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6947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docx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道德智慧》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讲座《教师的道德智慧》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转载于阜宁教育网)

参加今天阜宁县教育系统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我有许多的感受和体会。

但我感受最强烈的是,我们阜宁县委、县政府如此关心教育,如此重视教育。

阜宁县委、县政府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哪里抓起?

阜宁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思路非常明确,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是要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而建设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又从哪里做起呢?

刚才,蒋书记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暂时不去讨论“工程师”这个概念,但“人类灵魂”是非常正确的。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塑造自己,就像乌申斯基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教师首先要有人格的魅力、人格的塑造。

人格的塑造又从哪里做起?

首先从师德做起。

县委、县政府、教育事业发展指挥部目的是由讲师德来带动教风,由教风带动学风,进而来纯粹校风。

这种“讲师德、重品行、爱教育、争贡献”的主题教育活动很好,是一种智慧之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

我感到十分高兴,很赞同,也很支持!

实际上师德师风教育就是一种道德引导。

教师讲道德,教师又是道德教育的执行者;学生讲道德,学生又是接受道德教育的接受者。

道德教育是需要智慧的,也可以说道德本身就是智慧,所以以智慧的方式来抓好道德教育,以智慧的道德来抓好师德师风教育,来促进教风,带动学风,纯粹校风,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因此,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教师的道德智慧”。

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教师?

教师为什么要具有道德智慧呢?

我想有4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教师本身是个道德体。

有一个德国的教育家叫赫尔巴特,他生前曾写过一本叫《教育学》的书,这本教育学是很不错的。

但是,赫尔巴特在世的时候,他的这本《教育学》始终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所以他在临死之前哀叹:

天啊,我的《教育学》始终没有发出它的生机。

但是,恰恰在他去世以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本《教育学》非常重要的观点叫做道德是人类的最高道德,也是人类最后可见道德的主要方面。

人类需要道德,社会需要道德,而且道德是最高、最后的思想境界,既然道德是人类的最高、最后的思想境界,那么道德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最后的思想境界。

有一段时间,我经过南京禄口机场,常常看到一条标语。

这条标语很鲜明,很醒目,我不知道其他人关心不关心,但是我很关心。

标语叫:

“食品工业首先是道德事业!

”搞食品工业制造的是产品,但这位企业家却说食品工业首先是道德事业。

食品工业尚且如此,我们人类,人的教育者更应该实行道德教育。

上海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是教中学语文的。

文化大革命以后,领导让他去教初中二年级的语文,大家都知道文革后刚开始学生的基础都不好。

钱梦龙走进教室第一堂课就对同学们自我介绍:

我叫钱梦龙,大家都知道,我钱梦龙很有名气,但你们一定不知道,我钱梦龙,曾经在读书时是一个留级生,而且是老留级生,在初中的时候,我留过三次级。

大家都很惊讶,这么有名的特级教师,竟然是一个留级生,而且是老留级生。

大家心里暗暗地想,成绩差,基础不好,没有关系,只要去努力,将来就会像钱老师那样出名。

所以教师的教,他常常要有智慧的暗示。

钱老师说,今天这堂课,我们写一篇作文。

这些同学从来没有写过作文,一听说写作文,心惊胆战。

钱老师说,大家不必紧张,题目很简单,就是“我的家”。

马上有一个小男孩说,我的家,写什么?

是不是写我的爸爸在家做什么,我的妈妈在家做什么?

钱老师说,可以,这个作文要求很简单,要求是,题目居中,文章要分段。

题目居中,就是把题目写在第一行的正中间。

文章怎么分段?

刚才那个男生又说,是不是爸爸的分一段,妈妈的分一段。

钱老师说,可以,就这么分,记住,每段开头空两格。

提出要求后,学生开始作文了。

大家可以想象,这次的作文是什么样的水平啊!

但是,作文本收上来后,钱老师什么都不看,他的标准就是两条:

题目居中,文章分段。

至于什么主题思想明确啊,什么材料丰富啊,什么词句优美啊,什么标点正确啊,一概不谈!

只要符合两条要求,他就毫不犹豫地打上100分。

作文发下去了,这些学生从来没有达到过100分,都很高兴。

但是毕竟是初中学生,他们知道自己作文达不到100分水准的,于是有学生就议论钱老师是不是将100分送给我们的,钱老在骗我们。

钱老师听到后,在上语文课时问:

“同学们,记不记得上次我们作文的要求?

”学生说,记得。

“那么,你们有没有达到?

”学生说,我们基本做到了。

钱老师说:

“既然基本要求达到了,就应该得100分。

这100分不是老师送给你们的,是你们自己努力争取得到的,做老师的从来不骗你们。

不过,我要告诉你们,作文的要求,何止题目居中?

何止分段空两格?

作文,还有很多要求。

你们这次,这两条要求达到了。

如果你们继续努力,其他更多的、更高的要求,同样也可以达到。

各位,钱老师在做什么?

他在进行作文教学,他在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知识。

但同时,他又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当代的学生,不是成功的体验,而是失败的体验太多了。

这种一次又一次失败的体验累积,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没有自尊心的学生哪来的自信心!

所以,教师首先是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于是,我就想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学生自尊心就象玫瑰花瓣上的露珠。

玫瑰是十分漂亮的,而上面又有露珠在滚动,更是十分漂亮。

但如果一不小心,露珠就会滚落下来,破碎了,不复存在了。

玫瑰花上的露珠是美丽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

苏霍姆林斯基讲,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心灵,就像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样。

钱梦龙正是通过这种教育的方式,首先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刚才,县委蒋书记讲得多好啊:

一个学生热爱这门学科,他能学好这门课程,很大程度上出于对这位老师的热爱。

他喜欢这个老师,因此就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

所以钱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他是以这样的道德的方式来进行的。

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究竟什么是教育?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你们是如何体悟教育的。

你们也许会说,教育当然是一种过程,教育当然是一种活动。

这种过程,这种活动,是把最有价值知识由一个人传授给另外一个人。

它就是传授有价值知识给一个人的活动。

但是这个定义还不是最完美的,还缺少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在传授最有价值知识的时候,一定要以道德的方式来进行,以道德的方式来传授最有价值知识内容的过程才叫做教育。

所有教育本身应该是道德的,他的内容是道德的,他的方式是道德的。

既然教育首先是道德的,那么教师也应该是道德的。

也许你教语文,我教地理,他教数学,这都是教师的一种学科身份,是他的专业身份。

但是请注意,你有这种学科的专业身份是不够的。

除了你这种专业学科身份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身份,那就是你是道德教师。

所谓的道德教师,就是你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还担负着道德教育的任务。

我们国家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儿童文学理论家,退休之前是浙江大学校长,叫蒋风。

蒋风先生,从小家庭十分困难,他没有钱上学,直到小学三年级,他才插班学习。

他十分喜欢教他数学的女教师,他喜欢女教师的身材,他喜欢女教师脸上的笑容,他喜欢女教师的声音。

蒋同学的世界上,有两种声音最动听,一种是妈妈的声音,一种是这位老师的声音。

不过,蒋同学最喜欢的还在于这位老师擅长讲故事。

这位数学老师每星期都为他们讲一堂课故事。

讲什么?

讲小说,讲《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

每周一堂课,整整讲了一个学期,《爱的教育》讲完了。

学期结束时,举行了一个活动。

这个活动很特别,她用小说中人物的名字来命名班上同学。

于是,班上有诚实的某某某,勤劳的某某某,智慧的某某某。

蒋风坐在位置上,他多么希望老师也给他一个名字,但是,老师似乎把他忘掉了,蒋风满肚子的委屈,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活动结束了,老师走到教室门口。

这个老师有个习惯,每次到门口,都会掉头再观察一下班上同学的情况,就在她回眸之间,发现了蒋风委屈的神情。

于是,这位老师就快步地走到蒋风的面前,说,蒋风啊,请跟我走!

于是,这位老师将蒋风带到宿舍,跟蒋风说:

“我今天犯一个大错误,我怎么把你给忘了呢?

其实你比某某某更勇敢,比某某某更聪明,比某某某更有智慧,老师要弥补过错,送给你一件礼物。

”这位老师拿出了那本《爱的教育》给蒋风,并在扉页上写下了两句话:

记住,永远做一个平凡的人;但是,要让自己平凡的心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

蒋风就是怀揣着这本书一步步走向中学,走向大学,走向了人生成功的彼岸。

这位老师姓斯,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的堂姐。

学生记住了这位老师,是因为这位老师实行的是“爱的教育”,是有道德智慧的教育。

其实我们教学中有三类教师,第一类是有道德智慧的教育;第二类是没有道德智慧的教育,我暂时把他称为愚蠢的教师;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

南师大著名教师王栋生曾跟我说过,他最害怕的是愚蠢的教师。

没有道德,没有道德智慧的老师会伤害学生一辈子。

例如,台湾有名的女作家三毛,走过48个国家,具有国际视野,全球视野,宽广的胸怀,有人类开阔的思想,有26部作品。

但是她最后自杀了。

她为什么自杀呢?

她有抑郁症,有自闭症。

自闭症比抑郁症厉害多了,后来分析,这和她学生时代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

三毛的数学成绩不好,这位数学老师急坏了,让三毛站起来,而且用毛笔在三毛的眼眶上画了黑圈,这黑圈就像是眼镜,又像是得到一个黑色的100分。

这样对待学生,又是当堂示众,而且是一名女生,这样对三毛的伤害有多大啊!

于是,三毛的一生走不出自卑,走不出自闭症,最后自杀了,这和她学生时代的遭遇是完全有联系的。

所以,好多成年人的问题,都可以追踪到他们学生时代。

在座的各位老师对学生时代的未成年人抱有什么态度,就会影响他的一辈子。

另一位作家叫席幕容。

她是内蒙古人。

改革开放以后,她回到了内蒙古写出了许多很好的诗。

她的数学成绩很不好,和三毛一样。

在初三毕业考试前的最后一次数学辅导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4道中考数学题,可想而知,下午考试,上午写下这4道题,意味着什么?

于是席幕容就在同学的帮助下做会了这4道题中的三道题,顺利通过了下午的考试,她获得了377分。

席幕容说:

“我永远忘不了数学老师的眼神,那个眼神多温柔啊!

我抄数学题目时,做数学题目时,老师的眼神多温暖啊,充满了一种信任,一种期待!

”因此,席幕容现在活得好好的。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老师的教育是不是爱的教育,是不是讲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师,首先是做道德教师,做具有道德智慧的教师。

当下为什么要强调做有道德智慧的教师。

蒋书记报告中讲到五项严格规定。

五项规定太好了,早就应该这样规定。

没有这五项规定学生死定了,教师死定了。

在规定出来之前,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学生是生活吗?

教师是生活吗?

我看只是生着,只是活着。

英国的莎士比亚所写的喜剧《哈姆雷特》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是死了,还是活了?

”正如刘正宇所说的:

“中国人死不是问题,活着才是个问题;活不是个问题,怎么活才是个问题;其实怎么活也不是个问题,怎么活才像一个人才是个问题;怎么活才像一个人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怎样活才能活得像自己。

”在五项规定出来之前,我们学生是怎么活的?

教师是怎么活的?

五项规定是让教育回到了常态。

教育原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五项规定强调质量是我们生命线。

为什么你们阜宁今年高考二本以上一下子多出了二百多人,这不能不说是辛勤劳动的结果,也不能不说里面没有智慧。

五项规定出来以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呢?

那就是要讲道德。

应试教育最不道德,素质教育才是最道德的。

素质教育方向坚定以后,我们就用一种道德智慧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就是书记、县长所讲的通过抓师德师风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觉得这个思路很清晰,也是应该的。

五项规定出来以后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要有智慧的,是要有道德的。

因此,五项规定意义重大。

那么,为什么要提道德智慧?

阜宁县人民是道德的。

在来阜宁的路上,许林院长给我讲了两个故事,我觉得阜宁人好啊,马良捐了座金山给镇江,这样的大气,这样的道德才使后来有了个金山寺。

还有个故事,海关署长把全国海关关长会议放在盐城召开,开幕式上海关署长讲述了盐阜人民培育子女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海关署长。

海关署长就是你们阜宁人。

我知道你们阜宁出了许多大干部,许多名人,阜宁人是有道德的,道德来自于教育,来自于道德智慧。

我要向阜宁人学习。

什么叫做道德智慧?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道德。

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的解释我非常同意。

他说,第一,道德是人为的。

道德是人创造的。

道德一开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不是自然产生的。

道德强调我们人既是道德的享受者,又是道德的创造者。

第二点,道德是为人的。

关键词是“为人”,不只是规范,而是让人在道德生活中享受到道德的快乐和意义,所以德育是一种享受的教育,道德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

最好的道德是人创造的,最好的道德教育也是让人得到解放的,让人得到幸福和创造的。

第三,道德是由人的。

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由于人的心理需求,由对道德的渴望而产生道德;第二层意思,因为各人的情况不同,因此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道德教育既可以对人有不同的要求,也可以有共同的要求。

这是道德。

那么什么是智慧,智慧的概念要难一点。

好多哲学家都不好解释这个概念。

在座的大家都知道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一种智慧。

后来哲学家太骄傲了,于是就把哲学说成是爱的智慧。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人告知雅典城有很多有智慧的人,说他们能告诉苏格拉底什么是智慧和智慧的本质。

于是苏格拉底访遍了这些人后,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我知道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句:

认识自己。

后四个字到现在都刻在雅典神庙的神柱上。

据说雅典城原来是没有城市的名字,很多人来到雅典城要求说,用我的名字来做这座城市的名字吧。

于是雅典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们每个人给雅典城办一件好事,或者给雅典城送一件礼物,谁做得好事好,谁送的礼物好,就用谁的名字命名。

其中有两个人,一个人是海神波塞,波塞送的礼物是一座战马,另外一个是智慧女神叫雅典娜,雅典娜送的礼物是橄榄枝。

最后雅典人接受了智慧女神的礼物,用她的名字做城市的名字,于是这座城市叫雅典。

他们为什么只接受了智慧女神的礼物而不接受海神的礼物?

他们认为海神选的礼物——战马意味着战争,象征着战争。

他们不要战争,他们需要和平。

在他们心目当中,智慧女神原本就是道德女神,原本就是和平女神。

智慧与道德是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谈智慧的时候,实际是在谈道德。

苏格拉底把它寄托在灵魂上。

要让灵魂变得善起来,他的灵魂应寄托在哪里呢?

灵魂要寄托在智慧之上。

道德和智慧紧紧相连。

这是对智慧的一个解释,这种解释让我们看到了道德与智慧的关系。

于是,我们产生了道德智慧的概念。

第二个解释道德智慧比较好的是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孔子在解释事物的时候最喜欢用比喻。

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用比喻,这个老师就是比较智慧的。

智慧给人更多的启发。

孔子最喜欢用什么来做比喻呢?

孔子最喜欢用水做比喻。

水是那么的灵动,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温柔,但是水又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

它可以拯救人类,它也可以毁灭人类。

印度洋大海啸的时候,20几万人的生命被海啸吞没了。

看最近一次台风“莫拉克”刮起来的水,使台湾四百多人死亡,四百多人失踪。

所以用水做比喻,不仅让我们看到事物的表象,而且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孔子以“水”来比喻,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静,仁者动;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这三句话让我们知道,智慧和知识的关系,有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有智慧。

英国有位哲学家怀特说:

认知教育总得传授知识。

不过我要告诉大家,有一样东西比知识珍贵,不过它模糊,但它占主导地位,人们把这个东西叫做智慧。

人们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知识,但不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智慧。

智慧比知识模糊,我想起了另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培根,他说: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是遭到质疑的,知识当然是一种力量,但不是唯一的力量。

有人在培根的话后面加上一句:

唯智慧才是知识。

于是就变成了知识就是力量,唯智慧才是知识。

知识和智慧的关系,在教学中可以概括成四个字:

转知成慧。

知识转化成为智慧,知识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转化为智慧,我看知识只有在活的情况下才能转化成智慧。

印度洋大海啸中,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时有个小女孩,海啸来临之前,她在看大海,当她看到海水中泛起泡沫时,她感到这是地理课上老师讲的海啸的前兆,于是她告诉大家海啸就要来临了。

许多人都不相信,大人总是不相信小孩。

在她的劝说下,大家才离开海滩,于是许多人都活下来了。

他们凭什么能活着,是因为小女孩。

小女孩又凭什么能活着?

凭的是知识。

但仅仅是知识吗?

她是在运用知识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这时知识转化成智慧。

这就告诉我们知识在运用之中,实践之中,探究之中,学习之中才能转化为智慧。

我刚才讲到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智慧,看来道德与智慧应是共同体,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概念:

道德智慧。

第三个问题,怎么做有道德智慧的教师?

在这里我向在座的各位提几点建议:

首先,要有追求。

一个教师要有什么追求?

首先要追求道德文章。

追求道德文章就是追求道德智慧。

说到道德智慧,想起大师季羡林。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时,他年龄大了,没能到现场。

但是,有一段关于他的颁奖词: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阶布衣,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了美丽风景,文化汇成了长河,他把心留给了东方!

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社会责任感。

一个教师就是一位知识分子。

没有良知就不是知识分子,季羡林的良知如璞玉,是知识分子。

他文章好,道德也好。

他说:

“我们要心肠软,骨头硬。

”“心肠软”就是要同情别人,关心别人。

2005年大学开学时,有一位大学生把季老当作校园里的工人师傅,让他给自己看行李,第二天开学典礼上当他看到坐在主席台上的季老就是自己昨天让他照看行李的师傅,十分感动。

在北大校园,学生骑着自行车看到季老走在前面,都主动下车,推着车子在季老后面走,没有人超过他,因为他们认为那样做是不礼貌的。

在北大,季老每天早上4点起床读书写作,我们常说闻鸡起舞,但变成了“鸡”“闻季起舞”,确实令我们敬佩。

其次,是研究学生。

道德智慧最重要的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如何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是为了认识学生,发现学生,发展学生。

世界上最重要的学问是人的发展的学问。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人面兽身妖怪,时刻把持在十字路口,回答对他问题的人就放行,回答错的就要被吃掉。

问题是什么呢:

什么动物早上起来是四只脚,中午是两只脚,晚上是三只脚。

这个谜语中的动物就是人,人才生下来是爬行,是四只脚;长大了是两条腿走路;人老了要靠拐杖,就变成了三只脚。

这个谜语讲的虽然是人,但人就是不认识自己。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要认识、了解、发现学生,不认识学生就不能做一位好教师,成长自己的道德智慧就是要走近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

第三,做一个有道德智慧的教师,是要有人格特征的。

我把人格特征概括成四点。

第一点首先就是他一定是具有爱心的。

我们主题教育活动中就有“爱教育”。

教育一定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爱;教育一定有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爱。

某孤儿院中有个孤儿有尿床的毛病,每次尿床后他就偷偷地把被子摆严实,老师知道后就让所有的孩子把被子晒在灿烂的阳光下。

这个孤儿知道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于是他去找老师,老师说: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第二个太阳。

”这位老师的第二个太阳就是爱。

平等地对待学生,首先要尊重,尊重是道德的起点,尊重是教育的起点,尊重是人性的起点,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十分重要。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只有更高地尊重学生,你才能更严格地要求学生,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第四,应该有创造性。

道德智慧的核心问题是要有创造性的。

2010年世博会的筹建对我们的最大启发是:

一个民族要有创造力。

世博会不仅是产品的展示、科技的展示,更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展示。

北大有个著名教授,年轻时扎着一个长辫子,在英国伦敦乘坐地铁,手里拿着一份英文报纸,报纸拿倒了,旁边坐着的几个英国小青年讥笑他说:

“这个中国猪罗,不认识英文也要看报纸,你看报纸都拿倒了。

”这个教授马上用十分标准的伦敦英语对他们说:

“你们刚才讲的话,我都听到了。

你们英国就这么点事,我不倒着看简直就是对我们智力的侮辱,只有倒着看,才能看出点事来。

”这就是用智慧带来了民族的尊严。

上海世博会很值得一看,世博会的主题是:

“让城市更美好!

”这就是一个道德课题。

我知道你们校长一周至少要听两节课,一学期至少要上一节示范课或公开课。

把校长进教室、进课堂当作评价校长的重要内容。

的确,课堂需要创造力,老师的创造性是在课堂上生成的,所以教师需要研究有效教学,一个有道德智慧的教师总是有创造性的。

今天,我就和大家交流到这里!

谢谢大家!

(成尚荣,国家督学、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江苏教育科学规划室办公室主任、江苏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全国著名教育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