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041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四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将围绕着该专题展开,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这份人间真情。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中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一、二年级都有几篇课文是讲爱的内容,到了四年级也有关于爱的专题,可见,编者十分重视人文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本册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

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以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将该活动穿插于单元教学之中:

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体会、寻找父母对自己的爱;第三篇课文后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

怎样回报父母的爱;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都是围绕这一活动展开的。

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展示台”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则是“综合性学习”后的真情实感的表露。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课题

17、可贵的沉默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2、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具

准备

1、课文插图、投影片。

2、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板书

设计

兴奋:

爸妈

爱孩子

可贵的沉默沉默:

孩子们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

一、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引出问题:

为什么会沉默?

沉默为什么会可贵?

学会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生字,边读边探究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交流讲了什么?

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祝贺过,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父母祝贺生日。

强烈的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

老师引导孩子学会以自己的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检查生字读音:

蕴,读yùn,不读wēn;霎,读shà,翘舌音,不要读成sà;拙,读zhuō,不要读成zhu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并理解“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孩子们非常认真。

 

课题

17、可贵的沉默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2、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重点

难点

1、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2、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具

准备

1、课文插图、投影片。

2、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板书

设计

兴奋:

爸妈

爱孩子

可贵的沉默沉默:

孩子们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日照片或生日礼物。

一、创造表演,升华情感

1、激励:

在上节课的表演和评论中,我们班不但诞生了“最佳演员”,还诞生了许多“小评论家”。

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演课本剧,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得更好。

2、提出要求:

老师演老师,我觉得很自信;同学们演学生呢?

请大家在表演中注意演好这些内容(出示):

3、按课文叙述顺序创造性表演。

在表演到第9自然段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生日照片或生日礼物,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难忘的、欢乐的生日。

并请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

在表演到12、13自然段时,若班内有学生知道并给父母祝贺生日的要请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讲一讲怎样做的及父母的表现。

教学反思

通过语言、动作和神体会人物心理。

让学生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学生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事,洗脚等,很感人。

 

课题

18、她是我的朋友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重点

难点

结合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

教具

准备

1、预习课文。

2、课文插图、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板书

设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急需输血

献血过程动作:

颤抖

举起

放下

举起害怕又痛苦

神情:

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通过课文体会朋友的真正的意义。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

“我”又指的是谁?

指点“恒”的读音。

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弄清文中的主要人物。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圈出生字。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她:

小姑娘(小伙伴)我:

小男孩

(2)课文主要讲的是小男孩阮恒为了挽救小伙伴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

(3)用生字卡片抽检生字读音。

教学反思

通过有感情的读课文。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生读得比较到位。

课题

18、她是我的朋友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重点

难点

结合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

教具

准备

1、预习课文。

2、课文插图、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板书

设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急需输血

献血过程动作:

颤抖

举起

放下

举起害怕又痛苦

神情:

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

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A、出示生字词。

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

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

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

请划出有关的动词。

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

他开时表现怎样?

划出有关的语句。

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

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对照插图,想象说话。

要求:

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

〔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教学反思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课题

19、七颗钻石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板书

设计

19、七颗钻石

缺水

找水

分享水

分享快乐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四、写字。

1、重点指导:

(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

舔—添

 

教学反思

让学生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孩子们很认真。

课题

19、七颗钻石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重点

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板书

设计

19、七颗钻石

缺水

找水

分享水

分享快乐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

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教学反思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孩子们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

备课认真语文教研组

2014.4、21

课题

20﹡妈妈的账单

第1课时

课型

阅读

教学

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重点

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1、写有2份账单的小黑板。

2、课文插图。

板书

设计

起因

小彼得经常帮家里做事

妈妈的他给妈妈开账单,索取报酬彼得:

羞愧万分

经过母爱无价

账单妈妈回复了一张奇怪的账单妈妈:

慈爱、原谅

结果

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理解,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一、导入课文。

1、引导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

《可贵的沉默》中孩子门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那么今天的这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

2、结合连结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理解。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2)学生汇报在自学中读懂的词语意思。

 

教学反思

学习默读课文。

了解默读的特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课题

20﹡妈妈的账单

第2课时

课型

阅读

教学

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重点

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1、写有2份账单的小黑板。

2、课文插图。

板书

设计

起因

小彼得经常帮家里做事

妈妈的他给妈妈开账单,索取报酬彼得:

羞愧万分

经过母爱无价

账单妈妈回复了一张奇怪的账单妈妈:

慈爱、原谅

结果

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个人都要帮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学生细心的体会。

一、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两张账单的文字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文,找、画内容。

2、教师出示抄有账单的小黑板,进行对比教学。

(1)比较两份账单不同之处。

(2)针对小彼得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可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面意见)

正方:

可以拿这笔报酬,因为这是他劳动所得。

反方:

不可以拿这笔报酬,因为每个人都要帮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3)教师根据“妈妈的账单”来合理评价。

(点出“母爱”)

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画出描写小彼得心理、神态、动作的词。

(3)读心理、神态、动作的词语后谈谈体会。

4、指导感情朗读。

 

教学反思

通读懂课文,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提高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课题

语文园地五

第1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

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指导习作,注意事例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3、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4、通过语文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意识,做一个体贴家长、关心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

难点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

教具

准备

1、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2、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3、小黑板。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

口语交际

一、讲故事启发谈话,提示学习活动:

1、回忆本单元所学课文。

2、师述:

同学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

学生先小组里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再举手交流。

例: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血乳》等

3、小结:

听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二、引导交流,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1、师述:

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向你倾注了无限的爱意,今天你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

3、请代表上台交流。

 

教学反思

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他们在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时很激动。

不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懂得了要汇报自己的父母。

课题

语文园地五

第2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

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指导习作,注意事例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3、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4、通过语文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意识,做一个体贴家长、关心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

难点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

教具

准备

1、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2、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3、小黑板。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一、引导交流,激发爱父母的感情。

1、师述:

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如此的爱我们,可是我知道,有的同学在家里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经常和爸爸妈妈大吵大闹,随意乱发脾气。

但我也知道,有的同学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通过综合性学习,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爱我们的父母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述:

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呢?

4、师述: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

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四、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1、师述:

有一个小朋友以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究竟有多么的爱他,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好,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你能帮助他,给他想个好办法吗?

2、生讨论交流,推举出小组的优秀成员上讲台交流。

教学反思

通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引导交流,激发爱父母的感情。

推举出小组的优秀成员上讲台交流。

学生很感兴趣。

积极性很高。

 

课题

语文园地五

第3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

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指导习作,注意事例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3、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4、通过语文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意识,做一个体贴家长、关心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

难点

1、指导习作。

2、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

教具

准备

1、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2、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3、小黑板。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五

习作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通过回忆激发学生。

习作

一、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选材构思

1、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动笔起草。

1、师述:

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要求他们注意事例要具体,能写出写出真情实感。

学生完成的都不错。

很好!

 

课题

语文园地五

第4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

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指导习作,注意事例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3、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4、通过语文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意识,做一个体贴家长、关心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

难点

指导习作

教具

准备

1、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2、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3、小黑板。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五

讲评修改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相互交流,修改作文

讲评修改

一、朗读欣赏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2、评价。

注意围绕几点评:

(1)语句是否通顺。

(2)事例是否清楚、具体。

(3)用词是否恰当、丰富、具体。

(4)人物是否刻画细致。

(5)是否写出真情实感。

二、出示病文,指导修改

1、自由读。

2、自由改。

3、读读改后的句子、段落。

4、前后比较,体会修改的作用。

三、全班动手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总结

文章不厌百回改,多改多出好文章。

 

教学反思

讲评习作,注意事例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让孩子们读自己的作文,同学们给他提出不足,进行修改。

 

课题

语文园地五

第5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

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指导习作,注意事例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3、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4、通过语文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意识,做一个体贴家长、关心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

难点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

教具

准备

1、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2、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3、小黑板。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五

我的发现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师生活动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

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小声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

2、实物显示,学生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3、师总结: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

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准确意思,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二、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学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自读韵文,了解树木的常识。

三、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古诗。

2、自由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师谈谈古诗大意。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语言文字,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学生做了手抄报,表达了对父母的爱。

备课及时语文教研组

2014、4、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