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1350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docx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酸和碱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强化训练——专题五:

酸和碱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可用作保护气和制造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相同质量的镁、铝、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用如图图线表示,纵坐标是氢气的质量,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其中图线正确的是

A.

B.

C.

D.

3.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

4.X、Y、Z三种金属及化合物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Y+ZCl2═Z+YCl2X+ZCl2═Z+XCl2Y+2HCl═YCl2+H2↑ X与稀盐酸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Y>X

B.X>Y>Z

C.Y>X>Z

D.Y>Z>X

5.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A.AgNO3和Cu(NO3)2

B.Cu(NO3)2和Fe(NO3)2

C.AgNO3和Fe(NO3)2

D.Fe(NO3)2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及所属类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NaOH  烧碱  盐

B.CO2固体干冰氧化物

C.Na2CO3 小苏打 酸

D.Hg  水银  非金属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

 MgO

B.CO2+C

 2CO↑

C.CaCl2+CO2+H2O=CaCO3↓+2HCl

D.2NaOH+H2SO4=Na2SO4+2H2O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C.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

D.氢氧化钠固体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

10.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少于4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甲烷用作燃料

D.氮气、氦气做保护气

二、实验题

12.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改变滴管和小烧杯中的物质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

(1)若滴管甲中吸有水,烧杯丙中盛有适量生石灰.将滴管甲中的水滴入烧杯丙中,可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装置恢复原状.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气球鼓起的原因是                       ,烧杯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烧杯丁中盛有适量锌粒,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滴入烧杯丁中,烧杯丁中有气泡生成,气球明显鼓起,则滴管乙中所装液体是       ,烧杯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滴管甲中吸有稀硫酸,滴管乙中吸有水,烧杯丙中盛有适量小苏打,烧杯丁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该实验可用于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先                      ,观察                      ;再                    .

(4)若在丙烧杯中盛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将稀H2SO4通过滴管甲滴入烧杯丙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求:

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反应生成Na2SO4的质量分别为多少克?

13.某同学为探究纯金属及其合金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0-1小时

1小时-2小时

2小时-3小时

5%的稀硫酸

无气泡产生

15%的稀硫酸

无气泡

少量小气泡,反应缓慢

少量小气泡增加不明显,缓慢

表:

黄铜片与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1)取锌片于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5%的稀硫酸,反应时气体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

开始时容器内气体压强几乎不变,共原因是_____________。

m点时,所得溶液中除水之外还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

(2)另取两片相同的黄铜(铜锌合金,含锌量与实验1相同),分别放入足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如表。

分析可知,制成合金的一个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某工厂废液池中溶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生产过程中还回收了一些锌粉。

若只利用废液和锌粉制铜,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

14.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试管中实验现象是_____。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__。

ACu、Ag、稀盐酸          BCu、AgNO3溶液

(3)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Zn、Cu、Ag       BZn、Cu         CCu、Ag     D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填编号)。

三、推断题

15.A-F为初中常见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和全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且上述反应均在初中范围内),A为一种黑色固体单质,B有强烈的腐蚀性,且C、D、E、F为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

(2)写出B→D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E→F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

16.(6分)某工厂废料中含有铜、氧化铜和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如下流程进行反应,请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A、C、D、E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3)蓝色溶液B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废料的成分是        。

17.A、B、C、D、E五种常见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C、D是两种常见的无色气体,气体D常用于灭火,E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可以生成A、D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推断:

(1)物质B、D的化学式分别为:

B_______;D________;

(2)E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转化为A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中通过___________作用可将D转化为C;

(5)A转化为C分解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8.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_____因素有关。

①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②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③金属的导电性 ④金属的活泼性

(2)按下图装置连接好仪器(铁架台夹持固定等仪器己略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添加药品,打开止水夹K通入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喷灯。

①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固体变为黑色,而装置E中石灰水变浑浊,则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什么?

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检验A装置内还含有氢氧化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

(3)将6.5g含有一种杂质的锌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18g氢气。

则该锌粉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填“铜”或“镁”)。

在这种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溶液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请解释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原因_____。

(4)某同学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50g,放入足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54g。

求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

五、计算题

19.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钙尔奇是常用的补钙剂,主要成分是CaCO3,钙尔奇每片2.0g。

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碳酸钙跟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盐酸不反应)。

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11.34g。

试计算:

(1)反应产生二氧化碳________g,是________mol;

(2)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________mol;

(3)服用钙尔奇通常一日2次,每次1片。

则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4)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上述反应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________

2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十分好奇该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他们取一定量该氢氧化钠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得到50g溶液,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并对溶液的质量进行测定,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

10

15

20

25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0

0

0.22

0.44

0.44

试分析计算:

(1)曲线中m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实验题

1、

2、

3、

三、推断题

1、

2、

3、

四、科学探究题

1、

五、计算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