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1161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6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6页
亲,该文档总共1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docx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word讲义

第1章金融市场体系

第1章 金融市场体系

1.1 全球金融体系

全球金融体系主要是指金融体系在国际间的存在和金融资本流动的形式的总结。

包括零售业务为主的银行(主要为对个人)、批发业务为主的银行(主要为对公司企业)、投资银行(在中国也叫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私人银行等。

1.1.1 金融市场概述

1.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由货币资金的借贷、金融工具的发行与交易以及外汇资金买 卖所形成的市场,泛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式各样的金融交易活动实现资金余缺的调剂和有价证券的买卖等,狭义的会融市场特指有价证券(主要是债券与股票)发行与流通的场所。

通常所说的金融市场主要是指后者。

目前,金融市场发达与否是一国经济、金融发达程度及制度选择取向的重要标志。

2.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标的物划分,将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

(2)按中介特征划分,将金融市场划分为间接融资市场和直接融资市场两大类。

(3)按财务管理划分,将金融市场划分为债务证券市场、权益证券市场和衍生证券市场。

(4)按交割方式划分,将金融市场划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5)按交易程序划分,将金融市场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6)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将金融市场划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7)按成交和定价方式划分,将金融市场划分为公开市场和议价市场。

(8)按地域划分,将金融市场划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3.金融市场的特点

(1)交易对象不同。

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具有特殊性,是货币资金等各种金融资产的特殊商品。

(2)交易的过程不同。

金融市场的借贷活动具有集中性。

在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应者与需求者通过相互接触,融通资金的余缺、实现资金交易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借贷活动,需要有中间机构从中牵线搭桥。

(3)交易的场所不同。

金融市场的交易场所具有非固定性。

金融市场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庞大的市场体系,它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进行交易,因此,金融市场是一个以不固定场所为主的交易市场。

(4)交易的价格不同。

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则完全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且这种价格并不是货币资金当时本身的价格,而是借贷资金到期归还时的价格即利息。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价格则是对利润的分割,在平均利润率的作用下趋于一致。

(5)交易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同一性。

在金融市场上,虽然金融工具有许多种(如货币资金、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债券、股票等),但它们都代表了一定货币资金,其使用价值是相同的。

(6)交易的双方不同。

金融市场上的买卖双方具有可变性。

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行为可以交替出现,例如,一个时期某企业可能是资金的供应者,但另一个时期它可能成为资金的需要者。

4.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本积累。

(2)资源配置。

(3)调节经济。

(4)反映功能。

5.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

1.1.2 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

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法律因素、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

1.1.3 非证券金融市场

非证券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市场中除了证券市场以外的市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股权投资市场、信托市场、融资租赁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长期贷款市场等。

1.1.4 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1.金融市场的形成

(1)货币的出现标志着金融市场开始萌芽。

货币出现之后,物物交换转化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从一般商品中脱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双方交换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对方的商品,也包括货币。

用于支付手段的货币使交换双方的交易关系转化为债权、债务关系,从而出现了早期的金融市场。

(2)以银行为中心的现代金融市场初步建立。

①1580年,威尼斯银行诞生,随后意大利米兰、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汉堡等城市相继设立了银行。

②最早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也于1694年成立了英格兰银行。

其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确立,也意味着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资金市场的形成。

(3)证券业的发展是金融市场彤成和完善的推动力。

①16世纪初,西欧就有了证券交易活动。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和法国的里昂被认为是证券交易活动出现最早的地区。

②16世纪末17世纪初,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企业组织的新形式开始在荷兰、英国出现。

③1609年,荷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形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标志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初步形成。

④1773年,英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成立,并于1802年获得英国政府的批准。

⑤1863年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证券市场上股票逐渐取代政府债券居于主导的地位。

(4)信用形式的发展使各类金融子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

①13世纪到19世纪,欧美各国先后设立了锒行。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证券信用即筹资者直接面对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信用形式出现了,股票和债券是两种主要的证券信用工具。

②17世纪到19世纪,荷兰、英国、美国、法国等先后建立的证券交易所,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信用制度的成熟及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

2.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资金可以在国际范围内自由流动,金融交易币种和范围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

具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的国际化和市场参与者的国际化两个方面。

(2)金融自由化。

20世纪70年 代中期以后,西方国家出现了一股逐渐放松甚至取消金融管制的浪潮,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减少或取消国与国之间对金融机构活动范围的限制。

第二,放松或者解 除汇率管制,使得资本的国际化流动进程大大加快,更加促进了金融全球化。

第三,各国为了不断提高本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竞争中的地位,开始逐渐放宽金融机 构业务的活动范围,业务活动允许适当交叉。

第四,放宽或者取消对银行利率的管制。

(3)金融工程化。

金融工程化是指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设计、开发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

(4)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持有的一些长期固定利率贷款或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的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1.1.5 国际资金流动方式

国际资本流动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流动。

根据资本使用或交易期限的不同,可以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1.长期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1年以上的资本跨国流动,包括国外借贷和国际直接投资。

2.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1年或1年以下的资本跨境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的形成较复杂,存单、国库券、商业票据及其他短期金融资产的交易,投机性的股票交易等都可以形成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可分为贸易性资本流动、套利性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以及投机性资本流动等。

1.1.6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对未来经济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 国家破产,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1.2 中国的金融体系

1.2.1 中国金融市场

1.中国金融市场的演变历史

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共存的金融市场体系。

2.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

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包括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

3.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1)建立了较完善的货币市场。

(2)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

(3)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4)外汇市场的发展。

4.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1)股指期货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有利影响:

股指期货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投资,有利于避免由于过度短线操作给股市带来的动荡;股指期货交易基于指数交易,一些基金经理和投资 机构进行投资股票时会想到指数配置。

公司效益好,资金多,基本面好的股票具有较好的指数配置,这一类型的股票主要是国有企业发行的股票。

这样就使国有企业 的股票很受欢迎,可以募集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有利于国有企业把握经济主控权,控制金融命脉。

不利影响:

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导致资金的挤出效应,会引起市场资金的分流;股指期货存在较高的杠杆效应,股票市场稍有波动就会引发很多投机者进行投机操作。

 大量的投机操作必然会引起股票市场大的波动;由于现货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存在一种联动的关系,一些机构大户可能会运用股指期货交易来操纵市场。

(2)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有利影响:

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使我国获得了直接投资,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弥补了实体产业空心化现象,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国际资本的流入,对于提 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资本在国际间转移,促进了跨国银行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币购买力在国际间的转移;全球资本的流动提高了金融市场 的国际化水平,为国内金融行业提供了学习对象和参考体系,通过对外资管理经验、客户服务、营销方法、金融产品的学习,有助于推动自身的金融改革进程,增强 竞争力,提升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国际资本的进出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了信息披露质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健全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

不利影响:

国际资本的不稳定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国外金融市场发生变化会引起国内金融市场发生变化;国际资本的大量进出会引起国内资本市场的价格大幅 波动。

从交易投资和房地产开发中获利,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取资本收益;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危害,还表现为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汇率的大起大落,金融市 场的动荡;国际资本的流出会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全球化的受益来说,远远小于发达国家,一旦受到冲击,受冲击的影响要 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3)欧元区的形成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欧元的出现给我国金融业增加了转换欧元的技术费用,欧元的汇率波动也会造成我国负债存量的增减,增加了对持有欧币债务和资产的风险。

欧元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欧洲银行进入中国,带给中国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金融服务内容。

(4)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1.2.2 我国各类金融行业的有关情况

1.银行业

(1)中央银行。

(2)商业银行。

(3)政策性银行。

(4)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2.证券业

截至2014年底,我国有2家证券交易所、111家证券公司、96家基金管理公司。

11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4万亿元,净资产0.9万亿元,受托管理资本金8万 亿元。

还有大量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托管银行、基金销售机构、基金销售支付结算 机构,这些机构主要为证券业的发展提供中介服务。

此外,还有其他具有金融功能的交易所,如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为了更好 地保护投资者,我国还设立了国有独资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和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

3.保险业

截至2014年年底(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会员数据),全国有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10家,财产保险公司61家,人身险公司67家,专业再保险公司7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0家。

与此同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发展也非常迅猛,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 532家。

截至2014年底,我国保险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万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7. 544亿元(机动车辆保险占60%以上),人身险收入12 690亿元(寿险占90%以上),资产总额为10万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资产1. 58万亿元,人身险公司资产8.7万亿元,再保险公司0.4万亿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0.2万亿元。

4.信托业

信托业与银行信贷、保险并称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

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赁、经济咨询、证券发行以及投资等。

截至2014年末,全国68家信托投资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总计13. 98万亿元,2014年年初增加3. 07万亿元,增幅28. 14%。

存续信托项目37 762个,2014年度累计支付投资者信托收益4 506亿元。

1.2.3 我国金融市场“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

“一行三会”是国内金融界对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简称,“一行三会”均实行垂直管理。

1.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执行中央银行业务,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

中国银监会作为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务院的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机构,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阵其合法运行。

4.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

中国保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5.“一行三会”的主要职能

1.2.4 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机构,它的职能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将中央银行的职能概括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1.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国家授权,集中垄断货币发行,向社会提供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并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运行,维护币值稳定。

2.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充当一国(地区)金融体系的核心,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付保证,并承担监督管理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业务活动的职能。

3.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部门,由政府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并为政府提供融资、国库收支等服务。

1.2.5 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法定存款准备率,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标的,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提存方法,存款准备金的类别。

2.与存款准备金制度相关的几个概念

(1)原始存款。

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扩张而形成的准备存款增加,即原始存款增加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增加。

而存款准备金增加正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赖以扩张的基础,也是信用赖以扩张的源泉。

(2)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资产业务扩张所派生的存款。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扩张的过程,也是派生存款不断增加的过程,派生存款不断增加的过程,也是商业银行的准备存款不断被冻结为法定准备金,其超额准备金和资产扩张能力也随之不断下降的过程。

1.2.6 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为:

m=M/B=(C+D)/(C+R)=(C/D+1)(C/D+RR/D+ER/D)

其中:

m为货币乘数,M为货币供给量,B为基础货币,C为流通中的现金,D为存款货币,R为存款准备金,RR为法定准备金,ER为超额准备金,C/D为现金漏损率(提现率)C,RR/D法定准备金率r,ER/D超额准备金率e。

1.2.7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其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而狭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货币均衡,进而影响宏观经济 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1.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5个方面。

2.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最终目标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

货币政策工具一般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环节。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一般有3个 基本环节:

第一,是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需求及其价格。

第二,是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

商业银行等金融 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企业生产、投资和居民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所有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会根据市场行情的 变化调整资产组合和经济行为。

第三,是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同样包含3个环节:

中央银行至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至企业和居民,企业和居民至国民经济各变量。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经历了从直接传导向直接传导、间接传导的双重传导转变,并逐渐过渡到以间接传导为主的阶段。

1.3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1.3.1 资本市场概述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融通交易活动的场所,又称长期资金市场。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中长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

1.资本市场的特点

资本市场的特点包括交易工具的期限长、筹资目的是满足投资性资金需要、筹资和交易的规模大和二级市场交易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等。

2.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包括筹资一投资功能、资本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其中资本资源配置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

3.资本市场的分层特性

狭义资本市场的分层特性即证券市场的分层特性,通 常指按证券进入市场的顺序而形成的结构关系。

按这种顺序关系划分,证券市场的构成可分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

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发行 人以筹集资金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发行程序,向投资者出售新证券所形成的市场。

证券交易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是已发行的证券通 过买卖交易实现流通转让的市场。

除一级、二级市场区分之外,证券市场的分层性 还体现为区域分布、覆盖公司类型、上市交易制度以及监管要求的多样性。

根据所服务和覆盖的上市公司类型,证券市场可分为全球性市场、全国性市场、区域性市 场等类型;根据上市公司规模、监管要求等差异,证券市场可分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创业板或高新企业板)和三板市场;根据市场的集中程度,证券市场可分为集中交易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等。

1.3.2 多层次资本市场

1.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内容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指针对质量、规模、风险程度不同的企业,为满足多样化市场主体的资本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分层次的市场体系,具体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三板市场和四板市场。

2.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特点

(1)美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

美国资本市场体系规模最大,体系最复杂也最合理,主要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3个层次。

(2)日本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

日本的交易所分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3个层次。

(3)英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

英国资本市场体系包括主板市场、全国性的二板市场(AIM)、和全国性的三板市场(OFEX)3个层次。

(4)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特点。

和国外资本市场体系对比,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市场结构不完善。

1.3.3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资本市场已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两部分构成。

其中,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俗称“二板”)和场外 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发展趋势

(1)建立以深沪交易所为核心的主板市场。

(2)建立以中小科技创业企业为核心的二板市场。

(3)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有重点、有选择地推进区域性交易市场的建设。

(4)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5)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

(6)完善退市制度。

(7)培育私募市场。

1.3.4 场内市场

1.场内市场的定义

场内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市场,证券交易所是证券买卖双方公开交易的场所,是一个高度组织化、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是整个证券市场的核心。

证券交易所本身并不买卖证券,也不决定证券价格,而是为证券交易提供一定的场所和设施,配备必要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并对证券交易进行周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为证券交易顺利进行提供一个稳定、公开、 高效的市场。

我国《证券法》规定,证券交易所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

2.场内市场的特征

(1)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时间;

(2)参加交易者为具备会员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交易采取经纪制,即一般投资者不能直接进入交易所买卖证券,只能委托会员作为经纪人间接进行交易;

(3)交易的对象限于合乎一定标准的上市证券;

(4)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决定交易价格;

(5)集中了证券的供求双方,具有较高的成交速度和成交率;

(6)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并对证券交易加以严格管理。

3.场内市场的功能

我国《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证券交易所的职能包括:

(1)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

(2)制定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

(3)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

(4)组织、监督证券交易;

(5)对会员进行监管;

(6)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

(7)设立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8)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

(9)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

4.我国场内市场的层次结构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本市场的需求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部署,我国在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