人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②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略,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③互联网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

④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这种行为实际上近于南辕北辙。

⑤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一个人目不窥园几十年,他就可把所学的那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

⑥在一些城市,行人和非机动车扎堆闯红灯仍蔚然成风,但由于取证困难,交警部门的管理和处罚往往无从下手。

A.①②⑥B.③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雾霾天气将严重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在政府出台治理措施之前,民众最关心的是如何有效实施个人护理,防止雾霾不带来危害。

B.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制造型国家”向“创造型国家”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C.近年来,长沙医学院围绕更新教学理念、增强教学质量的目标要求,将临床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D.重建文化自信是中医药产业繁荣发展的前提,只有建立了文化自信,中医药产业的从业人员才能走向文化自觉、自律,中医药才能得到更多百姓的认同。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今天是家母70大寿,花甲之庆,我略备薄酒,感谢各位亲友的到来。

B.明晚请您到寒舍小酌几杯,真诚地期待您的惠顾。

C.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应该感谢。

D.这是我的习作,不足先生一哂,如蒙赐正,我不胜感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研究各种有效的融化冰雪的方法,①。

这一方法是利用盐来降低冰雪的融点,使积雪融化。

②,因而得到了普遍应用。

③,在低温环境下盐的融化冰雪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21.如今,广告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

广告语常常运用某种修辞增加可读性、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宣传自己的产品。

请认真品读下面两则广告词,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技巧好在哪里。

(5分)

①千里江陵一日还。

(江陵汽车)②格力空调,冷静的选择。

(格力空调)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母亲节”本来是一个舶来品,源自美国。

在100多年前的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命名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在这一天,母亲们通常会收到子女的礼物和祝福。

每年母亲节的日子,无论是中国的微信朋友圈,还是国外的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都成为网友们竞相表达和展示对母亲的祝福和晒礼物的场所。

对于一个微信朋友圈用户来说,在“母亲节”的朋友圈被母亲节祝福和晒礼物刷了屏。

似乎一夜之间,微信朋友们个个都成了“孝子”“孝女”。

之所以微信朋友圈有着如此密集和泛滥的秀孝心现象,与中国社会特殊的文化和社会心理有关。

对这一问题你是否有自己的看法?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语文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3分)【解析】A项偷换概念,原文说“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

C项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

2.C(3分)【解析】文章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

3.C(3分)【解析】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

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3分)A(B.“主人公都遭奸臣陷害”有误,黎嘉本人并未遭奸人陷害,而是因为将军遇害,他也跟着遭了殃。

C.“准备和黎嘉一起隐姓埋名”有误,原文说的是准备让黎嘉一个人隐姓埋名,两名解差回去交差时撒谎说他已经被山石埋了。

D.黎嘉自杀的原因除了无法驰骋疆场,还有娘去世了。

5.(5分)①宅心仁厚。

如:

听到要谋害自己的解差提及“家人”便不再追究,放其一马。

②至情至孝。

如:

听到“家人”一词,心头为之一震;押解路上为母亲备置治病草药。

③为人耿直。

如:

不喜与玩弄手段的奸臣贼子为伍,受连累被发配远地。

④忠勇报国。

如:

即使被发配,也一心记挂保家卫国,杀胡虏。

⑤武艺高强。

如:

遇到突袭,想也不想飞脚踢开;山体崩塌时踢开胖解差,救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