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873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docx

浙江高考地理选考一轮复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1含答案

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模拟卷

(一)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洋流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暖流 降温增湿  B.暖流 增温增湿

C.寒流 降温减湿D.寒流 增温减湿

2.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1.B 2.C [第1题,图示为北半球大陆西岸,该区域的地表植被为阔叶林,说明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沿海海域的洋流向北流,是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第2题,图中山麓地带是阔叶林,随海拔升高变为针叶林,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3.(2017·金丽衢选考模拟)2016年2月冰岛夜空现凤凰极光,千古奇观令人震撼。

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

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

下列关于极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光的形成与耀斑的发生直接相关

B.极光的发生与色球层的太阳风有关

C.高能带电粒子主要来自太阳光球层

D.高纬地区的冬季夜空利于观赏极光

D [本题考查极光产生的原因及观赏位置。

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太阳风来自于日冕层,可排除A、B、C,正确选项为D。

]

4.(2017·金华市外国语学校选考模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  )

A.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

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

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

D.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

B [诗句说明的是植被最终落叶归根,成为了土壤的一部分,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

(2017·金丽衢十二校联考)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提出,2020年左右我国要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实现全球系统建设。

完成下题。

5.下列领域中,跟北斗系统高精度技术的直接应用无关的是(  )

A.泥石流变形监测

B.洪水淹没范围监测

C.120系统应急救援

D.无人汽车驾驶导航

B [本题考查“3S”的应用范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可能应用于A、C、D的定位和导航;洪水淹没范围监测需要通过遥感系统进行监测,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

(2017·金华市选考模拟)2016年9月28日,北京市政府提出未来北京将不再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并支持高校通过整体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方式向外疏散,推动老校区向研究生培训基地、研发创新基地转型,在疏解中优化高校布局和办学规模。

完成6~7题。

6.北京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主要原因是(  )

A.高等教育亏损严重

B.经济水平高于科技水平

C.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D.科技水平高于经济水平

7.周边地区迁入北京高校一定会导致当地(  )

A.环境污染加剧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粮食产量增加

D.第二产业比重提高

6.C 7.B [第6题,北京属于特大城市,为缓解逐渐增多的城市环境问题,必须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第7题,北京市高校外迁会促进迁入地的城市建设,提高其城市化水平。

]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为大气圈B.A为水圈

C.E、F合为岩石圈D.B为生物圈

9.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软流层B.下地幔

C.图中D层D.图中G层

8.D 9.A [从图中的结构特点看,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上地幔顶部,F为下地幔,G为地核。

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

]

10.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D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下降。

]

(2015·浙江10月选考)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  )

A.春季较多B.夏季较多

C.秋季较多D.冬季较多

12.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  )

A.夏季风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

11.D 12.A [第11题,①②两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读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可知,②地年降水量比①地少,则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为地中海气候。

所以,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冬季降水多。

第12题,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夏季是受夏季风的影响。

]

(2017·绍兴模拟)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是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

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以及城市郊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城市和郊区水循环示意图

13.若天津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①减少B.②减少

C.③增加D.④增加

14.若天津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可以(  )

A.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B.加大城市气温日较差

C.加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增加城市水资源

13.D 14.D [第13题,采用“植生滞留槽”可减少地表径流,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地表水下渗增加。

第14题,“植生滞留槽”可减轻地表土壤干燥度,降低城市气温日较差,下渗增加,可增加城市水资源。

]

(2017·宁波选考模拟)网络冷链销售模式是指人们利用网络订购生鲜食品,生产厂家通过冷链物流把商品快递到购买人手中,是逐渐兴起的生鲜食品的销售模式。

据此回答15~16题。

15.网络生鲜食品冷链销售,将使生产商(  )

A.增加原料成本

B.扩大市场

C.降低生产效率

D.减少利润

16.与传统的生鲜食品销售方式相比,网络冷链销售(  )

A.促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B.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

C.增加营销环节降低销售成本

D.增加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

15.B 16.A [第15题,本题考查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网络生鲜食品冷链销售属于商贸信息联系,它将会使生产商扩大市场,增加利润,提高生产效率。

该模式下原料成本不会增加。

第16题,本题考查工业的销售方式。

网络冷链销售与传统的生鲜食品销售方式相比,可以促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有利于市场开拓,销售成本可能会增加,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会扩大。

]

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和人口密度。

读图,完成17~19题。

17.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M地B.N地

C.P地D.Q地

18.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位置

C.洋流D.距海远近

19.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游牧业

17.A 18.A 19.B [第17题,英国的降水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由西向东减少。

M、N两地都位于西风的迎风坡,但是N地地形平坦,受地形抬升不明显;M地地势起伏大,抬升明显,地形雨显著。

第18题,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带,L地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但其人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

再根据地形图,可知L地海拔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故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

第19题,英国的纬度位置较高,又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不足,但气候湿润,比较适宜发展乳畜业。

]

成昆铁路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

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

下图为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

据此回答20~21题。

20.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走向B.地势起伏

C.耕地分布D.城镇分布

21.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截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20.B 21.C [第20题,由图可知,该铁路线迂回曲折,多次跨过河流,且所经地区(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故影响其布线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势。

第2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裁弯取直主要是为了减少铁路线路长度,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

读图,回答22~23题。

22.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

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D.土壤盐碱化

23.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2.C 23.C [第22题,①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②位于内蒙古高原,两地都位于我国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劲,土壤遭受风蚀作用严重;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第23题,③④⑤三个地区都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三地区都是人口密集区,过度开垦,造成植被破坏,加重了土壤侵蚀。

]

(2016·金华选考模拟)2016年7月,武汉大水围城,洪灾严重,然而武汉的地貌也是洪水“造就”的。

完成24~25题。

24.武汉此次洪灾的诱灾原因主要是(  )

A.海水顶托作用

B.春季台风带来的暴雨

C.下游植被破坏

D.雨带稳定地维持数日

25.武汉的地貌也是洪水“造就”的,这说明武汉地貌形成与下列选项相关性最大的是(  )

A.内力抬升B.河道变窄

C.流速减慢D.湖泊众多

24.D 25.C [第24题,武汉位于江汉平原地区,2016年7月,锋面雨带长时间滞留于此,降水较多,导致此次洪灾。

第25题,武汉所在地区,地形平坦,河流流速缓慢加剧了洪灾的发生。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亚洲西部部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死海所在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

当地光照强,湿度小导致________(填水循环环节)强。

(2)①地冬季降水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该季节受________控制。

该地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

(3)甲山脉是亚洲和________洲分界线。

(4)古巴比伦依托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两河下游大致流向是________,分析两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 第

(1)题,死海位于断层地带,海拔很低,应是地堑构造,其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2)题,图中①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3)题,甲山脉为大高加索山脉,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

第(4)题,两河流域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利于农业发展。

【答案】 

(1)地堑 蒸发 

(2)多 盛行西风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欧 (4)自西北流向东南 提供水源,形成平坦的地形,带来肥沃的土壤。

27.读京津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京津唐地区位于我国________(自然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

(2)“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体现出曹妃甸承接首钢转移的区位优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3)周边众多钢铁联合企业的________污染,是导致北京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为了减轻污染,我国东部地区此类工业应布局在________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4)张唐铁路是“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能源外运北通道的重要补充,其输送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该资源属于________。

(5)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开源方面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 第

(1)题,我国有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平原属于东部季风区,并且耕地类型是旱地。

(2)题,根据图中铁路分布可知,曹妃甸交通便利。

由“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可知,建设用地广,地租便宜。

第(3)题,当某地常年被一种风向主导时,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的城市郊外。

当某地为季风时,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垂直季风两侧的城市郊外。

当某地为不定风向时,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第(4)题,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是我国煤炭资源最集中分布的地区。

自然资源按照自然属性可以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煤炭属于矿产资源。

第(5)题,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③海水淡化;④人工降雨;⑤植树造林,涵养水源;⑥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答案】 

(1)东部季风区 旱地

(2)交通便利 建设用地多且便宜

(3)大气 垂直

(4)煤炭 矿产资源

(5)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海水淡化

28.(加试要求)(2016·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示意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1)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苏门答腊岛东部沼泽的主要成因。

(2)雅加达(6°10′S)一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到该地某年7月30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

00、17:

46,雅加达的经度为________。

10月5日、11月10日分别是印度尼西亚的建军节、英雄节,地理兴趣小组在这两天观测了雅加达的日出日落、正午时的太阳视运动现象,请比较这两天太阳视运动的主要异同点。

(3)印度尼西亚有“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简述其自然原因。

(4)举例说明印度尼西亚利用丰富的火山资源发展的主要产业活动。

【解析】 本题考查苏门答腊岛的自然地理及成因、地方时的计算以及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相应的产业活动。

(1)题,考查沼泽的成因。

本题要求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苏门答腊岛的成因,苏门答腊岛地处热带雨林区,降水丰沛;众多的降水形成众多的河流,是沼泽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位高,是形成沼泽的原因之一;苏门答腊岛四面环海,沿海海水入侵比较严重;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森林植被丰富,有效的补给了沼泽水。

(2)题,考查根据地方时计算经度。

读图可知,雅加达属于东7区,采用105°E的地方时作为区时。

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可知,白昼时长11时46分,也就是说,雅加达日出时的地方时是12时-5时53分=6时07分,即当雅加达地方时为6时07分时,105°E为6:

00,两个经度时差为7分钟,经度相差1.75°,且雅加达在105°E的东边,经度为106°45′E(106.75°E)。

第(3)题,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

地质灾害多的原因和地形、在板块中的位置以及降水情况密切相关。

相对而言,山区多地质灾害;板块交界处由于地壳运动活跃,造成山区的岩块不稳定;降水丰富且降水比较集中,水的冲击力大,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第(4)题,本题考查如何利用当地的火山资源发展相关的产业。

火山资源包括火山灰、岩浆岩、地热能以及金属矿。

火山灰发育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地热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岩浆岩提供的建筑材料,有利于发展建筑业;岩浆活动形成的金属矿,适合发展矿业。

【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地下水位高;沿海海水入侵;东部山地森林广布,涵养水源补给。

(2)106°45′E(106.75°E)

同:

东南方日出,西南方日落。

异:

正午太阳高度10月5日比11月10日大;10月5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北,11月10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

(3)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利用火山灰发育的肥沃土壤,发展种植业;利用火山地貌、地热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岩浆岩提供的建筑材料,发展建筑业;利用岩浆活动形成的金属矿,发展矿业。

29.(加试要求)(2015·浙江9月测试)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图中甲地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糖料生产基地。

乙县地处狼山与贺兰山之间的风口位置,全年风大。

黄河从乙县境内流过,河床高出县城平均4~6m,成为“悬河”。

材料二 下表为图中甲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月份

3

4

5

6

7

8

9

10

11

平均气

温(℃)

0.3

9.1

16.8

21.1

23.0

21.0

15.1

7.6

-1.0

极端

最低

气温

(℃)

-20.7

-11.2

-3.2

5.2

9.7

4.9

-1.5

-9.4

-18.9

(1)说出甲地所在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黄河乙县段形成“悬河”的主要原因。

(3)为减缓黄河乙县段“悬河”的进一步发展,指出应采取的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解析】 第

(1)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

图中甲为我国河套平原,从提供的表格信息可以分析出,因纬度较高,春秋季温度较低,易出现霜冻、冷害等气象灾害;冬春季节因受偏北风的影响,易产生沙尘暴天气;因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水源不足,引水灌溉,易造成土壤的盐碱化。

(2)题,考查荒漠化的危害。

由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分析出,乙县地处狼山与贺兰山之间的风口位置,全年风大,而该地西部为荒漠化严重的沙漠分布区,西北风吹沙落河,河床抬高。

第(3)题,考查荒漠化的治理。

为防治荒漠化,应该采取植树种草,保护天然林草植被,防风固沙等生物、工程措施。

【答案】 

(1)气候干旱;春秋季低温(霜冻、冷害等);沙尘暴;土壤盐碱化。

(2)该地西部为沙漠,西北风吹沙落河,抬高河床。

(3)保护天然林草植被,植树种草,实施防风固沙等生物、工程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