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8398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幽默和风趣

谁不喜欢生活中多一些开心和欢笑?

它是咖啡里加的糖,是锦上添的花,甚至是雪中送的碳。

幽默风趣的人也往往备受人们欢迎,他们善于观察,心态乐观,谈吐自然,处处表现着一种涵养,一种风采,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

幽默风趣不是滑稽逗乐、庸俗戏谑,而是蕴含着智慧,表现着情操。

莎士比亚曾说:

“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也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活跃生活气氛,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杨氏之子面对故意逗弄自己的客人,巧妙应对,展现出高超的说话艺术;五根普普通通的手指,经丰子恺先生的风趣介绍,立即活灵活现,变成了我们一个个可爱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发现,然而这发现经费奥多罗夫生动的讲述,竟变得那么有趣、动人。

语言就是这么奇妙,它给我们的生活着色,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情趣。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幽默和风趣”这一主题进行编排的,旨在让我们通过对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的阅读,感受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留心其对话的巧妙和叙述的风趣,充分领略语言艺术的魅力。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杨氏之子

本文讲述了梁国一个九岁的杨姓男孩巧答客人问话的故事,表现了男孩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进一步认识文言文。

2课时

手指

本文详细描述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说明五根手指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从而阐明“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哲理。

把握课文重点语句,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各自的作用;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2课时

童年的

发现

本文记叙了作者九岁时,有了跟伟大科学家达尔文一样的发现的事,表现了少年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留恋和赞美之情。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及发现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

1课时

口语交际

我们都来讲笑话

组织一次笑话大会,全班同学一起乐一乐。

了解笑话的特点,初步学习讲笑话;体会笑话的价值,尝试通过讲笑话与他人沟通。

1课时

习作

漫画的

启示

看漫画,写出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仔细观察,读懂漫画,理解漫画;能从漫画展开联想,想象漫画外的情景,并得到启示。

1~2课时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特点。

感受语言的风趣幽默,品味重点语句的表达特点;欣赏书法作品,积累名言警句,提高文学修养。

2课时

词句段

运用

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选择情景写话;体会作者表达想法的方法,并能进行仿写。

书写提示

欣赏颜真卿的楷书作品,感受书法的美。

日积月累

背诵、积累关于人生修养的名言。

21杨氏之子

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主要讲述了梁国姓杨一户人家的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

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课文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教学时,可围绕“读、解、议”三字展开:

“读”即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解”即在读中解意,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并为深入学习作好铺垫;“议”即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展开讨论,体会人物的机敏聪慧。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词语,疏通文义。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进一步认识文言文。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翻译课文。

2.通过朗读品悟“未闻”“应声答曰”等词语,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3.学会随机应变,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能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对话的幽默风趣,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

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能在生活中运用智慧与人沟通。

课时安排

2课时

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课件出示故事,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幽默。

(课件出示故事)

有一次,周总理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故意发难说:

“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低头弯腰的,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

”周总理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美国走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

”这位以语言尖刻而著称的美国外交家当时哑口无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导语:

同学们,周总理的回答巧妙吗?

从这巧妙、机智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

是啊,周总理的智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同学们,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杨氏之子》,从一个九岁孩子的话语中去感受一下语言的魅力吧!

2.板书课题,提出质疑。

(板书:

杨氏之子)

思考:

题目是什么意思?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杨家的孩子有多大?

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个故事除了写杨氏之子,还写了谁?

……)

3.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临川王,曾任兖(yǎn)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文辞虽不多,足为家室之表。

他招聚才学之士,远近必至。

其著作有《世说新语》10卷、《徐州先贤传》10卷、《幽冥录》30卷、《文集》8卷、《小说》10卷。

《世说新语》由刘义庆和门下文士博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

主要记载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虽有标榜名士风度、崇尚清谈等消极因素,但也有一些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残暴奢淫、表彰美德懿行的记述。

其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

二、读通课文,扫清障碍

1.引导学生读课文,注意字音,尽量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注意多音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读,老师纠正读错的音。

liánɡ梁国yì诣家qín禽

◆需注意的字音:

“禽”是前鼻音的字,读“qín”,不读“qínɡ。

(2)出示多音字,学生读,老师纠正读错的音。

为→(wéi)为难习以为常;(wèi)为何为民请命

应→(yīnɡ)应该应有尽有;(yìnɡ)答应应运而生

答→(dā)答言答应;(dá)答案报答

明确:

文中“为设果”中的“为”应读“wèi”;“应声答曰”中的“应”读“yìnɡ”,“答”读“dá”。

(3)教师讲解识记、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并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播放朗读视频,欣赏课文。

学生边欣赏,边标出停顿。

明确: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学生自由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后,同桌互读。

明确:

这是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一个九岁的孩子智答客人问话的事。

人物个性鲜明,语言风趣幽默。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把握好重音,这是文言文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本文还要注意人物语言的变化:

孔君平的话,要用肯定的语气读,带有逗趣的味道;孩子的话,要用反问的语气读,语调轻快。

5.采用分角色、分组、齐读等方式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明确:

①梁国:

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②氏:

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③子:

儿子。

④甚:

很,非常。

⑤惠:

同“慧”。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明确:

①诣:

拜访。

②其:

他的,这里指杨氏之子的。

③乃:

就,于是。

④呼:

喊,叫。

(3)为设果,果有杨梅。

明确:

①为:

给。

②设:

摆设,摆放。

(4)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明确:

①以:

来。

②示:

给……看。

③曰:

说。

④此:

这。

⑤君:

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5)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明确:

①应声:

指随着声音。

形容快速、马上。

②未闻:

没有听说。

未,没有。

闻,听。

③夫子家禽:

您家的鸟。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引导学生翻译全文。

(1)先让学生一句句翻译,同桌互相交流。

(2)老师指出错误的,肯定正确的。

对学生的翻译不苛求,只要句子通顺,意思正确即可。

翻译示例: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

“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采用指名读、齐读、小组竞赛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和翻译。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划分了朗读节奏,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翻译了全文,初步感受了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

课堂上,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幽默,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2.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能在生活中运用智慧与人沟通。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指名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词。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非常。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就,于是。

(3)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说。

这。

没有听说。

二、重点研读,感受人物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小组汇报,重点研读。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明确:

课文是围绕第一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来写的。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

杨氏之子是一个懂礼貌、机智聪明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人。

表现在:

①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

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②反应迅速,思维敏捷:

回答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从“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一词可以感受到。

③能听懂言外之意。

3.拓展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说话的技巧。

(1)为什么孔君平单单指着杨梅说,而不是指着其他水果说?

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预设:

抓住“杨梅”及“杨氏子”来思考,理解孔君平所说的话,进而把握其言外之意。

明确: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于是故意逗孩子:

“这是你家的水果。

”言外之意是,孩子姓杨,水果叫杨梅,杨梅和杨家就是一家嘛!

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而且还显得亲切。

(2)那么,杨氏之子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吗?

预设:

找出文中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话,体会他的话中的深意。

明确:

孩子听懂了,而且不假思索地回答: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拿孔君平的“姓”和孔雀联系起来反驳。

过渡:

杨氏之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回应了孔君平。

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怎么回答他?

比较下面几种不同的回答,你认为哪种回答好?

为什么?

(课件出示)

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②孔雀是君家禽。

③难道孔雀是君家禽?

明确:

很显然第①种好。

因为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更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拓展练说:

如果来访的客人不姓孔,而是其他的姓,你会说一句吗?

示例: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

黄先生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

……

4.引导学生再次品读全文。

(1)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朗读,读出意味。

(2)同桌分角色读“对话”,体会话中深意。

(3)师生分角色读“对话”,再次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

(4)回归整体,有声有色地朗读全文。

三、想象练笔,充实文本

1.课件出示话题,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展开想象,并写下来。

(教师课件出示)

话题一: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些什么?

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

还会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下来。

可以用现代文,也可以尝试着用文言文。

话题二: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他们难道就说了这两句话吗?

展开想象,扩展他们之间的对话,一定要把杨氏之子的聪慧表现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3.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示例:

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街坊邻居无一不夸奖称赞他。

有一日,他父亲的朋友孔君平前来拜访。

不巧,父亲正好有事出去了,孔君平便叫出了九岁的孩子。

孩子给客人端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知道这孩子才思敏捷,又一时兴起,指着杨梅开玩笑道:

“早闻你的聪明才智,不知是否真也?

喏,此是君家果。

”杨梅和孩子是同一“姓氏”的,故此一说。

那孩子早已领悟其中的含义,眼珠一转,决定就来个顺水推舟,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又和孔君平是同一“姓氏”。

孔君平一愣,见这孩子婉转又有力地反驳了自己的话,明白这孩子的智慧并不是吹的。

他为这个孩子而高兴,忍不住拍手叫好:

“好哇,孩子!

小小年纪如此优秀,长大一定会有所作为。

”孩子只是含笑不语,因为他明白——要做到“有所作为”,是要靠自己努力的。

四、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

2.分享自己课外搜集的幽默故事。

3.启发谈话:

从这些故事或笑话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聪慧(教学重难点)

师:

这篇文言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生:

我知道,是围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来写的。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杨氏之子非常聪明,而后面的人物对话就具体写了杨氏之子的聪明之处。

师:

你是从哪儿读出“非常聪明”来的?

生:

我是从“甚聪惠”这几个字读出来的。

师:

能具体说一下吗?

生:

“甚”是很的意思,“惠”是智慧的意思。

所以“甚聪惠”就可以理解为很聪慧,非常聪明。

师:

大家对他的解释满意吗?

此处是否有掌声?

(掌声)

师:

我发现了,他很会学习,能结合书上的注释来理解课文,希望大家也能像他这样学习。

师:

同学们再想一想,课文哪里具体写了杨氏之子的聪明?

你们哪个小组找到了,并能把杨氏之子的聪明进行详细解读?

(各小组合作研讨“对话”部分)

生1:

我们小组成员认为,从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就是说“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这里杨氏之子由孔君平的“孔”姓联想到了孔雀。

他是一语双关,回应了孔君平的话。

生2:

我来补充。

当孩子端来杨梅时,孔君平说:

“此是君家果。

”他这话里有所指,暗示杨梅就是杨家的水果。

而聪明的孩子听出了孔君平话里有话,并及时作出了回应。

师:

其他小组,你们是怎么体会的?

你们有哪些独到的见解?

生:

我们小组的理解是:

杨家小儿反应敏捷,回答巧妙,体现了语言的艺术。

大家看,如果这个孩子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虽然也表达了他的言外之意,但显得力度不足。

他的回答可以用一个成语解释——反唇相讥!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没有听说孔雀是你家的鸟啊!

不仅巧妙,而且有力!

师:

你很有想法!

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生:

(齐)是。

师:

那让我们再设想一下,孔君平听了小儿的回答,会有什么反应呢?

生1:

啊!

这孩子小小年纪竟能听出我的言外之意,真聪明啊!

生2:

我觉得,孔君平会无言以对。

他完全没有料到孩子会这样回击他,而且这样的回答也做到了无懈可击。

师:

这也验证了“甚聪惠”这层意思!

你们喜欢这个孩子吗?

生:

(齐)喜欢。

师:

你们谁愿意用朗读表现出孩子的聪明?

(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

赏析:

《杨氏之子》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接触的又一篇文言文,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蓝本”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方法,学会借助书上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读懂文本。

另一方面,全文围绕“甚聪惠”展开。

故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紧紧抓住“甚聪惠”引导学生“读得进去,悟得出来”。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式研读,探究杨氏之子的聪慧、机敏之处,挖掘孩子语言背后的文化和艺术,体会祖国文字的魅力。

教师十分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习惯,以互动式的民主课堂,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让他们乐于读书,勤于思考,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这样在多元探究孩子的“聪惠”之时,引导学生朗读,以读悟思,以读升华情感,以读感受杨氏之子的品质。

《杨氏之子》出自六朝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此书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在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这篇文言文通过记述杨氏之子在招待客人时机敏而巧妙地对答,不仅使一个聪慧的杨氏之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文言文语言的简要与精当也得到了清晰的突现。

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导入时,我由一则幽默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语言的艺术。

在解题时,我又结合文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在积极、发散的思维过程中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亲近了文本。

二、以读促悟,体会语言魅力。

学习古文,读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

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文的魅力。

因此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地读书。

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我告诉他们正确的诵读方法:

读古文时,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接下来我进行范读,并重点在第四句“孔指以示儿曰”和第五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个难读的地方进行指导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划分文章的节奏。

学生一边读,一边划,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这样就读得很有韵味了。

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后,再让学生带着理解读,我感觉学生读得越来越好了。

三、抓住谈话,突破难点。

本单元的主题是“幽默和风趣”,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孔君平与杨氏之子的对话来体会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

四、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

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

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中,我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一个基本方法:

“看注释。

”后面几句的理解,我就让同桌合作,自主学习,最后学生都能把整句话的意思说出来。

这样既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了学习其他古文的兴趣。

教完本课,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对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对学生语言的评价,我的反馈还不够全面、到位、及时,评价语言不够丰富。

其实,这也是教师个人文学修养的欠缺所致。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优点我会继续发挥,对于不足我会积极地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