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536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docx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

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常用成语辨析

行测科目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目的常用成语汇总辨析如下: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按部就班:

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高,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

【释义】

八面玲珑:

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

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

【释义】

白驹过隙:

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时光荏苒:

“荏苒”即渐渐的意思。

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用】数学考试的考场上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几分钟后这道题目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目。

【纠错】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用“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

【释义】

百依百顺:

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

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屁的人。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屁的意思,所以选用“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色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

【释义】博闻强识:

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

侧重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误用】老李去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使得他博闻强识,什么活计都能揽下来。

【纠错】老李的经验都是来自于实践当中,所以通常用“见多识广”来表达,而“博闻强识”则多指来自书本的知识,不适合用于此句中。

6.不负众望vs不孚众望

【释义】不负众望:

指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不孚众望:

指不被众人所信服,辜负了别人的期望。

【误用】我们公司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不孚众望,顺利拿下了这场价值几百万的“招标”。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公司不辜负期望中标,所以“不孚众望”显然应该改为“不负众望”才合乎文意。

7.惨绝人寰vs惨无人道

【释义】

惨绝人寰:

侧重指人世间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惨痛,语义较重,一般不用来形容人。

惨无人道:

侧重没有人性,不讲道理,语义相对较轻,常用来形容人,也可用来形容事情。

【误用】像日本侵略军那样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畜牲,早就该枪毙了。

【纠错】句中是说日本侵略军没有“人性”,用来形容人,不能用“惨绝人寰”,可以改用“惨无人道”。

8.陈词滥调vs老生常谈

【释义】

陈词滥调:

侧重指所谈内容又陈旧又空泛,不合时宜,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老生常谈:

侧重指老话、旧话,但并不一定就没有现实的意义,通常表达中性的感情色彩。

【误用】强调德智体全方面发展,虽然是陈词滥调,但仍然是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纠错】句中“陈词滥调”属于误用,“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是老话,但却是正确的,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应该用中性成语“老生常谈”。

9.趁火打劫vs浑水摸鱼

经验分享:

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

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

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

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

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

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释义】

趁火打劫:

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别人有危难时捞取好处。

亦作“乘火打劫”。

浑水摸鱼:

指在浑浊的水里去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机捞取好处。

亦作“混水摸鱼”。

【误用】在那些天过小年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各色人等光顾着宁王府,并趁火打劫带走些什物。

【纠错】句中表达过小年的日子里宁王府并没有遭受危难,而是比较混乱,所以各色人等只能是趁着混乱带走些东西,因此在句中恰当的成语应该是“浑水摸鱼”。

10.蹉跎岁月vs峥嵘岁月

【释义】

蹉跎岁月:

也作“岁月蹉跎”,指白白地虚度了光阴,而并非时间飞快地度过的意思。

峥嵘岁月:

“峥嵘”即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误用】光阴似箭,岁月蹉跎,古老的北京城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纠错】句中的“岁月蹉跎”与“光阴似箭”相并列,显然把意思理解错了,可以改用“日月如梭”等成语。

11.灯火阑珊vs灯火辉煌

【释义】灯火阑珊:

“阑珊”是指衰残、将尽。

“灯火阑珊”用来形容灯火行将熄灭之状。

灯火辉煌:

形容灯火的光辉十分灿烂夺目。

【误用】她为了即将出版的小说笔耕不辍,直到晚上走出家门也没有看一下这满天星斗、灯火阑珊的夜景。

【纠错】句中“阑珊”指的是“稀落”,因此与“满天星斗”相匹配的一定不会是“灯火阑珊”,而应该是“灯火辉煌”。

12.急公好义vs助人为乐

【释义】

急公好义:

热心于公益事业,侧重指为公众的利益付出。

助人为乐:

喜欢帮助别人,侧重指为某个具体的人而付出。

【误用】他这个人助人为乐,常常给希望工程捐款,这次四川大地震,他又慷慨解囊为灾区捐了一万元。

【纠错】给希望工程捐款是为公众事业付出,并非为具体人而做,所以使用“急公好义”更

13.接踵摩肩vs摩顶放踵

【释义】接踵摩肩:

指肩碰着肩,脚碰着脚。

形容人多拥挤。

摩顶放踵:

指从头到脚后跟都磨伤了,形容不怕劳苦,不顾惜身体。

【误用】往日有些冷清的朝阳公园,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热闹起来,游人摩顶放踵,分外拥挤。

【纠错】句中想表达人数众多之意,而并非不怕劳苦之意,因此应该将“摩顶放踵”改为“接踵摩肩”。

14.牢不可破vs颠扑不破

【释义】牢不可破:

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

比喻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损。

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误用】他在国际年会上提出的理论是经过多年研究论证得出的,可以称得上牢不可破。

【纠错】“牢不可破”不与理论搭配,而“颠扑不破”才正好表达句中的意思。

15.屡试不爽vs屡试不中

【释义】

屡试不爽:

指经过多次实验都没有任何差错,每次都很奏效。

而不是“多次尝试都让人不高兴”的意思。

屡试不中:

指每次尝试都失败。

【误用】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个铅字,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纠错】句中显然把“屡试不爽”理解为“屡试不中”的意思,是典型的误用。

16.面目全非vs面目一新

【释义】

面目全非:

指样子完全改变了,形容变化很大,与以前完全不同,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多指变得更坏了。

面目一新:

指改变了老样子,出现了新面貌,通常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多指变得更好了。

【误用】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天津出版了两张报纸,停刊了几年的《大公报》由李鸾、胡政之等接办重新复刊,面目全非,大家都接连称赞。

【纠错】句中“面目全非”的感情色彩显然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一致,应该改为“面目一新”。

17.名不虚传vs名副其实

【释义】名不虚传:

指流传开来的名声和实际的相符,侧重指确实很好,不是徒有虚名。

名副其实:

指名声或名称和实际相符,不论好坏都可以,不一定带有“很好”的意思。

【误用】人学仪式当天校长就要求我们进入大学就要遵守大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相应的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大学生。

【纠错】句中“名不虚传”显然并不一定是“好名声”,只是说大学生的名称要与实际相符合,所以应该-改为“名副其实”。

18.萍水相逢vs不期而遇

【释义】萍水相逢:

像水里的浮萍一样,偶然遇到一起,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不期而遇:

没有经过相互约定就碰面,只用于熟识的人。

【误用】我和他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没想到这次在天安门广场上萍水相逢了。

【纠错】既然“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那么两个人就一定是彼此认识,因此不能用“萍水相逢”应该改为“不期而遇”。

19.七手八脚vs手忙脚乱

【释义】七手八脚:

形容众人一起动手,忙乱不一致,侧重指因为许多人而杂乱,通常只做状语。

手忙脚乱:

形容做事情慌张而没有条理,可以指许多人,也可以指一个人,通常做谓语。

【误用】这忽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浇得人们七手八脚,有的忙着找雨具,有的赶紧往家跑,有的躲在屋檐下。

【纠错】句中需要的是一个相当于动词功能的成语,“七手八脚”通常做状语,而且意思并不是指因为人多才杂乱,而是指每一个人都很忙乱,所以应该换用“手忙脚乱”。

20.棋逢对手VS旗鼓相当

【释义】棋逢对手:

也作“棋逢敌手”,指下棋碰到了相匹配的对手,比喻双方实力相当,侧重在本领、能力等方面的相当,不跟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搭配。

旗鼓相当:

指交战双方的兵力相当,比喻双方水平不相上下,侧重在力量、气势上的对等,可与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搭配。

【误用】赵家是这一带的名门望族,附近能和他家棋逢对手的找不出几个来。

【纠错】句中表达与赵家在财力、人力等势力上相当,而且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和他家”也不能与“棋逢对手”搭配,因此用“棋逢对手”不太妥当,应该改用“旗鼓相当”。

21.期期艾艾VS方兴未艾

【释义】期期艾艾:

形容说话口吃,吐字重复。

“期期”、“艾艾”都是说话重复的情态。

方兴未艾:

形容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误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如今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正期期艾艾地发展着。

【纠错】句中想表达社会各方面正在发展过程中,而并非“期期艾艾”表示的重复之意,因此应该将其换为“方兴未艾”,

22.气象万千VS瞬息万变

【释义】气象万千: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壮观。

瞬息万变:

形容变化很快而且很多。

【误用】他以前住在山区,那儿的天气变换得快,常常是前一刻晴空万里,后一刻倾盆大雨,真可谓气象万千。

【纠错】句中想表达的意思是天气变化多而且快,不是形容其壮观或美丽,应该改为“瞬息万变”。

23.气急败坏VS义愤填膺

【释义】气急败坏:

指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义愤填膺:

指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战士们听说土匪又杀害了几个乡亲,个个都气急败坏,纷纷表示一定要尽快攻陷土匪的老巢。

【纠错】句中用“气急败坏”来形容“战士们”,显然感情色彩搭配有误,应该改为“义愤填膺”等带积极感情色彩的成语。

24.千头万绪VS变化多端

【释义】千头万绪:

也作“千端万绪”,形容事物繁杂,头绪很多。

变化多端: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误用】这出戏的情节曲折动人,真是千头万绪。

【纠错】句中前半句既然提到“情节曲折”,就是意在表达变化很多的意思,因此应该将“千头万绪”改为“千变万化”或者“变化多端”等词语。

25.巧夺天工VS鬼斧神工

【释义】巧夺天工:

指人工的技艺非常精湛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冠绝。

鬼斧神工:

也作“神工鬼斧”,形容技艺精妙、高超,几乎不是人工所能制作的。

【误用】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眉,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纠错】句中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本来就是天然形成的“苍山”、“洱海”显然是不确切的,应该改为(“鬼斧神工”一词。

26.巧舌如簧vs如簧之舌【释义】

巧舌如簧:

指说话动听,舌头灵活得好像弹簧一样,是谓词性的结构,通常做谓语。

如簧之舌:

指花言巧语,好象弹簧一样灵活的舌头,是名词性的结构,通常做主语或宾语。

【误用】一谈到擅长之处,他就鼓起他那巧舌如簧,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起来。

【纠错】句中需要的是名词性结构“灵活的舌头”,因此应该将“巧舌如簧”改为“如簧之舌”。

27.千夫所指vs众矢之的

【释义】

千夫所指:

侧重指触犯众怒,被众人所指责,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对象多指坏人坏事,语义较重。

众矢之的:

侧重指成为众人攻击的目标,其对象可以是好人,也可以是坏人,语义较轻。

【误用】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了一点自己的意见,没想到却成为千夫所指了。

【纠错】“千夫所指”是一个强烈的消极色彩的成语,句中仅是发表了一点自己的意见,所以不宜用“千夫所指”来形容,应该换成语义较轻的“众矢之的”。

28.情不自禁vs不由自主

【释义】情不自禁:

指感情或情绪异常激动,不能抑制,语义较重。

不由自主:

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形容感情激动的样子,语义较轻。

【误用】他的手情不自禁地动了一下。

【纠错】句中“情不自禁”属于误用。

“情不自禁”只能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情感方面的影响,而该句中用来形容手,且表达是“下意识”的意思,因此应该用“不由自主”。

29.趋之若鹜vs争先恐后

【释义】趋之若鹜:

像成群的野鸭子一样追逐着某一事物,比喻很多人争抢着去追求某种东西,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

争先恐后: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非常踊跃积极,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们的热情空前高涨,都趋之若鹜地向发言人提各种问题。

【纠错】句中“趋之若鹜”比喻记者高涨的热情,显然感情色彩不符,褒贬失当,应该改用“争先恐后”一词。

30.耸人听闻vs骇人听闻

【释义】耸人听闻:

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件使人震惊。

骇人听闻:

指事情的严重程度惊人,令人听了惊恐、害怕。

【误用】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纠错】“假酒案”并不是夸大或者捏造的事件,而是严重的社会消极现象,所以应该用“骇人听闻”一词。

31.声名狼藉vs臭名昭著

【释义】声名狼藉:

形容名誉坏到了极点,只适用于指人的名声,而不能指其他事物。

臭名昭著:

丑恶的名声人人都知道,形容声誉差到极点,可以用于人或其他事物。

【误用】大汉奸汪精卫为了掩饰他的卖国罪行,竟然抛出了一个声名狼藉的“曲线救国论”。

【纠错】句中用“声名狼藉”来修饰一个理论说法显然不太合适,可以改为“臭名昭著”等。

32.首当其冲vs一马当先

【释义】首当其冲:

指最先受到攻击或蒙受灾难,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一马当先:

指作战时跃马冲在最前面,比喻劳动、工作等走在最前面,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老孙一直是我们工作小组的带头人,每次有任务他都首当其冲做出表率。

【纠错】句中“首当其冲”显然并不是指带头蒙受灾难,而是指带头工作做出榜样的意思,因此应该用“一马当先”一词。

33.滔滔不绝vs络绎不绝

【释义】滔滔不绝:

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指话非常多,说起来连续不断,没完没了。

络绎不绝:

络绎即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即不断之意。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误用】每天傍晚,这条通往小城唯一的一条道路上,车辆行人来来往往、滔滔不绝。

【纠错】句中用“滔滔不绝”来形容车马行人显然不妥,应该改为“川流不息”或“络绎不绝”等表示行人车马的词语。

34.无可厚非vs无可挑剔

【释义】无可厚非:

指没有可以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意思是虽然有缺点,但还是可原谅。

无可挑剔:

指没有任何瑕疵,非常完美。

【误用】她人长得漂亮,学习又好,简直无可厚非,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纠错】这里用“无可厚非”来表示没有缺点的意思显然不妥,应该改为“无可挑剔”一词。

35.无时无刻vs每时每刻

【释义】无时无刻:

指“没有时刻”,强调“没有”。

每时每刻:

指“所有的时刻”,强调“所有”。

“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

【误用】花厅的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久违了的气息,这种气息无时无刻都在这个家族的各个角落存在着,虽然时光荏苒,社会更迭,却仍然顽强执拗地存在着,熏染着来到这里的一切人和物。

【纠错】这里,作者显然是在强调“所有的时间都存在”,而不是“没有时间存在”,因此应该把“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或者把后面的“都”改为“不”,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36.无所不至vs无微不至

【释义】无所不至:

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多指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无微木至:

指没有一个细小地方没有照顾到。

形容关怀、照顾得十分细心和周到。

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这些年来乡亲们对我的照顾真是无所不至,让我终身难忘。

【纠错】句中“无所不至”形容“照顾”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改用“无微不至”,表达乡亲们的细致照顾。

37.瑕瑜互见vs瑕不掩瑜

【释义】瑕瑜互见:

指玉上的斑点和玉的光彩互有所见。

比喻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两者同时存在。

瑕不掩瑜:

指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美玉的光泽,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突出强调优点。

【误用】谈到对这本书的评价,坦白地讲书中有不少缺点,同时也有不少应该肯定、值得赞赏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本瑕不掩瑜的小说。

【纠错】句中既然提到这本小说既有缺点又有优点,而没有提出优点比缺点更多,那么就不能使用“瑕不掩瑜”表达,而应该使用“瑕瑜互见”一词。

38.徇私舞弊vs营私舞弊

【释义】徇私舞弊:

侧重指屈从于私情、为了照顾私人关系而违法乱纪。

营私舞弊:

侧重指为了谋求私利而违法乱纪。

【误用】为了所谓的哥们儿义气,他营私舞弊擅自挪用了几十万的公款。

【纠错】句中既然是为了“所谓的哥们儿义气”,就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是照顾私人关系,因此应该用“徇私舞弊”更妥。

39.不刊之沦:

指十分正确不能更改的言论,“刊”是修改的意思,而不是刊登的意思。

40.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法则和典范,还够不上作为榜样的意思,而不是“不足以作为教训”的意思。

41.差强人意:

原意指还算能够振奋人心的意思,现在多指大致上能够使人满意。

42.豆蔻年华:

旧指少女十三四岁的时期,现在也泛指少女时期,但不能用来指成年女子。

43.汗牛充栋:

用来形容藏书极多。

“汗牛”指用牛搬运书籍,使牛都累出了汗。

“充栋”指书放在一起充满了整个房间。

“汗牛充栋”通常只用来形容藏书很多,不能用来形容别的事物多。

44.黄粱美梦:

意思就是一场美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像梦一样落空。

45.连篇累牍:

形容篇幅冗长繁复。

“牍”是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连篇累牍”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

46.毛遂自荐:

侧重指自己推荐自己,而不是自己介绍自己。

47.面面相觑:

形容做错了事情或极其惊慌时,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48.排山倒海:

指把山推开,使大海翻转,形容声势或力量巨大,不可阻挡。

49.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十分紧急,已经近在眼前。

50.杞人忧天:

比喻不必要的或荒谬的忧虑。

51.千载难逢:

指上千年也难以碰到,形容机会极其难得与可贵,语义较重,不能用于一般重要性的情况。

52.秦晋之好: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两国的王室经常通婚,后来泛指两姓联姻,结为夫妻。

“秦晋之好”指的是结婚,而不是其他的关系。

53.倾巢出动:

指窝内所有的鸟或虫都出来了,比喻全体成员一起出动,表达非常强烈的消极色彩。

54.青梅竹马:

形容幼年男女天真无邪地在一起玩耍,只适用于形容男女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于形容同性伙伴之间的关系。

55.罄竹难书:

也作“罄笔难书”,意思是用尽了所有的竹子(笔)也写不完,比喻事情多得写不尽,特指罪行非常多,难以写尽,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

56.众口铄金:

“铄”即熔化。

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

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