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9840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

(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干冰不是冰B.纯碱不是碱

C.食盐不是盐D.铅笔芯不含铅

 2.草木灰是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 )

  A.氮肥B.磷肥

  C.钾肥D.复合肥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都含有氧元素的是( )

  A.碱、金属氧化物B.盐、非金属氧化物

  C.盐、金属氧化物D.酸、非金属氧化物

 4.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

则R的化学式为( )

  A.C5H10O2B.C5H10O5

  C.C6H6O6D.C6H12O6

5.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而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6.欲使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C.再加入该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

7.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无色酚酞试液及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NaOH、HCl、H2SO4

  B.NaOH、HCl、NaCl

  C.Na2CO3、HCl、NaCl

  D.NaOH、Ca(OH)2、Ba(OH)2

8.有一组物质:

氧化铜、五氧化二磷、水,分析把它们放一在组内的理由,然后从以下选项中找出与它们是同一类别的物质()

A.铜D.氧化镁C磷D.石灰水

9.有20'C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10'C;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温度仍保持20'C。

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量是()

A.Ca(OH)2的溶解度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11.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Fe、X、AgB.X、Fe、AgC.Fe、Ag、XD.Ag、X、Fe

12.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

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生石灰B.氯化钠C.浓硫酸D.浓盐酸

14.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A.汞——水银B.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C.碳酸氢钠——小苏打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15.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向左边的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锌,向右边的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镁。

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天平指针的指向是()。

A.分度盘的左边B.分度盘的中间

C.分度盘的右边D.3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共28分)

16.(4分)欲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将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和方法的标号填入相应的答案栏里。

(每个答案栏里只填1个标号,每个标号只能填写1次)

物质

杂质

答案

加入试剂、方法

氯化锌

氯化铜

a.加入适量盐酸,过滤

  b.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c.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d.加入适量盐酸e.加入适量锌粉,过滤

氯化钠

碳酸钠

炭粉

氧化铜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17.(4分)请写出四种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高级汽车中常配置有一种汽车安全气袋,内部贮存有硝酸铵[NH4NO3]。

当汽车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另一种氧化物充满气袋,填补在乘员与挡风玻璃,方向盘之间,防止乘员受伤。

(1)NH4NO3受撞击后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上面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左到右依次为

19.最近中国科技大学陈乾旺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作原料,在440℃和800大气压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金刚石,同时生成氧化钠,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金刚石的逆转变。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20.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次氯酸)。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事故现场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2)消防官兵抢险时,配戴的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        。

他们喷洒大量的某种溶液来消除或减轻污染,这种溶液最好是        。

21.(8分)在一大烧杯里进行以下实验:

烧杯中放置一支短蜡烛,周围放一些鸡蛋壳。

点燃蜡烛,往烧杯中加入一些稀盐酸,回答:

(1)看到的现象。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写出盐酸跟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生成的气体具有的性质。

(4)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化学式为CxHy),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石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2,(4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⑴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3)稀硫酸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4)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

23.(7分)我们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现有以下物质:

A.不锈钢B.氧气C.生石灰(氧化钙)D.活性炭E.二氧化碳F.水G.醋酸。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可供急救病人呼吸;

(2)是最常用的溶剂;(3)可用于制造炊具;(4)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7)是厨房中的调味剂。

24、(4分)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③t2℃时A的的溶解度为25g,在t2℃时,向50g水中加人20g的A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④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25、(8分)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

F: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物质A与E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8分)

(1)现有下列7种仪器,若要用NaCl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50g,应选择的仪器有(填写序号)。

①水槽②托盘天平③烧杯④玻璃棒⑤铁架台⑥量筒⑦药匙

(2)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在过滤装置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三、实验题(共20分)

27(1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符号表示)

  

 

(1)写出编号①②的仪器名称:

①②

(2)双氧水(H2O2)是无色液体,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2H2O2MnO22H2O+O2↑,在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生成的气体中混有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

C装置可用于除掉水蒸气,可选用作干燥剂(填名称)。

根据下列各备选试剂的性质,利用D装置除掉氯化氢时,应选择的最佳试剂是:

(填序号)①饱和石灰水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H2O+CO2===2NaH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4)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按发生、净化和收集的顺序进行连接,装置依次为

(填装置序号)

28.(10分)(天津市2009年中考化学冲刺模拟题六)某兴趣小组从铜器上取下绿色粉未,设计如下实验步骤进行探究铜绿的组成。

 

(1)写出:

B物质的化学式;铜绿的组成元素。

(2)我国古代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原理。

这与上述实验方案中第步骤相似;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在设计方案中有三种冶炼铜的方法,通过比较请从资源、能源或环境等方面,说出其中一种方案所具有的优点:

29.(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硫酸溶液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生成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

可能是H2;猜想2:

可能是SO2;猜想3:

可能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

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A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装置C的现象为,则猜想成立。

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装置A的现象为红色逐渐变淡,装置C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则猜想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思维拓展】

(1)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的装置(如右上图),实验20.化学复习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1)我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装置来验证,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             。

(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来帮他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

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2

写出方案2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                 。

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

 

30.化学复习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1)我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装置来验证,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             。

 

(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来帮他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

CO2和NaOH确实

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2

写出方案2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                 。

四、计算题

31.某校同学探究附近赤铁矿中Fe2O3的纯度。

他们采集了20.0g样品,加入稀盐酸,其反应为:

Fe2O3+6HCl==2FeCl3+3H2O,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184.0g,过滤得到滤渣4.0g。

(假设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不考虑实验中的损耗)。

求:

(1)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是多少?

其纯度为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2、今有10%的硝酸钾溶液160g,分为相等的两份。

  

(1)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

  ①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

  ②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2)若使另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需加水多少克?

33.我到外婆家去作客,见外公购回了一袋碳铵(化学式是NH4HCO3)化肥,印在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右图所示,对此,我有许多问题要探究:

我探究的问题

我的解答

这包化肥至少含多少千克氮元素?

        

        

        

我还想深入探究的问题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