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974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

授课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授课

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年月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授课章节

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目的和

要求

了解中外传统图案的风格特点,掌握图案起源与发展的沿革,懂得借鉴中外优秀传统图案,掌握民族与民间的图案特色,进一步提高自我审美水平和图案设计能力。

重点和

难点

难点:

图案纹样的造型方法和组织形式规律。

重点:

研究中外传统图案纹样的变化规律、组织形式规律、审美规律。

 

导入:

图案设计对于设计专业人士并不陌生,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把图案设计课程引入高等学府。

近百年的教学史,使我国图案设计出现过辉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出口的纺织品和瓷制品,以及各类工艺美术品,就足以说明我国独具东方特色的图案设计越来越受外国人的青睐。

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经济和文化极速发展的进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图案创作与图案课程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正向世界靠拢,与世界同步发展,同时图案教程也在不断接受世界设计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图案教学内容也在期待着改革和完善。

以前的图案设计课程内容自然显得陈旧、落伍,甚至有被淘汰和被肢解的可能。

因此,我们身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视之不理,必须正视图案设计的新界定和新含义。

那么“图案”的定义是什么呢?

简单的理解就是图纹方案和手段。

《辞海》是这样解释的:

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及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狭义上指器物上装饰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广义上则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设计的方案和图样(也包括立体图案)。

如庞薰先生所说的“图案工作就是设计一切器物和一切器物的装饰,与英文Design有直接联系,其要素是形制纹样和色彩”。

“图案”一词原本是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人根据欧洲“Design”的设计思想对译成为汉文—“图案”并移植于中国。

“Design”对译成“图案”后,使国人一直公认“图案”皆为“事先设计、方案”的释义,然而设计与图案能等同吗?

“设计”与“图案”的等同,在现代社会已经时过境迁,难以成立。

在庞大的“设计”领域里,特别是近年来各类设计学科专业正在不断被细分,如平面类设计分视觉传达、图形创意;图案色彩设计训练有色彩构成、色彩归纳、色彩创意等;图案的形象造型设计有结构素描、白描、速写等;立体设计学科中还涉及光学、力学、材料学等诸多内容。

而图案如果作为众多现代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其最直接涉及的内容就是对复杂的自然形态进行归纳、提炼、再创作,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作者认为图案设计应该把重点放在纹饰结构规律的研究上,一方面作为基础美学入门,另一方面可视其为学生第一次进行专业设计的模拟训练;应该把图案课程理解为既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又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强调约束与突破、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综合性课题。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运用各种载体和表现手法,逐渐掌握创意、采集、归纳、变形等手段准确传达课程主题和内容。

第一讲

中国传统图案简析

图案起源于人类本能,也是自然界动、植物装饰本能的体现。

远古时期,人类在身体上涂抹颜色和用图案纹身、头颈戴花、腰身围藤、配挂贝壳项链等,皆属于吸引同类或者引发自身快感和异性注意的行为,大多数根源于求偶和繁殖的需要,是人类自然而本能的流露。

动物亦如此。

据介绍,一些动物身上的皮毛颜色,很多起到伪装自己、迷惑敌方或者恐吓对方的作用。

爬行类动物的马龙蛇、蜥蜴,鱼类、贝壳类,飞禽走兽也是如此,它们身上的颜色均与其环境的颜色相类似甚至相类同。

植物中绚丽的花色也能引来蝴蝶和蜂群传送花粉。

人类栖息洞穴内涂刻的各种猛兽鬼神形象,是人类有意识的初始图纹。

其目的—是为了驱灾避邪、消除恐惧心理;二是对收获的记录,用画渔猎耕种来表明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安居生活的渴望心态。

人类祖先用各种装饰图形表现自我保护的本能和生存繁衍的愿望,其中也体现了人类初期本能的美感观念。

(图1-1)

人类图案的诞生与人类实践生活有关,从保存的古董文物中发现,最早的如绳纹、席纹、云纹、水纹等纹饰(常称日用品装饰纹样)是先人们制作生活器物时所留下的纹印。

纹饰多数是在制作器皿时在未干的泥胎上用篮、席、绳裹装所留下的印迹,这些有意无意的印迹,经过野火熏烤之后清晰可见,起伏有秩序,形成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印纹”。

印纹装饰中,点、线组合穿插得当,疏密变化合理,有黑白灰和丰富的肌理效果,同时也为人类的图案创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1-2)

人类最早有意识的图案设计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彩陶纹样形态生动,造型完美,具有简洁大方、古朴精湛的艺术特色。

我们的祖先在彩陶制作过程中,在无任何器械设备和精巧的绘制工具的远古时代,全凭双手和聪明智慧,创造出如此精美的陶器,至今仍然使后人感到惊叹,并且也使后人得到了借鉴和研究。

彩陶纹样的颜色比较简单,多数为红、黄、黑、褐等色。

纹样主要以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形等四种为内容,动物纹中常见鱼、蛙、鸟、鹿等;几何形纹样表现日、月、星、云、风、水、雷、火等装饰内容,图案特点均以抽象化形式表现,主要代表纹饰见图1-3。

青铜器纹样出现在三千多年前夏、商、周、春秋时期。

青铜工艺是中国文化宝藏的珍品,是奴隶社会代表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图案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

青铜器的铸造,是皇权贵族和等级的象征,决定其造型厚实、庄重、威严等特征。

纹样装饰的艺术处理随形赋饰,使图案纹样独具粗犷和细密结合的艺术特色,特别是纹饰内容如饕餮、夔龙、凤鸟、鱼鳞等形象,用对称和均衡的构成形式,使纹饰颇具凝重与威严的装饰风格特点。

怪兽形象采用非现实形,而且被抽象化、理想化了,怪兽形象周围加饰云纹、水纹、几何纹,使得画面主次清晰、黑白分明、层次丰富,成功地强化了青铜器的庄重与神秘感。

(图1-4)

战国时期是战乱年代,也是奴隶制社会与封建制社会交替的时代,从物质文化发展史角度来看,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传统的青铜工艺特点,已经从神秘、奇异凝重改变为越来越生活化、现实化了。

这个时代的图案纹样出现了较多的故事情节和生活中动物、人物、风景以及几何纹饰,纹饰造型和构图也从夏商周平行线、垂直线的构图改为方圆结合的装饰基本特点,从严肃对称的形式转化到活跃自由和多元化的装饰风格。

此外,战国的日用品和手工艺品也有其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如玉器、陶器、丝织、刺绣、漆工艺等,风格多见细腻、精致、活泼等特点。

(图1-5)

秦汉时代,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领域和手工业制作的进步。

独具特色的秦汉画像石、汉像砖和瓦当代表了秦汉的装饰艺术风格。

其造型古朴、形象生动、构图得体、黑白分明、图底清晰、简繁相生、粗细并存、对比强烈。

图案内容常见动物和人物,也有较多的故事情节、神话传说。

秦汉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品位,其博大精深的艺术特色,令后人深研苦探,正如名句“知书礼,先通秦汉”。

(图1-6至图1-8)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佛教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修建了许多寺庙和开凿了一批批窟穴。

寺庙建筑和窟穴壁上的石刻图案和浮雕彩绘图案都具有明显的佛教艺术特征,佛像、飞天、莲花、菩萨成为当时的图形代表。

在佛像刻画表现中,大多数都是神态自若、温文尔雅、慈详善意、动态多变。

飞天形态常与莲花构成完整的画面,而飞天形象曲线优美,常以女性造型为特点,多数配戴披肩身穿长裙、手持莲花或宝瓶,构图形式多样,装饰空间依形赋饰,自由舒展,让人感觉到轻盈飘逸、脱俗超凡的境界。

(图1-9至图1-12)

唐宋处于封建制社会中期,是我国历史、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繁荣的经济给手工业和装饰艺术带来快速发展和革新,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唐三彩艺术以及宝相花、折枝花、团花、卷草等图案装饰。

唐代的工艺美术品和装饰艺术特征是造型准确,线条流畅挺拔,神态生动,结构丰满。

图案装饰题材广泛,装饰风格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这个时期的花鸟图案开始成为主要装饰题材,尤其是花卉植物不再像以前仅作点缀作用,而且造型表现较为写实、生动、有朝气,能够抓住富有生机的神态,使宝相花、团花、折枝花、卷草、牡丹花、莲花成为中国传统图案的典范。

宝相花—牡丹、莲花、大丽菊花等几种花组合而成的花卉纹样新品种,是唐代“吉祥富贵”的图形纹样。

(图1-13)

团花—圆形结构的花卉纹样,其纹样结构主要以曲线为核心,重虚实变化,讲疏密结合,动静相生、均衡饱满,是唐代装饰纹饰中极具视觉张力的花纹。

(图1-14)

折枝花—花、叶、枝整体组合的纹样,纹样造型优雅、自由、随意,独立性强,传统称其为单独纹样。

(图1-15)

卷草—亦称“唐草”纹样,纹样特点是继承南北朝时期忍冬草纹样,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的卷曲纹,卷曲的波浪回旋形式使图形更加具有强烈的动感和流畅饱满的视觉效果,而且流行过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卷草纹样成为唐代的象征。

(图1-16)

牡丹花—是宋瓷常用的象征吉祥的纹饰,牡丹花特征明显,易于变化,花、叶、枝不论正侧面入画,既接近自然又能强调形式美感的造型,作为瓷瓶纹饰除了表面剔刻,轮廓也显得简洁大方。

(图1-17)

莲花—是宋代象征清高雅洁的纹饰花样。

宋人将花、莲、叶巧妙地组合,还常常与其他草本植物搭配作陪衬应用,但重点在于突出莲花之丰润感、疏密感和动感。

(图1-18)

清时期是封建制社会后期,大规模商品市场使工艺美术品和装饰艺术品受到极大的冲击,装饰风格日趋昏庸,艺术品位格调低下,工艺品设计越来越俗套,既烦琐又细腻,有华而不丽的造作格局。

清朝图案纹饰主要集中在瓷器、织物、雕刻、日用工艺品等物件上。

图案内容涵盖花鸟、草虫、人物、动物等多种题材。

表现形式多数细腻有余,如丝织图案,宫廷百官衣饰必有所别。

武官为猛兽图纹,其象征勇猛善战;文官以鸟虫为图,象征敏捷文雅。

图案形态各异,色彩琐碎生硬,工艺制作倒是精工完美。

但明清时期的瓷器斗彩和五彩,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曾经赢得过很高的地位,聪明的中国人巧妙运用釉下彩与釉上色彩组合,多次烧制,使素雅的瓷瓶变成了绚丽而多彩的瓷器,使西方人震惊。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艺术品文物、工艺美术品和传统手工艺遭受了极大的摧残和破坏,几乎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

原因是:

一方面受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新机器设备代替了手工业生产,洋枪、洋货、洋产品畅销国内,迫使自给自足的我国经济加速解体;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饥荒,大部分传统手工艺无人继承和发展。

近百年的历史长河,迫使我国工艺美术和手工艺品设计长期陷入停滞状态,直至20世纪初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后,工艺美术的发展才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批批从事美术、工艺美术设计的前辈,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建立专业技术交流站,大力展开科研,总结交流创作经验,扩大技术改革,出版发行图案资料。

有的学者先后留洋学习,他们学成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创办了学校,把图案设计引入课堂,从此使图案设计得到有益、健康的发展。

第二讲中国民间图案艺术

民间图案来自各民族生活与劳动实践当中,是民间世世代代传统文化积淀的艺术珍品。

民间图案与宫廷皇族上流社会的装饰图案风格特点具有明显的区别。

传统中,官民差别极为明显,比如瓷窑分官窑民窑;服饰分官服民服;连色彩亦有宫廷皇族专用色。

民间、民族图案特色与各民族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有关,不同地域和材料的差异、加工方法和处理手法使各自形成地方特色与自身风格。

民间图案以实用装饰为目的,简朴自然、无拘无束、活泼亲切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也是民族生活真实情感与愿望的体现。

民间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刺绣、蜡染、剪纸、皮影、织锦、石刻、木刻、玩具等。

表现题材内容主要有动物、人物、花鸟、草虫等,也有表现历史题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宗教等内容。

(图1-19至图1-29)

一、民间图案的手法

民间图案常常运用谐音、寓意、比喻、假托、联想、象征、夸张等手法传达美好的愿望与追求。

譬如:

1.谐音“福”、“禄”、“庆”。

福与蝠、富同音;禄与鹿同音;庆与磬同音。

蝙蝠与寿桃组合,意为“福寿无疆”;马、鹿、猴构成“马上富贵、爵禄封侯”;戟、磬与鱼构成“吉庆有余”,“鱼”即“余”,连年有余之意。

谐音是借助中文同音不同意,巧妙运用动植物花鸟草虫等纹样来表达吉祥与美好的心愿。

民间图案中运用谐音、寓意内容很多,数不胜数,如连(莲)生贵子、吉祥(鸡羊)如意等。

(图1-30、图1-31)

2.假托。

指借用图纹隐喻寄托和希望,如“双鱼”假托阴阳二气,“双鱼戏莲”寓意“阴阳交感、衍生万物”。

鼠因多子,假托为“子神”,于是就有“五鼠上灯台”,意为“五子登(灯)科,万代兴旺”。

(图1-32)

3.象征。

如龙是中国古代至尊的神物,起源于华夏图腾,故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封建社会里,龙是天子皇权的象征。

在民间,龙属九九纯阳之体,故用来象征男性。

《说文》中龙能“兴云雨、利万物”。

传说龙戏珠时,龙涎四溢,变为甘雨,润化万物,“双龙戏珠”使春满人间。

凤凰因其羽毛漂亮美丽,故有彩凤、丹凤之称,“丹凤朝阳”象征高才逢时或盛世明主,贤才辈出。

《史记》中的“兴九韶之乐而凤凰翔天下”,说的就是太平盛世。

民间中喻凤温柔美丽,“凤戏牡丹”、“龙凤呈祥”寓意婚姻喜庆,美满吉祥。

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还有很多,民间最常用的如佛手、桃子、石榴、狮子、麒麟等。

符号象征吉祥的有“万”字纹、S纹、八结纹、方胜纹等。

民间将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花。

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称“四君子”,体现一种清高拔俗的情趣。

(图1-33至图1-35)

4.比喻。

是民间图形惯用的手法,常常以拟人拟物寓意吉祥美满。

如牡丹花比喻国色天香;鹤、松构成延年长寿;蜘蛛称喜子,比喻喜庆吉祥;鲤鱼用来比喻龙,“鲤鱼跳龙门”比喻“望子成龙”。

(图1-36)

二、民间装饰图案艺术图例欣赏

(图1-37至图1-44)

思考题:

1.熟习各时期我国传统图案的主要艺术特征。

2.了解民间吉祥图形及其象征意义。

练习题:

1.默写“唐草纹”、“宝相花纹”、“莲花纹”各1幅。

2.古意造型创作:

汉马、飞天、凤凰等若干张。

3.吉祥图纹创意:

“福临门”、“喜天降”各1幅。

一、民间图案的手法

民间图案常常运用谐音、寓意、比喻、假托、联想、象征、夸张等手法传达美好的愿望与追求。

譬如:

1.谐音“福”、“禄”、“庆”。

福与蝠、富同音;禄与鹿同音;庆与磬同音。

蝙蝠与寿桃组合,意为“福寿无疆”;马、鹿、猴构成“马上富贵、爵禄封侯”;戟、磬与鱼构成“吉庆有余”,“鱼”即“余”,连年有余之意。

谐音是借助中文同音不同意,巧妙运用动植物花鸟草虫等纹样来表达吉祥与美好的心愿。

民间图案中运用谐音、寓意内容很多,数不胜数,如连(莲)生贵子、吉祥(鸡羊)如意等。

(图1-30、图1-31)

2.假托。

指借用图纹隐喻寄托和希望,如“双鱼”假托阴阳二气,“双鱼戏莲”寓意“阴阳交感、衍生万物”。

鼠因多子,假托为“子神”,于是就有“五鼠上灯台”,意为“五子登(灯)科,万代兴旺”。

(图1-32)

3.象征。

如龙是中国古代至尊的神物,起源于华夏图腾,故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封建社会里,龙是天子皇权的象征。

在民间,龙属九九纯阳之体,故用来象征男性。

《说文》中龙能“兴云雨、利万物”。

传说龙戏珠时,龙涎四溢,变为甘雨,润化万物,“双龙戏珠”使春满人间。

凤凰因其羽毛漂亮美丽,故有彩凤、丹凤之称,“丹凤朝阳”象征高才逢时或盛世明主,贤才辈出。

《史记》中的“兴九韶之乐而凤凰翔天下”,说的就是太平盛世。

民间中喻凤温柔美丽,“凤戏牡丹”、“龙凤呈祥”寓意婚姻喜庆,美满吉祥。

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还有很多,民间最常用的如佛手、桃子、石榴、狮子、麒麟等。

符号象征吉祥的有“万”字纹、S纹、八结纹、方胜纹等。

民间将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花。

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称“四君子”,体现一种清高拔俗的情趣。

(图1-33至图1-35)

4.比喻。

是民间图形惯用的手法,常常以拟人拟物寓意吉祥美满。

如牡丹花比喻国色天香;鹤、松构成延年长寿;蜘蛛称喜子,比喻喜庆吉祥;鲤鱼用来比喻龙,“鲤鱼跳龙门”比喻“望子成龙”。

(图1-36)

二、民间装饰图案艺术图例欣赏

(图1-37至图1-44)

思考题:

1.熟习各时期我国传统图案的主要艺术特征。

2.了解民间吉祥图形及其象征意义。

练习题:

1.默写“唐草纹”、“宝相花纹”、“莲花纹”各1幅。

2.古意造型创作:

汉马、飞天、凤凰等若干张。

3.吉祥图纹创意:

“福临门”、“喜天降”各1幅。

第三讲

外国图案

一、非洲图案装饰艺术特色

1.古埃及装饰图案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第一位国王纳米尔(Narmer)统一全国,成为古埃及第一王朝第一个“法老”开始,到埃及被波斯帝国征服,埃及奴隶制历史结束,不到2500年相继出现了31个王朝。

古埃及王朝统治时期,宗教和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的发展。

古埃及人是笃信宗教和有多种崇拜的民族,他们对死亡有二元的理解,深信人的肉体死去后,灵魂将随着躺在坟墓里的尸体继续活着。

他们以为死并不是人生的毁灭,不过是人的生命从一个世界转移到另一个世界,死意味着生活的另一个阶段。

埃及人还认为死后的生活是人间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连续。

他们把死后的世界描写为人间世界的变相。

古埃及王朝统治者正是利用这一观念,使王权神化了,皇即神的代理人,受神的保护,把皇当作神的儿子、神的化身,死后将成为神的一员。

皇权神化思想以及对国王的崇敬使古埃及王朝兴建大量的神庙和金字塔坟墓,为人类艺术宝库提供重要的一页。

古埃及装饰图案与建筑雕刻一同发展,并有其独特的装饰特征。

内容以宗教仪式、征战、狩猎为主,也有日常农耕、渔猎劳动场面,还有对自然界各种动物、花鸟的描绘等。

造型方法对人物和动物一般采取正、侧面造型,其特征之一是头作侧面,眼睛作正面;肩胸作正面,腰部以下作侧面。

牛羊等带角的动物,全身作侧面,角作正面,特别对于牛角,正面要求尤其严格。

他们把各种不同角度所取得的形象,拼合在一个平面造型上面,人们称其为“观念的形象”。

这种形象不是视觉形象的真实,而是观念形象的真实。

构图方法采取主题突出法,即宾主鲜明的夸张手法。

如许多壁画场面,将墓主形象放大,衣着讲究以显示财富,形象威严象征着地位,构图从上至下,依次排列。

一般人物、奴隶等形象画成裸体、卑微的样子,着色也分等级规定,神为青黄或绿色,男性朱红,女性大红等。

此外填充和图文兼用也是常用的构图法,以充分考虑画面的充实感,布局以上下左右不留空隙为原则,密密层层,布满为止,有时将画面空白地用象形文字排列填塞,使人感到充实,富于变化又统一。

古埃及人还常用并行、并列构图法,譬如成群结队的舞女、牲口,巧妙处理成平行队伍,使若干行平行地安置在同一条地平线上,仿佛前后队伍并肩挤在一条火车铁轨上行走,使视觉整齐而不乱。

另外还常采取减笔法把前面形象加以刻画,省略其余部分(即前挡后法)。

这种处理手法,符合视觉规律和透视规律,使画面形象主次鲜明,富于装饰效果。

(图1-45、图1-46)

2.非洲撒哈拉地区手工艺历史十分悠久,装饰风格多样,制作工艺十分精湛。

图案布局非常复杂,还会使用扎染、缝纫和防染技术制作各种花纹。

装饰图案色彩鲜艳、和谐。

(图1-47至图1-49)

思考题:

1.了解古埃及装饰艺术壁画的造型、构图特点。

2.了解非洲其他地区的图案造型特色。

二、欧洲图案装饰艺术特色

1.古希腊瓶画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巴尔干半岛的南部,包括爱琴海沿岸的岛屿。

希腊是个海滨地区,港湾多,海岸线长,具有悠久而古老的文化艺术传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早在爱琴文化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古希腊制陶工艺已经达到相当水平,产品已有精工和粗工之分。

公元前6世纪雅典已成为希腊陶都并有大量精美陶器远销国外。

希腊瓶画艺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所谓瓶画,即用釉画与陶器上的画。

希腊瓶画早期只有简单的几何图案,色彩也是简单的赭黄色。

直至公元前8世纪,瓶画才出现人物、动物的装饰纹样,“红花式”、“黑花式”、“白花式”等形式相继产生,把陶器造型和瓶画艺术价值推向高峰。

古希腊瓶画装饰图案也是希腊早期绘画创作。

据说希腊的绘画起源于一个制陶工人的女儿,由于思念男友,梦见男友身影投于墙上,她马上描下轮廓,涂成黑色,后来人们又发展成相反的画法:

黑底子白影子。

这种“剪影式”成为后来瓶画艺术特色。

希腊瓶画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日常生活、植物图案、海底生物等。

其装饰特点是线条流畅,富于动感,图底鲜明,色彩简朴,讲究工艺,画面与器形和谐,将陶器的用途与绘画内容有机结合,使陶器成为既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图1-50至图1-52)

2.古罗马图案

古罗马是欧洲仅次于希腊的文明古国,罗马的文化艺术,是继承了希腊文化艺术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传统,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艺术。

古罗马图案大部分体现在凯旋门、罗马柱和彩绘壁画上,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庞贝壁画风格,其以描绘细致的装饰纹样为主,图案融合了各种元素,画面采取了折中的母题形态和设计式样,表明当时的艺术家从一些罗马征服的异域领地的艺术中汲取灵感,并且与罗马本土艺术相糅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图1-53至图1-58)

思考题:

1.希腊瓶画艺术的装饰特色。

2.古罗马图案纹样的装饰风格。

三、亚洲图案装饰艺术特色

1.南亚

印度半岛出产的图案是世界上最古老、种类最多、最富创意的装饰纹样。

那些技艺高超的纺织、印染和刺绣工人制作了这些细致精美的图案,其形式、色彩和纹理的美轮美奂令人惊叹。

在印度,过去一个女孩为了刺绣和缝制嫁衣,可能会耗费整个青春年华,可想而知其纺绣场景是多么令人感动。

(图1-59至图1-61)

2.西亚

以波斯为代表的伊斯兰装饰风格,图案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毯、壁毯上,他们通常以细密画手法经营整个画面,纹样灵感来源于花卉,多数采用藤蔓花纹为题,藤蔓与植物相互缠绕、蜿蜒曲折,表现技法运用坐标方格和圆规作为辅助工具,绘制出的几何图案既精细又准确。

(图1-62)

思考题:

1.印度图案特色。

2.波斯图案装饰特色。

四、美洲图案装饰艺术特色

美洲土著民族有着悠久的图案制作传统,装饰风格多样,许多纹样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文化与文明。

如一些挖掘出土的纺织品、陶制品、木器、石器装饰图案,大多数源于玛雅文化、印加文化以及史前时期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艺术。

美洲传统图案表现内容大多为神灵与巫术,都以神话人物形态和象征性纹饰图案为母题,表现手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一个完整的装饰图案是由平面图、前视图以及两个侧视图组合而成。

(图1-63至图1-77)

思考题:

1.了解玛雅、印加文化艺术的内涵。

2.秘鲁图案特点。

授课班级

时间

年月日

授课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年月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授课章节

写生与收集素材

目的和

要求

了解和掌握图案设计过程,懂得如何通过写生和各种渠道进行收集图案素材,并且需要掌握写生方法和技巧,懂得观察自然界各种形态变化规律,进一步提高自我审美水平。

重点和

难点

难点:

造型能力和组织形式规律。

重点:

写生技法和形态表现方法、审美法。

第一讲

图案写生技法

图案的设计规律一般都要按照创作内容和要求来进行。

首先考虑的问题是要寻找素材、收集资料(特别是原始素材资料),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造型、构图、色彩等一系列的创意草图,可见收集素材与设计创意同样重要。

然而通过写生,可以直接获取第一手素材资料,写生也是最基础、最常见的技能训练和收集素材的方法。

自然界中各种形态都可能成为图案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在图案设计过程中,只有深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