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216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C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41R2

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约105440.9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73418.3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2022.65平方米)。

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4、《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5、《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6、《结构设计总说明》

7、《钢筋混凝土过梁》 

1、基础为旋挖钻成孔灌注桩基础,T1-T6栋楼为剪力墙结构,S1-S4栋配套商业楼、幼儿园为框架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6度,抗震设防类别属丙类建筑,设计正常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泵送。

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白天不能浇完,现场管理人员分成两班,每班12小时,各专业有关人员及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查,同时作好各方协调工作。

(一)作业条件

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顶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

并经检查合格。

3、振捣器(棒、板)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4、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培训,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二)材质要求

提前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合同,根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我单位的考察结果,确定建江商品混凝土站为本工程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商品混凝土技术质量要求如下:

1、水泥:

选用42.5R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水泥标准。

2、砂:

选用中砂,含泥量≤3%,泥块含量≤1%,有试验报告单;

3、石:

选用碎石,最大粒径40mm,针、片状颗粒含量≤10%,含泥量≤1%,泥块含量≤0.5%,有试验报告单;

4、水:

采用饮用水;

5、外加剂: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

外加剂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6、以上材料碱含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有碱集料反应报告;

7、塌落度要求:

20cm,允许偏差±

2cm;

8、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

9、施工现场混凝土罐车出机温度不小于10℃,入模温度不小于5℃。

(三)施工机具

规格

单位

数量

单消耗量(KW)

总消耗量(KW)

备注

塔吊

4

TQZ50151.5~6t

振动棒

3

1.1

3.3

平板振捣器

2.2

6.6

铁锹

40

铁抹子

20

木抹子

布料杆

13m手动式

混凝土汽车泵

1

42m

混凝土罐车

2

9m3

混凝土地泵

17

34

HBT-80C型

空压机

(四)劳动力准备

工种

混凝土工

抹灰工

电工

木工

钢筋工

30

6

50

(五)施工技术措施

1、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编制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必须确保20年内不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损害;

浇筑每部位混凝土前先上报配合比及所选用各种材料的产地、碱活性等级、各项指标检测及混凝土碱含量的评估结果。

混凝土要用低活性集料配制,其混凝土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

2、为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泵送剂,掺量必须经过试验确定。

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

混凝土泵送塌落度控制在20cm。

四、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1、作业准备

1)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木模板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3)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弱层已剔掉清净,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

4)梁、柱钢筋的钢筋定距框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隐、预检。

主要混凝土由专门的搅拌站提供,现场自拌混凝土用于零星混凝土。

(1)、根据配合比确定的每盘(槽)各种材料用量,均要过称。

(2)、装料顺序:

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需加掺合料时,应与水泥一并加入。

(3)、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确定,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粉煤灰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比基准混凝土延长10至30s。

本工程浇捣的混凝土所用材料的采购,必须通过质量检验、价格结比、供货能力分析,择优评选分供方

本工程的混凝土的砼配合比由项目部提出申请计划,由符合资质等级的试验经试配后提供配合比,严禁套用配合比。

砼搅拌必须按配合比进行。

砼砂、石均采用镑秤系统进行计量,从根本上解决砂、石计量不严的通病;

并严格控制进水量;

外加剂等事先制作标准量器,随用随取。

砼的运输采用砼搅拌车运送到现场由砼泵泵送,提高砼运输速度,保证砼的流动性及和易性。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延续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不得用于主体结构。

(1)、泵送湿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1:

2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管内的水泥砂浆应按要求均匀摊铺在浇筑面上。

(2)、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值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能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3)、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为宜。

避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4)、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

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队,再正转。

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5)、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个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超过45min),气温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6)、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

(7)、在高温季节泵送,宜用湿草袋覆盖管道进行降温,以降低入模温度。

(8)、泵送管道的水平换算距离总和应小于设备的最大泵送距离。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棍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2)、柱高在2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采用串桶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3)、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经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一般不允许与梁板整体浇筑,特殊情况下,需连续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l~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lm的梁,连续浇筑施工有难度时,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mm处。

3)、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4)、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5)、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用控制负筋位置的方管支撑初步控制浇筑厚度,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6)、施工缝位置:

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搓。

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7)、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和混凝土软弱层,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同配比减石子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11、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1)、因本工程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可以同时浇筑。

2)、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10cm厚与墙体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该部分砂浆的用量也应当经过计算,使用容器计量)

3)、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按照规范的规定实施,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4)、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人下层混凝土5~10cm。

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

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5)、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应高出板底20~30mm。

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然后将接槎处划毛。

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2)、施工缝位置:

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并与踏步板面垂直。

所有浇筑的混凝土楼板面应当扫毛,扫毛时应当顺一个方向扫,严禁随意扫毛,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观感。

14、质量要求

14.1商品混凝土要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

14.2混凝土的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及本方案的要求。

14.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

14.4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14.5在预留洞宽度大于1m的洞底,在洞底平模处开振捣口和观察口,避免出现缺灰或漏振现象。

14.6钢筋、模板工长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设专人看钢筋、模板。

14.7浇筑前由生产部门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缓时开盘并及时通知搅拌站。

如正在施工中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原则是小于不停,大雨采取防护措施。

其措施是:

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正在浇筑的部位采用搭设防水棚。

14.8浇筑时要有专门的铺灰人员指挥浇筑,切记“天女散花”,分配好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

楼板必须用1.5~4m刮杆刮平。

14.9记好混凝土浇筑记录。

14.10每次开盘前必须作好开盘鉴定,经理部技术人员与搅拌站技术人员同时签认后方可开盘,并且随机抽查混凝土配合比情况。

14.11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轴线位置

基础

10

尺量

柱、墙、梁

5

垂直度

层高≤5m

经纬仪吊线尺量

全高(H)

H/1000、且H≤30

标高

层高

±

水准仪、尺量

全高

截面尺寸

基础宽、高

-5

柱、梁、墙宽、高

-3

表面平整度

2m靠尺、塞尺

角线顺直度

拉线、尺量

7

保护层厚度

柱、梁、墙、板

+5,-3

8

楼梯踏步板宽度、高度

9

电梯井筒

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0,-0

经纬仪、尺量

筒全高(H)垂直度

H/1000,且≤30

阳台、雨罩位移

吊线、尺量

11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2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螺栓外露长度

+5,-0

14.12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强度评定

14.12.1取样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超过100m3同配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一工作班浇筑不足100m3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14.12.2试件的制作、养护

常温时制作28d标养试块及备用试块,同条件试块(顶板两组,一组用于1.2Mpa,一组用于拆模;

墙体一组1.2Mpa同条件)。

标养试块送至湖北省质量检测中心标养室养护。

同条件试块置于现场养护池中作好标识同条件养护。

防水混凝土只做标养试件,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抗渗性能试验符合现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12.3试验

送湖北省质量检测中心试验室做强度试验。

14.12.4试块混凝土强度评定

14.12.4.1统计方法:

(1)mfcu-λ1σfcu≥0.9fcu,k

(2)fcu,min≥λ2fcu,k

mfcu—n组混凝土试件强度平均值(N/mm2)

fcu,min—n组混凝土试件强度最小值(N/mm2)

λ1,,λ2—合格判定系数

σfcu—n组混凝土试件强度标准差(N/mm2);

当计算值σfcu<

0.06fcu,k时,取σfcu=0.06fcu,k

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组数n≥10组,n组混凝土试验强度标准差(σfcu)按下式计算:

σfcu=[(Σf2cu,i-nμ2fcu)/(n-1)]1/2

式中fcu,i—第i组混凝土试件强度。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λ1,λ2)表

N

10~14

15~24

≥25

λ1

1.70

1.65

1.60

λ2

0.9

0.85

14.12.4.2非统计方法:

(1)μfcu≥1.15fcu,k

(2)fcu,min≥0.95fcu,k

一个验收批的试件组数n=2~9组;

当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试件紧有一组时,则该组试件强度不低于强度标准值的115%。

14.12.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本工程使用回弹仪检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作为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依据,检测方法遵循《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4.12.6结构实体检验

(1)本工程同条件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选定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部位;

✧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均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数量满足本工程和施工规范要求,及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同条件试件拆模后,放置在相应结构部位旁,并与实体同样养护;

✧等效养护龄期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600℃·

d时所对应的龄期,0℃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根据规范乘以折算系数1.10。

(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选定本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

对梁类、板类构件,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悬挑构件梁类、板类抽取数量不宜小于50%;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保护层厚度检验由有资质的试验室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

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5mm;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分别进行验收,合格点率为90%以上则判定为合格。

6.1蜂窝

产生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密实,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塌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混凝土拌合均匀,塌落度合适;

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

浇筑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筑时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1~1.5h沉实后在浇筑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6.2麻面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砂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出现麻点。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

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

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6.3孔洞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后、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较小石子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

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

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掉入混凝土内,及时清除。

6.4露筋

(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

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浇筑混凝土,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

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性;

浇筑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防止离析;

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动棒振捣;

操作时尽量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钩等及时调直修正;

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6.5缝隙、夹层

产生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浇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浇筑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

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

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2m,设串筒或溜槽;

接缝处浇灌前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或100~15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6.6缺棱掉角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

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施工时气温低且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