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060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初级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食品变质C.瓷碗破碎D.酒精挥发

2.化学实验室的酒精应该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椎形瓶

B.石绵网

C.坩埚钳

D.摄子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胶头滴管取液

B.闻气体的气味

C.量筒读数

D.给液体加热

5.下列化学用语与其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3个氧分子:

3O2B.2个氢原子:

H2

C.2个铝离子:

2Al+3D.氦气:

He2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液态氧气C.苹果醋D.纯牛奶

7.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质量分数约占21%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不和任何物质反应

C.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D.稀有气体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造霓虹灯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标的是()

A

B

C

D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不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集气瓶的水吸收二氧化硫

A.AB.BC.CD.D

10.下列相关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

品红在水中扩散

分子不断运动

B

气体比固体更容易被压缩

气体微粒间的间隔比固体的要大

C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微粒遇热变大

D

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A.AB.BC.CD.D

11.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溴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7

B.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溴原子的质子数为35

D.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

12.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食醋与酒精

闻气味

B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C

水和双氧水

MnO2

D

氮气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A.AB.BC.CD.D

13.以下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

C.收集

D.验满

1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黑球和白球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参加反应的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生成物是混合物

15.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

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二、简答题

16.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计算N2约占__________。

(2)空气的成分探究:

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①甲装置中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占1/5的现象是________。

写出图甲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的保护:

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

据此,下列措施能有效减少PM2.5的是____。

①大力开发风能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②提倡少开私家车出行③植树造林④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⑤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填空题

17.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形象地表示微粒的微观结构。

请回答:

(1)根据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①D原子中,X=_________,C原子形成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②以上四种原子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根据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由A图可知,硅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②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

③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相同。

四、实验题

18.根据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图F为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说明装置不漏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B装置正在进行实验室制备氧气,请写出用该装置进行制备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要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6)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收集时机是___________。

(7)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气比空气轻,不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实验室常用碳酸氢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和氨气而制得。

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用以上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若用如图收集氨气,则氨气应从导管_______端通入。

五、科学探究题

19.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

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

于是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CuO),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某实验小组还想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其它因素。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10mL,实验中测算生成O2的体积,绘制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H2O2的质量分数(%)

MnO2的质量(g)

对应曲线

I

3.4

0

a

II

2.4

0

b

3.4

1.0

C(待绘制)

①本实验中,测量生成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填编号)。

②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③在“答题卡图”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_____。

六、推断题

20.下面是“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一些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M是暗紫色固体,N是白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N______________。

(2)B是反应②的___________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填写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七、流程题

21.科学家设计了航天座舱内空气更新实验系统,该系统气体循环示意图如下: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2)座舱内的浑浊气体在气体分离装置中分离,多余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分别送到相关处理装置中。

该分离装置中,气体分离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在上图空气更新的过程中,C、H、O三种元素中的____元素没有参与循环利用。

(4)工业上用_________法制取大量氧气,并贮存在______色的钢瓶中。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石蜡熔化是物质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错误;

B、食品变质是食品中有机物生成了其它新物质,化学变化,正确;

C、瓷碗破碎是物质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错误;

D、酒精挥发是物质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酒精为易燃物品;

A、爆炸品标志,错误;

B、易燃物品标志,正确;

C、有毒品标志,错误;

D、腐蚀品标志,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该仪器表示的是锥形瓶,故选项A错误;

B.该仪器表示的是石棉网,故选项B错误;

C.该仪器表示的是坩埚钳,故选项C正确;

D.该仪器表示的是镊子,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应与桌面呈45°角,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多少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此选项正确;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此选项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铝离子表示为2Al3+,此选项错误;

D、氦气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氦气的化学式表示为He,此选项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矿泉水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液态氧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C、苹果醋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纯牛奶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主要看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7.D

【详解】

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体积分数约占21%,不是质量分数,A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是特殊情况下还是可以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

C、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是由空气分子组成,C错误。

D、稀有气体用途广泛,通电时可发出特殊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霓虹灯,D正确。

故选:

D。

8.D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此选项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对生成物的叙述,不是实验现象描述,此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此选项正确。

故选D。

9.A

【详解】

A、向两只集气瓶中滴入同样多的澄清石灰水,通过比较哪只集气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可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此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B、加入MnO2的试管产生气泡速率快,说明MnO2能够加快反应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与外界无物质交换,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集气瓶中放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

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由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结果,故选项A解释正确;

B.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而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的距离特别小,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与液体不容易被压缩,故选B解释正确;

C.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所以,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故选项C解释错误;

D.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象。

故选项D解释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D

【详解】

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35=2+8+18+x,x=7,A正确。

B、溴不带“钅”,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正确。

C、由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质子数35,C正确。

D、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溴原子核外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D错误。

故选:

D。

12.D

【详解】

A、食醋有一种酸酸的气味,酒精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食醋与酒精,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中加入MnO2无现象,双氧水中加入MnO2有气泡产生,可用MnO2检验水和双氧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都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此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别氮气与二氧化碳,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3.A

【详解】

A、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出口,向长颈漏斗加水,长颈漏斗形成一个稳定的液面,且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好,A正确。

B、高锰酸钾加热,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B错误。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需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需伸入集气瓶底部,C错误。

D、氧气验满,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D错误。

故选:

A。

14.C

【详解】

A、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

B、由图可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

C、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C正确。

D、生成物只含一种分子,是纯净物,D错误。

故选:

C。

15.C

【详解】

A、a点对应的时间是0,高锰酸钾还未反生分解,则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故正确;

B、b点时高锰酸钾已分解了一段时间,b点时试管内物质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正确;

C、c点相对于b点又反应了一段时间,但高锰酸钾还没有完全分解,c点时试管内物质仍为剩余的高锰酸钾、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错误;

D、d点之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分解,故正确;

故选:

C。

16.78%(4/5)烧杯中的水流向集气瓶,瓶内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

化合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瓶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①②③

【详解】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N2约占78%(4/5);

(2)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流向集气瓶,左边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本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AB段发生在反应开始阶段,这时候由于红磷剧烈燃烧,使得集气瓶内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3)对PM2.5影响的是烟尘、粉尘等,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植树造林、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都能有利减少烟尘、粉尘;提倡大力发展火电会增加PM2.5排放,工业生产中主要排放的是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与PM2.5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故选:

①②③。

17.78Mg2+A28.09C和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详解】

(1)①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2+8+X,X=7;

质子数=原子序数=12,12号元素是镁元素,故C是镁原子,镁原子形成的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后形成的,故最外层电子数是8,失去二个电子后,带二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符号是:

Mg2+;

②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中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2,2号元素是氦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符合题意;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7,7号元素是氮元素,不是稀有气体元素,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12,12号元素是镁元素,不是稀有气体元素,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原子序数=17,17号元素是氯元素,不是稀有气体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由A图可知,硅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②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C、D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不符合题意;

E、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E;

③B、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18.锥形瓶集气瓶水中的导管有气泡冒出KClO3

KCl+O2A和DH2O2

H2O+O2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已满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Bb

【分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也可选择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还可选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氧气。

【详解】

(1)①是锥形瓶,常用做反应容器;②是集气瓶,收集气体装置;

(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手握住试管,给试管加热,试管内压强增大,若气密性良好,气体顺着导管排出,那么在烧杯内液面下能看到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液面上升,高于烧杯内的液面,故③为:

烧杯内导管有气泡冒出;

(3)B装置需要加热,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所以④为:

KClO3

KCl+O2

(4)收集干燥的氧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⑤为:

A、D;⑥为:

H2O2

H2O+O2;

(5)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需要验满。

检验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故⑦为: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6)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防止高锰酸钾随氧气气流逸出,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故⑧为: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排水法收集氧气,因刚开始排出来的是空气所以不能收集,当导气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开始收集,所以⑨为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7)制取氨气的反应发生条件为加热,且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且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发生装置应选B,且氨气应从导管b端通入。

【点睛】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反应物都为固态且需要加热的,选用B;反应物为液态和固态,不需要加热的,选用A;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该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的用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可使用排水法收集。

19.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产生大量气泡0.2g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证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氧气的速率缓慢验证CuO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H2O2

H2O+O2↑DH2O2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就越快

(起点从0到a\b的起点之间都对)

【分析】

催化剂性质的探究。

【详解】

根据题意可以猜想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填:

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实验】

步骤③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有氧气产生,现象就是产生大量气泡,步骤⑥结果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则称量固体为0.2g,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步骤⑦现象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故填:

产生大量气泡;0.2g;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步骤①的目的是验证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氧气的速率缓慢,故填:

验证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氧气的速率缓慢;

(2)步骤⑥的目的是验证CuO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故填:

验证CuO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

H2O+O2↑,故填:

H2O2

H2O+O2↑;

①本实验中,测量生成O2体积,通过水的体积知道氧气的体积,故选的装置是D,故填:

D;

②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H2O2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就越快,故填:

H2O2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就越快;

③反应I和反应Ⅲ用的过氧化氢量相同,因为催化剂只是加快分解速率,不改变氧气产量,所以c和a曲线的最终产生的氧气体积相同,反应Ⅲ反应速率更快,c曲线的大概趋势是

(起点从0到a\b的起点之间都对),

故填:

(起点从0到a\b的起点之间都对)。

【点睛】

催化剂特点:

一变两不变。

20.氯酸钾催化剂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S+O2

SO2化合反应C+O2

CO2化合反应

【分析】

M是暗紫色固体,可推出M为高锰酸钾,M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A、B、C,N是白色固体,N在B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D,可推出A为氧气,B为二氧化锰,C为锰酸钾,D为氯化钾,N为氯酸钾,E与A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I,I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推出E为硫,I为二氧化硫,F与A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推出F为碳,H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N为氯酸钾;

(2)B是二氧化锰,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3)反应①为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