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6730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docx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

一、技术交底制度

1、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技术标准,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并负责热能送办事处技术负责人审批。

2、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

基坑支护、基础、大体积砼施工等应制定专项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3、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变更等情况,技术措施作更改、补充、完善时,也应做好审批手续。

4、在施工前,对质量计划中的关键工序控制标准和要求、特殊过程作来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

5、其他方面的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部施工负责分级进行。

6、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内容应齐全说尽,并能结合工程实际。

7、技术交底不论采用口头方式、还是采用样板引对或示范操作等何种方式,均要用文字记录并存档。

二、三检(自检、互检、专职检)制度

为了保证每一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能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以建立健全施工中的“三检”制度。

通过加强对操作者的技术交底和技术考核,使施工人员明确各自操作手段的检验项目、检验标准、试验方案和检测的方法等内容及项目部提供必须的检测工具与手段以保证三检制度的顺利实施。

1、自检

(1)、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自检,经自检达到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设计目标后报班组长检验。

(2)、班组长对所施工的分项工程,必须按相应的质量验评表中的检查内容,在施工过程中逐项地检查班组每个成员的操作质量。

(3)、在完成后,会同施工员逐项地进行自检,并认真填写自检记录,经自检达标后由施工员组织质量验收。

(4)、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认真组织有关施工工员、班组长进行分部工程质量自检,专责质量员在检验时,要抚查阅检记录,无自检记录时,不予进行质量核验评定。

2、互检

(1)、班组成员相互之间应密切配合,相互监督,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减少返工。

(2)、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插入前,施工员必须组织班组长进行交接检查,经双方检查确认后在“工种交接检查表”上签字,此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未经交接检或虽经交接检但未达到要求的分项工程,接方可拒绝施工。

(3)、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班组再施工时,必须注意对已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上道工序出成品后不办理交接手续,发生成品损坏、污染、丢失由上道工序操作班组负责,对已办理交接检的成品由下道工序操作班组负责。

3、专检

(1)、所有分项工程、“隐检”、“预检”项目,必须按程序,作为一道工序,提请专职质量员进行质量核验评定。

未经专职质量员核验评定的项目,或中经核验、评定达到质量标准的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对违反此规定的责任者,专职质量员有对其进行行政及经济的制裁权力。

(2)、专职质量员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核验之前要先查阅班组自检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做到无自检记录或其不符全要求时,不予进行核验,以促进班组质量管理工作。

对有自检记录的分工程,在检难评定时应会同有关施工员、班组长共同进行。

并依专职质量员核难评定的质量等级为准。

(3)、专职质量员在核验评定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时,必须按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设计目标认真检查、严格把关,在施工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协助施工员、班组长搞好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要注意抓薄弱环节、抓重点部位、抓防止(治)质量通病及隐、预检等工作。

三、材料采购、检验、保管管制度

1、材料采购

(1)、从公司发布的合格供应商名册中选用供货单位和生产厂家。

计划人员和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各类物资采购计划。

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计划的标准图集编号及非标准件加工图要详细核对,确认无误后,向材料部门做技术交底(或会同一方交交底),材料部门人员在加工订货时,必须与生产厂方(或供货单位)签订加工订货合同。

(2)、材料部门对下达执行的各类计划和签订的合同,应分类纺号存档管理,建立计划及合同管理台帐。

(3)、采购员采购材料应遵循“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的优势原则,以集中批发为主,就近零星采购为辅的原则制订采购材料。

(4)、采购时必须向供销单位索取产品合格证及有关检测试验等资料,对无合格证的材料及产品一律不得采购。

(5)、采购供销单位的批量产品时,除即时结清者外,一律签宁合同。

(6)、要坚持先看货后订货的原则,不得盲目采购与订货,必要时应与技术质量人员事先进行关品质量考察工作。

(7)、公司、项目部两级配套质量技术人员,指导、监督材料供应质量工作。

发现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及产品,要按合同要求和法律、法规的时效及有规定去处理,及进找厂家或供货单位洽谈,做到包退、包损失。

2、材料验收

(1)为了确保进场材料合格,结预制构件、大型产品在组织送料前,由材料管理部门业务人员会同技术质量人员抚看货验收,进库时由保管员和材料业务人员再次一起组织验收方可入库。

有版税试要求的必须按规范要求规定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收料人对地材、建材及有包装的材料及产品,应认真进行外观检验,查看规格、品种、型号是否与来料相符,宏观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包装、商标是否齐全完好。

(3)、公司材料管理的业务人员到外单位及材料公司各仓库提送料,要认真检查验收提料的质量,索取产品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送到现场(或仓库)后,应与现场的收料员进行交接验收。

(4)验收质量合格,技术资料齐全,可及时登入进料台帐,发料使用,验收质量不合格,应及时退场。

(5)、材料采购供应部门负责产品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抄送或复印件)的索取和签发,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6)、材料管理人员要学习、了解、掌握材料质量标准及有关规范,逐步完善材料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工作,为现代化管理创造条件。

3、材料保管

(1)、发放。

要按规定手续,用正式交易所面点交清楚。

外运物资要及时备料、包装,点交运输人员签收。

坚持仓库物资先进先发原则。

(2)、保管。

按照仓库规划例题储存。

标签明显,帐、卡、物、资金相符,规格不串,材质不混。

露天物资堆放要上盖下垫,待验收物资应单独存放。

坚持定期盘点,综合利用护保养物资要按时提出计划,并给织实施。

库存物资要达到十不(不锈、不潮、不冻、不霉、不变、不环、不混、不爆、不漏、不丢),合理的盈亏要按规定及时上报。

(3)、资料。

帐卡、单据(包括质量证明书和原始资料)日清月结,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上级需要的报表资料做到及时报送、准确无误。

(4)、库容。

要做到整洁美观,物资摆放要有序,横平竖直,整齐干净,达到料场无垃圾、无杂草,库内无杂物,货架无尘土。

四、质量样板制度

1、所有工程必须实行样板制。

2、土建工程主要分项工程或关键部位除有明确的技术交底外,在大面积施工之前必须分别做样板项,推行引路的施工管理方法,为创建优质工程铺平道路。

3、做时,必须按有关规定、远程、标准、施工图说明及项目质量目标进行施工,对已完成的样板需在班组、施工员自检达标的基础上,由栋号负责人填报分项样板验收鉴定单,经项目经理部质检科、技术鉴定达到要求并鉴证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五、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制度

1、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2、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3、分项工程质量应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施工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定,专职质量员检验核定。

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工艺的要求,边操作边检查,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限值内,当分项工程施工到1个阶段或全部完成时,班组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的检查内容进自检。

对不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的,及进返修使其最低达到合格标准:

1个分项工程完成后,施工员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分项工程检验评定,专职质量员核定。

4、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是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给织评定专职质量员核定,在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地基与基础和主体分部工程,因为是关系建筑工程结构安全的两个分部工程,因此,还应由企业的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派人到现场实地检查工程质量善和核定这两个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

5、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五、技术复核制度

1、技术复核一般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和班组长自复后,由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会同工区(队)技监员员一道进行复核。

对重大的、复杂的或采用新结构的技术复核项目应要求工区(队)的技术负责人参加复核。

2、技术复后应立即填写自复记录和复核意见,自复和复核人员均应在复核单上签字。

3、属于技术复核的项目未经技术复核者,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如在技术复核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应立即纠正,在纠正后再行复核。

未经技术复核合格者,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有些技术复核后项目可以与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一道进行,但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并应分别填写技术复核单和质量评定表。

6、为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应按标准规定对重要项目进行复查、校核,主要复查项目内容如下:

(1)、建(构)筑物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桩、水平桩、龙门板、轴线标高。

(2)、基础(含设备基础)土质、位置、标高、尺寸。

(3)、其它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的完好程度、数量规格以及根据工程需要指定的复核项目。

六、养护室管理制度

1、养护室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以确保达到规定的要求,负责管理的人员必须做好养护室的温度记录,每天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2、养护室温度超出规定范围的,因查明原因后及时采取措施。

3、养护室的温、湿度控制设备必须经过检测。

4、养护内砂浆、混凝土试块进出要有台帐。

5、养护室内设备妥善保管好,室内保持整洁。

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一、施工单位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体系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企业要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衽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施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体系。

现场质量控制体系中心是建立项目工程的质量责任制。

质量责任制要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权责一致,避免互不负责、互相推诿,贻误或影响质量保证工作。

1、工程报建制度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关心:

建设单位是否已按《建筑法》有关规定,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取得施工许可证,方可组织开工建设。

建设单位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施工单位应予提醒,否则政府可能予以处罚。

施工单位也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投标前评审制度

施工单位在投标或签订合同以前,经营部门应会同技术部门对标书或合同的条款进行评审,以确保本企业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和建设资金满足合同中对质量和工期的要求。

3、工程项目总承包负责制度

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单位工程的质量向建设单位负责。

按有关规定进行工程分包的,总包单位对分包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分包单位对其分包工程施工质量向总包单位负责,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4、图纸会审制度

施工单位应关心设计施工图文件是否经过政府认定资质的设计施工图文件审图机构进行审图,严禁按未经审图或审图不合格的文件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应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施工图文件进行会审,并认真参加设计单位图纸交底活动。

在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国家设计标准、规范和现场实际善及企业工艺能力,对图纸进行审查,了解设计意图,消化图纸内容,剖析图纸难点,补充图纸节点,提高把图纸变为实际产品的能力。

5、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企业应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

技术部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生的伯业指导书。

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者的技术交底。

6、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施工单位应建立合格材料供应商的档案,并从列入档案的供应商中采购材料。

施工工单位对其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承担相应的责任,材料进场必须进行材料产品外观质量的检查验收和材质复核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在工程上。

7、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要注意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提高工序的标准化操作水平和操作质量。

对量在面广的分项工程,都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包括样板墙、样板间、样板件等;把标准实物化、形象化。

8、施工挂牌制度

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砌体、抹灰等,施工过程中要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直接操作人员的责任。

9、施工过程质量自检、互检、专检制度。

施工单位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

自检要作文字记录记录。

隐蔽工程要由施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检查员、班组长作检查验收,并作文字记录;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10、质量否决制度

寻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

不合格分项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和有关施工员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工长和项目经理的责任,不合格工程流入社会要追究公司经理和项目经理的责任。

11、成品保护制度

施工单位应当重视成品和半成品保护,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

上下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

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及管理人员负责。

12、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

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筹要妥善保管。

13、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制度

单位工程竣工首先由施工单位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检查评定,凡达不到合格的工程,施工单位不得向建设单位提交验惦报告,不应交付使用。

14、培训上岗制度

施工单位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

因无证操作造成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外,还要追究企业主管领导的责任。

15、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

凡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必须按政府有关规定逐级上报,保护现场。

施工单位应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活动,分析事故原因,提出事故分析结论和处理方法,做到“三不放过”:

其技术资料必须按规定存档。

二、施工单位项目开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应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以适应政府质量监督抽查方式改革的要求。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1)、掌握工程的特点和关键

由于建筑工程产品的复杂性,使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自己个性特征,从而给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和管理带来特殊性。

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施工单位要熟悉图纸和说明书,以及有关工程资料,了解设计意图以及地基与基础、结构主体、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方面的特殊要求,针对工程特点和关键,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调查并创造有利施工条件

工程施工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构成了施工现场的复杂条件,其中包括社会条件、投资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自然条件、现场条件、资料供应等。

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广泛而周密的调查研究,分析对施工有利和不利条件,积极创造计划、技术、物资、资金、人员、组织、场地等方面的条件,以保证满足施工需要。

(3)、合理部署和使用施工力量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结构形式,认真选定分包单位,对桩基、防水、幕墙、预应力混凝土等工程的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资格)和专业施工力量,对专业工种操作人员应例题调配,完善劳动组织,按施工要求进行培训,以保证人力资源能够满足施工全过程的需要。

(4)、预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或风险)做好应变准备

由于施工周期长和施工的复杂性,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使施工现场情况发生变化,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进行预测,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对策,防止或减少风险损失,做好应变策划,提高施工应变和动态控制能力。

2、项目开工前的具体准备内容

项目开工阶段,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单位抽查的重点内容是针对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为重点的。

(1)、施工组织准备

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后,应根据工程任务的目标要求,工程规模大小,工程特征、施工地点、技术要求和施工条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资质的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签订内部承包合同,明确管理目标和经济责任。

对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认识,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面系统的分析工程施工中有利与不利的条件,技术关键和难点,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顺利施工做好思想准备。

(2)、施工技术准备

1、要熟悉、审查图纸和有关资料。

了解设计图纸和资料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设计图纸是否齐全,图纸本身特别是专业交叉部痊有无错误和矛盾,图纸与说明书是否一致。

搞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特点,以及对施工的特殊要求,熟悉是否符合现场土层、地质、水文等勘察资料及地下水位情况,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是否要采取降水的措施。

2、收集资料。

包括自然条件资料,如:

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资料;技术经济条件方面的资料,如:

现场的环境、地区资源、交通运输条件、动力、燃料及水的供应情况:

通讯条件,地方劳务市场、生活保障等情况;以及地方行政有关规定,如:

如关于施工现场管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消防管理、卫生防疫、消防等。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4、编制施工预算,进行两算(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对比。

(3)、施工现场准备

1、按照建筑总平面图和已有的永久性经纬坐标控制网和水准控制基可望而不可及进行施工测量,设置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永久性的坐标可望而不可及、水准基可望而不可及和工程测量控制网,进行定位放线。

2、做好三通一平准备,道路、水、电要通畅,施工现场要平整。

3、大型临时设施的准备包括现场办公,生活、公用的房屋和构筑物,各种仓库、加工场及材料构配件堆放场地改造。

4、现场施工物资准备。

根据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和原材料、构配件、设备机具需用量,做好组织物资进场及准备工作。

(4)、施工队伍的准备

根据工程任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计划的安排,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落实施工队伍,保证符合需要的劳动力资源,组织培训及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和奖罚条例。

3、施工单位项目开工的基本条件

(1)、施工图纸经过会审,图纸中的问题矛盾已经修正并有文字记录和设计变更文件、洽商,进行了设计交底。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已经施工单位总工审查批准,并经监理单位审同意,已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3)、施工现场的围档和标志符合要求,场地道路及水、电、配合已能满足开工的要求。

(4)、施工机具、物资能满足连续施工需要。

(5)、大型临设已建成,劳动力已经进场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6)、本工程所需要的各种国家标准、规范齐备,有关质量、安全、消防等规章制度已建立。

(7)、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坐标和水准点已设置,定位放线测量已完成并经过技术复核无误。

4、施工现场准备的施工顺序,应按上列要求进行安排。

(1)、先场外、后场内、场外由远而近。

先场外、后场内。

对于与场外有关的工程,施工应从场外开始,逐步向场内延伸,这样完工一部分就有一部分可加利用,如修建连接施工场地与附近运输干线的道路,可以方便物资的运输。

如水、电是靠外部供应时,从外部的干线干管连接外开始施工,可以充分发挥永久性电源不源的作用等。

(2)、先全场、后单项、全场从平土开始。

抚全场、后单项,是说先完成全场性的工程,然后再完成各独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所谓全场性工程,是指对其作业面遍及整个施工现场的那些工程,如场地平整,各种管道、缆线的主干,场内的主干道等。

(3)、先地下后地上,地下工程先深后浅。

先地下、后地上,这是任何工程施工都须严格遵循的重要原则。

地下工程先深后浅的程序,是属于施工工艺上要求,也是合理的。

(4)、管线道路先主干、后分支。

这样的施工顺序,能使完成部分的工程得以迅速作用。

如水叫动力从其源头开始施工,即水从水泵房或区域供水干客连接处开始,电从发电站或区域供电网的连接线处开始,其他动力管道也应从其供应处开始,道路出应从与附近干线连接处逐渐向场仙或急需要利用处延伸,下水管道则从出入口逆流而上,这样可以完成一处,利用一处,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施工单位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明确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1)建立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工作、各工种业务、专业技术活动的标准工作程序。

2)通过严格执行工作程序,连续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从而保证工作质量、工序质量,最终实现项质量方针目标。

3)工序过程中加强跟踪检查与控制,主要是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及工艺或操作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均处于良好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加以控制。

4)做好工序产品的检查,工序交接。

(2)、确立工序控制管理点

1)管理点的设置原则,凤在质量目标的重要项目、薄弱环节、关键部位和施工部位需要控制的重要质量特性上和质量缺陷频数较多的部位。

2)管理点的控制原则:

一般情形下,要建立管理点明细表及流程图,管理点质量因素分析表、作业指导书,自检、交接检、专业检查记录、工程质量分析与改进措施与实施记录。

(3)、严格隐蔽工程验收控制

1)明确工程的隐蔽工程验收点,特别是主要隐蔽工程姐收点。

2)隐蔽工程验收点必须先由施工企业及质量人员进行验收后,并报监理单位验收,必要时报送监督机构。

3)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单位验收通过才能进行隐蔽,转入后道。

4)对重要的隐蔽工程应作为特殊工序或关键过程点,建立专项作业指导书,实现严格的人、机物、环和工艺技术参数管理控制。

(4)、建立不合格的控制与缺陷纠正程序

1)质量鉴别。

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应就其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等级及影响下道工序质量的程度逐行鉴定,并就是否返工、返修、报废等提出处理意见与纠正措施。

2)执行处理程序。

对已形成影响结构和功能的质量事故,应及时上报,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洽商处理方案并实施。

3)进行纠正检验。

对纠正后的产品应进行检验,必须达到标准或处理要求后,才能转入正常程序。

4)预防措施。

查明质量问题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

确定质量问题的影响程度,修改相应的操作工艺及阻止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5)、建立半成品与成品保护措施

1)科学地安排施工作业程序,特别是交叉作业安排要合理,有利于成品保护。

2)制定可靠的成品保护措施并实施。

3)竣工交验时提供建筑物正确使用和保护的说明、做好回访保修工作。

(6)、抓好技术复核工作

1)、制定说细的技术复核工作计划。

包括工程施工全过程技术复核内容、部位、方法、程序等,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邓防质量事故的发生。

2)确定具体的复核内容,复核标准、手段并认真实施。

(7)、严格质量试验与检测手段

1)日常性的检查:

即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人员(专业工长、质检员、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的实物质量和作业活动进行操作情况及结果的检查和抽查,及时发现质量缺陷或质量陷患,及时进行纠正。

2)测量和检测:

利用测量仪器的检测设备对建筑物水平和竖向轴线、标高、几何尺寸、方位的控制,严格控制工程尺寸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