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1065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

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

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

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向西方的学习过程已经经历了那些实践?

结果如何?

结合图片进行思考

讲授新课

探究一:

为什么会发生新文化运动?

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发生新文化运动?

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完成反封建的任务,新文化运动则补上了这一课。

老师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背景

(1)政治:

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资产阶级

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经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根本原

因)

(3)文化: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自主学习]

看一段视频(杨吟忠新文化运动的视频)要求学生齐声回答,完成下面表

格:

 

兴起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

旗帜

活动基地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落实基础知识。

出示北大校徽、蔡元培照片,设问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

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

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

探究三、新文化运动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设问:

“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

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步进行分析。

教师点拨:

“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

“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并进行比较的意识和能力。

过渡:

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已经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而普通的中国民众却仍然受到旧思想、旧道德的牢牢束缚。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设问:

什么是旧道德?

同学们能不能从下面这段材料中找出批判封建伦理道德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为反对旧道德提出了什么口号?

今天这一口号还适用吗?

教师点拨:

封建伦理道德造成中国的危亡;使民主科学不能实现;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来说明批判旧道德的原因。

2、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出示一段文言文和白话文诗词的对比,播放胡适兰花草的音乐

教师一步步设问:

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有何感觉?

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而且更通俗易懂?

两段材料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哪些区别?

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

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点拨:

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设计意图:

通过一段文言文和一段白话文的对比,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到二

者的区别,很容易理解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

教师:

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

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

探究四: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1、性质: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设问:

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教师点拨:

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给予彻底的冲ft,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

展示几段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作用,教师点拨:

1、打ft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设问:

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请同学们通过下面材料进行分析。

课件展示: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

去。

——李时岳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学生分析、回答。

教师点拨: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

设问:

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这种态度是否正确?

应该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教师强调:

新文化运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设计意图:

1、巩固、强化知识结构。

2、回应导入,突出主题。

课后反思:

21世纪的中国,我们应该做怎样的新青年?

建设怎样的新文化?

课堂小结:

(学生齐声读)

新旧思想激冲突,青年杂志运动起陈李胡鲁做代表,民主科学摇大旗十月革命炮声起,马克思主义新时期人们思想大解放,文化运动载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