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1416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现代管理学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管理学派.docx

《现代管理学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管理学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管理学派.docx

现代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派(上)

 

现代管理理论,是在古典管理理论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

现代管理理论除了在科学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充实完

善外,更主要的是表现为发展的多元性,形成了“管理学说丛林”。

比较重要的学派

主要有:

传统的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管理科学

学派、技术经济系统学派、决策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经济分析和会计学派、管

理过程学派等。

这些纷杂的“理论丛林”有些是表明或扩充原有概念,有些是适用于

某种特定范围,有些是融汇各家编织成新的方法,更有一些是采用了全新的观念和工

具。

如果说,近代管理理论主要侧重于研究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和组织控制,解决管

理的行为。

那么,现代管理理论就其主要特点来说,研究的重点是人群关系,并且把

管理对象的相关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解决经营管

理的决策性问题,现代管理理论把人看做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具有自主性和

个性的决策人,强调用各种激励方法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行为科学学派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古典理论已不能适应有效地控

制工人和提高利润的目的,所以,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就逐渐出现了“以人为

中心”的管理学研究,即出现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是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学等科学的理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

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这一学派认为,管理问题的解决,如果只重视

物质和技术条件,而忽视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对工效的影响,是片面的。

他们强调人

和人的行为是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重视环境和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

的影响,因此,它研究人的行为以及产生行为的思想动机,探求人类行为的规律。

为科学产生于美国,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 阶段。

⒈人际关系学说--早期的行为科学

早期的行为科学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际关系,侧重于阐述职工作为“社会

人”的假设和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人际关系的创始人是梅奥和他的助手罗特利斯伯格

(F.J.Roethlisbeger,1848-1974)。

乔治·埃尔顿·梅奥(Geroge Eton Mayo,1880-1949)出生在澳大利亚,1922 年移

居美国,1926 年任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产品研究室主任,1927 年开始负责指导

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的调查研究工作,即有名的“霍桑试验”。

1933 年发表

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总结了“霍桑试验”第一阶段结果,提出了人际

关系学说。

以后继续试验,到 1936 年结束。

1945 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

书,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梅奥等人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的论点主要有:

⑴职工是“社会人”。

这针对古典管理理论中把人看作仅仅是追求自己经济利益

的“经济人”概念提出来的。

霍桑实验表明,职工在小组中合作和感情超过了效率的

逻辑。

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并非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位因素。

人不是独立存在的,

他属于某一工作集体,并受这集体的影响。

职工不单是要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社

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要。

所以不能单从收入条件着眼,还应该从社会的、心理的方

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⑵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有利有弊,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引

导,去弊存利。

⑶提高士气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以前的管理理论认为生产效率受作业方法

和作业条件的制约。

只要改变工资、休息时间、疲劳、劳动时间等作业条件,就能促

进劳动生产率提高。

霍桑试验表明,生产效率提高和作业条件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关键的因素是士气,是职工的满足度,这个满足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职工在社会环

境中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士气就是职工作为人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的函数。

满足程度越高,士气就越高,士气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

上述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把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引进到经济管理理

论中,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为创立一个新的管理学说奠定了基础。

⒉后期的行为科学

在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上,西方出现了对行为科学研究的热潮,出现了各种“理

论”和“学说”。

1947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把人际关系

学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的研究领域比人际关系学更为广阔、深入。

了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这个研究层次外,一般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研究:

是个人行为,主要是关于人的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二是团体行为,主要是关于企

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问题;三是组织行为,主要是关于企业中的

领导方式问题。

⑴麦格雷戈的 X 理论--Y 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在 50 年代提出了 X 理论与 Y 理论。

这是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身的

认识的理论。

他认为企业 管理主要是对人性假设,管理工作就是在人性假 设的基础

上进行的。

他把传统的管理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叫做“X 理论”。

X 理论对人的基本看法是,

绝大多数职工是好吃懒做的,是没有进取性和没有责任感的,是不服从领导的,他们

之所以要工作都是为了生活。

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采取强制的手段,包括赏罚、规章

制度,强制他们进行劳动,促使他们工作。

在对人的天性和人的行为动机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麦格雷戈提出了与 X 理论

相对称的 Y 理论。

其要点是:

①企业管理当局应当负责把生产企业的要素组织起来,以

实现企业的目标。

②人对劳动、工作、游玩、休息都是本性的需要,是人的天性。

在良好的环境下人是具有上进心和责任心的。

④适当的激励能使人有创造力。

⑤人在

工作中能够自我控制、自我指挥。

⑥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安排好组织方面的条件

和作业的方法,使人们能充分发挥智慧、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目标而努力。

 

X 理论和 Y 理论实际上都是具有片面性。

后来美国管理学家约翰·莫尔斯和杰

伊·洛希在分别就两种理论进行了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超 Y 理论”。

其观点是:

人与人是有差别的,有的人需要有更正规化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规章条例,而不需要

参与决策和承担责任;有的人则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发挥个人创造的机会,每个人

最需要的是去实现胜任感。

②不同的人要求不同管理方式。

③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

质、员工的素质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④当一个目标达到后,可继续

激励起职工的胜任感去达到更高的目标。

显然超 Y 理论比 Y 理论更为全面一些。

⑵威廉·乌契的 Z 理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日裔美籍教授威廉·乌契在对美国

型企业组织和日本型企业组织进行比较后,提出了所谓 Z 型企业组织模式,相应地提

出了 Z 理论。

这是关于企业主与职工关系的一种理论。

威廉·乌契在 1981 年发表的

《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提出了以下基本观点:

①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

即使在营业不佳时一般也不解雇职工,而是可

以采限减少工作日时间、削减奖金或津贴等来渡过难关。

这样,职工的职业有保障,

就会积极地关心企业的利益。

②企业在作出重大决策以前,鼓励第一线的职工提出建议,上级部门将各种意见

集中,进行调整和统一。

上级采取各种方式启发下级主动提建议,并鼓励和支持下级

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以使建议更为完善。

经过反复协商统一思想后,才由上级作出

决策。

③基层管理人员不是机械地执行上级的要求,而是一方面敏感地抓住问题的实质

就地解决,另一方面在向上级汇报情况以前,协同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制订出解

决问题的方案。

④上下级关系要融洽,企业管理者要关心职工。

要把对生产任务和工作设计的要

求同职工劳动生活的质量结合起来,即要求职工完成生产任务,又关心职工在工作中

得到满足、心情舒畅。

⑤注意培养职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要让职工总结多方面的工作经验。

⑥对职工的考察和评价是长期的和全面的,不只是匆忙地考察和评价其生产成绩

和业务能力,而还要考察其社会活动能力等,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考察后作出全面的评

价。

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是一名心理

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主要著作有《人类动机理论》(1943 年)、《动机和人》(1954 年)。

他的基本理论观点是:

人的行为产生于一定动机,这种动机来自人们求得某种满足的欲

望,这种“欲望”就是“需要”,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去采取各种行动。

人的需

要是多方面的,又是从低到高发展的。

这样可以排出一个层次系统,称为“需要层次”

(The hierarchy of needs)。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这样五个层次:

①生理上的需要。

包括维持生活所必要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如衣、食、住、治

病的需要。

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人就无法生存,所以这是推动力最强大的需要。

②安全的需要。

在生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有免除危险和威胁的安全需要,

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老病死、社会保险等。

③社交的需要。

主要是感情和归属的需要。

包括和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希

望得到友谊,自己有所归属,受到社会集团的欢迎,希望有助于人和得到别人帮助等

等。

④受人尊重的需要。

包括自尊心、声誉、受尊重、社会地位等。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各项才能与智

慧的充分发挥。

马斯洛认为,这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人们一般是按照这个梯级从低到高地去

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

但不是说不同级别需要不能在同一时间发挥作用。

只是说明在

一定时期总有某一级别的需要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人们首先要求满足低级需要,得到

满足后,追求上一级的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但是如果较低级的需要受到威

胁时,人们也就可能牺牲较高级的需要去追求较低级的需要。

马斯洛理论的主要贡献,

一是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起驱动作用;二是职工需要会随着一般经济情况的改变而改

变;三是大量的人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期望增长了,有些期望在目前是不现实的,

但不会因为它的不现实就不发生作用,而必须用某种方式来处理这种期望。

马斯洛贡

献的实质就在于他提出了人们的需求是演变的、动态的性质。

⑷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和他

的助手斯奈德曼,在 1959 年发表的《工作的激励因素》和 1966 年出版的《工作与人

性》这两本著作中提出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他们认为有两种因素会影响一

个人的工作。

①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成就、提升、赏识、责任和未来的发展。

②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和制度、监督系统、人事关系、薪金、生活福利、

生活条件等。

赫兹伯格认为保健因素是工作的外部因素,也称为“维持因素”,缺乏它时将引

起职工的不满,难以维护工作的正常状态,但是具备它时也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

性。

而激励因素是“内在因素”,具备它时会引起强烈的积极性和满足,缺乏它时并

不一定会引起强列的不满。

双因素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大致是相一致的。

激励因素相当于需要层次中的较高

层需要,保健因素相当于需要层次中的较低层需要。

当然两种理论的具体分析和解释

是不同的。

它们的关系如图 2-2。

⑸坦南鲍姆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现论。

坦南鲍姆(Robert Tannebaum)和施米特

(Warren H.Schmidt)在《怎样选择一种领导模式》一文中,提出这一理论,他们认为

从专权式的领导到极度民主式的领导,其间存在各种领导模式,主要有这样六种:

经理作出并宣布决策;②经理“销售”决策;③经理提出计划并允许提问题;④经理

提出可以修改的暂行计划;⑤经理提出问题,征求意见,然后作出决策;⑥经理允许

在上级规定的界限内行使职权。

保健因素 ←→ 激励因素

在选择领导模式时,要考虑三种因素:

①经理方面因素,即他自己的背景、知识、

经验个性等。

②职工方面的因素,因经理一样的这些方面。

它对经理决定领导方式有

很大影响。

③形势方面的因素,包括组织的类型、团体的效率、问题本身的性质、时

间的紧迫性等。

经理要在对上述因素全盘考虑后选择适当的领导模式。

1964 年,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R.R.Blake)和穆顿(J.S.Mouton)提出了“管理方格

理论”,要求企业经理既要关心生产又要关心人。

行为科学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古典的管理理论一样,是适应于资本家的

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但它的兴起,改变了对“人”的看法,重视人的因素,导致

“参与管理”、“目标管理”等管理方式的产生,这对发展生产力起了一定的推动作

用。

 

二、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l.Barnard,1886-1961)。

表作是《管理人员的职能》一书,被称为美国管理文献中的经典著作。

其主要论点是:

 

⒈组织是一个系统,是协作系统的一部分,是它的核心

巴纳德认为,个人是能够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作出决定并进行选择的主体。

但是

个人受到生理等条件的制约,要达到某些目标,必须与他人进行协作。

一旦人们进行

了 协作,个人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又促使他们进一步要求加强协作。

这种协作行为会

导致建立协作会导致建立协作系统。

而协作系统能否继续存在,决定因素有三方面:

其一,协作的效用,即能够顺利地完成协作的目标。

其二,协作的效率,指在达到协

作的目标中,使各协作成员的损失(费用、不满意)最小,也就是使个人的动机得到最

好的满足。

其三,协作的目标能适应协作环境。

三方面缺任何一方都会使协作系统崩

溃。

⒉组织的三要素和管理人员的职能

组织的三要素是:

共同目标、协作意愿和信息联系。

共同目标。

这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有共同的目标,就可以统一决策,统一组织中

各个成员的行动;没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成员的协作意愿就无从产生。

这种共同目标

必须被构成组织的各个成员所接受。

组织的成员具有组织人格和个人人格双重人格。

他既有对共同目标作出合理行动的一面,也有为了满足个人欲望、实现个人目标作出

行动的一面。

因而,他对于组织目标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站在组织整体的

立场上的客观的理解,一种是站在个人立场上的主观的理解:

这两者往往会发生矛盾。

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消除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背离,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

标相一致。

如果组织目标无法达到,组织必然趋于崩溃。

协作意愿。

所谓协作意愿,就是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的目标作出贡献的意志。

有协作意愿,就无法把每个人的努力一致起来,使组织的目标无法达到。

成员的协作

意愿的强度,与组织的规模成反比。

组织的规模愈大,成员的协作意愿愈弱,反之,

则愈强。

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的强度是由组织成员的合理计算所确定的。

成员对于自

己在协作中的贡献同所得到的进行比较后,如果个人欲望的满足是正数,则产生协作

意愿;如果是负数,则协作意愿消失,趋于消极。

如果大部分成员的个人欲望满足小

于“0”,得到负数,他们就不愿再作出贡献而自动退出组织,使组织失去均衡。

只有

使所有组织成员的“满足”总和达到最大化,才能使组织保持均衡而继续存在与发展。

 

信息联系。

巴纳德认为,组织的一端是共同的目的,另一端是参与组织的具有协

作意愿的成员,把这两端连接起来,进行调节,主要靠联系。

通过必要的情报、良好

的传达,使各个成员明确共同目标,以确保个人的协作意愿和信息联系,这三者是保

持和发展组织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管理人员所必须注意的。

 

现代管理学派(下)

 

三、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的特点,是把决策作为管理中心,认为管理就是在研究各种各样的

方案中,选择并作出合理决策、付诸行动的过程。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和詹姆士·马奇(James G.March)教授。

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程序等学科的内容

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其观点如下:

⒈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

传统的看法把决策看作是在几种不同的道路中,选择能通过十字路口道路的那一

瞬间的行动,西蒙认为,把认识的焦点放在最后的一瞬间,这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

决策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

决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⑴搜集情报阶段,⑵拟订计划

阶段,⑶选订计划阶段。

⒉决策的准则

西蒙提出了人是“管理的人”概念。

他们在决策时,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作为选择

替代方案的标准。

具体来说,就是在决策时,确定一套令人满意的标准,只要替代方

案满足或超过了这些标准,它就是令人满意的方案。

西蒙认为,绝大多数决策者都是

寻找和选择令人满意的方案,只有极少数人要求选择最优方案。

⒊决策可分为定型化决策和非定型化决策两类

一个组织可以划分为三个阶层:

基层机构处理基本作业过程;中层机构处理确定

型决策;上层机构处理非定型化决策。

 

四、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同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有密切的关系,又有所不同。

巴纳

德等人的社会系统学派最早试图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管理问题,第一次把企业看成一个

由物质的、生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几方面要素所组成的一个“协作系统”,企业管

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这几方面要素的协调,但巴纳德基本上把企业看成一个闭环系统,

即同周围环境没有多大联系的一个系统,西蒙、马奇等人的决策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

个同周围环境和相互影响的开放的、有机的动态系统,但他们研究的重点在企业的决

策行为方面,同系统管理派是有区别的。

系统管理学派的盛行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前

后。

⒈一般系统理论的发展

人类虽早就有关于系统的想法,但近代比较完整地提出系统的概念的,一般认为

是路德维格·伯塔朗菲(Ludwigvon  Bertallanffy)。

他是生物学家和哲学家,1937 年

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讨论会上首次提出“一般系统理论”这一名称,但直到 1947 年才

公开发表其蓍作。

1963 年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纳翰逊合写了《系统理论与管理》,

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系统学说。

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包括

系统哲学、系统管理、系统分析三个方面。

系统哲学是基于系统观念的一种思想方法,

强调系统是一种有组织的或综合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系统管理是

一种管理方式,它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和经营,使企业的各个部分,各种资

源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和运用,系统分析是解决问题或决策的方法和技术。

⒉系统管理的特征

⑴着重目标,不断强调客观的有效性。

⑵着重整个系统,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分系统的最优化。

⑶着重责任,每个管理人员给予明确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布置与完成都能够被衡

量。

⑷着重人,因为复杂的任务是交给工人去完成的,并要用结果来检验的。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一体化的系统,它是一个由许多分

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具体内容是:

⑴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

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综合体。

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成分的影响。

在这

些成分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不过是被动的组成成分。

⑵企业是一个开放

系统。

以往的“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一般来说,把企业看作是一孤立的封

闭系统,忽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互作用。

系统管理派认为,企业是一个

系统,它本身也是更为宽广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

它受环境的影响,也影响环境。

⑶企业是由它内部的许多分系统所组成的。

企业内部有许多分系统。

在大型的企业里,

它的每一个分支系统下,又可分为若干子系统,在这些子系统下,还可视情况再进行

细分,从而形成等级形式,使企业成为一个多层次的系统。

等级或层次的多寡视企业

规模的大小而定。

 

五、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经理主义,以向资本主义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

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彼得·杜拉克(Peter  F.Drecker)、

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和威廉·纽曼(William  H.Newman)等。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⒈关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是有关人的管理技能的活动和知识的一个独立领域。

管理的任务,第一项,管理者必须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必须是作曲家兼

指挥,既考虑到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又照顾到所有的特殊问题。

管理的第二项任务是,管理者在作出每一决策和采用每一行动时,要把眼前利益

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每一个管理者实际上都在执行这些任务和职能,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也不管他干

得好与坏,但他始终在做这些事。

⒉关于目标管理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泰罗制”和人际关系学说都不能完全适应管理发展的实际需

要,只有经验主义学派才把二者之长结合起来。

经验主义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生产过程中,重复的例行工作都由

自动工具和半自动工具来做,工人的活动有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扩大管理的范围,把

工人吸引进来参加管理。

因此,经验主义提出了“目标管理”。

即一个组织中的上级

和下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共同的目标;同每一个人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规定他的主要

职责范围;并用这些措施来作为经营一个单位和评价每一成员贡献的指导。

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是:

⑴高层管理当局的参加;⑵下级人员的参加;⑶有充

分的情报资料;⑷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⑸对由于实行目标管理而带来的风险

要予以激励;⑹对职工要有信心,相信职工能制定目标并承担实现目标的责任。

目标管理有三个阶段 :

 ⑴制定目标;⑵实现目标;⑶对成果的检查和评价。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泰罗的科学管理偏于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而行为

科学又偏于以人为中心,忽视了同工作相结合。

目标管理则是综合以工作为中心和以

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能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从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

需要,把工作和人二者统一起来了。

经验主义学派,虽然在科学上成就不大,但其中有些研究反映了当代大工业生产

的客观要求,是很有价值的。

 

六、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是美国 70 年代初管理理论中的一种流派。

它有不同的名称,有的称

它为权变学说,有的则称它为“形势理论”。

还有的学者称它为“分系统间结构探索”

或“相互关系  模式研究”。

权变,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权变理论是在经验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与经验主义学派又有不同。

它不

局限于研究个别案例,提出了个别解决办法,而是对大量相同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对所获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在这些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情况,提出不同类型的

解决方法、模式。

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早期是英国的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

后来对这一理论作出

重要贡献的是劳伦斯(P.R..Lawrance) 和洛尔施(J.W.Lorsch)。

他们被称为是现代权

变学说的创始人,1967 年他们合写了《组织和环境》一书。

1976 年美国民勃拉斯加大

学教授卢桑斯(Freed  Luthans)发表了《管理导论:

一种权变学说》一书,比较系统地

介绍了权变管理学说。

卢桑斯把过去的管理理论划分为四种学说:

过程学说(即作业学说)、计量学说(也

就是“管理科学”)、行为学说和系统学说。

他认为,这几种学说,即使是重视环境影

响的系统学说。

,都没有把管理与环境妥善地联系起来;同时,这些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