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6228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docx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讲义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归纳

一、字词:

萌mng翩piān孕yùn簌sù匿nì载zài莺yīng谚yàn槐huái榆yú连翘qiáo翘qiáo首匍pú匐fú衍yǎn胚pēi痞pǐ坯pī囊náng孵fū蟾chán蜍chú肾shn蝌kē蚪dǒu栖qī脊jǐ椎zhuī辟pì腺xiàn诞dàn濒bīn癌ái疫yì渗shn骼g壳qiào硅guī溯sù蚌bàng畜chù扼咎jiù贸mào斑bān斓lán藩fān篱lí遵zūn循xún厄酝yùn酿niàng绮qǐ殷yān红殷yīn勤坠zhuì镶xiāng嵌qiàn蔚wi蓝二、解释:

销声匿迹:

销:

同“消”,消失;匿:

隐藏;迹:

踪迹。

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藏起了行迹。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没有了音讯。

风雪载途:

载zài:

满。

风雪遍地,形容气候恶劣。

年年如是:

年年像这样。

是:

这。

周而复始:

周:

环绕一周:

复:

又。

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比喻事物的循环。

相安无事:

相:

互相;安:

安稳。

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天衣无缝:

原指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现比喻事物非常完美自然,不露任何痕迹,没有点儿破绽。

始料不及:

开始;料:

预料;及,到。

事态的变化发展,是起初意想不到的。

与日俱增:

与:

跟,和。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在劫难逃:

劫:

灾难。

迷信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

也指某种不可避免的灾害。

漏网之鱼:

逃脱鱼网的鱼。

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啸聚山林:

旧指盗贼盘踞山林。

啸聚:

形容互相呼叫,拉帮结伙。

本文指某些宠物无人认领,而成为生物入侵者,为害一方。

束手无策:

束:

约束,捆绑。

策:

办法。

好像手被束缚住了,无法解脱。

物竞天择:

物竞:

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

自然选择。

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

为所欲为:

为:

做。

欲:

指想做的事。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

[1]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指贬义)。

无动于衷:

衷:

内心。

动,动作,触动。

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不动摇。

日薄西山:

薄:

迫近,靠近。

比喻人到老年,接近灭亡。

气息奄奄:

气息:

呼吸时出入的气。

奄奄:

气息微弱的样子。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停止的样子。

次第(依次,一个接一个地)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壮观(壮丽的景象)绮丽(华美艳丽)致密(细致精密)追溯(追:

追寻;溯:

逆流而上)扼制(控制;抑制)归咎(归罪。

咎:

过失,罪过。

)防范(防备;戒备。

范:

限制)藩篱(篱笆,比喻牢笼、屏障)厄运(厄:

灾难。

不幸的命运)流连(依恋而舍不得离去)三、文学常识

竺可桢: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四、文体知识:

本单元都是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相关知识。

事理说明文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

也就是说,事物说明文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五、各篇说明对象、内容:

1、《大自然的语言》:

对象:

物候。

内容:

什么是物候;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奇妙的克隆》:

对象:

克隆。

内容:

什么是克隆;国内外克隆技术的发展情况;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克隆技术引出的问题。

3、《恐龙无处不在》:

对象: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又是不断地漂移的。

内容:

恐龙无处不在;大陆是怎么漂移的;恐龙无处不在有力地证明了大陆是漂移的。

4、《被压扁的沙子》:

对象:

恐龙的灭绝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而引起的,而不是因为火山爆发。

内容: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存在两种理论:

撞击说和火山说;斯石英的特点(①在高压下形成②常态下会缓慢变成沙子③高温下会很快变成沙子);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上曾经经历过一次大撞击,是大撞击而非火山喷发导致恐龙灭亡(如果是火山喷发,就不存在斯石英了)5、《生物入侵者》:

对象:

生物入侵者。

内容:

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给入侵地带来的危害;生物入侵的方式、途径;科学界对生物入侵现象的不同态度;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6、《落日的幻觉》:

对象:

落日的幻觉。

内容:

落日的景色;落日的幻觉及产生幻觉的原因。

六、各篇结构及顺序:

1、《大自然的语言》:

开头1~3:

由描写四季景物开篇(引出下文、吸引读者),进而阐释物候、物候学概念;中间4~10:

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结尾11~12,再次强调研究物候的意义。

顺序:

逻辑顺序。

2、《奇妙的克隆》:

开头:

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阐释克隆含义。

中间:

举例说明克隆技术的发展情况。

结尾:

阐释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顺序:

全文是逻辑顺序。

中间部分由鱼类、两栖类写到哺乳类,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的(体现了科学家不断探索的过程)。

3、《恐龙无处不在》:

开头1~4:

举例说明恐龙无处不在。

中间5~11:

阐释大陆漂移说理论。

结尾12~15:

以“恐龙无处不在”为据推理(证明)“大陆漂移说”理论。

顺序:

逻辑顺序。

4、《被压扁的沙子》:

开头提出问题1~6:

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界存在着两种观点。

中间7~11:

阐明斯石英的性质。

结尾证明并得出结论12~17:

是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亡而不是火山喷发。

顺序:

逻辑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5、《生物入侵者》:

开头1~2节:

通过举例、作比较阐释生物入侵者的含义。

中间3~5:

通过举例说明生物入侵的危害、途径。

结尾6~8:

如何看待和对付生物入侵者。

顺序:

逻辑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落日的幻觉》:

开头1~2:

引用诗歌和景物描写,引出说明对象“落日的幻觉”,吸引读者。

主体3~7:

分类说明“落日的幻觉”包括几种,并诠释产生幻觉的原因。

顺序:

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七、下列各句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答:

这里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2、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答:

这里采用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明白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3、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答:

这里采用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明白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物候。

4、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答:

这里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生物比作仪器,形象生动地说明物候观察对象的特点。

5、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答:

这里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物候现象与气象仪器作比较,突出了物候现象复杂、灵敏、简便易掌握的特点。

6、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答:

这里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7、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答:

这里采用举例子、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具体而通俗地说明了什么是无性繁殖,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8、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答:

这里采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克隆的含义。

9、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答:

这里采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克隆。

10、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答:

这里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克隆鲫鱼的过程,表现了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精神。

11、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答:

这里采用举例子、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母羊比作制药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从而有力地说明了“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12、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

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答:

这里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这种牛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从而有力地说明了“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13、“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漂移”与“迁移”能否对调?

答:

不能。

“漂移”是指在流动的物体上做缓慢运动,地幔上部是流质,地球岩石圈在地幔上移动,用“漂移”准确。

“迁移”,往往是指动物在陆地上作季节性的移动,用在恐龙身上比较准确,所以不能对调。

14、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答:

这里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而板块是不断地缓慢移动的(“大陆漂移说”)。

14、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答:

这里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南极比作大冰箱,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南极非常冷,不适合恐龙的生长,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大陆是漂移的。

15、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答:

这里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清楚明白地说明了目前科学界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主要认识。

16、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

答:

这里采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明白地说明了什么是二氧化硅。

17、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答:

这里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斯石英和普通沙子作比较,突出了斯石英密度很大的特点。

为下文说明“是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作铺垫。

18、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

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

答:

这里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斯石英与金刚石作比较,突出了斯石英在高温下还原成普通沙子的特点,从而有力地说明了“是行星撞击而不是火山喷发导致恐龙灭绝”。

19、如果在850C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的沙子。

答:

这里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斯石英在高温下能够还原成普通沙子的特点,从而有力地说明了“是行星撞击而不是火山喷发导致恐龙灭绝”。

20、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

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

答:

这里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21、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答:

这里采用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明白地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2、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答:

这里采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3、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

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

扩展阅读:

八上语文第4单元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面颊()繁衍()归jiùqī息..胚胎()追溯()yùn育潮xī..2.完成下列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

(2分)

销声迹()手无策()无动于()耳不闻()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其下面画一横线,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3分)

(1)不记其数()

(2)不胜梅举()(3)无机之谈()(4)哀草连天()(5)消声匿迹()(6)物竟天择()

5.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物候规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

别》一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里面就有物候学上的两个规律:

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循环是随着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

请你再举一个含有物候规律的诗句,并说明其中的物候规律是什么。

(2分)

诗句:

规律:

6.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作者以精当的语言对“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轮回的四季做了描述。

与四季有关的成语(或诗句)很多,请各举1例。

(注意,“成语、诗句”选择一种即可,且一贯到底。

)(2分)春:

夏:

秋:

冬:

7.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2分)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育八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第1页共8页

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XX,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将下面的简讯概括成一句话消息。

(不超过24字)。

(2分)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阿兰温德尔所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成功地用纳米碳管组成的纤维织成了“纳米绳”。

这种“纳米强”虽然很细,但其刚度和硬度都很大,因为它们是由纳米碳管构成的,而纳米碳管的直径是一根头发直径的五千分之一。

其刚度是钢材的10倍,其硬度是金刚石的2倍。

目前虽然科学家制成的“纳米绳”的长度还不长,最长为20厘米,但阿兰温德尔的研究小组相信,在将他们的方法进一步改善之后,他们可以织成任意长的“纳米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科学”理解的比喻句:

(3分)

例:

科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沉醉其中。

仿:

科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二)汉语遭遇“喀斯特”

①我对汉语中与洞有关的词汇很感兴趣。

②“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无人不晓。

人们一般以为水滴石穿是一个机械的过程:

水从高处落下的力量,对石头不断地造成侵蚀,日积月累,就把石头给滴穿了。

如果水滴落在非石灰岩的岩石上,这种理解是对的,但如果水滴到了石灰岩上,这种理解就不对了。

育八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第2页共8页

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XX,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③石灰岩在地表上分布很广。

在我国,裸露石灰岩的分布面积占地表的四分之一,因此水滴到石灰岩上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

水吸收和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岩反应,生成了新的可溶于水的物质。

水滴不断地滴下来,不断地溶蚀石灰岩,并把溶蚀的物质冲走,这个过程称之为喀斯特作用。

④水滴石穿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进行速度比机械的磨蚀要快得多。

长江三峡地区就是一个石灰岩地区,仅靠水流的机械冲刷和磨蚀作用,四川盆地现在恐怕还是泽国。

一定是发生了喀斯特作用,才把三峡切穿了,让四川盆地的众多水系有了一个出口,夺路而出。

⑤对于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洞穴,汉语言有着精妙的解说。

古人举着火把进入洞穴,感到眼前的事物越来越清晰,就有了“洞明”“洞察”;洞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因此引申出思想和见解的深刻、深邃,这就是“洞见”“洞晓”。

然而“洞开”“洞庭”中“洞”的意思却完全不同。

“洞开”是大开、大敞之意,如“门户洞开”;“洞庭”中的“洞”字有宽敞、开阔之意,洞庭湖就是广阔的湖的意思。

⑥为什么“洞”字可以表达大开大敞的意思?

读一下古人游记中对洞穴的描写,似乎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多有“先经过一个狭小的口子,接着见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大厅”的细节。

洞穴中多大厅,有的大得不可思议。

比如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米,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

如此大的洞庭,当然可以说“洞开”啦。

⑦洞中的大厅是怎样形成的?

原来洞穴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岩层中有夹层,岩性不一样,或岩层有各种节理和裂隙,再加上有倾斜的角度,这样洞穴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洞顶的岩石会发生塌陷。

随着塌陷愈演愈烈,地下河又不断地运走塌下的物质,洞中的厅堂就越来越大,大厅就形成了。

洞中的厅堂继续发展,洞顶越来越薄,最后彻底塌陷,

育八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第3页共8页

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XX,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大厅露出地表,这时大厅就成了喀斯特地貌中的所谓“天坑”。

⑧说起天坑,我又想起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我猜想武陵渔人进入的“桃花源”应该就是一处天坑吧。

14.本文巧妙地借助“____________”一词说明了什么是喀斯特作用;介绍“洞开”“洞庭”等词是为了引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

15.文章第④段举长江三峡这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2分)

16.第⑥段写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

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

说说理由。

(2分)

17.第⑤⑥段对汉语词汇的解说生动形象。

请你借助想象推断古人是怎样创造“洞达”一词的。

(2分)

〔帮帮你〕《现代汉语词典》对“洞达”的解释:

透彻地理解。

18.汉字可以传递丰富的意味。

右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一段说明文字。

(不少于80字)(5分)

(三)气候灾难,世界正在承受

①据相关专家分析,岁末年初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雨雪天气作为极端气候的表现之一是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

育八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第4页共8页

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XX,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②去年7月,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戏谑的“段子”:

“重庆处处都是海景房,遍地都是游泳池。

”那时重庆已被大雨“浇透”,降水量突破了1892年以来日降雨量极值。

同样在7月,泉城济南也遭到了突发暴雨的袭击,市区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51毫米,为1958年以来历史最大值,整个“泉城”汪洋一片。

③除此之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20xx年也有一个洪水滔天的“记忆”。

年初,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安哥拉、亚洲的巴基斯坦等地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

在西南印度洋的留尼汪岛上,还产生了3天连续降水3929毫米新的全球降水纪录。

夏季的欧洲,在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两个地区,降水量打破了1789年以来的同期降水纪录。

7月,非洲迎来雨季,东非和西非多国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灾,大批难民失去家园、流离失所。

而南亚一些地区更是被3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所浸泡,沦为汪洋泽国。

④一边是大雨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

去年,美国共追平打破了263项温度纪录。

持续高温干燥的天气不仅使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年水位创下历史新低,更助长了去年发生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有史以来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山林大火,22人不幸罹难,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⑤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

6月初,高温袭击了南亚一些地区,巴基斯坦南部甚至出现了51.6℃的极端天气。

7月,东、南欧的罗马尼亚等国气温一直高居40℃以上。

8月,日本遭受高温热浪袭击,极端最高温度达40.9℃,创下了日本最高气温纪录。

⑥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过去一年中,“古努”、“锡德”、“罗莎”、“利奇马”等系列台风陆续登场,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海面上的渔船被打得七零八落,路边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急驶而过的火车都被掀翻在地。

2月28日,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遭

育八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第5页共8页

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XX,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一。

1.jiáyǎnpēisù咎栖孕汐2.匿:

隐藏束:

捆、

绑衷:

内心充:

塞住3.

(1)记计

(2)梅枚(3)机稽(4)哀衰(5)消销(6)竟竞5.如:

黄梅时节家家雨伴随梅子黄熟的是连绵的阴雨天气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桃李先于海棠开花。

6。

成语如:

春:

万紫千红夏:

夏日可畏秋:

秋高气爽冬:

冰天雪地诗句如:

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夏: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秋: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③⑤②④①8.英国科学家用纳米炭管组成的纤维织成了“纳米绳”。

9.此题为开放题,答案示例:

科学是色彩绚丽的花朵,让人流连往返;科学是清新隽永的诗篇,让人回味无穷;科学是音律和谐的乐曲,让人赏心悦目。

(二)14.水滴石穿洞中大厅成因15.具体地说明喀斯特作用的速度比机械的磨蚀要快得多。

16.示例:

“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

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

故不宜调换。

17.示例:

古人在山洞中摸索前行,当他到达洞的尽头(或另一个出口)时,对洞有了透彻的了解,于是就有了“洞达”一词。

18.示例:

这幅招贴画的画面由两部分组成。

中间是一个米字格,格子里纵向排列着“汶川”二字,而这两个字又组合成一个“济”字。

下方是红十字的标识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字样。

它以巧妙的构思表达了与汶川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的主题。

(三)19.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或:

世界正在承受多种气候灾难。

(3分)21.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四)22.制冷、空气净化、保健。

23.

(1)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存雪制冷,能节约大量燃油。

(2)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降雪积存起来可以制冷的功能。

24.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冰状水,就是“超软水”。

育八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形成性评价第8页共8页

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XX,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