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9879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docx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办事要专一,有始有终。

  2.看懂图意,能够回答课后问题。

  3.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学会10个生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猴子什么也得不到的原因;掌握好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教学准备与课文相同的5幅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堂。

  (板画一座山)这是一座山,山上住着一只小猴子,(出示猴头)你们看它可爱不可爱?

有一天,小猴子想下山去玩,临走时妈妈对它说:

“你下山的时候……”可是小猴子根本就没听见妈妈的话,一溜烟向山下跑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初步理解文意。

  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些地方呢?

(出示五幅图)谁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把每幅图的意思说一说?

谁能把五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板书:

玉米地、桃树下、瓜地里、回家路上)

  下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写这五幅图的。

  三、图文对照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一)初读课文。

要求:

读准生字的读音,给课文划分小段。

  

(二)分小段读课文,用“谁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的句式说一说1~4小段的意思。

  小猴子每到一个地方都想得到更好的东西,可是最后它怎么样呢?

(什么也没得到)你是从哪知道的?

指名读第5小节。

  (三)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1.看图:

小猴子每次到过的地方相同吗?

它每次摘的东西,扔的东西相同吗?

  2.指名再读1~4小段。

  

(1)从图上看玉米、桃子、西瓜长得非常好,小白兔也很可爱,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

细读课文,找到“又大又多”、“扛着”、“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真可爱”。

  

(2)指导朗读,读好这些词和句子。

(板书:

掰玉米扔摘桃子扔摘西瓜扔追小兔不见了。

  3.看图:

前4幅图和第五幅图比较,小猴子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说说第五幅图小猴子的表情是什么样?

问:

为什么高高兴兴的小猴子最后变成这样了呢?

(因为什么都没得到)为什么?

同学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只好”是什么意思?

说明什么?

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三)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妈妈曾经和它说了一些话,可是小猴子没听见,现在它落得两手空空很后悔,很想知道妈妈到底对它说了什么,你们能帮助小猴子,告诉它妈妈说的话吗?

(揭示课文内涵,小结后板书:

做事要专一,有目的,有始有终)

  (四)再读全文,进一步理解文意。

  (五)发散思维:

下一次小猴子再下山时它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8.小猴子下山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有目的,有始有终。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这课书的生字,还要练习朗读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

要有语气,有感情。

  三、学习生字。

  

(一)认读生字卡片。

要求:

读得正确,声音宏亮。

  

(二)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1.笔画易错的字。

“非”,笔顺是这样:

“片”,最后一笔横折要一笔写成。

练习用“片”口头组词。

“瓜”,第三笔是竖提,不要忘了点。

“兔”,第六笔的撇要一笔写成,不要写成一竖一撇。

“真”,中间是三个横,不要写成2个横,下面是八字底。

  说一说这些字怎样记,易错的地方是哪儿?

指导书写并板书这些字。

  2.与旧字换一部分组成的字。

“常”,与“党”上面相同,下面不同。

“非常”就是特别的意思。

“着”,与“看”下面相同,说说哪一样,哪不一样。

读轻声zhe,区分和“这”的用法:

“这”一般用在一句话或一个词的最前面,而“着”用在词的后面。

“圆”,说一说与“园”的区别。

组词。

  指导书写并板书这些字。

  3.“得”,怎样记这个字?

在课文里读de,它还是“得到”的“得”。

“可”,写时注意第一笔的横稍长。

  指导书写并板书这些字。

  三、熟读这些词。

  板书设计:

  8.小猴子下山

  (用田字格黑板板书这些字)

  第三课时

  一、进行巩固词语的练习。

  

(一)进行各种形式的读词比赛,目的:

看准字形。

  

(二)猜字游戏。

  (三)把生字卡片摆在黑板上,说出一个字后立即找出这个字。

目的:

记准字形。

  二、完成课后练习。

  

(一)填空.P20/2

  步骤:

1.读句子。

地里的什么又大又多。

树上的什么又大又红。

瓜地的什么又大又圆。

  2.明白填什么后填在书上。

  3.完整地读句子。

  

(二)完成课后练习3。

  步骤:

1.读句子,进行比较,哪个好,为什么。

  2.理解“真”、“非常”的意思。

  3.练习用“真”、“非常”进行说话。

  三、指导完成作业及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与第二节课相同。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2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

那你们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

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你们想听吗?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小猴子下山》。

  二、新课: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认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读课文,纠正生字的读音。

  三、分段学习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

看到什么?

心情怎样?

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

又为什么要扛着走?

  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

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

学习向导:

  1、读一读:

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

看到什么?

心情怎样?

  2、议一议:

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

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

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

  课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

  4、填空练习。

(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课文内容。

  8、想象扩展:

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9、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

下一节课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四、板书:

  13、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扔

  摘

  空着手

  西瓜地

  又大又圆

  扔

  摘

  回家去

  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并能从中得到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看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出示单字。

先自己读一读,交流识字方法,再加上动作读。

  2.给生字找朋友。

同桌轮流读词语,同桌展示,再小队开火车读。

  3.小西瓜出题。

加上动作抢读出现的生字,再全班齐读。

  三、整体读文,明确路线

  1.接读全文。

  师:

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

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

(接读课文)

  2.练说量词。

  学生回答后,一次出现经过地点的图片。

练习填空: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四、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1.一起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分析词语“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导朗读。

  

(2)这段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先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了什么,最后写它是怎么做的。

  2.互助学习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认真读,思考下列问题,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

  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看见了什么?

  ③它是怎样做的?

  提示:

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2)小组内交流,喜欢各段的同学分段展示,重点指出动词并指导朗读。

  明确:

区别“捧”、“抱”,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五、积累运用,“又()又()”。

  1.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师:

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

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

,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板书)。

那么其它的呢?

你能说说吗?

  贴:

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

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3.拓展运用

  

(1)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2)我会说:

又()又()。

  六、体会结尾,拓展练习。

  1.小猴子见到这么多好东西,最后是不是高高兴兴回家了?

为什么呢?

  2.小猴子为什么空着回家了?

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

  3.看图复述课文。

  课文学完了,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吗?

套用句式,同桌交流互助。

  提示:

小猴子下山来。

他走到(),看见(),非常高兴,就()。

  他走到……

  最后,()。

  4.通过这个故事,你学会了什么?

  明确:

做人不能喜新厌旧,做事情要专一。

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

经历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啊!

  5.练一练。

  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妈妈对他进行了教育。

他又一次下山来了。

妈妈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第二次下山,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发挥你的想象,续写故事,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七、写字指导——“兔”

  1.观察字形,与“晚”的右半部分相近,但多了“、”。

可理解为小兔子的尾巴。

  2.交流笔顺、扩词。

  3.师范写,生练习。

  通过小猴子下山图导入,易让孩子产善生直观印象,简单明了的导入新课。

  通过多种活动检查预习、巩固生字,夯实基础。

  让学生明确__的线索,使课文体现整体性。

  量词的使用是本册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里进一步进行练习。

  课文的主要段落的内容、结构都是差不多的。

因此首先让学生一起学习第一段,掌握分析课文的方法,然后举一反三,自主学习其余三段,充分运用自主互助模式。

  课文中多处运用“又()又()”的词语。

让学生体会这类词语的.特点,并学会运用。

  在分析结尾的时候,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并进行拓展——“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做?

”为课后续写故事作业打下基础。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优秀的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的音。

认识“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

  2.看懂图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一、以图导言激趣: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

教师提问:

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

13、小猴子下山。

教师接着说:

“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它都经过了什么地方,它看见许多好吃的东西,它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和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3.自己把标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5.抽读生字单片,采取领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巩固字音。

  6.做识字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2.再请同学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四幅插图,请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根据插图内容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5.让学生结合题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图按顺序看一看想一想:

小猴子下山都做了些什么事?

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图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2.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小猴子下山图:

自己画出)

  师: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小猴子下山都来到哪些地方呢?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演示文稿图。

  点击鼠标:

(1)玉米地图

  点击鼠标:

(2)桃树底下

  点击鼠标:

(3)瓜地里

  点击鼠标:

(4)树林图(有小兔子)

  点击鼠标:

(5)电脑出示上述四幅图。

  提问: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分句读读课文,请同学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

  电脑出示:

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看见了什么?

  ③它是怎样做的?

  4.电脑出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

他看见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教师引读,以问促读。

  5.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

  “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

  6.师:

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非常高兴”就是(生:

特别高兴)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7.结合插图理解“掰”、“扛”表示动作的词语。

①可让学生带头饰用动作表演一下。

其他同学当评选说说他们哪表演得好哪表演得还不够。

②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有“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8.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学:

(电脑出示思考题)

  

(1)自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什么?

  

(2)完成填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3)结合插图理解:

“又大又红、扔、摘”这几个词,可结合动作表演理解“扔、摘”两个词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读这一段。

  2.结合上述思考题小组进行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

  4.提问:

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使学生体会到小猴子看见了桃子,就喜欢桃子,于是就扔了玉米,去摘玉米。

结合观察图画,如猴子的神态、心情,让学生体会猴子非常高兴的心理,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课文内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结合上面的四个思考题独立学习这段内容。

  2.教师检查独立学习的效果。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2)出示填空请同学说一说。

  小猴子_____________几个桃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提问: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为什么课文中用“捧着”这个词。

  (3)结合图理解“又大又圆”、“扔、摘”这几个词语。

小猴子为什么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

  (4)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这段。

  (5)请学生带上小猴子的头饰表演这段内容,表演出小猴子的动作神态、心情及心里活动。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己轻轻读四、五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电脑出示:

课文中P54页2幅图

  2.教师抓住“只好“一词,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请学生带头饰进行表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

  4.组织学生讨论: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小猴子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猴妈妈会对他说些什么吗?

  五、进入情境、读说结合。

  1.配乐朗读课文,也可以教师提示课文,如:

“小猴子看见……就……”怎么读呢?

“只好……”怎么读呢?

  2.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

  

(1)看图讲故事。

  

(2)戴头饰表演。

  (3)采取想像说话:

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

  (4)读编故事: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5)通过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了解汉字的意思。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及词语。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和词语。

  教学难点:

  1.“非”字的笔顺。

  2.“看”和“着”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学习生字。

  

(一)巩固生字、词语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及生字单片上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小伙伴互读。

  (3)电脑出示生字和词语,巩固练习。

  ①先出示生字:

“看非着棵瓜圆回可”这8个生字分别用8种颜色,教师说颜色,学生抢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②再出示词语:

“看着非常西瓜回头可爱一棵桃树又大又圆”这7个词语字号相同,颜色不同,认读方法同上。

  

(二)巧记字形,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记忆字形。

  

(2)同桌小伙伴相互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的。

  (3)请小组进行学习汇报。

  “看”:

kàn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记忆:

在阳光当头照的时候,伸出左手放在眼睛上边,再用眼睛往远处盾,“看”字的“”就是手,“目”就是眼睛。

用这样的动作来记忆“看”字。

组词:

看书看电视

  “非”:

fēi学生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非。

也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

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

  组词:

非常是非

  “着”:

zhe可以刚才学习的“看”字比较记忆,“看”字的第一笔改成“横”,上面再加上“倒八部”就是“着”字。

也可以用儿歌记忆:

歪尾巴羊,不象样,眼睛长在尾巴上。

组词:

看着说着

  “棵”:

kē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苹果的“果”字,加上“木”字旁就是棵。

儿歌记忆:

一个果,落树旁,只能看,不能尝,这个字就是棵。

  组词:

一棵树

  “瓜“:

guā很多学生都认识“爪”字,“爪”的第三笔“竖”改写成“竖提、点”就是“瓜”字。

儿歌记忆:

一蔓生三叉,当中结个歪把子瓜。

也可以汉字表义的方法记:

“”表示瓜藤和叶子,中间的“厶”表示藤上结的瓜。

  组词:

西瓜瓜子

  “圆”:

yuán是形声字,“大口框”是形旁,表义,“员”是声旁,表音。

也可以用换部件的方法记:

“公园”的“园”里边的“元”字换成“员”字,就是“圆”字。

  组词:

圆形主义又大又圆

  “回”huí用儿歌记忆:

外面一张口,里面一张口,大口吃小口,就是不念口。

  组词:

回家

  “可”:

kě用学生认识的“哥哥”的哥来记,去掉上边的一部分,就是“可”字。

也可以用学过的“河”字来记,去掉三点水旁,就是“可”字。

  组词:

可是

  (4)指名读词语,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学生认识观察汉字的结构,看准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学生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2.学生描红,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3.学生在书上空白田格上独立写一个,写后想出难写的字。

  4.学生想出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着、瓜、圆”这3个字。

教师提醒学生“着”字的第三笔是“撇”,这个字的横比较多,要写得紧凑些。

“瓜”字要注意左边的“”和右边的“”像裙摆一样撑开,长短一样。

“圆”字注意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

  5.教师出示“非、可”两个字的单片,让学生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非”字的笔顺按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来写。

“可”字的笔顺是一可。

  6.学生在书上书写第二个空白田格的字。

  7.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在生字、词本上写作业。

  2.完成课后练习3:

用下面的字组词语。

  

(1)先读读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先独立完成。

  (3)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3.完成课后练习4:

把这篇课文的内容演一演,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五、教师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