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896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蜀道难微课教案.docx

蜀道难微课教案

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案

 

学校:

年级:

高一

课题:

《蜀道难》

主讲人:

刘凤娇

时间:

15分钟

训练重点

讲解技能、结课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体会《蜀道难》第一自然段,体会文章精炼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写作思路。

背诵文章第一部分。

情感目标:

着重体味文章第一部分诗人的所描绘的画面感

时间分配

教学行为(讲解、提问的内容)

技能要素

学习行为(预设的学生表现)

教学媒体

板书内容

 

2分钟

 

2分钟

 

2分钟

 

7分钟

 

2分钟

 

我今天要讲的篇目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这个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

我这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蜀道难难在哪儿来总体感知整篇课文,体味诗歌意境,构建诗歌画面。

朗读: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这是我们初中所学的课文《行路难》,大家还记得作者是谁吗?

说得很对,看来时间的长河并没有磨灭李白在大家心里的位置。

众所周知,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行路难》便是他的一首名篇,其中书写了人生道路的艰难,抒发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倔强和自信。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他的《蜀道难》,感受他笔下的另一种“难”。

好,请同学们翻到《蜀道难》一课,结合注释为重难点字词注音。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老师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读第二、三自然段,在朗读的同时注意重音和停顿

同学们读得很好,字词的读音读得很准确,如果能更有感情地朗读那就更好了。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在读完课文之后,你们觉得全文最有气势的是哪一句?

英雄所见略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也在全诗反复吟咏,第一段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二段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以及最后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诗人多次提到“难”这个字,可是诗中是怎样描绘“难”的呢?

现在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找到写蜀道难的句子,想想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

好,时间到,有哪位同学想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发现,第一段中有哪些句子描写了蜀道之难?

又是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

那么这种直接表现内心感受的写法叫什么啊?

对,直抒胸臆(板书:

直抒胸臆),诗人在开篇就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这里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咏叹了蜀道的艰难,这一句出现在篇头,也由此就奠定了全文的一种高昂的基调。

那么“噫吁嚱,危乎高哉”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

说得很准确,老师觉得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就类似于在看到巍峨的高山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感慨一句“哇,这个山好高啊!

除了这个,还有哪些句子写了蜀道难啊?

 

正如这位同学所说,“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用了夸张的手法从正面来写出了蜀道的难行,以太白山为首的崇山峻岭阻挡了行人前进的路途,路途狭窄得只有鸟儿能飞过去。

而太白峰据文献记载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路途到底有多么难行。

(板书:

夸张)

接下来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写的什么啊?

不错,诗人在这里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大家看一下课下注释,注释很好地为我们解释了这个典故,为迎接秦惠王送来的美女的五位壮士一不小心使山崩裂开来,将自己和美女全部压死,这是个多么悲剧的故事,但也由此秦地和蜀地之间才有了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也由此行人才有了通过的可能性。

这个神话在这里增添了浪漫色彩,当然,这个浪漫并不是只送爱人一束花那样的浪漫。

(板书:

传说)

在叙述了蜀道的来源后,便开始了对蜀地山川的描写,哪几句是对山川的描写啊?

回答得完全正确,那么诗人是用了什么手法写的呢?

大家赞同他的说法吗?

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为什么认为前两句是夸张,后两句是烘托呢?

 

很好,说得很通俗易懂,请坐。

老师也很赞成你们的观点。

诗人在这儿再次用了夸张来描写,引用“六龙”这个神话表现了蜀地山川的高峻足以挡住太阳神六龙车行进的路途,又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描述的波涛汹涌、曲折回环的川水之险衬托山高,既够高,也够深,两者一连起来,也的确是高达巍峨了。

后两句以黄鹤、猿猱反衬,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不得通过,敏捷轻巧的猿猴要想越过去也愁于无法攀援,不正是用两种动物来烘托人通过的艰难吗。

(板书:

烘托)

这一句是烘托,下一句就成了实打实地写蜀道之险了,“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啊,也就是青泥岭,这是入蜀的必经之路,诗人用“盘盘”写出了青泥岭的回旋曲折,道路只能是盘旋而上。

其后的“百步九折萦岩峦”描写的每百步之内就绕着山峦转好几个弯更是以夸张的手法将山路的崎岖表现到极致。

接下来,我们来看最后一句,“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和井都是星宿,透过这一句,你们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很好,和老师所想的差不多呢,诗人在这里换了个角度来对蜀道之难进行描写,想行人的感受来感染我们,让我们感同身受,好像我们也处在蜀道的巅峰一样,我想同学们也是能够感受到的。

(板书:

行人感受)

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一段课文,我们有哪一句没有涉及到啊?

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这两句被我们忽略了,那老师来给大家做个补充,同学们想一想,虽然这两句在用历史传说来写蜀地的历史隔绝,并没有明确地表达出蜀道的艰难,但是蜀地既然隔绝了这么久,何尝不是在写蜀道的艰难呢?

(板书:

历史隔绝)

诗人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描绘了蜀道之难,同学们在学习了《蜀道难》的第一段后,蜀道在你们心里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描绘一下。

 

很有画面感,请坐。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在心中所构想出来的画面也会有所不同,在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一下自己心中的图景。

也正是因为诗人精湛的笔法才能给我们展示了蜀道的景象,然而无论是从我们刚刚所归纳的历史、烘托还是夸张的写法,都少不了诗人天马行空、非凡的想象,诗人在诗中也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诗歌在第一段中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六龙回日之九重云霄和冲波逆折之百丈深渊,既有“百步九折”图景的展现,又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切身经历、实地感受,凭借神奇的想象,诗人具体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也生动渲染出了它阴森幽邃的氛围,使我们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

除此之外,诗人还将神话、传说与他的奇特想象和恣意夸张结合在一起使三者相辅相成,交融为一体。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课下作业,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出现在文中,那么这三次又有什么不同呢?

请大家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来探讨。

好,下课。

 

提问

 

板书

 

说明

 

提问

 

提问

 

提问

 

说明

 

说明

 

 

生:

(齐)《行路难》

生:

(齐)李白

 

生:

齐读课文

 

生:

(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生1: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发表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以此来表达蜀道的难。

直抒胸臆

 

生2:

用一系列的感叹词来表达自己的惊叹之情,对蜀道的高感到震惊。

 

生3: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我就觉得是用了夸张的写法,用太白山只有鸟能通过来衬托蜀道之难。

 

生:

(齐)蜀道的来源。

 

生4: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生5:

前两句是用了夸张,后两句是烘托。

生:

赞同

生6:

六龙回日本来就是一个神话传说,有六龙回日那么高的高峰本身就是夸张来说的,“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也是这样。

后两句就是黄鹤和猿猴都过不去的蜀道,只能靠两条腿行进的人更是过不去了。

 

生7:

蜀道真的是很高,站在上面就好像能够摸得到星辰,行人走在上面一额因为山太高也感到紧张害怕,也忍不住要停下来感叹一下。

 

生:

(齐)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生5:

与世隔绝多年、只有鸟儿能够到达的蜀地终于在某一天被五壮士给打开了,蜀道既成,但仍非常艰难,上有巍峨高山,下有百丈深渊,道路也是蜿蜒曲折、直达云端,让人觉得呼吸都停止了。

 

 

蜀道难

李白

 

直抒胸臆

 

夸张

 

传说

 

烘托

 

行人感受

 

历史隔绝

蜀道难

李白

直抒胸臆

夸张行人感受

烘托

 

传说历史隔绝

《蜀鄙之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蜀鄙之僧》是一篇浅易文言文。

它短小精悍,文字浅显,学生易学易懂。

文中蕴含的哲理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同时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设计特色:

诵读第一以读代讲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出文言文的句读之美。

2、借助译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3、关注古今义差别大的词的意思以及“之”字的用法。

4、体会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读出不同的语气。

5、感悟“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根据译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2、能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领悟文中能蕴含的哲理。

教学程序:

一、营造气氛,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示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师生共读,引入“文言文”。

3、板书课题,读题,释题。

【设计意图:

出示《为学》中的第一段话,为课文主旨埋下伏笔,营造文言文学习的环境,以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指名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法。

2、全班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学生能把文言文读通,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三、理解文意,关注词义

1、学生自由读译文。

2、对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3、借助译文和注释理解“语”、“恃”、“买”、“顾”等古今义差别大的字的意思。

4、体会文言文“之”字的不同用法。

5、回归整体,学生诵读去掉标点的文言文。

6、标出节奏,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句读之美。

7、配乐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课文后面的译文,学生从整体入手理解文言文,这比从字词入手琐碎地理解文言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通过对读,促使学生思考每句话的意思,同时能帮助学生理清故事。

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这是教学重点之一。

四、研读“对话”,领悟道理

1、过渡:

“书读有遍,其义自见”过蜀鄙二僧皆欲之南海,结果如何呢?

生:

穷和尚自南海还,富和尚犹未能也。

……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贫至)、(富不能至)、(立志)

3、这贫富二僧凭借什么去的?

师板书:

“一瓶一钵”、“欲买舟而下”。

4、朗读对话,体会“子何恃而往”中“?

”和“!

”的不同含义。

5、师:

贫僧凭借“一瓶一钵”去南海就真的“足矣”了吗?

6、小组合作交流“足矣”还是“不足”。

7、创设情境朗读“对话”。

8、师:

假如你就是那位贫僧,此时的你会对富者说些什么?

生:

有志者事竟成。

生: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设计意图:

“自南海还”一句简练之至,贫僧的心理活动和具体行动,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学生以此深入地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五、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1、课件出示开课第一段话,全班齐读。

2、教师总结:

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设计意图:

出示《为学》中开篇第一段话,首尾呼应,在经历了《蜀鄙之僧》一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对这段话不求甚解中更多了一份理解。

板书设计:

贫    一瓶一钵      至      立志 

富    欲买舟而下     不能至  

 

《蜀鄙之僧》说课设计

高安市黄沙中心小学余佳丽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是彭端淑《为学》中开篇第一段话,《蜀鄙之僧》的故事便是这句话最好的例证。

这个故事是语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来谈谈本课的教学。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蜀鄙之僧》这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小故事,节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白鹤堂诗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

文章通过进述蜀地边境的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结果穷和尚去成了,结果富和尚没去成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文章虽篇幅短小,但说理深刻,语言精炼,是古汉语学习的典范,所阐述的“事在人为”的道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言文学习,在小学阶段不是第一次,但由于文言文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而且从词义和表达方式上都与现代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做老师的总会把学习的困信和障碍放大,甚至把学生置于“学习文言文的零起点。

”而细读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课文的生字不多,故事性很强,字词有注释,课文有译文,这些都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学生在接触课文之前,只听老师的范读,多数学生能听出课文是在讲一个穷和尚和一个富和尚之间的故事,少数学生甚至能基本听懂课文内容,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于是,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出文言文的句读之美。

2、借助译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3、关注古今义差别大的词的意思以及“之”字的用法。

4、体会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读出不同的语气。

5、感悟“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勇于实践,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根据译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2、能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的不同含义,领悟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说教法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面对这样一篇短小精悍、文字浅显的文言文,多余的讲解是苍白的,“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传统也是最现代最先进的方法。

正如课标所说: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本节课我确立了“五读剥笋”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意思就是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多层次的读,使学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说教学程序

按照“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流程:

一、营造气氛,导入课题;

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理解文意,关注词义;

四、研读“对话”,领悟道理;

五、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流程,谈谈我是如何采用“五读剥笋法”落实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

一、初读,读准文言文

上课伊始,导入课题,重点指导书写“蜀”、“鄙”,再读题、解题。

之后,从整体入手。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我相机指导读准“语”、“数”、“还”、“恃”等字的读音,引导学生留意“?

”“!

”的读法。

二、对读,读懂课文

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

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我想:

教材在课文后给出译文,就是希望让学生从整体入手理解文言文,这比从字词入手,琐碎地理解文言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因此,我设计了别开生面的“对读”,通过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使学生思考每句话的意思,帮助学生理清故事。

在整体理解文言文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古今义差别大的词,如:

“语”、“买”、“犹”、“恃”、“去”等,以及“之”字的用法。

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

“一个字相当一现在一个词的意思。

”也可能说:

“文言文有些字古今义相差很大!

”……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体会文言文用词的精炼。

三、诵读,读出韵味

难懂的字词理解了,再次回归整体,出示没有标点的课文,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

标出停顿记号,教师范读,做到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配上音乐,学生自然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至此,已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四、研读,读出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蜀鄙二僧皆欲之南海,结果如何呢?

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顺势引出二僧的“对话”。

研读“对话”,体会富僧“子何恃而往”中的“?

”和“!

”的不同含义,体会贫僧凭借“一瓶一钵”去南海是“足”还是“不足”。

结合相关资料,小组合作交流。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学生有的说“足”:

他认为,穷和尚表面依靠的只是“一瓶一钵”,其实他内心有无比巨大的力量支持他。

……有的说“不足”,因为:

路途遥远,地形复杂,出入困难,仅凭一瓶一钵不可能达到。

……

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同时,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在理解中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引读,读出感悟

通过教师引读,自然过渡到“贫者自南海还”。

这一句简炼之至,“假如你就是那贫僧,此时,你会对富僧说些什么?

”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文章空白处想象,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突破了教学难点,此时,我再出示这段话,相信,学生在不求其解中更多了一份理解。

最后,我想就以这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说课: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