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1925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docx

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等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个部分。

2、心理动力主要包括:

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

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认知过程包括: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5、认知决定人的情绪和意志,情绪和意志又影响人的认知。

6、注意作为一种比较积极的心理状态,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使人对被注意的事物进行清晰的反应。

7、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能力、气质和性格。

8、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有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如:

笔误、梦境等)。

9、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基本观点:

(1)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奥地利)

研究对象:

异常心理和行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研究方法:

自由联想和分析梦境

(2)行为主义学派(美国)

代表人物:

华生、斯金纳

研究对象:

观察到的行为

研究方法:

实验法研究外在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S--R)

(3)认知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

奈赛尔(美国)

研究对象:

刺激与行为之间内在的认知过程及学习者内在的特征(S—O--R)

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

(4)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

马斯洛(美国)

研究对象:

健康人

研究方法:

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研究,影响美国和世界其它各国的教育改革运动。

改变了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1、教师的威信包括:

教师的职业威信和教师的人格威信。

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可能题型:

论述)

(1)前苏联心理学家施巴林斯基的实验(P12,将进修班学员分成四组,同一个讲演者以四种不同的身份给每组讲课,着装和讲稿、教态都相同,但产生的教育效果却不同)表明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2)教师威信高越高,教师的要求和教诲越能被学生接受并努力去执行,甚至连缺点也能被包容;教师威信不高,教师的要求和教诲即使是正确的,也往往成为“耳旁风”,不被学生听进去也不会执行。

(3)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观点一致)、“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

3、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高(可能题型:

简答)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4、教师的能力(可能题型:

填空)

(1)教师的智力:

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注意力分配。

(2)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机智。

5、教师的教学水平(可能题型:

填空、选择)

(1)尝试式教学:

知道“教什么”,但不知道“如何教”

(2)因循式教学:

知道“如何教”,但是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

(3)策略式教学:

知道“教什么”、“如何教”、“如何有效地教”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教育事业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6、专家型教师:

是指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

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反思。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1、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概念的理解:

学习是一个普遍现象;学习是有机体通过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所发生的比较持久和稳定的变化;学习所发生的变化既可以是外显的(技能),也可以是内隐(情感)的。

2、学生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其目的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培养个性,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

3、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简答)

(1)学习内容方面:

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学习方式方面: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地提高,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能与三、四、五节联合出选择判断)

1、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实验首创者,著名的猫实验)

(1)学习即是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2)学习规律:

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2、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说(前苏联,狗实验)

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

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高级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实物),第二信号系统(言词)。

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可能的题型:

简答、论述)

(1)强调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2)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3)教学应该遵循四个学习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

(4)提倡发现学习:

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经发现的知识;

(5)鼓励学生教学直觉思维。

2、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

(1)学习方式的分类:

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

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2)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原因:

教师有意义地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效率比较高;尽管有意义接受学习受到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但是可以结合具体经验到教授教学中去,弥补不足;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学习教程的主要目的。

(3)学习的实质:

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4)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外部条件:

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内部条件:

学习者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学习者必须积极地使新知识和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5)教学原则:

“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

(6)“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

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

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

3、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已有的知识水平是学习的基础,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途径。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观

1、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即发挥“潜能”是人的最高级心理需求,教育要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

2、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观(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相区别)

(1)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

(2)学习是件愉快的事情

(3)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

(4)强调学生自己评价

(5)学生自我引导

(6)重视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三章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涵义、构成与类型

1、学习动机: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奥苏伯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

其中认知内驱力是学习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可能题型:

简答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动机水平不是越高越好。

美国心理学家,耶尔克斯和道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表明:

中等水平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的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越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适中,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第三节学习动机理论

1、动机期望理论

弗洛姆认为个体学习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

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

2、成败归因理论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成败原因的分析会影响后续学习行为的动机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从三个维度将归因分为: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以及外界环境。

3、自我实现理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

第四节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

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四章知识、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与学习指导

1、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

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五个基本环节。

2、促进大学生知识有效感知的条件

(1)灵活运用三种教学直观方式: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2)感知规律(可能题型:

简答和论述)

强度律:

被感知的事情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的感知。

如:

音量大小、板书字体大小、光线强弱、教具的大小等。

差异律:

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之间有所差别。

如:

板书或课件的颜色、线条、重点难点记号等。

活动律:

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

如:

活动教具、模型,多媒体工具的使用。

组合律:

空间、时间、形态、颜色等方面构成一个整体效果,以便易于被学生感知。

对比律:

对比物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官时,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

如:

教学过程中的颜色对比、人物对比、形状对比、环境对比等。

3、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可能题型:

选择、简答)

(1)运用正例和反例;

(2)提供丰富的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自觉概况。

4、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记忆保持在0.25-2秒之间

短时记忆:

不超过一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5-9个组块

长时记忆:

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容量5万到10万个组块

5、影响信息编码与知识记忆的主要因素(选择和简答)

(1)识记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2)材料的性质和长度;

(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

(4)编码组块化;

(5)识记的信心;

(6)采用多通道、多途径进行识记。

6、艾兵浩斯遗忘曲线(保持曲线)

表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启示:

及时复习。

7、促进大学生知识巩固的有效复习

(1)及时复习:

艾兵浩斯遗忘曲线

(2)复习时间的适宜:

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3)复习次数的适宜与过度记忆法:

超过150%的学习为过度学习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8、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

审题、课题归属、重现知识、解题。

第二节技能形成与技能指导

1、动作技能形成过程:

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2、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简答)

(1)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

(2)利用线索的减少

(3)动觉控制的加强

(4)运动图式的形成

(5)预见和应变能力增强

第五章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1、元认知是指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

元认知主要包括: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以及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

学习策略由认知、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元认知和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调控。

第二节学习策略的训练

1、记忆策略的训练

(1)记忆编码策略:

组块、替换、联想、理解、系统化、形象化、归类、画内容框架图等。

(2)记忆保持策略

痕迹消退与及时复习,干扰说与复习材料和复习时间的组织策略(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同化说与过度学习。

2、解题的一般策略(可能简答)

(1)准确理解习题的字词语句,而不匆忙答题

(2)整体把握题目中的各种关系

(3)在理解题的整体意义后判断题型

(4)善于进行双向推理

(5)克服定势,进行扩散性思维

(6)善于评价不同思路,选择最佳思路解题

(7)解题后要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和反思

第三节学习迁移与教学促进

1、学习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分类

迁移性质分:

正迁移和负迁移

迁移层次分:

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迁移顺序分:

顺序迁移和逆向迁移

迁移内容:

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3、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填空)

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概括说、关系转换说、认知结构说。

4、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简答和论述)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

第一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概述

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2、创造的心理过程: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然开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3、创造的心理特征:

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其中独创性是创造性成分中最重要的。

4、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第二节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可能题型:

简答和填空):

问题表征、情绪状态、动机强度、定势作用、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其中:

定势是指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卢钦斯的水罐实验说明定势的消极作用。

动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用功能。

邓克的实验证明了功能固着对解决问题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1、创造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个性特征(6个):

兴趣广泛、目标专一、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情感丰富、一丝不苟。

(2)行为特征(12个):

内倾多、外倾少,很少受暗示、有自己的评价表征,不依赖于某个集体,高分数的时候不如别的同学多,提问多于非创造性同学,思维及其灵活,诙谐幽默,在其他同学面前经常表现出不善于交际、不乐于助人的举止,宁愿一个人独立地工作,觉得自己与老师、父母、同学之间有隔阂,倾向傲慢、觉得自己胜过别人,从社会关系看不属于那些惹人喜爱的人群。

2、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理训练

(1)思维的流畅性训练:

用词、联想、表达、观念的流畅性训练,如:

“头脑风暴法”就是一种集体观念的流畅性训练方法。

(2)思维的变通性训练:

物体功能、遥远联想、问题解决的变通性训练。

(3)思维的独特性训练:

命题、后果推测、故事结尾、问题解决独创性训练。

(4)思维的辩证性训练:

归纳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的训练。

3、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教学策略

创造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大学生的创造表现,促进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教学。

创造性教学的目的是:

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养成其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教学的特征:

问题性、探究性、个性化。

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教学要求(选择题):

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运用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平等对话,因材施教,正面评价为主,不排斥学生的失败,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

第七章品德心理与教育

第一节态度、道德、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

1、态度由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以及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构成。

2、品德也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的道德面貌。

它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指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3、品德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组成。

4、道德情感的三种形态:

直觉的道德情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道德情感、与抽象的道德理论相联系的道德情感。

5、道德行为:

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道德动机的支配下对社会、他人乃至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

第二节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1、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将道德的阶段划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自身的利害关系

阶段一:

惩罚与服从阶段的道德定向

阶段二: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道德定向

(2)习俗水平:

别人和社会的需要

阶段三:

“好孩子”道德定向

阶段四: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

(3)后习俗水平:

人类正义和个人自尊

阶段五:

社会契约的定向

阶段六: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

2、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研究方法:

实验法

观点:

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的,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

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有:

社会环境、文化关系、客观条件以及榜样强化等,如果能控制这样一些因素,提供良好的榜样,奖励恰当的行为,就与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学习论在研究方法、强调行为模仿在道德学习中的作用、强调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教育策略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态度定势的形成,道德观念的确立,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意志和抗诱惑能力的锻炼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等。

第四节品德不良及矫正

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过矫正、防范协约、强化暂停、表征性奖励、榜样示范。

第八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涵义与结构

1、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2、自我意识的结构

(1)从结构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2)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3)从自我观念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

(4)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1)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

大学生十分关心自我的发展,自我设计的愿望强烈;

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在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较符合实际;

大学生自我体验丰富、深刻而又复杂,容易波动;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其自觉性、坚持性、独立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第三节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1、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包括:

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

2、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有

(1)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2)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

(3)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4)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5)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

3、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的态度要注意两个方面:

积极地评价自我和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第九章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调适

第一节群体心理

1、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懈怠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题)

(1)社会助长作用是指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2)社会懈怠作用是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活动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社会干扰或社会惰化。

实际上社会懈怠作用包括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干扰活动使活动效率下降,主体由于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心理懈怠。

社会助长与社会懈怠的影响因素

(1)活动性质与个人优势的影响:

活动的难度、个人优势效应。

(2)被评价意识的影响

(3)责任意识的影响

3、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及其产生原因

(1)去个性化:

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的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2)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

匿名性、责任分散、自我意识。

(3)群体极化:

是指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使群体中原已存在的某种态度和倾向性得以加强,并上升到占据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4)群体极化的原因:

信息互动和群体规范。

4、从众及其影响因素

(1)从众是指人们在真实或者臆测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

阿希的经典群体压力试验对从众现象做了很好的解释。

(2)从众的影响因素:

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主体认知、个性特征。

5、模仿:

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仿效并产生与他人相类似的一种行为。

6、感染:

是指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情绪和行为的一种方式。

7、集体舆论:

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

8、集体凝聚力:

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汇合。

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目标整合、心理相容、积极开展活动。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关系调适

1、人际吸引的因素:

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喜欢、悦纳的现象。

人际吸引受到相似性、互补性、仪表以及人格等因素的影响。

2、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交互性原则

(2)社会交换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情境控制原则

3、良好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

(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

第十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心理健康及研究对象

1、21世纪健康新概念: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4)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5)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

(6)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

(8)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1、大学生心理成长特点

(1)心理发展的过渡性

(2)心理发展的可塑性

(3)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理想性与现实性矛盾,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知识经验的不足矛盾,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4)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

2、大学生环境适应过程中的问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