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2755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管理学(原市政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城市管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科的一门必修课,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骨干专业课。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

结合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全面了解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城市管理的主要方面,明晰城市管理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涵。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骨干专业课,城市管理学属管理学范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学、运筹学背景知识;同时,作为研究政府管理行为的科学,与政治学、行政学、城市学等课程有密切关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较系统地讲述了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学科发展,阐述了城市管理的主体、体制、职能和发展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中有关城市规划、城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区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我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情况,城市管理知识体系中最新内容如城乡关系协调、城市突发事件管理等;

  2、适应电大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在课程的难度、进度和重点内容上作适当安排;

  3、对各章的学习内容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以便于组织教学和学生自学;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规定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导为辅。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和网络课程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多媒体辅助教材,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讨论、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

  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基础部分;要求理解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主要范围;要求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学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材说明

  1、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现代城市管理学基础教程》文字教材为基本教材。

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式。

教材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波副教授任主编。

它是教学和考试的主要依据。

教材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发行。

  2、音像教材。

根据城市管理学课程的具体内容,配有(电视)录像课,共14学时。

音像教材主要讲授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并适当拓宽教材的内容。

  3、网络课件。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城市管理的基本知识,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组织编写制作了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是学习的导学、助学的工具,是集教学指导、疑难辅导、方法训练、拓展知识、交流互助的集合,它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自学的需求,并贯穿课程学习的始终。

  二、学时分配

讲  次

教 学 内 容

课内学时

录像学时

网络课程

第一讲

绪论

4

1

1

第二讲

城市管理主体

6

1

1

第三讲

现代城市管理基础理论

6

1

1

第四讲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8

2

2

第五讲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8

2

2

第六讲

城市经济管理

8

1

1

第七讲

城市社会管理

8

1

1

第八讲

城市环境管理

8

1

1

第九讲

城乡关系协调与管理

4

1

1

第十讲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与管理

4

1

1

第十一讲

城市突发事件管理

4

1

1

第十二讲

期末复习指导

4

1

2

 

学时总数

72

14

15

第三部分教学大纲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了解城市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和城市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解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和各自特征;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城市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掌握城市管理学学科内涵以及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起源     

  二、城市的涵义     

  三、城市的发展     

  四、城市化      

  第二节城市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城市管理的必要性

  二、城市管理的可行性

  三、城市管理思想的演进   

  第三节怎样认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学     

  一、城市管理的内涵、对象      

  二、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三、城市管理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城市管理的主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管理主要相关主体的运作方式,了解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和政府城市管理职能的相关内容;理解政治权力系统与政治参与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职能和相互关系,理解管治的内涵与原则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掌握城市管理的主体构成体系和城市多元主体的作用结构与相互关系。

  第一节城市管理的主体构成    

  一、城市管理的政治性主体      

  二、城市管理的参与性主体      

  三、政治性主体与参与性主体的关系    

  四、主体的契合——管治   

  第二节城市政府的体制与职能

  一、城市政府的管理体制   

  二、现代城市政府的职能   

  第三节促进多元主体共治的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创新      

  一、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二、网格化管理     

  三、多元主体协同的下一代创新模式

第二章现代城市管理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新公共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掌握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做法、新公共管理对于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理解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成长经济理论,掌握集聚经济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及其对于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理解囚徒博弈和囚徒困境的含义,掌握囚徒困境发生的原因和破解方式,掌握囚徒博弈及囚徒困境破解对于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了解可持续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目前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一节新公共管理理论:

促进城市体制管理创新的基石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做法     

  四、新公共管理对城市管理的启示 

  第二节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实现城市高速成长的动力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范围经济理论 

  三、集聚经济理论 

  四、成长经济理论 

  四、增长极理论     

  六、其他区域经济理论

  第三节重复性囚徒博弈理论:

促进区域协作的根基      

  一、囚徒博弈  

  二、囚徒困境的破解    

  三、囚徒博弈及其破解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实现城市永续成长的源泉      

  一、经济可持续     

  二、生态可持续     

  三、社会可持续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意义和营销导向的城市发展战略思想,了解学习型政府的构建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意义;理解城市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内容组成,城市定位的原则,城市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过程,理解学习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掌握城市发展战略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和内容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三、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 

  第二节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    

  一、城市发展战略观:

从资源到营销    

  二、城市营销的内涵    

  三、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   

  四、营销导向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作用和措施  

  第三节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      

  一、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 

  二、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捷    

  三、全面导入循环经济

  四、重视突发事件管理

  五、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案例——建设"三个北京"   

  第四节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组织保障——学习型政府  

  一、学习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二、建立学习型政府的作用和意义 

  三、学习型政府的构建

第四章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理解城乡规划的任务和原则以及编制过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西方城市成长管理经验;掌握城乡规划审批、实施与控制,城市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土地储备的关键环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筹融资方式和管理模式,城市成长和空间管理的内涵。

  第一节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城市规划的定义及其发展  

  二、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三、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四、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第二节城市规划管理要点内容

  一、城乡规划管理机构

  二、城市规划编制:

主体与过程     

  三、城市规划的审批    

  四、西方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与方法简介

  第三节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  

  一、土地利用规划 

  二、土地用途管制 

  三、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四、城市土地供给和土地储备制度 

  第四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一、基础设施的涵义与特性      

  二、基础设施建设途径

  三、基础设施经营与管理   

  第五节城市成长的空间管理    

  一、城市成长管理内涵

  二、西方国家城市成长的空间管理制度简介      

  三、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的起步  

第五章城市经济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理解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作用,城市财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类别以及各种方法的利弊,掌握新条件下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特别关注政府的财政收支管理。

  第一节城市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城市经济概述 

  二、城市经济管理概述

  三、新条件下城市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要务      

  第二节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    

  一、市场失灵的涵义及其原因  

  二、政府应对市场失灵的宏观调控 

  三、政府应对市场失灵的微观规制 

  四、城市土地市场失灵的应对  

  第三节政府失灵与调控     

  一、政府失灵的涵义    

  二、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   

  三、政府失灵的调控    

  第四节城市财政管理  

  一、城市财政管理概述

  二、城市财政管理的性质与职能     

  三、城市财政管理以及财政收支     

第六章城市社会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内容,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城市社区的分类和管理原则、城市社区自治的基本理念;理解城市人口运动趋势,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城市住房商品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城市社区管理改革;掌握城市人口的特征指标,我国城市住房管理改革的目标,城市社区的内涵和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

  第一节城市人口管理  

  一、城市人口管理概念与内涵  

  二、我国城市人口运动趋势      

  三、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特点      

  第二节城市住宅管理  

  一、城市住宅管理的意义   

  二、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沿革  

  三、城市政府住宅管理职责      

  四、政府对城市公共住宅的供给和经营管理      

  第三节城市社区管理  

  一、城市社区的涵义与类型      

  二、城市社区管理的涵义和主体     

  三、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   

  四、国外社区管理的典型模式  

  五、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及对策 

  六、城市社区自治 

第七章城市环境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涵义和内容,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循环经济理念;理解城市环境管理和原则;掌握城市环境管理的一般手段,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

  第一节城市环境的涵义和特征

  一、城市环境的涵义    

  二、城市环境的特征    

  三、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污染的严峻现实      

  四、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  

  第二节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城市环境管理的概念和发展     

  二、城市环境管理的内容   

  三、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手段     

  四、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城市环境管理新理念——循环经济与源头导向  

  一、循环经济是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      

  二、循环经济对末端治理的历史性超越

  三、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四、循环经济中3R原则的排列顺序     

第八章城乡关系协调与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过程,城市中的农村人口的出路如何;理解城市边缘区与城中村的成因,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和发展要点;掌握城市边缘区与城中村问题的管理对策。

  第一节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脉络   

  一、城市建设健康发展时期(1949~1957)    

  二、城市发展波折时期(1958~1965)     

  三、城市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     

  四、城市发展恢复正常、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1978年以后)

  第二节城乡发展中的冲突与调和   

  一、城市边缘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城市中的乡村——必须妥善解决的课题      

  三、城市中的农民:

要成为享受居民待遇的城市住民    

  第三节城乡关系的最高形式:

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一体化定义    

  二、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      

  四、近年来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和相关实践

第九章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与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作为开放系统的属性,以及区域和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好处。

理解中外城市和区域协调的种类和可能途径。

掌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第一节城市发展的非独立性    

  一、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

  二、区域协调的内涵和特征      

  三、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      

  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要求      

  第二节西方发达国家区域协调的具体做法 

  一、国外区域协调机构的发展过程和特征   

  二、典型案例——美国区域规划机构的运作方式分析    

  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类型与途径 

  一、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城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类型     

  三、区域协调的不同调控模式  

  四、区域协调的管理组织形式  

  五、区域协调的多种手段   

  六、区域协调的新形势:

Citistate(城市联盟)

第十章城市突发事件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突发事件管理的一些突出案例;理解城市突发事件的界定和分类,理解城市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掌握城市突发事件管理的内涵、结构体系、功能体系。

  第一节城市突发事件管理概述

  一、突发事件的界定与分类      

  二、突发事件管理及其结构      

  三、突发事件管理的功能体系  

  第二节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和手段     

  一、确认危机来源 

  二、危机判断  

  三、预警系统的建立    

  四、危机管理的应对阶段   

  第三节美国及纽约市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简介

  一、美国国家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二、纽约市危机管理办公室介绍

  第四节城市突发事件管理相关案例

  一、城市自然灾害应对

  二、城市事故灾难处理

  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

  四、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处理

  五、综合案例——北京2008年奥运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