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3027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年度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3:

掌握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学习重点: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

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课前预习:

1.照相机的结构:

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胶卷相当于______.

2.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3.投影仪的结构:

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平面镜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

4.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5.放大镜的原理:

放大镜实质是一个短焦距的______透镜.

6.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7.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在光屏呈现的像是______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______侧;成虚像时,物像______侧.(填“同”或“异”)

合作探究:

一、照相机:

1.自学课本P94-95照相机。

(1)仔细观察图5.2-1,发现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立、像。

(2)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

(3)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4)现在生活中常使用数码相机,是用一种电荷耦合片代替胶片,把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方便记录物体的像。

2.课后活动:

制作模型照相机

(1)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2)看一看拿起你做的照相机,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你看到了什么?

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

二、投影仪

1、自学课本P95投影仪,认真观察图5.2—3。

(1)投影仪的构造有:

光源、镜头、反光镜、屏幕和投影片.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

(3)物体经投影仪成立、像,像和物体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填大于、小于)。

(4)平面镜的作用是。

(5)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

(6)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片正插入框中,调节镜头后,在幕布上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7)要使幻灯片在幕布上的清晰象更大一些,则应该将()

A.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后移动B.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后移

C.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前移动D.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前移 

三、放大镜

1、自学课本P95放大镜,认真观察图5.2—5

(1)把手中的凸透镜放在课本上,适当调整距离,你看到了什么?

(描述你看到的像的特征)

(2)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物体经放大镜成、、像,像与物在透镜的___侧(同、异)。

四、实像和虚像

自学课本P96“实像和虚像”部分

根据下列提示以小组分析、讨论实像、虚像区别:

1.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2.能否用光屏承接;

3.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

4、区分成像的类型:

--小孔成像--照相机的像--投影仪的像

--平面镜成像--“眼睛受骗”--放大镜的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

器材名称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物与像的位置

(同侧或异侧)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如右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如果此手机最近能拍摄镜头前0.5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cm。

3、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

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4、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明的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比镜头的_______稍大,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可以把幻灯片上的画面放映到银幕上,形成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着插在架上,聚光镜的作用是增加照到幻灯片上的_________。

5、右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

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___(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螺纹透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在练习调节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

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6、如图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

(2)用放大镜看字母,看到的该字母的像的形状为______。

7、 放大镜的原理是:

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

8、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因为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个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9、如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

这个透镜是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

10、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像。

二、选择题

(   )1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正确的方法是

A.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越好

B.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C.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远越好

D.随便将放大镜如何放置,均能清晰地观察物体

(   )12、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的镜子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   )1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出的“电影”,湖岸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

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摄影——光的反射

C.电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平面镜成像

(   )14、一个同学用照相机拍摄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其结果是

A.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B.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C.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左、右与人相反

D.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上、下、左、右与人相反

(   )1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以得到放大的像

C.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

D.使用凸透镜制成的幻灯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正立的像

(   )16、如图,小男孩拿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小男孩观察到的是

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

(   )17、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   )18、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19、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如果用黑纸将凸透镜下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

A.不能成像B.只能成一半像

C.仍成原来的像,但亮度比原来暗D.需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才能重新得到像

(   )20、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

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大于f小于2f

C.大于f小于2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

(   )21、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

A.照相机    B.反光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

(   )22、 用镜头焦距为50cm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

A.等于50cm    B.在50cm到100cm之间     C.等于100cm     D.大于100cm

(   )23、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靠近同学   B.手机远离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

(   )2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照相机取景窗中看到的“花朵”,现要使花朵的像变小,正确的做法是

A.照相机适当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适当后移,镜头向前伸

C.照相机适当前移,镜头向后缩

D.照相机适当后移,镜头向后缩

(   )25、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   )26、用凸透镜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

(   )27、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   )28、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   )29、现用一放大镜阅读书上的小字。

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该放大镜是一个凹透镜B.小字在镜中的成像是实像

C.物距比放大镜的焦距大D.小字和它的成像位于放大镜的同一侧

(   )30、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

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   )3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   )32、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A.10°      B.30°C.60°       D.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三、简答题

33、“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

请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34、有两只干净且相同的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着盖子,你怎样用眼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35、小明照完一张半身照片后想再照一张全身照片,如果你是摄影师,你应怎样调节照相机?

 

36、小明在给小红照相时有一只苍蝇趴在镜头上,请问小红的照片上有苍蝇清晰的像吗?

为什么?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凸80实

2、凸透镜 实像0.25

3、解:

充满水和水池底部的这个美丽的图案,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偏高,当把水排掉后.此图案相对人来说变远了,如果小明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后缩.

故答案为:

后缩.

4、凸透镜 焦距  倒 放大 实像 倒  亮度

 导解:

幻灯机原理。

5、放大  倒立 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会聚光线增大   向下

6、C;D

7、小于正立、放大的虚像

8、答案:

放大镜(或凸透镜) 虚

解析:

由题中现象可知u

再根据其成像原理便能填上第二个空“虚”。

9、凸  会聚   幻灯机(或照相机、放大镜、投影机)

10、放大镜、虚像

二、选择题

11、B

12、C

13、B

14、C

15、C

16、D

17、解:

太阳光可近似看成平行光,当它照在凸透镜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通过凸透镜,在凸透镜后成一个明亮的光斑(即凸透镜的焦点),这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时,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所以选项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18、A

19、C

20、B

21、B

22、D

23、B

24、D

25、B

26、C

27、D

28、B

解析:

由题意可以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若用凸透镜来观察较小的图案,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功能,因此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他自身的焦距。

29、D

30、D

31、解: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故选A.

32、A

三、简答题

33、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因为会聚阳光恰好使易燃物因温度升高而燃烧,发生火灾。

34、 答:

把手放在杯后,透过杯子观察手指,能使手指变大的是装有水的杯子。

35、照相机远离小明,同时把镜头后缩。

36、没有,苍蝇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以内,不成实像,所以小红的照片上没有苍蝇的像,折射光线减少了,像变得暗了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