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6151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docx

波粒二象性试题汇总

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所示是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

这些照片说明(  )

A.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

B.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

C.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

D.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

2.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只是因其波长太小,不易观察到,但并不能否定其具有波粒二象性。

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

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

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3.电子属于实物粒子,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

如图所示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

B.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

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

D.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2016·宁波期末)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1的中子和另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2的氘核同向正碰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A.

B.

C.

D.

 

1.(多选)为了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光屏换成照相底片,并设法减弱光的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出现双缝干涉图样

B.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单缝,如果时间很短,底片上将出现不太清晰的双缝干涉图样

C.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光的波动性

D.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

 

2.(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伴随着一种波,这种波叫做物质波

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尽管具有波动性,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3.(多选)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

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

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5.(2016·龙海联考)关于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德布罗意是历史上第一个实验验证了物质波存在的人

D.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7.(多选)(2016·新乡月考)关于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中,金属板向外发射的光电子又可以叫做光子

B.用光照射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截止频率

C.对于同种金属而言,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D.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部分X射线的散射光波长会变大,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8.(多选)(2016·大庆期末)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  )

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

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

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

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1.(2015·上海高考)某光源发出的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如图所示,表中给出了一些材料的极限波长,用该光源发出的光照射表中材料(  )

材料

极限波长(nm)

541

268

196

A.仅钠能产生光电子B.仅钠、铜能产生光电子

C.仅铜、铂能产生光电子D.都能产生光电子

 

2.(2014·江苏高考)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A.波长      B.频率

C.能量D.动量

 

3.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E.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

 

9.(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的示数为0.2mA。

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时,电流表示数为0。

则(  )

A.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

B.开关K断开后,没有电流流过电

流表G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eV

D.改用能量为1.5eV的光子照射,

电流表G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小

 

0.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现用波长为400nm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普朗克常量h=6.6×10-34J·s,光速c=3.00×108m/s)(  )

材料

逸出功(10-19J)

3.0

4.3

5.9

6.2

6.6

 

A.2种B.3种

C.4种D.5种

 

2.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1)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______(填“阴极”或“阳极”);

(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c=______Hz,逸出功W0=______J;

(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________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