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2530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7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点考点05 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docx

热点考点05力学多选题二备战初中物理力学热点考点突破

热点考点05-力学多选题

(二)

考点分析

此考点主要考查力学中较难的知识:

浮力、滑轮、杠杆、功与功率的知识,在此类题中通常把力学中的几个较难的知识点融合在同一道题中进行考查,难度较大,要正确解决此类题目,必须对浮力、滑轮‘杠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并进行大量的针对练习。

考点突破

1:

浮力

常见的浮力计算公式有:

①F浮=F向上-F向下即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压力减物体上表面所受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之和即为浮力。

②F浮=G物,此公式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利用此公式进行计算时,常可将此公式变形为ρgV排=ρ物gV,注:

其中的V排还可以用V-V露表示,(对于较复杂的题V排=S物×h浸,或V排=S容×△h.其中的△h指液面上升的高度)

③F浮=G排(G排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若向一个原盛满液体的容器中放入一个漂浮的物体,无论物体最后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底,容器的液面深度一定不变,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压力一定不变,此时F浮=G排=G溢但不一定等于G物因当放入的物体沉底后,因G物大于F排对于此种情况,放入沉底的物体静止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与压强均会增大△F=G物-G溢。

④F浮=ρgV排注:

此公式是浮力计算中最常用的公式,在进行浮力的计算中当特征公式如漂浮的情况一般优先考虑F浮=G物,不适用时可代入上述通用式。

⑤F=G-T拉即弹簧测力计的两次读数差即为浮力,此公式还可变形成T拉=G-F浮,还可变形成T拉=G(1-ρ淮/ρ物)(适用于物体全浸的情况)如没有全浸,还可变形成T拉=G(1-1/nρ液/ρ物)其中1/n指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⑥F浮=G―N,注:

A:

此公式只适用于沉底的物体的浮力的计算题型,其中的N指物体沉底后所受容器的支持力的大小(此时物体受三个力而平衡即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浮力);

B:

对于沉底的物体,当上述公式不能求解时,可代入浮力的常规计算公式即F=ρ液gV排求解。

2:

杠杆

(1):

杠杆必须具备三个特点①是硬棒②有支点③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即支点转动,应注意:

如一根铁棒放于地面上它并不是杠杆,只能做杠杆。

(2):

对于一个杠杆其力臂必须是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因此有力作用于杠杆上不一定有力臂与之对应,如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此力无力臂,此力也对杠杆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但有力臂一定有力与之对应。

另外应注意:

动、阻力臂的和即可以等于杠杆的长度,也可以大于杠杆的长度,还可小于杠杆的长度。

(注:

在进行杠杆的计算时必须首先确定动、阻力臂的大小。

(3):

杠杆的分类:

①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L1>L2)省力杠杆虽省力但费距离;常见的省力杠杆有:

撬棒、起子、钳子、道钉撬、独轮车、自行车手闸、机动车离合器的踏板等.

②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费力杠杆,L1<L2,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常见的费力杠杆有:

镊子、缝纫机踏板,人的前臂、钓鱼杆,铁锹,起重机、家用剪刀等。

学,科网

注:

有些机械或装置本身不一定包含一种杠杆如下图甲中的脚踏式垃圾桶自身包含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

而乙图中的指甲刀包含一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

③等臂杠杆:

天平和定滑轮。

二者即不省力也不费力。

④不等臂杠杆:

案枰和杆枰。

(4)杠杆的动态平衡:

⑴当杠杆所受的力或力臂增加时,最终杠杆的动态情况取决于力和力臂增大的乘积,增大的乘积大端将下沉,另一端将上升;反之,当力或力臂减小时,减小的的乘积大端将上升。

3:

滑轮:

(1)在计算或比较几个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时常用的两个推导公式是:

⑴η=G物/G物+G动(此公式可由η=G物h/G物h+G动h推得)或η=G物/nF(此公式可由η=Gt物h/Fs推得)(其中n代表滑轮组中绕过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

(2)对于悬挂型滑轮组的计算当求绳子末端拉力F的几种方法是:

⑴F=G物+G动/n{不计各种摩擦}其中n指绳子的股数⑵由η=G物/nF可推知:

F=G物/nη;由P=FV拉得F=P/V拉其中的V指绳子移动的速度,不可代入物体移动的速度。

(3)W总=FS=G物h+G动h;W额=G动h=FS-G物h

(4)拉力做功的功率:

⑴P=W/t⑵P=FV拉=F×nV物

(5)绳子股数的求法:

n=G物+G动//F或由n=G/F×η求出。

(6)对于同一滑轮组当重物的重量发生改变时有用功、总功与机械效率均会发后改变在此种情况下应抓住动滑轮重量不变若不计摩擦求动滑轮的方法是:

由FS=G物h+G动h得G动=nF-G物

(7)如果物体拉而未离开地面,计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应是物体的重力减去滑轮对物体向上的拉力,再除物体的底面积;若人站在地面上拉动物体,则人的最大拉力是不能超过自己的体重,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应该是,人的体重减去人对绳子的拉力除人双脚的面积。

(8)对于水平移动型滑轮组的计算题常用的计算公式:

W有=fsW总=FS=fs+G动h机械效率η=fs物/Fs拉=f/nF。

(其中的f指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9)当通过滑轮组将物体从液体中拉出的滑轮型计算题常用的计算公式:

W有=(G-F浮)h=G(1-p水/P物)h。

机械效率η=(G-F浮)h/Fs。

W总=FS=(G-F浮)h+G动h(不计水的阻力与各种摩擦)

4:

功与功率:

(1)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应注意:

当力方向与距离对应时力才对物体做功;

(2)功分有用功和额外功及总功,对于大部分机械W有=G物h,当物体水平面上滑行时,W有=fS;而额外功对于滑轮组W额=G动h+Wf,其中Wf指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额外功,如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此时W额=G动h;对于斜面W额=fL,f指物体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力,L指斜面的长度。

总功W总=W有+W额;适用于任何机械。

(3)功率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理,在比较物体做功的功率大小时,必须同时指明时间及做功的多少才可,P=W/t或P=FV,对于滑轮而言,其中V指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如给出物体移动的距离此时P=F×nV物,n指滑轮组对应的绳子的股数。

考点典例

例1:

(2018湖南长沙中考)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甲的密度为0.6×103kg/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液体质量之比为3︰4

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8cm

【答案】A、B、D

【解析】

B选项中,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

P甲=ρ甲gh甲=0.6×103kg/m3×10N/kg×0.2m=1200Pa,故B选项是错误的。

C选项中,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0.4×103kg/m3,故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中,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液体的深度为h乙=0.075m,故D选项是错误的。

综合上述,本题应选A、B、D。

学,科网

例2:

(2018石家庄一模试题)如图所示是由相同的滑轮安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的时间内将质量不等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甲、乙物重分别为G甲、G乙,动滑轮重为G动且G动<G甲,两滑轮组的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F甲=F乙,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G甲:

G乙=1:

2

B:

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

C:

乙拉绳子做的总功是甲拉绳子所做总功的2倍

D:

乙装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η=G乙/G乙+G甲。

【答案】B、C

【解析】

A选项中,由图可知,甲图中两个滑轮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此时F甲=G甲,而乙图中,是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F乙=G乙+G动/2,所以当两滑轮组的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F甲=F乙时,G甲=G乙+G动/2因G动不等于G甲,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

B选项中,由图可知,乙拉绳子的速度为2V物,甲拉绳子速度等于V物,且由题意知,两个图中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所以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故B选项是正确的。

C选项中,因为两种情况下物体上升的高度相同,而甲中绳子移动的距离S甲=h物,而乙中S乙=2h物,且F甲=F乙,两种情况下拉力做的总功W=FS拉,所以乙拉绳子做的总功是甲拉绳子所做总功的2倍,故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中,η=W有/W总=G乙h/G乙h+G动h,η=G乙/G乙+G动,又因为G动<G甲所以乙图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乙/G乙+G甲故D选项是错误的。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应选B、C。

例3:

(2018四川达州中考)(2018四川达州中考)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A=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A、B、D

【解析】

上部横截面积小于容器B上部的横截面积,故取出物块后,容器A中的液面下降高度更大,容器A中剩余液体的高度更小,同时又由于容器A中的液体密度更小,则容器A受到的液体压强更小,故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中,取出物块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容器、液体的总重力与容器底面积的比值,容器A中液体密度小,容器上部的横截面积更小,甲排开液体的体积更大,容器A中液体体积小,且容器A中液体密度小,则容器A中的液体重力小,两容器重力相等,两容器底面积同,故容器A对桌面的压强小于容器B对桌面的压强,故D选项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应选A、B、D。

例4:

(2018天津中考)如图11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

质量为m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T,此时容器中水深为h(水的密度为ρ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球的密度为

B.木球的密度为

C.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TD.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

【答案】A、D

【解析】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应选A、D。

例5:

(2018•宁波)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2的功率为0.6W

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答案】D

【分析】

(1)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n=2,拉力端移动速度等于物体B移动速度的2倍,利用P=

=

=Fv求拉力做功功率;

(2)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定滑轮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拉力F2的3倍;学;科网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则两物体之间就产生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先分析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变化,再确定A的运动状态是否变化。

【解答】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公式的应用、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物体受力分析等知识点,要求认真审题,利用好水平使用滑轮组的特点是关键。

例6:

(2019河北中考预测试题)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好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下列选项错误的(  ) 

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cm2 B.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kg/m3  

C.弹簧称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cmD.加水40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N

【答案】A、B、D

【解析】

(3)根据图像,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cm3时△h=12cm,弹簧秤示数恰为零,F浮=4N,塑料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1=F浮/ρ水gS则代入浮力,水的密度及物体的体积可得h1=0.08m=8cm,塑料块下面新加入水的深度h2=12cm-8cm=4cm,当弹簧秤的拉力为F拉=1N时,弹簧向下伸长1cm,即塑料块下新加入水的深度h3=3cm;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浮=G-F拉=4N-1N=3N;此时塑料块浸入水中的高度h4=F浮/ρ水gS代入相应的数值可得h4=0.06m=6cm,此时水面升高的高度△h1=3cm+6cm=9cm,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学科=网

(4)当浮力为2N时弹簧秤的拉力为4N-2N=2N,此时弹簧秤向下伸长2cm,即塑料块下新加入水的深度h5=2cm,此时塑料块浸入水中的高度h6=塑料块浸入水中的高度h=F浮/ρ水gS=0.04m=4cm,水面上升的高度为6cm根据图像可知当水面升高6cm时加水的体积为700cm3,故D选项错误。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应选C。

例7:

(2017天津中考)如图7所示,某人有扁担担起两筐质量分别为m1、m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0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1>L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点向0移近相同的距离ΔL,则()

A:

扁担左端向下倾斜

B:

扁担的右端向下倾斜

C: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要再向某侧筐中加入贷物,其质量为(m2-m1)ΔL/L2-ΔL

D: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要再向某侧筐中加入贷物,其质量为(m2-m1)ΔL/L1--L2

【答案】A、C

【解析】

例8:

(2017原创题)如图所示,杠杆质量不计,每小格长度相等,O为支点,物体A是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

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为8N的物体B时,杠杆平衡;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7NB:

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3N

C:

物体B向在移动2小格,杠杆将继续保持平衡

D:

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2N。

【答案】A、B、D

【解析】

(1)此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对地面的压强是300Pa,受力面积S=0.01m2,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压=PS=300Pa×0.01m2=3N;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大小相等,所以此时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是3N,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2)设杠杆每一格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ALA=GBLB可得杠杆受到A的拉力:

FA=GBLB/LA=8N×2L/4L=4N,A对杠杆的拉力和杠杆对A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F拉=FA=4N,A对杠杆的拉力和杠杆对A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F拉=FA=4N,物体A受向上的拉力、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物体A的重力:

GA=F拉+F支=4N+3N=7N,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3)当物体B向右移动2个小格,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A2LA=GBLB2,杠杆受到A的拉力:

FA2=GBLB2/LA=8N×4L/4L=8N,因为GA

(4)当物体B向右移动一个小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3LA=GBLB3,此时杠杆受到A的拉力FA3=GBLB3/LA=8N×3L/4L=6N,FA3-FA=6N-4N=2N,即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2N,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此题应选A、B、D。

例9:

(2018唐山路北区三试题)如图5所示,甲、乙两杯(杯的质量不计)中分别装有盐水和水,上面分别浮一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图中没有画出)液面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杯中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B:

甲杯中木块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比乙杯中的大

C:

甲杯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比乙杯中的大

D:

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A、C、D

【解析】

D选项中,由题中已知并根据图可知,G甲>G乙液,容器质量不计,放入木块等重,所以甲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故D选项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此题应选A、C、D。

学;科网

例10:

(2017遂宁中考)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在相同水平面上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第1.2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速度分别为V1、V2;如果运动时间相同,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F1=F2,V1

F1

C:

F1>F2,V1>V2,W1>W2D:

F1=F2,V1>V2,W1>W2

【答案】A、C、D

【解析】

考点专练

1:

(2018•上海)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m甲、△m乙和甲、乙的密度不可能满足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

2:

(2017河北中考)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不计摩擦、绳和木板的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相等B:

F1一定大于F2

C:

每个滑轮重为(1-η乙)G/2η乙D:

甲、乙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F1与F2的功率可能相等

3:

(2018·荆州中考)24.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重均为50N,滑轮组下端挂有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50N;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90N的物体C后,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可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上升的速度大小为5cm/s.若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学;科网

A.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75N

B.F的大小为530N

C.F做功的功率为42w

D.B的重力为500N

4:

(2018中考模拟试题)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小球,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

ρ乙=3:

2。

将它们放入足够深的水中,甲、乙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可能的是()

A.3:

2B.1:

1

C.ρ水:

ρ乙D.ρ水:

ρ甲

5:

(2018•泸州)中央电视台报道:

2018年6月2日12时1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丁运载火箭将“高分六号卫星”发射升空。

在卫星发射前将重为G1的火箭置于自重为G2的拖车上,此时拖车轮胎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S,使拖车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将火箭运送到发射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送该火箭的过程中,拖车对地面的压强P=

B.若拖车在水平地面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拖车在运送该火箭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高分六号卫星”定轨后,绕地球匀速转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6:

(2012河北省中考):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7:

(2018河北理综模拟试题)用四个相同的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子自由端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将重分别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滑轮给对G1做的功比对G2做的功少B:

拉力F做的功不相等

C: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D:

甲滑轮组效率比乙的大

8:

(2017河南中考试题)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现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两种情况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B:

木块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D:

盛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较小

9:

(2017内蒙中考)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质量为8kg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处,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B点施加拉力F=80N,方向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己知OA:

AB=2: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0.6;cos37°≈0.8;g=10N/kg)

A.合金块的密度是8×103kg/m3B.A点受到绳的拉力为32N

C.物体对

地面的压力为80ND.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8×103Pa

10:

(2017长沙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在如图a所示的装置中,物体甲重100N,滑轮重40N,物体乙是边长为0.2m的实心正方体。

轻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且OA︰OB=3︰5。

当轻质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为240N。

若用物体丙替换物体甲,并在物体乙的下方连接一个弹簧,如图b所示,当轻质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仍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为610N。

已知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脚底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m2,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重500NB.图a中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15250Pa

C.丙物体重163ND.图b中人对地面的压强为4900Pa

11:

(2018河北沧州市统考试题)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小明的体重为550N,对绳子的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

A:

动滑轮重为25N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

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425ND:

若绳子不拉断,此滑轮组一定能提起重1100N的物体

12:

(2018中考模拟试题)如图10(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方向向左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均不计。

当撤去拉力F1物体静止后,改用拉力为水平向右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10m,如图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