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632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6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

——数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

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

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

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汇报交流情况。

3.师:

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得多。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你们知道吗,大海中有很多的生物,今天我们就到精彩的海底世界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

学生汇报:

蓝鲸、海豚,螃蟹••••••

关注学生的听课习惯,让其他学生说出不同的事物,即不要重复前者的问题。

同时,一个学生在回答时,提醒其他学生给予最大关注及评价。

(2)同桌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

这么多的海洋生物,到底有多少个呢?

想不想知道?

(想)那我们来数一数,好不好?

2、自由数一数,同桌两人交流。

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

数一数有几只?

留心学生是怎样数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

怎样数的?

数了多少?

(及时评价做得好的学生)。

3.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

“刚才同学们数得很好,但是有的学生数得不全。

我们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一数。

(1)从左往右:

花纹鱼有11条,水母有6只,蓝鲸有1只,海豚有5只,乌龟有2只,龙虾有9只,海蟹有4只,海马有10只••••••

(2)从上到下:

水母有5只,蓝鲸有1只,花纹鱼有11只••••••

(3)按数量从少到多:

1只蓝鲸,2只乌龟,3个潜水员••••••

4.以海马为例,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数的?

一个一个地数:

1、2、3、4、5、6、7、8、9、10

2个2个地数:

2、4、6、8、10

5个5个地数:

5、10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1.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

2.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

有多少个?

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实践作业:

数一数你有几只铅笔,几本书?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认识1-5各数并会写出1-5各数。

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

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玩得可高兴啦!

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出示信息窗1,创设问题情境

师:

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

我也想和图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玩得很开心。

生2:

我数出了天上有5架飞机。

生3:

我知道了天上有1个太阳……

师:

你们真了不起。

想一想,能看着图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

生:

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

师:

这个同学真棒,能大胆发言,提的问题又好。

同桌互相找一找,看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

(学生认真而有趣地看图)

生:

1个。

师:

玩遥控飞机的有几个同学?

生:

5个。

师:

数的物体不同,数的人数也不同。

生:

1、2、3……可以表示什么呢?

师:

谁愿意回答?

生:

1可以表示1个太阳,2可以表示2辆坦克,3可以表示3辆小汽车,4可以表示4个机器人,5可以表示5架飞机……

生:

这些数怎么写呢?

师:

谁能教教大家?

生:

1像……,2像……,3像……,4像……,5像……

师依次示范书写数字1-5,学生跟着写。

(打开课本,先描红,再临摹书写)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写1-5的数字。

2.自主练习第2题,按照题目设计,先让学生数数,再写数。

3.自主练习第3题。

4.自主练习第6题,学生观察,让学生把题意先看清楚,说一说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0的认识

课题:

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

教学重点:

0的含义。

教学过程:

树上有五个苹果,用数字5来表示,摘走一个,剩下的用数字4来表示。

如果再摘走一个用数字3来表示……一直等到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用数字几来表示?

(这时肯定会有同学说出用零来表示)对!

用零来表示。

(一)认识0。

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

0(写在田字格左半格里)这个数字读作“零”,“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但它表示什么呢?

(表示没有)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意义。

师说: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

妈妈买回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

小华有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

你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

现在我们分小组议论,看谁说得最好。

议论后,得出在温度计上可以找到0,在比赛的记分卡上可以找到0,在学生的直尺上可以找到0。

(教师一一出示给学生看)

(2)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

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

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

在这里它还可以表示什么?

(3)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

它还可以表示起点。

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

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

(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

从0~5。

齐读:

0~5,5~0。

(二)指导0的书写。

老师边范写边说:

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写成椭圆形。

自己在课桌上练习写0,注意笔顺。

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三)巩固反馈。

拿出0~5的数字卡片,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认识了谁?

它是什么样子的?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解决不了的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

 

6-10的认识

信息窗3——老鹰捉小鸡

教学目标:

1、借助“排第几?

”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

2、会写6-10各数,掌握6-10的数的组成。

3、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4、渗透简单的找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写6-10各数。

教学难点:

掌握6-10的数的组成,渗透简单的找规律。

教学准备:

“老鹰捉小鸡”的图片。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那我们一起去操场看看吧!

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3——老鹰捉小鸡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1、瞧,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呢?

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操场上有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有看游戏的,还有跑步的。

我知道了跑步的有6人……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自由发言。

穿黄衣的男孩排第几?

你知道他们各排第几吗?

……

3、数字1、2、3、…、1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第1、第2、第3、…、第10。

继续提问。

生提问:

运动衣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

4、这些数怎么写呢?

在田字格中该怎样写呢?

谁能教教大家?

6像……,7像……,8像……,9像……,10像……

三、巩固练习

1、写6-10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第4题:

让我们来看看这条彩虹,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区分颜色和给彩虹涂颜色。

自主练习第5题:

先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解决黄色的小鸟有几只?

绿色的小鸟排第几?

然后比较两个4表示的意义,体会同一个4,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

自主练习第7题:

按数序连线,连后说说象什么?

自主练习第11题:

本题是饭前准备筷子,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渗透按群计数。

自主练习第12题:

按题目要求数一数、说一说小动物的只数和顺序,再填一填。

渗透有关位置的初步知识。

3、说一说:

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几个,什么时候用到第几个?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的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

4.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

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

(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

2.你观察到了什么?

你想说些什么?

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数不一样多,这样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

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

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

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队的人数多?

右边队的人数少?

2.探究方法:

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

(1)数一数

(2)排一排

(3)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

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认识“>”“<”

(1)师:

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

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

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10,10>9(介绍读法和写法)

(2)手指游戏:

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7○48○65○8 7○10

5.

(1)师:

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

(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

)现在可以开始比赛了吗?

为什么?

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

(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

(一一对应摆)

(3)认识“=”,学习9=9或10=10的读法和写法。

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

师:

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

你能用大于号或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

(自己尝试解决)

7.说一说:

这节课你认识了谁?

它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8.问题口袋: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

3.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先独立数叶片,然后说说后面的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可以怎样填。

4.自主练习第6题

找规律画一画。

引导学生找规律时,要先让学生独立观察。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说说后面的比前面的多几。

5.自主练习第7题

涂一涂,比一比。

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第一个,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两个。

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比较的是什么,谁多谁少。

前两道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填出不同的答案。

6.自主练习第8题

玩一玩,比一比。

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

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桌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

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

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

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和自由。

7.自主练习第9题

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多?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教师:

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不完整或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

二、巩固练习

结合教科书第22页的情境图,说说自己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

教师:

“你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数的知识吗?

”(图中有什么?

各有多少?

)数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数完后,将结果统计在图下的统计图中。

2.比较数的大小

教师:

“刚才我们已经数了图中各种物体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重点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

(1)统计图中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每人至少写出5组。

(2)补充练习:

5()68()50()1

3.基数和序数

(1)教师:

“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和第几方面的知识吗?

学生从图中任意寻找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对于合适的和能解释得通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最后引到图中的一排小鸡上来。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的两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全班解答或同桌解答。

(2)练习:

请第一列第五个同学站起来。

请第三列的前四个同学站起来。

学生提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

三、丰收园

1.教师:

通过“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

在小组和同桌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

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

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周围数的实践活动,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建立数感。

2.经历寻找周围数的过程,体会找数的方法,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与同伴合作的习惯,初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共同合作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的理解。

难点:

从生活中找数。

三、教学内容:

活动一

1.同桌交流:

找一找身体中的数

说一说有几个手指头,几只耳朵……

2.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身上找一找数。

活动二

1.看书上的第二幅情境图找数。

2.启发学生数公共场所的数。

(教室、校园等)

活动三

1.出示第三幅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可以找到哪些数。

2.想一想自己家里还能找到哪些数?

活动四

1.出示第四幅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可以找到哪些数。

2.请同学们想一想操场上还有哪些数?

全班交流。

活动五

同学们,从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哪些数?

(给同学们留有足够交流的时间)

分类

课题:

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新授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

按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

关键:

创设情境,结合活动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纸盒、各种衣服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

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问:

怎样才能使这些不乱呢?

(整理)这节课我们又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看图:

1.独自看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看到了什么?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3.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整理衣服。

4.让学生按小组,用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以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1按指定标准:

板书:

分类方法。

把爸爸、妈妈与小明的不同衣服分类。

2让学生充分讨论,确定自己的分类标准:

按上衣、下衣;单衣和夹衣;按四个季节来分类等。

5.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分类物品。

(纸箱里)

(1)一组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观看,看其对否?

(2)评价:

(大家评)看哪组的物品分类好,把物品摆放得整齐美观。

(二)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1.自己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看谁积极发言。

3.指名交流。

(谈一谈,你帮妈妈做了些什么?

4.师引导学生小结:

对照板书,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都不错,在我们的自主活动中,大家学会了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同一种类别的东西放在一起,即分类。

有的同学还能帮妈妈做一点小事情,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做得更好。

三、巩固知识:

做游戏:

找朋友(把班级里的同学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四、作业设置:

今天回家帮妈妈整理房间或把自己的房间整理一下。

 

第2课时

课题:

自主练习(练习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2.复习巩固按一定标准分一分物品,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分类练习题。

培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

按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正确分类。

关键:

创设情境,结合活动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

小黑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小黑板

1.连线。

 

685

2.送卡片。

(放在合适的位置。

0()2()()5()()8()10

10

8

4

 

二、巩固练习:

1题:

哪些是水果?

用“0”圈出来。

(1)出示挂图,学生看图上都有什么?

(2)指名说图上有什么?

(从左到右)

(3)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把水果用“0”圈出来。

(4)指名回答,订正。

2题:

哪些是动物?

用“0”圈出来。

(1)出示挂图,学生看图上都有什么?

指名说图上有什么?

(从左到右)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把动物用“0”圈出来。

指名回答,订正。

(2)结合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说出这些动物中哪些是我们的朋友,并用表示出来。

向学生进行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3题:

交通工具图。

(1)指名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

(2)分类(不同标准)天上飞的,地上行驶的;水里航行的;按颜色分。

(3)指名交流,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4)空中的、陆地的、水里的交通工具还有哪些?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题:

树叶。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都是什么样的树叶?

(学生独立思考)

(2)引导学生按不同标准分类。

形状;颜色等。

(3)指名说(答案多样),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三、补充练习。

把自己带来的物品或东西,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同桌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设置:

回家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分一分类,让家长检查是否正确。

 

比较

课题:

信息窗2帮妈妈放衣服,比较(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难点:

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

关键:

经历比较的过程,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挂图、有关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前节课我们学习了帮妈妈整理衣物,(分类)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帮妈妈做事,也就是把整理好的衣服放好。

(即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思考:

1.图中左边是什么?

(挂衣橱和放衣柜)

2.右边的是什么?

(摆放瓷马、花瓶、琉璃球等的博古架。

师引导学生说观察衣橱、衣柜和博古架中都有什么?

以引出对比较问题的讨论。

(二)经历比较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比较事物。

1.对厚薄的比较。

(1)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

学生讨论:

数一数;摆放的厚薄;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等。

(2)指名说,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长、短的比较。

引导学生用“谁比谁”的形式表达比较的结果。

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比爸爸的衣服短。

指名说说听,大家评议。

师问:

谁的衣服长?

谁的衣服短?

学生回答,大家评价。

师强调:

爸爸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短。

对轻、重的比较。

学生讨论回答,师巡视。

指名说一说,大家评价。

还可以怎么比较轻重?

结合生活可以掂一掂,亲身感受。

对高、矮的比较。

以花瓶为例,使学生学会比较高矮问题。

(三)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提问题,老师一部分解答,另一部分告诉学生放到问题口袋里,等以后学习。

三、作业设置:

回家用掂一掂的方法,任选两样物品(或几种),亲身感受轻与重。

第2课时

课题:

自主练习(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3.复习与巩固有关比较物品的指示,使学生能准确、熟练的进行练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难点:

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

关键:

经历比较的过程,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书、天平秤、萝卜(红、青)等。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比长短

(1)师读题,学生认真读题。

(2)自己独立完成。

(3)指名说,集体订正。

二、第2题:

比轻重

(1)出示天平秤,让学生认识。

(2)教师操作演示,学生观看。

(3)指一生到台前称苹果、梨等。

(4)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回答,指导学生填“√”和“○”。

三、第3、4题:

比多少

(1)出示题,师解题,生听题,明白题意。

(2)同桌讨论填“√”和“○”,指名说,大家对批。

四、第6题:

(1)带领学生操作活动

(2)指一生跟老师比手指长短,再跟另一个小同学比手指。

(3)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使学生经历比较活动过程,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填空订正。

五、第5题:

判断哪团线长?

还可以比什么?

体现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

六、想一想,比一比。

第7、8题

要让学生明白图意,借助生活经验,再进行比较,要注意第8题是3个物体进行比较,要引导学生油腻感“最”来形容比较结果。

七、作业设置:

补充练习题。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

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