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526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联考语文试题II卷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复旦附中举行的开学典礼上,主持人让刚刚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全国总冠军的文理学院学生武亦姝上台发言。

B.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的语言,不在于它是否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也不在于是否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不是地方。

C.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以“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为主旨,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

D.不同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啜泣   蹂躏  隐密  盘虬卧龙

B.喧腾   静谧  迸贱  猝然长逝

C.卑微   厄运   喧嚣   仙露琼浆

D.虐杀   诅咒   酝酿   多姿多采

3.正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底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②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③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

④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⑤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

A.③⑤④②①

B.③⑤①④②

C.①④②③⑤

D.①③④②⑤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ài)   鞭笞(chī) 干涸(kū)  稗官野史(bài)

B.针砭(biān) 忏悔(chàn)皈依(guī) 杳无音信(yǎo)

C.贮藏(chǔ) 差遣(chāi) 龟裂(jūn) 相形见绌(chù)

D.膝盖(qī)  谄媚(chǎn) 羞赧(nǎn) 同仇敌忾(kài)

5.以下关于《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游记》的故事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后与师兄弟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共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类妖魔鬼怪,终于取得真经,他自己也修成正果。

B.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给他起的,姓孙是缘于他曾是猴子,悟空是其法名。

C.《西游记》有着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其中许多人物既有神魔性,又有人性和动物性,作者将这三者结合得很好,因此显得妙趣横生而又合情合理。

D.为过火焰山,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第二次借到后又被牛魔王骗回去,第三次孙悟空变成一条小虫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中,终于借到真的芭蕉扇。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国庆节前一天,我们班举办了一场以“祖国颂”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解说:

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在刚刚结束的迎接“庆祝建国70周年”歌咏比赛上,小玉同学的状态不好。

解说:

“小玉状态不好”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得失之患 古味盎然 心旷神怡 表达见解

解说:

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解说:

这句话有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江、鲁智深、诸葛亮、李逵都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

B.“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的利益而死呢?

”一句中“是屈辱而死呢”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C.科学家格奥尔基说:

“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

”像“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的例子,“一个农民望着紧挨他的田边新修的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看见铺好的铁轨和驶过的火车,他想,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的例子,都充分证明了格奥尔基的话。

D.《飞红滴翠记黄山》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属于文艺性的说明文,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介绍了黄山的风光和特点,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手法。

8.选出对《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A.《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B.《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著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C.《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宣扬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9.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B.翻开这些当前改编的名著,与原来没有什么两样,这真是大相径庭。

C.某景区推出新规定,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结果却造成了许多游客的流失,显然是弄巧成拙了。

D.她讲得娓娓动听,妹妹听得忽而愁眉紧锁,忽而笑容满面。

10.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项链》——莫泊桑——法国

B.《艺术品》——契诃夫——俄国

C.《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美国

D.《李逵见宋江》——施耐庵、罗贯中——明末清初

二、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个普通人

李 娟

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

他的脸却长得极平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

当时他赶着羊群路过我家商店,进来看了看,赊走了八十块钱的商品,在我家的账本上签了一个名字(几个不认识的阿拉伯字母)。

后来我们一有空就翻开账本的那一页反复研究,不知道这笔钱该找谁要去。

在游牧地区放债比较困难,大家都赶着羊群到处跑,今天在这里扎下毡房子住几天,明天在那里又停一宿,从南到北,绵绵千里逐水草而居,再加之语言不精通,环境不甚热悉……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

幸好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

我们给人赊账,看起来风险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的。

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群瘦弱,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生活用品又急需,不欠债实在无法过目子。

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

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

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债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

等结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他们这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

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

可是,那个老账本上所有的名字都划去了,唯独这个人的名字还稳稳当当地在那一页上停留了好几年。

我们急了,开始想法子打听这个家伙的下落。

冬日的一天里,店里来了一个顾客,一看他沉重扎实的缎面皮帽子就知道是牧人。

我们正好想起那件事,就拿出账本请他辨认一下是否认识那个人——用我妈的原话说,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

谁知他不看倒罢,一看之下大吃一惊:

“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

这是我的名字呀!

是我写的字啊!

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而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

“你?

呵呵,是你?

嘿嘿,原来就是你……”

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

他抱歉地说:

“实在想不起来啦!

”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

因为那字迹的确是他写的。

但字迹这个东西,终究还是他自己说了算,我们又不知道他平时怎么写字的。

反正他就是不赖账。

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二十元钱。

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

看来他真的很穷。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如“我妈”当面骂人之后支支吾吾的语言,形象地表现了我妈金钱至上,没有信仰。

B.文章构思巧妙,行文一波三折。

开篇设置不知道借债人是谁的悬念,文中又有对普通人的误会,结尾消除误会。

C.文章结尾耐人寻味,普通人虽然很穷,但绝不赖账,八十元钱五次才还完,这样的诚实质朴让人感动。

D.文章叙述了一个普通人赊账到还账的故事,表现了喀吾图淳朴的民风和牧民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

12.结合上下文和加点的词语,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

(2)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

13.本文题为《一个普通人》,可是作者为什么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这个普通人看似无关的事?

14.文章以看似平常的《一个普通人》为题有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记叙文阅读

高贵的“伪证”

①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法院一张传票,要她到法庭作证,20年前,她是否收留过一个女人的私生。

传票上特意写明,您的证词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性质。

②看到传票上安迪的名字,一下子勾起多丽丝对往事的回忆。

③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找到多丽丝。

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很妩媚。

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我至今不知道。

现在,我染上了毒瘾,要到戒毒所戒毒,请多丽丝小姐暂时收下这可怜的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等我戒了毒,就来接女儿。

④多丽丝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姑娘,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

不知怎的,就那一眼,多丽丝一下子喜欢上这位小姑娘。

多丽丝郑重地对这女人点了点头。

女人一下子紧紧地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

⑤从此,多丽丝就将这个叫安迪的小姑娘带在身边。

安迪不仅懂事,而且学习很好在学校里,就像快乐的“百灵鸟”。

有时,她两眼泪汪汪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

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

安迪擦去脸上的泪痕,抬起头,甜甜地说道,不想,老师就是我的妈妈!

多丽丝吻了一下安迪的脸颊,说道,真是可爱的孩子!

多丽丝发现,安迪的左边眉毛上也长了一颗黑痣,像她妈妈一样漂亮。

⑥几年过去了,安迪考取了不莱梅市的重点中学,以后,她俩渐渐失去了联系。

⑦一晃,20年过去了。

如今多丽丝已担任拜罗伊特小学校长。

当她接到法院的传票时,感到很困惑,她不知道法庭让她做什么证。

⑧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

当看到妇人左边眉毛上有颗黑痣时,多丽丝心里不禁一惊。

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

⑨法官西蒙告诉多丽丝,有人指控你,20年前曾收养了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女孩名叫安迪。

现在,安迪被评为不莱梅市形象大使,请您作证,这个安迪是不是这个毒贩的私生女。

如果不是,安迪将担任不莱梅市形象大使;如果是,将取消这一称号。

听明白了吗?

现在传被告人安迪到庭。

⑩被告人安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

那一刻,多丽丝真想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并喊到,安迪,我又见到你了,我的孩子。

但是,多丽丝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努力保持了内心的平静。

她看到,安迪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⑪多丽丝将右手放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

我以上帝的名义回答法庭,眼前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回答完毕!

⑫被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⑬法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chuí),严肃地说道:

证人证言有效,法庭宣布休庭。

⑭庭审结束了,法官西蒙走到窗前,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道:

法庭是神圣的地方,无论是证人、被告人、还是原告,都不能欺骗法庭,但是,有一种证言,上帝都会原谅的,那里面蕴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它被上帝称为高贵的“伪证”。

15.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16.文章多次写到左边眉毛上的“黑痣”,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17.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8.标题用“高贵”来修饰“伪证”是否矛盾?

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狼》)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

牧童。

竖,童仆。

②跑:

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

气息微弱的样子。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顾野有麦场    顾:

(2)一狼洞其中    洞:

(3)盖以诱敌      盖:

2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21.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B.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C.(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D.(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后文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22.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为什么?

四、句子默写

23.古诗文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王维《终南别业》)

(4) 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深刻哲理的语句是:

___,_____。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24.诗歌阅读鉴赏。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

(2)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性学习

25.立德中学开展“研学旅行”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研究旅行是一种校外教育活动,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

它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的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材料二)2013-2018年研学旅行行业市场规模(见右图)

(材料三)中国网9月29日讯 在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暨江油“一带一路”李白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后,汇集了四川省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的重量级专家团队,为配套开展“‘跟着诗歌去旅行’中小学研学旅行研讨及推广”活动,于9月27日,来绵阳、江油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调研和研讨活动。

近年来,研学旅行成为旅游业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教育部等11部门发文,大力推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本次研学旅行研讨和推广活动,将按照古蜀文化、诗歌文化、科技文化三大主题,对绵阳和江油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进行考察和梳理,为绵阳研学旅行的发展方向、运作模式提出建议,并推出一批精品研学旅行产品。

(1)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给“研学旅行”下一个定义。

(2)阅读材料二的图表,请概括其主要信息。

(3)请为材料三拟一个新闻标题。

(4)“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你想去哪儿?

主要研学什么?

暑假不远了,请简要说说你的研学旅行方案。

七、作文

26.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作文。

如选文题

(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一):

静下心来想想,你会发现太多的人、事、物、景都会触动你的心,无论喜、怒、哀、乐……请以“与       相伴”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

有人喜欢白色的纯洁,有人喜欢橙色的温暖,有人喜欢粉色的浪漫……你也许对某种色彩情有独钟。

激情燃烧的火红,收获成功的金黄,茁壮成长中的那一抹新绿,追逐梦想时的那一片蔚蓝……青春的画卷上,总有一种色彩属于你。

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对比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