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3208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5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图组成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

B.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C.③、④是消费者,④体内毒素富集最多

D.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3.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

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樱桃细胞结构的(  )

A.细胞壁中B.线粒体中C.液泡中D.叶绿体中

4.甜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人们喜爱的瓜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结构层次上,甜瓜的瓜皮和瓜子都属于组织

B.甜瓜细胞有细胞壁,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C.甜瓜甜甜的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D.甜瓜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5.下列细胞中,能观察到叶绿体的是(  )

A.酵母菌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蚕豆叶片细胞D.人口腔上皮细胞

6.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细胞核----遗传信息库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D.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7.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

A.能合成有机物B.

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8.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这三个结构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同时还含有遗传物质DNA

D.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于细胞质

9.曾经有一个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就用网把留种地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B.植物破坏C.缺水干旱D.食物链被破坏

10.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包含3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

C.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

农作物→麻雀

D.从长远角度分析,剿灭麻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11.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此生态系统中仅含有1条食物链

C.如果此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的污染,那么植物体内的有毒物质浓度最高

D.鸟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植物

12.某淡水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

“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当这水域被排放了难分解的有毒物质——汞后,一段时间,体内汞的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小鱼B.剑水蚤C.大鱼D.浮游植物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其中一条食物链是:

阳光→水稻→青蛙

B.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1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热带雨林B.一群羊C.整个太平洋D.一个养鱼池

15.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环境污染B.消费者减少C.食物链被破坏D.缺水干旱

16.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植物B.肉食动物C.浮游动物D.大型鱼类

17.图示为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若该生态系统的水域环境受到化学药剂DDT的污染,则在该生态系统中,体内富含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A.浮游植物B.鳞虾C.海豹D.虎鲸

18.“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这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还缺少(  )

A.非生物成份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19.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后(  )

A.草场会被破坏B.鹰的数量会增加

C.鼠的数量会减少D.鹰的数量不会变

20.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21.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

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森林可保持水土D.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22.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养鸡场中的人与鸡B.麦田中的小麦与杂草

C.草原上的狼与鹿D.花园中的蝴蝶与花粉

23.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有()

A.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

B.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

24.菜农在冬天种植大棚蔬菜时,要经常:

浇水,施肥,松土,白天把草帘卷起、晚上将草帘放下,寒冷的数九天需要点燃火炉。

这体现了生物的生存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①营养物质②水③温度④阳光⑤空气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⑤③④C.②⑤④①③D.②①⑤④③

25.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C.8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这是环境影响生物的表现

D.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就是阳光、温度、空气、水分等

26.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物的生活需要水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

2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所含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式是(  )

A.树→虫→鸟B.光→树→虫→鸟

C.树→虫→鸟→细菌和真菌D.光→树→虫→鸟→细菌和真菌

28.东北某地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

要环境因素是()

A.阳光B.土壤C.水D.温度

2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城市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生物圈

30.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连线题

31.把细胞结构和其功能连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32.病毒在活细胞内通过复制的方式繁殖,体现了生物的遗传。

(______)

33.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______)

34.植物不进行呼吸,动物才进行呼吸。

(___)

35.植物具有应激性。

36.人在运动时大汗淋漓,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______)

37.所有生物都有遗传的特征。

(____)

38.机器人能够完成许多像人一样的动作,甚至能与人交流,所以机器人也属于生物。

(____)

39.钟乳石会慢慢长大,所以钟乳石是生物。

(_____)

40.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

(______)

41.细胞壁能够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四、综合题

42.观察下面甲乙两图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动物细胞的是_____(填“甲”或“乙”)。

(2)把菠菜放在沸水中浸泡几分钟,水变成了绿色,这说明菠菜细胞的[_____]_____被破坏。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细胞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_____]_____。

(4)甲乙两图所示的结构中,相同点是都有_____、_____和____。

(5)甲图中的①对细胞起_____和_____作用。

43.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兔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①光照、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消费者、⑤分解者。

【详解】

A、“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超过限度,生态系统会被破坏,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不包括①光照、⑤分解者,此图中的一条食链:

②→③→④,B不符合题意。

C.③、④是消费者。

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④,所以体内毒素富集最多的生物是④,C不符合题意。

D.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交织而成,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不能构成食物网,另外,食物链也不包括⑤分解者和①非生物部分,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生物富集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C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详解】

图中的食物网有四条食物链:

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故A不符合题意;由A中的食物链可知,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其捕食的兔、鼠和蛇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就更多了,导致草的数量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C符合题意;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

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功能和关系。

3.C

【解析】

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A错误;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错误;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樱桃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樱桃细胞的液泡里,C正确;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错误。

4.A

【分析】

甜瓜的瓜皮属于组织,瓜子属于种子,是器官,故A错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与甜瓜细胞相比,人体细胞没有的结构是,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故B正确;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甜瓜甜甜的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故C正确;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所以甜瓜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故D正确。

故选A。

【学科网考点定位】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名师点睛】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组织)的过程。

【详解】

5.C

【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详解】

酵母菌是真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于叶的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蚕豆叶片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叶绿体,C正确;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

6.C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下:

【详解】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里,B正确;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C错误;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

在细胞的结构内,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克隆羊“多莉”的长相与供核母羊一模一样,这是因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遗传,B正确。

8.C

【解析】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因此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A错误;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线粒体。

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如叶片;但有的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如洋葱表皮细胞,B错误;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同时还含有遗传物质DNA,C正确;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于液泡,D错误。

9.D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详解】

在牧草留种区,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农作物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农业害虫大量繁殖,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人为的改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容易起到反作用。

10.B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即可。

【详解】

该食物网包含2条食物链,农作物→昆蝗虫→麻雀,农作物→麻雀,A错误;

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B正确;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

农作物→麻雀,C错误;

从长远角度分析,剿灭麻雀不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

11.B

【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详解】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A错误;此生态系统中只有1条食物链即:

植物→植食昆虫→鸟,B正确;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

鸟是该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它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C错误;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食物链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D错误。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功能和生物富集作用以及食物链的书写。

12.C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

食物链:

“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大鱼,因为大鱼的营养级最高。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

是食物链的末端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13.B

【分析】

(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

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详解】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话中隐含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害虫→青蛙”;

B、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D、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故选B

【点睛】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4.B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分等。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详解】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1)“一群羊”是草食性动物,在生态系统属于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符合题意。

(2)“一片热带雨林”、“整个太平洋”、“一个养鱼池”,这些里面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

15.C

【分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食物链,据此答题。

【详解】

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

农作物→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农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粮食减产。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生物之间关系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16.A

【分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有关知识点。

【详解】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

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比全球陆地面积(约1.5亿平方公里)的两倍还要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肉食鱼类、浮游动物、大型鱼类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

食物链的开始是生产者,由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而食物链最前端的生物数量要多于后面的营养级中的生物。

故A符合题意。

【点睛】

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能量流动的特点,此题便能理解。

17.D

【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

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

在图中虎鲸的营养级最高,所以虎鲸体内DDT含量最高。

【点睛】

关键点:

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

18.D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

材料中非生物部分有菜畦、石井栏、云霄等中所含的土壤、水、空气等因素;菜、皂荚树、桑椹、树、草、菜花为植物是生产者;蝉、黄蜂、叫天子等是动物为消费者。

所以如果这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来看,还缺少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9.A

【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